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讀后感1500字(精選7篇)
草房子讀后感1500字 篇1
我最近又讀了不少書,給我印象最深的要數曹文軒伯伯的《草房子》這本書了。
這本書主要寫了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六年中,他親眼目睹或直接參與了一連串看似尋常但又催人淚下、撼動人心的故事。純真無瑕的少男少女、不幸少年與厄運的勇敢拼爭、殘疾男孩對尊嚴的執著堅守、垂暮老人在人生最后一瞬的耀眼光輝……書中描述了許多呼之欲出的人物,其中最令我敬佩的就是杜小康。
杜小康的家是油麻地首富,他家的標志是那扇讓人羨慕的大紅門。大紅門內是油麻地唯一的雜貨店,每天都有人來他家買東西,所以杜小康家一直過著油麻地人望塵莫及的富裕生活。但災難還是在一天降臨了……
杜小康的爸爸借錢買了一條大船,去城里進了一批好貨。可就在回來的途中撞船了,所有的貨物都成廢品。這件事情對杜小康的爸爸打擊太大,他生病了,一種十分奇怪的病,站都站不起來。杜小康成了家里的頂梁柱,天天帶著爸爸出去看病。因為欠下了不少債,所以杜小康無法再繼續上學,家里也無法再開商店。最后,杜小康家真正成了一個空殼,沒有任何錢再給杜小康的爸爸治病,他只能每天躺在床上休養。直到第二年春天,杜小康的爸爸才能站立行走。
杜小康父子倆不甘心命運的磨難,爸爸再次借了錢,買了五百只小鴨,帶著杜小康去大麥地放鴨。但好景不長,當這些鴨子即將下蛋時,鴨群鉆進了別人的大魚塘,把人家的魚苗全吃光了。鴨子被人家扣留了。來年春天,杜小康爺倆回來了,只帶回了五只雙黃蛋,爸爸又舊病復發了。爸爸為了還錢,不得已把用上等木材做的那扇大紅門給了一位債主。曾經帶給杜家人無限光彩的紅門消失在了夕陽中……杜小康又一次撐起了這個家,他向桑桑借了二十元錢,進了一些貨,在學校門口做起了生意,生意非常好。
經過磨難的杜小康,面容清瘦,但一雙眼睛卻出奇的亮,并透出一種油麻地的任何一個孩子都不可能有的早熟。他咀嚼著油麻地的任何一個孩子都不會去咀嚼的,由大蘆蕩給予他的那些美麗而殘酷的題目。他面對生活的挫折,已經沒有太大的驚慌與悲哀,而是在心中做好了今后生活的種種打算和計劃。當他在學校門口泰然地做著生意時,老師們感嘆著說:“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也許就是杜小康!”
在十四歲的杜小康身上,我讀懂了“承擔”。在一次次不幸的磨難中,在家里最困難的時候,他學會了承擔,主動擔起家庭的重擔。與同齡的孩子相比,他早早地成長為家里的一根頂梁柱。誰能說,磨難不是另外一種人生的財富呢?
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很好,不必經受這樣那樣的磨難。對我們來說,“承擔”這個詞的也就有了改變。我們能夠“承擔”的就是完成做為學生的職責,努力學習科學知識;盡可能多地幫爸爸媽媽做些家務活,讓他們不為我們操勞;當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時,我們要學會承擔,積極面對困難,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一步步成長。
最近,我發現媽媽頭上的白發又增加了很多。我知道上了六年級就要面對小升初的煎熬,媽媽和我一樣有壓力。媽媽,您別擔心,我會認真努力地去學習的!該我承擔的,我一定能做好!您就放手讓我幫您多承擔一些家務,讓您得到充分的休息,少長一些白發,讓我的老媽永遠年輕!
放手讓我承擔,是爸爸媽媽愛我另一種方式,能讓我更快地成長,能讓我走得更遠。
草房子讀后感1500字 篇2
在陽光的照耀下,油麻地里的一排排草房子顯得格外美麗。十四歲的男孩桑桑,登上了油麻地小學那一片草房子中間最高的一幢房頂。明天一大早,他就要永遠地告別與他朝夕相伴的金色的油麻地和草房子……
——題記
我從認字開始,讀過的一本最有價值的便是《草房子》了。現在,我讀過了許多書,卻仍沒有一本給我過像《草房子》那樣清新的感覺。它仿佛一首百讀不厭的小詩,又仿佛一首動聽的小曲。一打開它,一種溫馨的情調便將我籠罩起來。
《草房子》的故事并不是那么別出心裁,卻給我一種無法替代的純樸。那一幅幅催人淚下的場面我看到了。我還看到了少男少女之間毫無瑕疵的純情;不幸少年與厄運相拼時的悲愴與優雅殘疾男孩對尊嚴的執著堅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刻所閃耀的人格光彩。桑桑那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他還從中學到了很多很多……
桑桑從為了引人注意,在酷熱的夏天穿棉衣拖著竹竿做動作,但又被戴著白帽子的禿鶴搶去風頭,對禿鶴產生“恨意”的幼稚和不懂事到在“無藥可醫”時帶著妹妹柳柳去城里轉,滿足柳柳的夢想時的無私和對妹妹充滿愛意的懂事。在這之間,桑桑經歷了一場“成長洗禮”。這洗禮使桑桑學會了理解和尊重,信賴與承諾,無私和助人為樂等。當然,我也學到了很多。
考初中前,桑桑的脖子上長了腫塊時,桑喬帶著桑桑求醫。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希望和失望時,終于治好了。在治病期間,桑桑背妹妹玩,還不絕望真是一種堅持。假如換做是我,我會怎么做呢?我肯定早就絕望了。我只會坐在床上默默等死,更不會去背妹妹玩。為什么我做不到呢?我想了想,我大概是太絕望了吧!我受不了那么大的打擊,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會讓我變得更加絕望。我甚至會提早了卻自己的生命,我不想給別人添麻煩了。可是我這樣做對嗎?別人會希望嗎?當然,在這本書里,還有一件事令我十分感動。桑桑還不懂事時,每當看到杜小康利用家里的錢來籠絡其他孩子時,他的心里就十分不開心,那樣就沒有可以和他玩了。其實杜小康也不是為了和桑桑做對吧!我感覺大概是在家庭的環境下,他太寂寞了。后來,杜小康把自行車借給桑桑玩時,桑桑才真正明白并和杜小康成為了好朋友。后來,杜小康家道中落,桑桑把他最喜歡的鴨子賣掉把錢捐給杜小康。在這過程中桑桑學會了友情的力量。他懂得了怎樣去愛身邊的每一個人。
我讀了《草房子》時,還看到了一個個命運對他們不公的人物:文弱里透著內在堅忍不拔與執著的紙月;小小年紀便挑起當家人擔子的瘦弱細馬,因家道中落而失學繼而在困苦中奮斗的杜小康,執著守望的秦大奶奶,憂郁感傷的溫幼菊……這種凄美正使我對這些人物有種親近的感覺。我相信,《草房子》是永恒的,因為它代表著“真善美”。
草房子讀后感1500字 篇3
今天,你感動了嗎?
——讀《草房子》有感
當我再一次捧起《草房子》時,我的眼前又浮現了一幅江南水墨畫: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葉,靜靜的大河,一望無際的蘆葦蕩……這就是油麻地。
我的心再一次被這樣一群孩子感動著:頑皮、聰明、有愛心,被病痛折磨卻堅強面對、不斷成長的桑桑,執著、倔強而又自尊的陸鶴,文靜、善良而又內秀的紙月,勇于承擔、堅韌自強的杜小康,看似蠻力卻懂得感恩的細馬……在他們身上表現出來的人性美的光輝,一直感動著我,滌蕩著我的靈魂。
最讓我感動的還是杜小康。
杜小康原本是村子里家境最富有的小孩,一直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但因他父親生意投資的失敗,一夜間負債累累,一下子從原來童真快樂的孩子變成了憂心忡忡的“思想者”。
他的肩膀上,承載了太多太多。
他害怕過,無助過,憂傷過,但他從未停下步伐,而是勇敢的向前邁進。
他用稚嫩的雙肩毅然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擔,用柔嫩的心靈去承受種種磨難。
挫折、困難使他迅速地成長,使他過早地成熟,使他漸漸的領悟了人生,也讓他變得更加勇敢了。
他的經歷讓我們看到了他受挫以后的美麗。
這就是人性美散發出來的獨特力量,《草房子》就是用這些最純真的情告訴我們、感動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都充滿了酸甜苦辣,苦難和幸福猶如白晝和黑夜一樣,永遠與我們相伴,當苦難來臨的時候,我們不能逃避,要滿懷希望,微笑著去面對。
當我們跨過了道道溝坎,沖破了黑暗,便會迎來平坦的大道,黎明的曙光。
我時常感動著,感動著人世間的至真至善至美。
前不久讀到這樣一個故事:說是一個職業作家到郵局取稿費,碰到了一位衣衫襤褸的老人正在給遠方一對需要幫助的祖孫倆匯款,當“我”這個作家告訴這個老人這是騙局時,這個老人說了這樣一番話:誰會在有辦法的時候這樣求人呢?肯定是有過不去的坎了!這個老人一個月工資500元,卻給這對祖孫倆寄去了300元,并說以后還要寄。
當“我”打電話求證時,得到的卻是這個老人每個月都會給希望工程匯款。
“我”被感動了,把自己當月的稿費20xx多元也一并匯去。
看了這個故事,誰不會被感動呢?雖然人世間還有一些假惡丑,但它們永遠也掩不去真善美的光輝。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真善美的所在,它會時時驅使人們去行善、求真、尋美,去和自己內心黑暗的一面不停地斗爭,從而感化自己、升華自己!正如這個外表寒酸的老人讓我們看到了他精神的富有。
如果我們擁有了如此美麗的靈魂,如此善良的人性,如此純真的品格,當我們遇到困難與挫折時,又有誰不會伸出援助之手,和我們一起渡過難關呢?因為人人都有一顆感動和感恩的心!
讓我們時常被感動吧!這世上確有許多許多讓我們感動的人或事。
讓我們的靈魂沐浴在這人性美的光輝中,讓我們的心靈不再冷漠麻木!
今天,你感動了嗎?今天,你會感動的!
草房子讀后感1500字 篇4
這個暑假,我讀了曹文軒叔叔寫的《草房子》。
這本書主要寫了男孩桑桑在油麻地小學經歷的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桑桑是一個聰明、調皮且有正義感的男孩子。而桑桑在面對疾病時的堅強最讓我感動。六年中,桑桑認識了好多人,有光頭陸鶴對尊嚴的執著,有擁有身世之迷的紙月,有和白雀秘密交往的蔣一輪老師,有善良偉大的秦大奶奶,有“江南小蠻子”細馬,還有從富裕到貧窮但依然不放棄生活的希望的杜小康。但其中的秦大奶奶讓我記憶猶新。
秦大奶奶和現已去世的丈夫在1948年買下來一塊地,這塊地飽含了她和丈夫一生的心血和美好回憶。可是不久,國家實行了土地改革,土地就不再屬于個人了。人們要用這塊地蓋學校,可秦大奶奶固執的堅持這塊地是她的,甚至不惜用自己的生命來反抗。這事最后鬧到了政府那里,政府在別的地方給她安了個新家,讓她搬進去住,她不肯,政府讓人把她抬過去好幾次,可每次她都又跑回來了。在把她關起來以后,人們抓緊時間蓋好了學校,房頂上面鋪著金色的茅草。可她仍然不肯放棄,最后只好給她在學校的一個角上安排了一小塊地給她,并且蓋了一間小草房,秦大奶奶在那塊地上種滿了艾,她就這樣在油麻地小學一角安了家。秦大奶奶為了表示她對學校占用她的地的不滿,就經常趕著她的雞、鴨、鵝到校園里搗亂。這一過程竟然長達十幾年!
搬來的桑桑第一次走到艾地,聞著那艾草的香味,遇到秦大奶奶時,親切的喊了一聲“奶奶”,這是秦大奶奶從來沒有過的經歷,從此開始了他和秦大奶奶之間的祖孫情。桑桑聽了秦大奶奶關于這塊地的講述。后來,秦大奶奶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全,救了一個落水的小女孩喬喬,但她自己差一點兒為此失去生命。她是在孩子們排山倒海般的呼喚“奶奶”的聲音中醒過來的。就這樣,她得到了所有人對她的尊重。而秦大奶奶也變了,她賣掉了以前主要用來搗亂的雞、鴨、鵝,把油麻地小學當成了自己的家一樣,主動關心那些學生們,愛護那里的一草一木。而人們也把她當成了油麻地小學不可或缺的一員。后來,她認為自己不應該再住在學校里面了,主動從學校搬了出來。但秦大奶奶越來越老了,因為有一次她生病了,人們不方便照顧她,于是又重新蓋了房子把她搬回了油麻地小學。但好景不長,她看到油麻地小學里,有一只南瓜半沉在水中,她想去把它撈出來,好讓它繼續長大,但不幸因此溺水去世了。桑桑用孫子的禮儀送別了秦大奶奶,油麻地所有的人都來參加了秦大奶奶葬禮。
秦大奶奶真是一個善良、偉大、有愛心的人。她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全去救人,真的是很偉大!她對土地執著的熱愛也感動著我。現在的人們,已經很少有人像秦大奶奶這樣熱愛自己的土地了。我們也能看到有人任土地荒著。如果這被秦大奶奶看到不知道多心疼呢。
《草房子》的主要情節都是圍繞著幾個小學生寫的,讓我讀起來感覺特別親切。而且,這本書反映了人性中最美的一面,我喜歡這本書。
草房子讀后感1500字 篇5
講述了一個男孩,刻苦銘心,終身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
這還是一部講究品位的小說,記錄著小男孩親眼目睹的一連串看似尋常但又催人淚下,震撼人心的故事。
這本書的名字就叫做《草房子》如果不是這本書,我也不會明白:愛的力量絕不亞于思想的力量。
一個再深刻的思想都可能變為常識,只有一個東西永遠不衰老,那就是愛!
有一副百看不厭的江南水墨畫,里面,有著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葉,靜靜的大河,一望無際的蘆葦蕩……而這個地方,就叫油麻地。
在那里生活著一群可愛的孩子:頑皮、聰明的桑桑,禿頂的陸鶴,堅強的杜小康以及柔弱、文靜的紙月,個人身上都散發出人性之美的光輝,不斷地沖擊著我的心靈。
桑桑是一個聰明伶俐,活潑好動的小男駭。
在他六年的小學生涯中,做的好事多不勝數,但是闖的禍也不少。
比如,他把蚊帳改成漁網來捕魚,砸鍋賣鐵買鴿子,把碗柜改造成鴿子的“高級別墅”。
文弱、柔和的紙月,不僅學習好,而且生性善良、懂事。
她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蘊含著巨大的能量,感染和改變著周圍的每一個人,仿佛是真善美的化身。
正因為她的到來,桑桑變得干凈了,不再搶妹妹的餅干吃了,吃飯也變得文雅了,不再把桌上灑得湯湯水水。
每回讀到紙月,我便忍不住在心里和她做比較,看我與她之間的差距有多遠。
我也要像紙月一樣,做個善解人意的小姑娘,珍惜現在,珍惜友情,無論做什么事情都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最好。
執著、倔強的陸鶴是個禿頂,常常被人戲弄。
陸鶴十分苦惱,他常常坐在河邊偷偷的哭泣,想盡辦法掩蓋自己的缺陷。
但自從他勇敢的承擔了學校參加匯演的禿頭角色,并出【《草房子》讀后感】色的完成了任務,才讓同學和老師對他刮目相看。
這令我明白了,只有付出,才能讓大家改變對的看法,只要心靈美,再丑陋的形象也會散發出動人的光芒。
勇于承擔的杜小康,他曾經是油麻地最富有的人家,生活在高大闊氣的紅門里,但一夜之間,父親病了,為了給父親治病,他家里變得一貧如洗,學習成績名列前茅的他,不得不輟學在家,和父親一起到離家很遠的大蘆蕩里去放鴨,當他們的鴨終于下蛋的時候,又不小心把鴨放進了別人家的魚塘,吃光了人家的小魚苗,鴨子和船統統被扣留了,他們的希望又一次破滅了。
但是杜小康并沒有放棄,而是毅然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在學校門口擺起了小攤,讓每個人都看到了他堅韌之后的美麗與優雅。
《草房子》這本書,用這些最純真的愛告訴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都充滿了酸甜苦辣,苦難和幸福猶如白晝和黑夜一樣,永遠與我們相伴,當苦難來臨的時候,我們不能逃避,而是要滿懷希望,微笑著去面對。
讀了這本書,我發現了人生中很多閃光的地方,如果你自己發現不了自己的優點,那么就很難取得成就。
同時要學會寬容大度,欣賞別人,要學會為別人喝彩。
《草房子》是一本永遠值得我珍藏的書!
草房子讀后感1500字 篇6
我最近又讀了不少書,給我印象最深的要數曹文軒伯伯的《草房子》這本書了。
這本書主要寫了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六年中,他親眼目睹或直接參與了一連串看似尋常但又催人淚下、撼動人心的故事。純真無瑕的少男少女、不幸少年與厄運的勇敢拼爭、殘疾男孩對尊嚴的執著堅守、垂暮老人在人生最后一瞬的耀眼光輝。書中描述了許多呼之欲出的人物,其中最令我敬佩的就是杜小康。
杜小康的家是油麻地首富,他家的標志是那扇讓人羨慕的大紅門。大紅門內是油麻地唯一的雜貨店,每天都有人來他家買東西,所以杜小康家一直過著油麻地人望塵莫及的富裕生活。但災難還是在一天降臨了。
杜小康的爸爸借錢買了一條大船,去城里進了一批好貨。可就在回來的途中撞船了,所有的貨物都成廢品。這件事情對杜小康的爸爸打擊太大,他生病了,一種十分奇怪的病,站都站不起來。杜小康成了家里的頂梁柱,天天帶著爸爸出去看病。因為欠下了不少債,所以杜小康無法再繼續上學,家里也無法再開商店。最后,杜小康家真正成了一個空殼,沒有任何錢再給杜小康的爸爸治病,他只能每天躺在床上休養。直到第二年春天,杜小康的爸爸才能站立行走。
杜小康父子倆不甘心命運的磨難,爸爸再次借了錢,買了五百只小鴨,帶著杜小康去大麥地放鴨。但好景不長,當這些鴨子即將下蛋時,鴨群鉆進了別人的大魚塘,把人家的魚苗全吃光了。鴨子被人家扣留了。來年春天,杜小康爺倆回來了,只帶回了五只雙黃蛋,爸爸又舊病復發了。爸爸為了還錢,不得已把用上等木材做的那扇大紅門給了一位債主。曾經帶給杜家人無限光彩的紅門消失在了夕陽中……杜小康又一次撐起了這個家,他向桑桑借了二十元錢,進了一些貨,在學校門口做起了生意,生意非常好。
經過磨難的杜小康,面容清瘦,但一雙眼睛卻出奇的亮,并透出一種油麻地的任何一個孩子都不可能有的早熟。他咀嚼著油麻地的任何一個孩子都不會去咀嚼的,由大蘆蕩給予他的那些美麗而殘酷的題目。他面對生活的挫折,已經沒有太大的驚慌與悲哀,而是在心中做好了今后生活的種種打算和計劃。當他在學校門口泰然地做著生意時,老師們感嘆著說:“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也許就是杜小康!”
在十四歲的杜小康身上,我讀懂了“承擔”。在一次次不幸的磨難中,在家里最困難的時候,他學會了承擔,主動擔起家庭的重擔。與同齡的孩子相比,他早早地成長為家里的一根頂梁柱。誰能說,磨難不是另外一種人生的財富呢?
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很好,不必經受這樣那樣的磨難。對我們來說,“承擔”這個詞的也就有了改變。我們能夠“承擔”的就是完成做為學生的職責,努力學習科學知識;盡可能多地幫爸爸媽媽做些家務活,讓他們不為我們操勞;當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時,我們要學會承擔,積極面對困難,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一步步成長。
最近,我發現媽媽頭上的白發又增加了很多。我知道上了六年級就要面對小升初的煎熬,媽媽和我一樣有壓力。媽媽,您別擔心,我會認真努力地去學習的!該我承擔的,我一定能做好!您就放手讓我幫您多承擔一些家務,讓您得到充分的休息,少長一些白發,讓我的老媽永遠年輕!
放手讓我承擔,是爸爸媽媽愛我另一種方式,能讓我更快地成長,能讓我走得更遠。
草房子讀后感1500字 篇7
這是一部感人的長篇小說,講述了一個男孩,刻苦銘心,終身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這還是一部講究品位的小說,記錄著小男孩親眼目睹的一連串看似尋常但又催人淚下,震撼人心的故事。這本書的名字就叫做《草房子》如果不是這本書,我也不會明白:愛的力量絕不亞于思想的力量。一個再深刻的思想都可能變為常識,只有一個東西永遠不衰老,那就是愛!
有一副百看不厭的江南水墨畫,里面,有著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葉,靜靜的大河,一望無際的蘆葦蕩……而這個地方,就叫油麻地。在那里生活著一群可愛的孩子:頑皮、聰明的桑桑,禿頂的陸鶴,堅強的杜小康以及柔弱、文靜的紙月,個人身上都散發出人性之美的光輝,不斷地沖擊著我的心靈。
桑桑是一個聰明伶俐,活潑好動的小男駭。在他六年的小學生涯中,做的好事多不勝數,但是闖的禍也不少。比如,他把蚊帳改成漁網來捕魚,砸鍋賣鐵買鴿子,把碗柜改造成鴿子的“高級別墅”。。。。。。
文弱、柔和的紙月,不僅學習好,而且生性善良、懂事。她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蘊含著巨大的能量,感染和改變著周圍的每一個人,仿佛是真善美的化身。正因為她的到來,桑桑變得干凈了,不再搶妹妹的餅干吃了,吃飯也變得文雅了,不再把桌上灑得湯湯水水。。。。。。
每回讀到紙月,我便忍不住在心里和她做比較,看我與她之間的差距有多遠。我也要像紙月一樣,做個善解人意的小姑娘,珍惜現在,珍惜友情,無論做什么事情都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最好。
執著、倔強的陸鶴是個禿頂,常常被人戲弄。陸鶴十分苦惱,他常常坐在河邊偷偷的哭泣,想盡辦法掩蓋自己的缺陷。但自從他勇敢的承擔了學校參加匯演的禿頭角色,并出色的完成了任務,才讓同學和老師對他刮目相看。這令我明白了,只有付出,才能讓大家改變對的看法,只要心靈美,再丑陋的形象也會散發出動人的光芒。
勇于承擔的杜小康,他曾經是油麻地最富有的人家,生活在高大闊氣的紅門里,但一夜之間,父親病了,為了給父親治病,他家里變得一貧如洗,學習成績名列前茅的他,不得不輟學在家,和父親一起到離家很遠的大蘆蕩里去放鴨,當他們的鴨終于下蛋的時候,又不小心把鴨放進了別人家的魚塘,吃光了人家的小魚苗,鴨子和船統統被扣留了,他們的希望又一次破滅了。但是杜小康并沒有放棄,而是毅然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在學校門口擺起了小攤,讓每個人都看到了他堅韌之后的美麗與優雅。
《草房子》這本書,用這些最純真的愛告訴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都充滿了酸甜苦辣,苦難和幸福猶如白晝和黑夜一樣,永遠與我們相伴,當苦難來臨的時候,我們不能逃避,而是要滿懷希望,微笑著去面對。
讀了這本書,我發現了人生中很多閃光的地方,如果你自己發現不了自己的優點,那么就很難取得成就。同時要學會寬容大度,欣賞別人,要學會為別人喝彩。
《草房子》是一本永遠值得我珍藏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