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里的朋友讀后感(精選5篇)
山谷里的朋友讀后感 篇1
同學們,你們讀過《山谷里的朋友們》嗎?我暑假讀的第一本書就是它!這本書可有趣了!
神秘的日落山谷里,一年都有精彩的故事:大耳朵兔兔偷偷跟著媽媽,又被豹貓看見,它的好奇心差點害死了媽媽,小朋友大家可不要像大耳朵兔兔學習啊!如果你的好奇心害死父母,以后可沒人關心你了。離家出走的小花松鼠軟軟一心想找一個世界最好的房子,終于有一天它遇到了貓頭鷹大叔,他說:你在午夜時分在樹那里等我,我會帶你去你的房子。到了午夜小松鼠沒來,第二天軟軟遇到了松鼠尾巴,他給了軟軟一個好房子。軟軟是幸運的它有很多好朋友想要幫助它,只有真正的朋友才會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為了保衛家園受傷的黑狗滑滑鼻,獨自和兇惡的豹貓展開了大戰,最后滑滑鼻取得了勝利。這只受傷的黑狗告訴我們有堅持不放棄的信念,一定會成為最成功的人。獐子虎牙和家人走散了,他在滑滑鼻和藥草爺爺的幫助下回到家鄉和親人團聚了,只有家人的愛才能溫暖你的心。
動物的生活是艱難的,讓我們愛護動物保持生態平衡,也希望我的朋友越來越多,像軟軟和滑滑鼻所有動物一樣互相幫助越來越堅強!
山谷里的朋友讀后感 篇2
從小到大,我讀過很多書,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它《山谷里的朋友們》。
這本書講了一年四季的精彩故事;大耳朵兔兔十分好奇小山坡的那面有什么。大耳朵兔兔偷偷地跟著媽媽溜出了山洞,它的好奇心卻差點害死了媽媽。第二個故事花松鼠軟軟是一個好吃懶做的壞孩子,她每天過著不勞而獲的生活,因為媽媽讓她去覓食而離家出走,尋找自己的新房子,不小心結交了貓頭鷹這個壞朋友,因為貓頭鷹一心想吃掉它,她被一個叫尾巴的小松鼠救了,最后成了要好的朋友,還在尾巴的幫助下學會了蓋房。第三個故事講的是滑滑鼻和藥草爺爺在森林里解除傷害動物們的套子時受了傷,滑滑鼻在沒有藥草爺爺的陪伴下保護家園,和兇狠的豹貓大戰一場。第四個故事講的是小獐子虎牙在尋找食物的一場暴風雪中和蓓蕾,妹妹走散了,在藥草爺爺和滑滑鼻的幫助下回到了家鄉。
通過讀這本書我明白了:人與人要互相關愛,和動物也一樣,它們會把你當成朋友一樣對待你。我要學習山谷里的動物們關心他人,互相幫助,大膽面對困難的精神。更要學習藥草爺爺關愛動物,愛護大自然,這樣我們才能有美好的生活。
山谷里的朋友讀后感 篇3
暑假里,我讀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叫《山谷里的朋友們》,這本書里記載著一年四季的小動物們的故事。我覺得這本書非常的有趣。
故事中的大耳朵兔兔的好奇心非常強,總想到外面去看看,它偷偷的跟媽媽出去,結果差點被豹貓吃掉;花松鼠因為父母不給他食物而離家出走,先遇到了貓頭鷹,然后又遇到松鼠尾巴,它拒絕了松鼠尾巴,竟然和貓頭鷹做朋友;黑狗滑滑鼻是草藥爺爺的助手,受傷期間它為了保護草藥爺爺的菜園,和豹貓展開了一場惡戰,最終,滑滑鼻用自己的勇氣趕走了豹貓;小鹿在大雪中和親人分散了,草藥爺爺救了它,還把它送回了家。書中的每個故事都非常的精彩,讓我感到動物之間也有真情在。
我感覺山谷里的動物挺可憐的,沒有人愛它們,我們應該善待動物,關愛動物。讓我們與自然界的朋友們友好相處,共同創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山谷里的朋友讀后感 篇4
上上周,偶然在簡書上看到一篇時間管理的文章,里面分享了一本書叫《把時間當做朋友》。一看書名,以為又是什么心靈雞湯類的成功學分享。
直到聽完一個書友分享這本書,才知道這是一本“另類的”工具書,是“韭菜理論”李笑來根據自己多年的親身經歷總結出來的具有實踐作用的書,不僅不雞湯,甚至有點“喪”。
看完以后你會被現實打擊,更會認清現實。然后,如果你有強烈的意愿改變,可以腳踏實地去做,去實踐那些方法,而不是沉浸在雞湯成功學的虛幻里覺得自己能夠成為超人,成為那只風口上飛起來的豬。
我們經常面臨的一個困境是:沒時間了!“沒時間了”,是“時間恐慌癥”患者腦子里唯一反復閃現的一句話。因為所有的任務都有一個最后期限。而且,因為時間的不可逆性和永遠向前,這個最后期限會給人造成巨大的壓力。
巨大的壓力,極度的恐慌,使“患者”身上綜合了一切矛盾:他們既勤奮又懶惰,既聰明又愚蠢,既勇敢有懦弱,既滿懷希望又分分秒秒面臨絕望,既充滿自信又隨時隨地體會自卑......
自評:
這一段話真是寫進了我的心里,最近自己就是這個狀態,覺得時間怎么都不夠用,每天安排滿滿,掐著秒表一個一個完成todolist上的事項,完不成就倍感壓力,非要熬到晚上甚至半夜,否則就是無窮的焦慮。
看起來很勤奮,但是很少考慮效率和方法這些事。也陷入了絕望、自卑、懷疑、自信的惡心循環里,前一秒還自信滿滿,后一秒就因為一些小事而自卑到極點,倍感折磨。
看了這段話我深知,不能再用這種表面上的勤奮掩蓋自己的迷茫和焦慮了。而生活中卻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從容,他們優雅,他們善于化解各種壓力,安靜地去做他們認為應該做的事情,并總能有所成就。他們甚至可以達到常人無法想象的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自評:
真的很羨慕這些人,也很想成為這類人。但是心里有另一個聲音在說,這肯定是有錢人,有錢人才有資格從容優雅,不在乎外人的眼光。可是,這種狀態真的只是有錢人的標配嗎?是不是可以通過練習,提高自己處理多重任務的效率,不慌有余地做好每件事,從而做到從容呢。讀后感·真相是:時間是不可能被管理的,問題出在我們自己身上。解決問題的核心思想只有一個——一切都靠積累。深信積累的力量,時間就是你的朋友,否則就是你的敵人。
自評:
這句話真是醍醐灌頂,難怪有人會說這本書重塑了他的時間觀。是的,焦慮的緣起就是積累不夠,底子薄,越想快弱點暴露的越多,就越是完不成,壓力山大,最后造成焦慮。
好比最開始寫公眾號,前一周真是絞盡腦汁把肚子里的東西都用上了,積累的詞匯、句子甚至平時摘錄的金句都用光了。再往后寫感覺被榨干,沒有靈感,沒有念頭,無從寫起。只能主動去找各種文檔、視頻資料學習,記錄,再提煉知識點,用在新的創作中。這個過程很痛苦,但是慢慢地寫了1個多月,通過主動輸入再到主動輸出,一切正在慢慢往好的軌道上前進。
想起了蔡康永說的一段話:
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后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是哦,傻傻的堅持看起來愚蠢,但是在這個什么都求快的時代,也許慢下來,先想后做,才是真正的快呢!
山谷里的朋友讀后感 篇5
昨天剛剛把這本書讀完,現在盡可能的記錄下來自己的讀后感。
看這本書算是經歷了三個階段:簡直是說出了我的某些不敢承認的行為模式----怎么說的這般絕對,不贊同甚至有些討厭----其實說的很多還是很有道理的,需要平和的甄別、接受。其實這本書看到中間是有些反感的,可能是由于有些不愿意碰的甚至有些透著腐爛氣息的晦暗創口揭露的太直白甚至有些刺傷,平靜下來再看一下,再回看自己沉下來細想想,很多事情不過是自己可笑的“自尊”或者說自負不愿意去正視罷了。
其實非常喜歡書里的一句話:相信我,你并不孤獨。大多數時候我都希望自己是獨特的,即使事獨。可是總會在自我質疑的時刻聽到“同道”的聲音,所以在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有些心安。
在看到第二章----現實的時候,算是吸收到兩個事情:
1. 雖然理智上知道速成是不現實的,但是潛意識里速成這個想法其實在很多時候一直支配著我的心理和行為,而接受現實對我來說確實是難以接受的一件事情,不論是從心智還是行為模式上,這不是一時就可以完成的一件事情,可能需要好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去接受這件事情或者驗證這個事情。但是“給自己多一些耐心,告訴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時間,我沒辦法一蹴而就”這件事情我想我可以慢慢嘗試一點一點做到。
2. 換個思維,用交換的思維去前進可能在現階段會更適合我。或許是思維定式,或許是拖延癥的借口,我洗好收集資料越大越全越好,但是搜集過的資料如果不是第一次就已經閱讀完畢以后就很難有讀完學完的那一天,而對于一直沒有搜集到的資料哪怕是沒有那么重要的資料會一直耿耿于懷,可能一路上早忘了初衷。其實很早之前就注意到這個事情,但是不敢深想也沒有足夠的勇氣或者決心改變這個事情。書中確實給了一個好的方法,我也準備慢慢嘗試,用行為去改變自己這個有些根深蒂固的思維模式:拜托這個死循環的方法只有一個——給我什么 我就用好什么,積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換能換的東西。
第三章——管理對我來說應該是對我實際行動最有幫助的一章,對于時間的估算、記錄和管理確實是我一直在關注的事情,也嘗試過書中記錄時間的方法,現在也在進行,但是總是會斷斷續續的,對于時間的記錄總會被各種事情打斷,是否是大腦在刻意回避這個事情慢慢深究,但是這個記錄會持續下去,至少我也想客官的知道生活中的自己到底在干嘛?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客觀的直視自己會很疼,但是對我來說確實非常重要。
關于時間的感知這方面,在這里給自己立一個約定,從今天開始起,三個月之后再整理記錄一篇自己的時間記錄感知心得。
后幾章都過的很快,與其說學到很多道理不如說認同很多道理,但是作者的高明之處也是我最欣賞的地方在于能夠去身體力行的實踐這些道理。而我還需要自身行為的很多改變才能體會到開啟新視界的妙處。所以還需要更多的體驗和積累,后幾章的道理對我來說才能真正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還有值得提的一點是,作者提到的26歲的頓悟我看到了其實很有同感,我也曾有這樣的經歷,或許頓悟的內容不同,但是頓悟那一瞬的豁然開朗我很明白也很懷念。初中那會兒特別厭學,成績也算是印證了我的厭學,差的我都不敢再回首,那時我最好的朋友告訴我:學習時間快樂的事情。你好好的想一想這句話,想明白了成績自然就上去了。最初聽到這句話我是很難理解的,甚至覺的很荒謬,可是我記在心里。已經不記得當初思考這句話的心路歷程,可是我永遠記得初二升初三的那個暑假某一天再回想這句話當時那種撥云見日的感覺,那種似狂喜又很平靜的感覺一直到現在都銘記在心。后來的成績也確實像坐在火箭上上升一樣,我沒法分清到底是什么造成了這樣的改變,但是非常希望能夠再體驗一次這樣頓悟的感覺,至少對我來說會是一次真的心智轉變。潛心積累,靜靜等著這一天的到來吧。
這篇讀后感終于寫完了,沒有結構可言,但是可以看做我改變的一小步吧,慢慢持續下去,期待一年后不一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