禮記學記讀后感(精選3篇)
禮記學記讀后感 篇1
在知識經濟大潮中,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應該認準自己的人生坐標,找準自己的價值空間。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學相長”、“誨人不倦”為樂,終于讓他的“仁政”思想得以傳承;孟子以“師不必賢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為原則,因材施教,終于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為理念,學以致用,鍥而不舍;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更是內容豐富,高瞻遠矚;還有陶行知、朱永新、李鎮西、魏書生等等。這些教育家,他們在教育工作中的研究與發現,讓他們獲得了最大的成功與快樂,而這正是他們走近學生所獲得的碩果。讀了這些理論著作以后,我的心更加透徹了,因為對這些經驗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學生,讓我更自覺地去研究我的學生,去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尋找與學生交流與溝通的橋梁,從而把學生的純真的心靈開啟,把學生智慧的火花點燃。
特別是在課堂中,我常與學生一起做同樣的事,甚至是率先垂范,做學生的榜樣。比如我的傾情的示范朗讀,我的感情豐富的下水文,都贏得了學生熱烈的掌聲,也拉近了我和學生在課堂中的距離。讓學生在歡樂中生活,在愉快中學習,這就是我終身從教的最大追求。 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態度,比態度更重要的是毅力。“任爾東南西北風,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天愛讀書容易,一輩子愛讀書不易。任何人都可以使夢想成為現實,但首先你必須擁有能夠實現這一夢想的信念。有信念自有毅力,有毅力才能成功。有一位教育家說過,教師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長,明日你就將停止教學。身為教師,必須成為學習者。“做一輩子教師”必須“一輩子學做教師”。教師只有再度成為學生,才能與時俱進,不斷以全新的眼光來觀察和指導整個教育過程。使廣大教師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創造性地開展教書育人工作。 常讀書使我明白了許多新道理:教學不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移植的過程,應當是學習主體(學生)和教育主體(教師,包括環境“人——環境”系統。
學生將不再是知識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識的習得者。面對知識更新周期日益縮短的時代,教師必須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把教師知識的儲藏和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比為“一桶水”與“一杯水”的陳舊觀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腦知識儲量成為一條生生不息的河流,篩濾舊有,活化新知,積淀學養。一個教師,不在于他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書。用心教、創新教與重復教的效果有天淵之別。
禮記學記讀后感 篇2
《禮記·學記》開篇說得好“建國君民,教學為先”。自漢武帝所制定的教育政策后,中國的教育哲學、教育理論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改變。漢武帝在諸子百家里選擇儒家的教學思想為國家的教育思想。儒家教育我們什么?宋朝朱熹在“白鹿洞書院揭示”中云:“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五倫大道,這就是儒家教學的總綱領、總原則。教我們平常思維的方法有: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處事待人接物的綱領有:言忠信,行篤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希望此書真正能幫助大家都獲得一把“啟迪心靈的鑰匙”,能成為家庭、學校、社會和青少年教育的有益讀本及參考教材,亦同時啟迪我們父母師長們應從小注重培養兒童的德育。我們常說:“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教育是強國之本。”今天,我們給兒童最好的基礎教育無過于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傳統文化精髓——儒家圣賢文化,并希望得到各界共同來參與和大力推動。
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位恥。學校是一方充滿了濃郁文化氣息的凈土,在這里我們不僅要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還要學習如何與同學相處,如何發揚團結互助的精神。凝聚產生力量,團結誕生希望!一棵參天大樹也是由你、我、他共同栽培的,在學習上,你幫我,我幫他,團結互助靠大家,在生活中,決不亂吐痰,亂扔紙,損人利己真可恥。
姐妹重圓讀書夢。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這樣的典型事跡,“弘揚中華美德,引領幸福成長”,希望我們大家能攜起手來,讓美德世代相傳。
禮記學記讀后感 篇3
在寒假期間,我仔仔細細的閱讀了《學記》。
這是我國最早乃至世界上最早的較有系統的教育學著作。這里面包含了許多老祖宗的智慧和寶貴的經驗。這篇文章對教育的目的、學校制度、教育的原則、方法,以及教師的作用等問題,都做了非常全面系統的論述。對我國古代教育影響深遠。它的經驗和思想原則,并沒有因為時間而過時,很有現實意義。
學習后,我認為他特別對老師的教學有著積極的作用。它里面囊括了教育的目標、教育的內容、教育的方法、教育的效果。這里面的內容對我們現在的教學非常有實際意義!其中我最贊成的它所論述的教育原則、方法。其實也就是如此!好的老師主要要看他的和教學效果。沒有效果還談什么教學?在我的體育這一塊也一樣!在我剛畢業時!感覺的自己理論多深!總有一種不服的感覺!有一點點高傲!其實到工作崗位以后才發現!在教學方法方面你連一個當教幾年學的兵的都不如。剛上課時你設計的可以說是天衣無縫,但到實施時,學生東跑西跑,打打鬧鬧。他們真的不把你當老師看!盡管你喊破喉嚨,他還是擠空說他該說的。做他該做的,真讓你沒有辦法!這有可能有點書中所說“今之教者,呻其占畢,多其訊,言及于數,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后可以為人師也。”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的總結自己的經驗!就我在近期教學中!每節課都認真真的準備,不斷地變換花樣!就二三班與二四班是選用不同的教法!因為三班學生較貪玩,不易管,象崔國沖、裴佳康、管照倫等孩子!你就必須慢慢的引導,花較多的時間去培養他們的習慣!而四班的孩子就好說多了!像武碩文、童亞博、夢晨遙等廣播操稍微一指點就做的非常漂亮!有時做的比老師還好呢!根據這種情況兩班決不能用同樣的教法。所以我在三班一般以老師的教為主。而四班更多的是帶動優秀學生的積極性。自己作主較好其他的小朋友!有時四班在體育委員的帶領下也能做好一堂課!讀到文中的大學教的方法。也給我帶來了許多啟迪!就像文中所說“大學之法,禁于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
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現在在教學中我也能做到這四點。針對孩子性格及時的預防!特別是本學期剛上課我先做的施教于嚴。讓孩子們知道學習過程中的規矩!如主抓不好好站隊的、上課說話的。
這就及時避免了孩子們懶散、不專心聽講的毛病!特別是本周學習廣播操!為了讓孩子不枯燥,故意的編排各節的相互穿插!適時抓住了孩子的才能和年齡特征。還上他們結對子,進行互幫互助!通過那個上課也取得了許多寶貴的經驗!總之,通過學習《學記》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其實里面不但但是這些。只要我們再細細品味里面還有許多財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