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馬過河學生讀后感(通用5篇)
小馬過河學生讀后感 篇1
今天,我讀了《小馬過河》這個寓言故事。一天,老馬對小馬說:你把麥子馱到磨房里去磨面吧!小馬出發了。一條小河擋住了它的去路,老牛說河水很淺,小松鼠說水很深。小馬不知道該聽誰的,回去問媽媽,媽媽說自己試試看。小馬又去了,小馬過了河,既不象老牛說的,又不象小松鼠說的。
讀了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一個深刻的道理:不管做什么事,都不能光聽別人說的,要自己動腦筋,親自去試試看。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就像以前沒有人敢吃螃蟹,后來有一個人吃了螃蟹,而且它的味道很好。就這樣,大家都敢吃螃蟹了。 如果沒有這個人去嘗螃蟹,人們哪里會知道螃蟹的味道好呢!
李時珍寫《本草綱目》的時候也一樣,他親自給病人看病,積累經驗。還親自試吃了很多藥,終于寫出了醫學巨著。如果李時珍沒有這樣做的話,恐怕也不會有今天的《本草綱目》了。
讀了《小馬過河》使我明白:不能光聽別人說的,要有自己的腳步。
小馬過河學生讀后感 篇2
今天,我讀了《小馬過河》的故事,覺得這個故事很有教育意義。
這個故事講的是馬媽媽讓小馬幫她馱一袋麥子去磨面。在去的路上小馬要經過一條河,河水流得很急,而河上又沒有橋,小馬過不去。他問在河邊散步的牛伯伯。老牛伯伯告訴小馬,河水很淺。樹上的小松鼠卻急忙喊住小馬,說:“水太深了,過不去,前兩天我的朋友還淹死在這里。”小馬聽后很害怕,不知過還是不過,便跑回家去問媽媽。媽媽說:“孩子,你要自己試一試才能知道河水到底深不深。”后來,小馬才知道小河既不像老牛伯伯說得那么淺,也不像小松鼠說得那么深。
我覺得這個故事里牛伯伯和小松鼠都沒有錯,因為他們都是好心想幫助小馬。但是牛伯伯體型大,小河對他來說當然不算什么,可小松鼠卻比較小,過河當然有生命危險。小馬的體型比小松鼠的大比黃牛的小,所以只有親自試一試,才能知道小河到底是深還是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學會獨立思考,親自嘗試。因為別人的經驗和建議不一定完全適合我們。凡事只有先動腦子想想,想好后在嘗試一下,才有可能成功。
小馬過河學生讀后感 篇3
最近我讀了一篇《小馬過河》的故事,故事是這樣的:一匹小馬第一次運一包小麥去磨房,半路遇到一條河,牛伯伯說水淺,小松鼠說水深。小馬不知道怎么辦,就返回家問媽媽,媽媽讓它自己試一試,于是小馬試了深淺,安全過了河。
通過這個故事我懂得了一個道理:無論做什么事情都不要只聽別人的,要學會用自己的頭腦去想,用自己的行動去實踐。如果小馬自己到河邊,一點一點試一下水的深淺,就不用浪費時間返回家去問媽媽。“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其實反應的也是這個道理,小馬從實踐中明白了這個道理,在以后的日子里,成長起來,成了一匹聰明、活潑的馬。
想不到小小的故事里藏著這么大的奧秘,它不僅能讓我明白一個道理,還可以提高作文水平,讀書真是益處多多啊!實在太有意思了,以后我要多讀有用的書!
小馬過河學生讀后感 篇4
小馬要過河,不知水深淺,問牛大伯,牛大伯說水淺,能過去。可小松鼠告訴他,水很深,不能過。小馬沒了主意。它的媽媽讓它好好想一想,再親自去試一試。于是小馬按著媽媽的話去做,終于過了河。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做事不能只聽別人說就盲目相信別人的話,自己要開動腦筋,做好分析判斷才行。牛大伯個頭那么大,當然認為水淺;而小松鼠身體那樣小,當然認為水深。小馬在媽媽的指導下,做了分析比較后,才過了河。學習也有同樣的道理,當我們遇到難題時,不能只聽別人說太難了,就沒有信心去做,而要好好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努力戰勝它。
這個故事還告訴我們:自己的事情盡量自己做。小馬的媽媽沒有領小馬一起過河,而是讓它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自己去過河。我們在生活中也要這樣,能自己做的事就不要勞駕爸爸媽媽去做,因為他們工作一天很辛苦。學習也是這個道理,我們在老師的辛勤教育下,必須經過自己不斷地刻苦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績。
小馬過河學生讀后感 篇5
暑假里我讀了《小馬過河》的童話故事。講的是一個小馬幫助媽媽馱麥子去磨房磨面,可就在去的途中小馬被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于是小馬決定去問問別人,想知道這條小河的深淺。老牛伯伯和小松鼠都先后告訴了小馬關于河的深淺,但是他們的回答卻不一樣,老牛伯伯說小河很淺,可小松鼠說很深,還淹死過同伴。最后小馬在媽媽的建議下,自己親自作了嘗試,結果過了河。
讀了這個故事后,我也想起了自己在做數學題目時的一次經歷。一次,爸爸讓我做數學應用題。我看到一個題目很長,我就說:“爸爸,我做那個題目短的一題好嗎?”爸爸同意了。可是,我想了很長時間,這個題目也沒有做出來。爸爸就說:“你做那個題目長一點的試試看。”結果,很容易的就做出來了。爸爸說:“你要親自做一下,去思考才知道好不好做的啊。”
從這個童話故事里和與我經歷的事情中,我知道了這樣一個道理:做任何事情不但要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更要親自去嘗試和實踐,只有這樣才能得出正確的答案。小朋友,你們說是這樣嗎?讓我們一起去實踐,一起去嘗試,努力學習、共同進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