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還有多遠讀后感(通用5篇)
幸福還有多遠讀后感 篇1
我每尋找一部連續劇的時候,都會先從劇本名字開始入手,如果劇本名字能夠吸引我的眼球,那么我會一口氣把全集下載到電腦里,然后倒杯熱水,披件衣服,開始聚精會神的投入其中。我喜歡看連續劇,喜歡那種一集又一集,像講故事一樣敘述著某個人的生活,喜歡那種永遠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的感覺,喜歡每個演員在劇中傾情演繹著自己的角色,而最重要的是在每部連續劇看完后,自己總會有些感想,有些領悟,會讓我忽然間明白了許多道理。
《幸福還有多遠》通過一個普通女孩追求人生幸福的坎坷經歷,折射了不同人對幸福的不同看法。26的連續劇在短短的兩天看完,心情卻久久不能平靜,很長時間難以從悲歡離合的劇情中解脫出來。它為我們演繹了每個家庭的經歷,從組建到破碎,演繹了每個人的情感生活,都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感嘆和思索,理想中的婚姻愛情和現實中的家庭生活,總會存在著不小的距離和差距,而幸福離我們是近還是遠?一半取決于緣分和天意,而另一半則取決于自身的把握和努力。
劇中幸福兩個字在人們眼里都有著不同的定義,有關于追求夢想的,有關于追求幸福浪漫的,有關于追求金錢勢力的。其實幸福是很簡單的,只是人們現在的社會中追求多了,夢想多了,所以心里承載的東西也就多了,我想只要停下來,回過頭稍作休息一下,你會發現其實幸福就在我們的身旁。
幸福還有多遠讀后感 篇2
張永琛的《幸福還有多遠》以長相漂亮、心底善良的卷煙廠女工李萍追求幸福的經歷做線索,揭示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人們對于幸福的不同理解和追求。
主人公李萍在內外交困之際,將一條征婚啟事塞入煙盒,把命運交給了上天,愿意給吸到這盒煙,拿到這張紙條的男人做老婆。結果,年過四十,妻子已死的部隊首長吳天亮成了中彩之人。他按圖索驥,找上門來。李萍在反復思考,猶豫再三之后到了部隊與吳天明成婚,并過上了衣食無憂、備受呵護的官太太生活。這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無憂無慮,清閑自在的天堂般生活,李萍卻覺得不幸福。她覺得自己成了一個無所事事的寄生蟲,她渴望工作,渴望勞動,她心懷追求和夢想。她覺得一個人靠著自己勞動,那才是幸福。丈夫為了愛妻生活的充實一些,無奈之下派手下王小毛給李萍送些書來看,以打發時間。一來二去,王小毛和李萍產生了姐弟戀情。后來,王小毛專業回到地方上,李萍依然舍棄了養尊處優的優越生活,毅然和吳天亮離婚,追到以承包出租車為生的王小毛跟前,心甘情愿與之結合,住著租來的房屋,干著擺煙攤的生意。直至王小毛死了,她還深深愛他。在她看來,幸福不是物質的富足,不是養尊處優,被人寵愛,而是和自己愛著的人在一起。幸福是一種精神的追求和精神的滿足。
文中的吳天亮是一個好人,他認為自己身邊的人都幸福就是自己的幸福。他追求的是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幸福。
麗萍的姐姐李嵐,她認為幸福就是物質的富足。所以,她挖空心思要找個有錢有勢的丈夫。她人為幸福是靠強硬的手段巧取豪奪,不擇手段得來。結果,她落下個可悲的下場。
麗萍的好友靳英,則認為只要我愛了,無論他愛不愛我,我為他怎樣付出都是幸福的。
李萍的哥哥則認為和共患難的妻子孩子,一家三口不離不棄就是幸福。
父母輩呢,則認為為人不做虧心事,子女孝順,生活順利就是他們的幸福。
這本書讓人看出,幸福是個人心中的一種感受,每個人追求不同,對幸福的感受也不同。其實幸福并不遙遠,她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幸福就在你身邊,幸福就在你手中,幸福就在你心里,幸福無處不在——明媚的陽光讓人幸福,關切的話語讓人幸福,親人團聚讓人幸福,關切的話語讓人幸福,久別重逢讓人幸福,感恩他人也會讓人幸福……如果你感覺不幸福,是因為你還不知道,沒感覺,不珍惜幸福而已。會感受幸福的人才能真正擁有幸福。
幸福還有多遠讀后感 篇3
《幸福還有多遠》梅婷、王志文、佟大為等主演的,劇情寫的是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樣匱乏的年代,一個女孩子向往外面的世界,尤其是對軍人的崇拜,她的勇敢讓她的人生有了豐富多采的內容。如果你們有時間就一定要去看,如果你已經看了或正在看,也可把感想告訴大家,讓大家分享你對此劇的真實感受,這可是要拿大獎的作品喲!
《幸福還有多遠》告訴我,幸福總是在人們盼望中存在著,你看不見,摸不著,能笑、能吃、能說、能睡就認定是幸福吧。人生不如意有9,你還有什么不能看透呢?不過此劇確實讓人深思,追求著就是幸福,有追求的人,那怕是在泥濘里、在懸崖邊、在深淵里,他都以生命的存在告誡世人,我在固我幸福。活著的方式有多種多樣,你不可能讓人象放牛、羊,象養雞、鴨,象收蜂王那樣有規有矩。每一個人的夢想均有不同,你不可能用你的夢想斷想別人的人生,尊重生命,尊重每一個人的生命意義,這很重要。做為人首先必須對自己負責,一個能為自己的生命負全責的人,那他一定是高尚的,象王志文在劇中扮演的吳天亮。正因為每一個人追求幸福的方式不同,追求的目標也各異,于是才有了此電視劇一開場就由梅婷扮演的李萍,知道這批香煙發往海軍部隊,就將寫有:如果你看到……如果你還沒有結婚,那我愿意嫁給你。的紙條放入百合香煙里的劇情。
由佟大為扮演的戰士首先拿到有紙條的香煙,由此的劇情都是圍繞著這一張紙條展開的,劇情緊湊、合理、不夸張,讓人重溫了那個時代的悲歌,王志文、佟大為和梅婷演的很到位,能讓觀眾跟著劇情走到至深至純的境界。這張紙條處成了三對婚姻,在這三對婚姻里,尋找愛的方法卻讓人感動。當下的年輕人對愛情的錯位,對婚姻的恐懼,尤其是幸福指數遠遠低于那個年代。
《幸福還有多遠》最終結局讓人進入無限的想象空間,貫穿全劇的歌聲真的很感人:還記得年少時的夢嗎?像朵永遠不凋零的花,陪我經過那風吹雨打,看世事無常,看滄桑變化,那些為愛所付出的代價,是永遠都難忘的,所有真心的癡心的話,永在我心中,雖然已沒有了他。偶爾還會想起他,偶爾難免惦記著他,就當是個老朋友啊,也讓我心疼,也讓我牽掛。只是我心中不再有火花,讓往事都隨風去吧,所有真心的癡心的話,仍在我心中,雖然已沒有了他。走吧,走吧,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走吧,走吧,人生難免經歷苦痛掙扎,走吧,走吧,為自己的心找一個家,也曾傷心流淚,也曾黯然心碎,這是愛的代價。
幸福還有多遠讀后感 篇4
假期被旅游和加班塞滿,竟然沒有時間讀書。臨近開學有人送給我一本星星班馬麗娟老師剛出的《給孩子當下的幸福》,里面寫的是巴學園的生活,于是回家如饑似渴地讀,讀后頗受觸動。
“有心而無痕“是看過書后對對巴學園里老師引導方式最深的體驗,書中不僅真實地呈現了生活在巴學園的孩子們的狀態,更呈現了巴園老師們在引導和幫助孩子時的思考,而這些思考體現在行動上,是自然的、不著痕跡的,以孩子愿意接受的方式,不時地散發著智慧的光。老師們看似不動聲色的一個動作、一句話其實包涵了許多對孩子的尊重、理解、幫助。
親子班與馬老師有過接觸,感覺她總是一潭春水不語不驚,動作是輕輕柔柔淡淡的,沒見過她大聲地表揚哪個孩子,當然也沒有呵斥過哪個,對孩子的幫助也似乎是點到即止,她像是隱身在班里一群孩子中,一眼掃去,似乎注意不到她的存在,她只在需要時才浮現點撥兩下。
上她的親子班時自己甚至在想她似乎什么也沒做,她是不是在關注著班里的每個孩子?而看到書里她對孩子們的理解和和思考、對每個孩子神情、語言、心理那樣細微的觀察描寫,才明白,看似平常地一舉一動,原來老師其實是很多的思考。
書中有幾個故事,比如“自殺手冊”里,她看到孩子畫出那么多“死“法,觸目驚心,表情卻是平靜地,像跟孩子談件平常事,只有這樣孩子才放心地讓老師進入他們的內心世界,
還有解決孩子們的沖突,有個關于孩子們搶凳子的故事,孩子們互相說對方錯了,而其實這件事沒有辦法判定對錯的,各自有理由和立場,老師說:“孩子們,這件事是老師們錯了,是我們沒有準備足夠地位置”會把兩個孩子同時帶到另一處去,不讓他們覺得的是哪一方做錯了。老師們在用他們的心細微地照顧著孩子們的感受。
如果一個孩子總是故意打擾別人,吵鬧,老師總會不動聲色地請他去“做一件事情”而安靜下來,或請他去旁邊“準備一下”,“準備一下”這個不含褒貶的詞,卻總能在巴園很有份量,讓孩子盡快平靜下來調整狀態。
還有一個深刻的體會,就是書中關于規則的部分。選擇巴園之前,我看中的主要是這里老師的愛心、孩子的自由快樂,進入巴園后,最令我感動的卻是這里規則的力量,這確是深入人心的一種力量,不是通過處罰、斥責而實現的,而是通過精心思考,智慧的實施而實現的,溫和堅定,既不剝奪自由,又不妥協規則,培養孩子有理有據,不無原則地一味謙讓,懂得保護自己的利益,又善于分享和合作。
想起前幾天小默班上馬學紅老師對一件小事的處理,小默把小姨給的一塊小豆腐干帶到園里,那天我也沒有制止。
在吃早飯的時候,孩子要自己吃掉。其實巴園并不主張把家里的玩具和食物帶來,因為這些屬于“我的”東西,會給孩子們學習分享帶來困難,老師也不宜支配。而老師沒有對孩子說不,而是說:“你可以吃,但我們要和大家來分享”于是,精心地把那么小的一塊豆腐干切成了22小塊,大家一起分享。
雖很小的事情但涉及到了規則也不姑息,用很巧妙的方式向孩子詮釋了規則——“拿到班里的就是要來分享的”
還有一次兩個孩子坐在園里小池塘邊上脫了鞋踢水,老師說:“奧,我覺得你們這樣做會打擾到小魚的”,沒有一個“不”字,孩子們就乖乖地回來了。
這樣的小事不勝枚舉。老師們就是在用這樣的行動和語言智慧地傳遞著規則的力量。
作為巴園的家長,我已親身地感受到了孩子沉浸其中的快樂,看到孩子入園后在規則內化上的巨大進步,并真心為孩子在這樣的園里成長,在這些用心的老師的幫助下感到幸運、幸福,而這本書讓我們更加了解了老師們是怎樣引導的,她們為什么要這樣做,是出于怎樣的考慮,有助于我們進一步理解老師,也有助于我們把巴園的教育方式延伸到家庭里。
或許因為我們是這所園里的家長,對這本書里的生活更感親切,而在文字上,客觀地說這本書在個別的地方還不太流暢,有些方式或許園里人一看就懂,外面人卻要琢磨一下,但這絲毫不會掩飾馬老師在字里行間流淌著的深深的愛意和良苦用心。真的非常感謝能看到這本書。
幸福還有多遠讀后感 篇5
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了《給孩子當下的幸福》這本書,僅僅是題目就深深地吸引了我。
我們天天都在講“要給孩子幸福”,那么究竟怎么樣才算是給了孩子幸福?怎么樣才可以讓孩子感受當下的幸福?
幸福對于有的人來說就是,他能撅著屁股在沙坑里玩一上午;能滾著一個破舊的輪胎在院子里撒歡似的跑上幾圈;能七扭八扭地縫一個布包包;能將豆沙醬包在面團里放進烤箱;能拿個大瓢給菜地澆水,給羊洗澡……
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你會發現,孩子的每一個舉動,所做的每一件事,說過的每一句話都是可愛的。而且,如果你能欣賞自己的孩子,你也會發現,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優秀,越來越可愛。反之,孩子就會在你挑剔的目光中,愈來愈迷茫,他率性的行為就會漸行漸遠……
我記憶最深的有一個故事講孩子們對待生活中殘酷的拒絕不理解是的態度。其中一個叫秋的孩子的話。如果你創造了一個游戲,人家不喜歡這個游戲,你可以再創造一個游戲。
如果你又創造了一個游戲,別人還是不喜歡,你就再創造一個游戲,直到你創造的游戲里面,有一個是別人愿意玩的。如果,當你創造了9個游戲的時候別人還是不愿意玩兒,那你可以玩別人的游戲。
這是一個小孩給大人的啟示,在現實中,當大人遇到困難,拒絕時要是都有孩子們這樣的想法多好,就會少很多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