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葵花讀后感500字(通用14篇)
青銅葵花讀后感500字 篇1
在城市的盡頭,有一個叫葵花的小女孩雙親都去世了,一位叫青銅的啞巴男孩和他的親人收養了他。青銅和他的家人把全部精力,大愛都給予了葵花,可是,命運又將葵花召回她所生活的城市。青銅還是遙望蘆蕩的盡頭。
讀完此書后,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唯美凄涼。青銅家窮,我想葵花看到別的女孩子拍照片,穿新衣服,不可能不羨慕的吧。她卻沒和青銅要錢拍照,難道這不是葵花的愛嗎?可她博得了全村女孩子沒有的:青銅對她的愛。有了這種美麗的愛,神圣的愛,杰出的愛,無價的愛,即使一生沒有榮華富貴,金山銀山也值得!文章的結尾雖沒有大團圓式的結局,但也體現出青銅對她的愛,他的愛芬芳生命,超越時空。用這種愛打破本應千年不變的常規:他會說話了!
他們互相愛著。
本次四川地震,雖然房倒瓦散,一片廢墟,但是人們都踴躍地向災區捐款,人們感受到了被愛和給予愛的溫暖,人間變成了愛的天堂。
每當你在家中吃餅干,舒服地躺在沙發上看電視。你是否想過幫父母做些事情,是否想過山區的那些孩子還沒有的讀書。愛,不是說只是別人給予你,你就是在著兒守株待兔的等待愛的到來?朋友,別忘了,愛,不是一個人去愛,而是全世界!播撒愛的種子,收獲快樂甜蜜,捕捉永恒瞬間。
我們生活在一個現代社會,有吃有穿,被父母寵著,父母把所有的愛都花在了你的身上,每天過著悠然的生活。更應該也試著去關心別人,真心的溫暖,幫助他人。
生活如你所愿,你一定得到了真實的,這個世界值得用生命浸潤神圣的愛!同時將愛傳遞下去!
青銅葵花讀后感500字 篇2
曹文軒,男,江蘇鹽城人,作家。1974年入北京大學中文系讀書,后留校任教。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大學教授、現當代文學博士生導師、當代文學教研室主任,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客座教授。中國少年寫作的積極倡導者、推動者。20xx年4月25日,在玉樹地震發生兩天后到青島推銷圖書。主要小說有《草房子》、《青銅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根鳥》等。
正因為葵花的爸爸來到了大麥地,才有的接下來的故事:青銅是個不幸的孩子,在大火中成了啞巴。但最后他用勁平生最大的勁喊出了“葵花”的名字。 葵花是個懦弱的女孩,讓人憐憫。可青銅是一個堅強的男孩,保護著嬌小的葵花,有人欺負葵花,他寧愿自己挨打也不讓葵花被連累。青銅很堅強。
有兩句比喻句:抱她的時候就覺得她軟胳膊軟腿的,像一只小羊羔。那時,他覺得女兒的臉,是一朵花,一朵安靜的花。生動形象的寫出了葵花的可愛和美麗,表達了作者對葵花的憐愛之情。
通過看這本書我覺得青銅一家人是那么的純樸、善良,充滿愛心。如果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像青銅一家人那樣關心別人,那么這個世界該會多么美好呀!人不能只顧自己,只注重物質生活,更重要的是人要有奉獻愛心的精神,在最后,葵花走了,青銅日日夜夜都神情恍惚,一次他在等葵花,差點他暈了,他睜開了眼睛來好像看見了葵花,于是,他大叫了一聲,這次,他喊出了聲音,洪亮的兩個字——葵花。
青銅葵花讀后感500字 篇3
《青銅葵花》是我看過的,最有感情的,書的內容大概這樣:
一個特別的機緣,讓城市女孩葵花,與鄉下男孩青銅成了以兄妹相稱的朋友,他們一起生活,一起長大。12歲那年,命運將葵花召回城市。兩個人無奈分離了。
作者筆下,有感動、也有悲傷,有喜悅,也有難過。
先說感動,在第四章《蘆花鞋》中,青銅為了家里的錢,賣掉了原本屬于自己的蘆花鞋。可是買家想為這份感動,多出一些錢時,青銅只收了應得的錢,為了一雙蘆花鞋的錢,光腳在雪地上走。我覺得,那位買家買的哪是鞋,他買到了別人用什么也換不來的一種感動。
歡樂中也會有些悲傷,第八章《紙燈籠》中,奶奶也為家里貢獻。正常情況,是好事啊,可細細一想,一個老奶奶坐著船去采棉花,采了兩大袋還省吃儉用,一個年輕人都不見得可以扛下來,更別說老奶奶了!
喜悅是人人都有的,在第六章《冰項鏈》青銅做了個項鏈給葵花,項鏈是金的?不,你錯了;是銀的?不,你又錯了;是銅的?恭喜你,又錯了。它不是金,不是銀,更別說是玉和翡翠。它是個冰的,項鏈不值錢,但值一份情,值一份家人的親情。
苦難總得來,在第七章《三月蝗》中,蝗災是不可小瞧的,一個大麥地村,一轉眼成了“黑土村”,再也看不見綠色,凡是植物,都沒有了,只剩下黑土地。為此奶奶貢獻了她的耳環、戒指。
《青銅葵花》如此吸引人,你何不去看看呢!
青銅葵花讀后感500字 篇4
《青銅葵花》是作家曹文軒的名作,自從我讀了這本書,我被青銅與葵花的情誼深深地感動。
這個故事有兩個主角,男孩青銅與女孩葵花。一場意外,使葵花的父親淹死了,從此,女孩葵花被收養,與鄉村男孩青銅成了兄妹,為了照顧好妹妹,青銅對葵花可算是無微不至。只可惜,天有不測風云,12歲那年,葵花在極不情愿的情況下,坐上返回城市的大船,此后,男孩青銅就經常坐在草垛上,遙望著大河的盡頭,遙望著葵花曾經遠去的方向……
讀了《青銅葵花》后,我覺得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苦難”,沒有苦難,怎么會有幸福;沒有苦難,人生豈不平平淡淡;苦難,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經歷過的,苦難是我們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苦難,會讓我們跌倒,會讓我們受傷,我們要長大,就必須面對苦難。苦難,并非全是痛苦,或許會得到人生許多的知識,這就像顆巧克力,苦澀中帶著一絲香甜。
我們必須勇敢面對苦難,接受苦難,享受苦難,這就是對你人生的考驗,只有通過學習重重考驗,你就會成為一個強者。
青銅葵花讀后感500字 篇5
讀了《青銅葵花》這本書,別提心里有多難受了。
青銅和葵花分別來自不同的世界,青銅住在鄉下的大麥地里,而葵花卻住在城市里。青銅五歲那年,大麥地的蘆蕩失火了,青銅發了五天高燒,病好后,意想不到的是青銅變成了啞巴,從此他的命運就此改變。青銅不能向正常的孩子一樣去上學,每天只能和老牛作伴。
葵花的命運更是悲慘,五歲時媽媽就應生病去世了,七歲的葵花又跟隨著父親從城市來到了大麥地對面的干校。有一天父親乘著小船,要把大麥地的葵花林畫下來,可是,一陣旋風吹翻了小木船,父親落水死亡。這讓葵花變成了孤兒。是貧困而好心的青銅一家收養了她,青銅一家從來沒有虐待過葵花,還讓她去上學。上學是青銅的一個夢,可是他為了妹妹上學,故意讓妹妹揀到紅色的銀杏,使葵花安心地上學,每天青銅都騎著牛送葵花上學、放學,這讓她十分幸福。
葵花是個懦弱的女孩,讓人憐憫。可青銅是一個堅強的男孩,保護著嬌小的葵花。在青銅粗壯的外表下,有著一顆細膩的心,他心靈手巧,做冰項鏈給葵花。他保護葵花,有人欺負葵花,他寧愿自己挨打也不讓葵花被連累。青銅很堅強。
我要向葵花一樣刻苦踏實的學習,也要象青銅有一顆金子般的心!
青銅葵花讀后感500字 篇6
寒假里,我讀了曹文軒純美小說《青銅葵花》這本書。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叫葵花的小姑娘在很小就失去了媽媽,和爸爸生活在一起。但是七歲時,因一次意外,她又失去了爸爸。她來到大麥地,青銅一家人收養了她。青銅比葵花稍微大一些,是個啞巴,對這個妹妹十分關心。家里沒燈,他就捉螢火蟲為葵花制燈;葵花去撿杏,他就點紙燈籠等她歸來;為了讓葵花看馬戲表演,他跟人打了一架,還讓她坐在自己的肩膀上坐了一夜;表演時,葵花沒有項鏈,青銅就用冰給她做了一個精致的項鏈······后來,葵花被城里人接走,青銅就天天坐在草垛上發呆。
曹文軒說過:每一個時代,有每一個時代的苦難。苦難絕非是從今天才開始的。這本書處處體現著兄妹倆兒深深的感情。青銅的堅強令我震撼,我也應該學習青銅的堅強品質。
青銅葵花讀后感500字 篇7
最近我正在網上享用一分美餐,曹文軒的《青銅葵花》,美味又可口。這是一篇很樸實的文章,幾乎沒有半點的色彩渲染,但它足以讓我淚流滿面……
“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每一個時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絕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時,就有一種對痛苦的風度,長大才可能是一個強者。”
第一次讀到這樣的兒童文學作品,文字純凈得似一滴露珠,晶瑩而剔透。然而就在這種晶瑩中又分明折射出一種凄凄的憂傷。那種于純美中透出的痛苦緊緊抓住人心,而那份于痛苦中流露的美則顯得更加深厚,讀著這樣的文字,不知不覺中便恍然走進了青銅葵花的世界。
城市女孩葵花跟隨爸爸來到了一個叫大麥地的村莊生活,孤單寂寞的她認識了一個同樣沉默寡言而且不會說話的鄉村男孩青銅。爸爸的意外死亡使葵花成了一個無依無靠的孤兒,貧窮但善良的青銅家認領了她,葵花和青銅成為了兄妹相稱的朋友。在粗茶淡飯的生活中,一家人為了撫養葵花費盡了心思,而青銅更是在沉默中無微不至地呵護著葵花:為了葵花上學,青銅放棄了自己的上學夢想;為了讓葵花照一張相,青銅在寒冷的冬天把自己腳上的蘆花鞋也賣了;為了葵花晚上寫作業時不去別人家“借燈光”,青銅捉來螢火蟲做了十盞南瓜花燈;……
在生活富足的今天的我們,也許已經失去了于痛苦中感受美的機會,《青銅葵花》無疑是給我們城市孩子展示了另外一個世界,發出了另外一種聲音。它讓我們知道,生活中處處有苦難,而苦難中也含著更動人的美。雖然青銅一家過得很清貧,有時連飯都吃不飽,他們的生活跟我們比起來,真是差太遠了。不像我們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喝什么就喝什么,但我們有些人還在嫌這嫌那,吃飯要挑,穿衣要挑,整天覺得父母欠他們似的,自已苦得不得了。與青銅葵花比比,我們不覺得慚愧嗎?
青銅為了葵花登臺演出精心制作了一串冰項鏈,并親手掛在葵花的脖子上,讓所有的人感動不已。在大雪紛飛的寒冬,青銅到油麻鎮去賣蘆花鞋,為了多賣點錢以減輕家庭的負擔,他竟然把自己腳上穿的蘆花鞋也賣了,赤腳踏著積雪走回了家,而今天的我們棉鞋就有幾雙,哪能忍受如此的痛苦,想想自己真是太幸福了。這樣的痛苦經歷我們生活在糖水里的孩子是無法用心體會的。身邊的同學常為作業多而叫苦連天……難道這比得上青銅葵花他們所遭遇的苦嗎?
青銅的奶奶生病,葵花為了給出奶奶攢錢看病,小小年紀的她就外出打工----去江南采摘銀杏,雖然只掙到非常微薄的收入,根本不夠給奶奶治病,但他的孝心非常讓人感動。而我平時一元兩元地花錢一點不心疼,要知道這錢可都是父母辛苦勞動的報酬,亂花錢就是對他們的勞動的不尊重。在我家父母為我付出了很多,而我很少給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只知道享受,卻不知回報!
青銅葵花讀后感500字 篇8
《青銅葵花》是一本書的名稱,是著名作家曹文軒的著作。在看曹文軒其他作品的同時,我了解了曹文軒另外幾部作品。
讀到這本書名稱的時候,我原以為《青銅葵花》是用散文或說明文的形式記敘一種叫青銅葵花的一種花品。于是回到家我便查找了“青銅葵花花品”可是它僅此一本書而已,并沒有叫青銅葵花的花,并且,葵花的品種里,沒有青銅這一科屬。于是我就納悶了,《青銅葵花》這一書既然講述的不是花的故事,那是什么呢?
之所以我會思考書中的內容,而不直接去了解、查找《青銅葵花》的簡介,是因為,我曾受了一位著名作家的啟發,他說,在看一本書之前,他會在腦海里把書名理解完,再把書里的內容編排一遍,做完這些,他才會翻開書,看內容概況,如果他的想法幾乎吻合的話,他就不再看了,因為他覺得能想得到內容的書是沒有意思的,看這本已經知道劇情的書的時間足夠你看完另一本你想不到內容的書,不然,你就是在浪費時間!是啊!我對這位作家的理解深有同感,去看一本你學到過里面內容的書簡直就是一種消遣,看那本書的時間,完全可以抵上你可以學到新想法、靈感、知識的書看的時間。我又猜可能是一個叫青銅的人與葵花之間發生的故事——但這個念頭很快被打破了。
因為關于《青銅葵花》一書的圖片都是一個小男孩與一個小女孩在一起的畫面。那么,我想,這本書百分之百是兩個分別叫青銅、葵花的人發生的一系列事了吧!我敢斷定,女孩是葵花,不是字面上膚淺的理解,而是因為圖片上,女孩不是頭發上夾著株葵花就是衣服上有葵花的圖案,不然就是手里握著葵花,還有一副女孩在葵花田里陶醉的那般神情,這樣的理解,應該就OK了吧!看他們的衣著,應該是窮人家的孩子。
他們應該是用窮人家孩子的樣子,演繹了一個金子般孩子的故事吧。《青銅葵花》吸引力真的很大,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查看了這本書的內容簡介:城市女孩葵花跟隨爸爸來到一個叫大麥地的村莊生活,她認識了一個不會說話的男孩青銅。爸爸的死使葵花成了一個無依無靠的孤兒,葵花和青銅成為了兄妹,他們一起生活、一起長大。粗茶淡飯的生活中,一家人為了撫養葵花用盡了心力。
12歲那年,命運又將女孩葵花召回她的城市,失去妹妹使青銅很痛苦,他從心里高喊“葵花!”喊聲震動了所有人的心靈。看完這段簡介后,我不再去思考我的想法是否正確,我只想知道,是什么驅使這個不會說話的小男孩青銅喊出了如此鏗鏘有力的二字?是人與人之間最純真的情感嗎?他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創造了奇跡呢?不去想,也不去說,我迫不及待地去找尋我想要的答案……
青銅葵花讀后感500字 篇9
讀了《青銅葵花》這本書,使我深受感動,思緒萬千。
書中寫的是哥哥青銅和妹妹葵花之間發生的許多感人故事,葵花很嬌小,非常惹人喜愛,青銅負起了當哥哥的責任,寧愿自己挨打受苦,也不愿讓葵花受到半點委屈,雖然他是啞巴,但是卻堅強、有勇氣,他讓著妹妹、他為家人著想,這不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嗎?
這本書時而讓人熱淚盈眶,時而讓人感到有趣,時而讓人為他們擔心,時而又讓人輸了一口氣。
當我看到葵花被干校的人接到城市的時候,開始擔心葵花再也不會回來了,但是葵花最后還是回來了,葵花一回來,青銅便奇跡般的會說話了,清楚的叫了一聲“葵花”,這讓我們為他們兄妹之間的情誼所動容,也讓我們為青銅感到高興!
這本書告訴我們,要堅強、有堅定的信念,奇跡總會發生的。讀完這本書,我合閉雙眼,靜靜回味。在青銅與葵花處在的那個苦難的年代,他們間的那種互相幫助、互相理解的精神鼓舞著每一個人!
青銅葵花讀后感500字 篇10
《青銅葵花》這本書,讀每一個章節都讓我感動著,被青銅葵花他們之間的兄妹之情感動著。青銅為了妹妹扛在肩上,而自己卻累癱了。為了給妹妹攢上學要用的學費,他在冰天雪地里,把自己腳上的蘆花鞋也拿去賣了,在寒冷刺骨的雪地里赤著腳從城里走回了家。為了給妹妹找一只又大又肥的野鴨,在暴雨下,拖著那被尖刺一般的蘆根幾乎扎穿了的腳,但卻沒有一絲退縮意向。
我也被青銅一家人感動著,青銅為了證明家人和自己的清白,頂著烈日,找到那只走丟的公鴨,送還給了嘎魚家。奶奶為了青銅葵花能過得更好,把跟隨了自己一生的兩只耳環賣了出去。葵花為了救奶奶,故意將考試考砸,讓自己無法正常升級。
這本書,帶給我的不止是眼淚和感動,更多的是讓我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同。患難見真情,這句話一點都沒錯。如果只有美,那這個故事是不充實的,沒有挫折和黑暗的襯托,就不會有那些讓人溫暖的故事。人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但青銅和葵花,他們倆提早就經歷了這么多的挫折和磨難,這顯然就是不公平的。他們并沒有退縮,為了親情,這一份說起來輕如浮塵但實際重如泰山的詞,多少苦,多少難,昂首挺胸的活著。
這本書,帶給我們這些城市孩子領略到前所未有、甚至不可能想象出來的人生的真諦,真的,要我們,換做誰,都不可能做到!因為他們有信念,堅強不屈的活著!做人,就要這樣!
青銅葵花讀后感500字 篇11
書中有兩個主人公,分別是男孩青銅和女孩葵花。青銅因為小時候在經歷了一場大火之后,便完全失去了說話的能力,變成了啞巴;葵花從小就沒有媽媽,可老天爺還覺得他不夠苦,在她7歲那年,因為一場事故,她失去了與她相依為命的父親。他們一個在農村,一個在城市,一個是啞巴,一個沒有父母,他們的經歷雖然不一樣,但命運同樣的坎坷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也許正是這一點,使他們走在了一起,變成了兄妹。盡管他們不是親兄妹,但感情卻勝過了親兄妹。讀了這本書以后我很佩服青銅,尤其佩服他敢于面對一切痛苦的勇氣,借用作者曹文軒的一段話: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每一個時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絕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時,就有一種對痛苦的風度,長大時才可能是一個強者!
青銅葵花讀后感500字 篇12
回想起《青銅葵花》這本書,它令我如癡如醉。
這本書講的是城市女孩葵花跟隨爸爸來到蘆花村后,她認識了一個不會說話的男孩青銅。他們兩個人形影不離,成了村子里最好的朋友。葵花的爸爸不小心掉到河里,被淹死了,爸爸的死使葵花成了一個無依無靠的孤兒,必須先把葵花安置到一個人的家里,于是葵花到了青銅家,他們一起生活、一起長大。為了供葵花上學,青銅的家人編蘆花鞋掙錢讓葵花上學。可是好景不長,12歲那年,命運又將女孩葵花召回她的城市,失去妹妹使青銅很痛苦。過了好幾年,葵花又回來了,青銅和葵花可以永遠的在一起了。
當我讀到,“青銅把自己的蘆花鞋也賣給了別人,自己赤著腳走在雪地上······”我感動的熱淚盈眶。青銅通過自己的努力掙錢,并且還無私幫助別人。但是我們——21世紀的小太陽就像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從不動用一根手指。我們是一朵朵美麗的花朵,但是我們缺少了花蕊——獨立、堅強。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獨立、堅強的生活。
從今開始,我們要從我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幫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樣你不但學會了獨立而且也減輕了家長的負擔。慢慢的,我們將會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花朵。
青銅葵花讀后感500字 篇13
讀完后,我感悟到了:苦難幾乎永恒,每一個時代都有苦難,人類的歷史其實就是苦難的歷史,沒有任何時代沒有苦難,而且這個歷史還會延伸。你也許會問:“那這么多的苦難,我們需要什么?”我們需要的是面對苦難的那種處變不驚的風度。
這世上有兩位姊妹,她們就是快樂與痛苦。雖然快樂十分美好,但我們還是應該正視痛苦,尊敬痛苦。
能體味痛苦與快樂的人,才能懂得人生的價值和離開人生時的甜蜜。——羅曼。羅蘭
青銅葵花讀后感300字
今天,我閱讀了《青銅葵花》這本書。
該書主要講了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銅。五歲那年因為一場大火變成了啞巴。女孩叫葵花,本住在城里,后來母親去世,爸爸帶著她到了農村工作。爸爸由于一次船難而失蹤,于是,她與農村的青銅成了兄妹,一起成長。一路上他們經歷了許多苦難。在葵花12歲那年,城里人把她召回城里,青銅從此常常眺望葵花所在的地方……
青銅葵花讀后感500字 篇14
有一本書,寫苦難——大苦難,將苦難寫到深刻之處;寫美——極美,將美寫到極致;寫愛——至愛,將愛寫的充滿生機與情意。這本書就是曹文軒寫的——《青銅葵花》。
這是一個鄉村男孩與城市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銅,是個啞巴,住在大麥地,女孩叫葵花,住在油麻鎮。
七歲的小女孩葵花,因為自己的親生父親落水身亡,所以寄養在小男孩青銅的。使大麥地人感到奇怪的是,葵花從跨進青銅家門檻的那一刻起,她已經是奶奶的孫女,爸爸媽媽的女兒,青銅的妹妹。
就像青銅曾是奶奶的尾巴一樣,葵花從此成了青銅的尾巴。大麥地的人都知道,葵花有一個很好的啞巴哥哥!
青銅一家很窮,過日子過得很苦,可是再苦也沒苦了這閨女,夏天,青銅一家就一頂蚊帳,全家人點幾根蒲棒子熏蚊子,把蚊帳留給這閨女。每一夜,奶奶都用蒲扇給這閨女把汗扇干了,自己才睡……
葵花十二歲那年,命運又將她召回城市,無論刮風還是下雨,青銅都一整天坐在大草垛頂上,這里可以看到大河最遠的地方。那天,葵花就是乘坐白輪船從那里消失的。一天、兩天、三天……青銅朝前看去,不由得一驚,他揉了揉被汗水弄疼的眼睛,竟然看到葵花回來了。他忘記了自己還在高高的草垛上,邁開雙腳向葵花跑去。他無聲無息地躺在了地上。不知過了多久,他醒來了,他看見了葵花,她還在水簾下跑動著,向他揮手。他張大嘴巴,用盡全身力氣,大喊一聲:“葵——花”
青銅家就像一輛馬車,一輛破舊的馬車。在過去的許多年里,它在坎坷不平的路上顛簸,在風中雨中向前滾動著。車軸缺油,輪子破損,各個環節都顯得有些松弛,咯吱咯吱的轉動著,樣子很吃力。但他還是一路向前,沒有耽誤路程。自從這輛車上多了葵花,就顯得更加沉重了。
我們要敢于面對痛苦。快樂值得贊頌,痛苦又何嘗不值得贊頌?這兩者是姐妹,而且都是圣者。凡是不能擁有快樂和痛苦的人,便是既不愛快樂、也不愛痛苦。凡是能擁有它們的人,就會懂得人生的價值和離開人生時的甜蜜。
《青銅葵花》要告訴孩子們的,大概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