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讀后感800字作文(通用8篇)
《三十六計》讀后感800字作文 篇1
暑假前媽媽給我買了一套《三十六計》,一共四冊。暑假期間,我利用每天完成作業后的時間從第一冊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三十六計》一聽書名就知道是三十六個計謀,這三十六個計謀又分為六套,分別是“勝戰”、“敵戰”、“攻戰”、“混戰”、“并戰”、“敗戰”。雖說《三十六計》的經典地位不如《孫子兵法》,但其知名度卻不遜色于《孫子兵法》,諸如“反間計”、“走為上策”等膾炙人口,婦孺皆知!度嫛防锩嬉灿性S許多多的經典故事,比如“日軍瞞天過海偷襲珍珠港”、“宋太祖智殺敵臣滅南唐”等,而且還有原文注釋、按語注釋、傳世典故、用計錦囊、計謀典范的一些介紹,讓這些故事更加通俗易懂。我最喜歡《三十六計》里的“諸葛亮巧退婚”,內容是:諸葛亮的嫂子想讓諸葛亮成親,但找了許多人家諸葛亮都不滿意,因為恩師黃承彥的女兒很有學問,他想娶他的女兒黃正英為妻,但嫂子不同意,說她太丑,最后諸葛亮寫了一封“退婚書”給黃家,這是一首藏尾詩,其實詩里真正表達的意思是“我志難移”,過了三天,黃正英便和諸葛亮成了親,嫂子這才恍惚大悟,原來諸葛亮是用了瞞天過海的計謀把黃正英娶到了家,嫂子終于被他倆的真情所感動,也同意了這門親事。讀完以后,我從心底不由地佩服諸葛亮真是足智多謀啊!
通過讀《三十六計》 里的小故事給我的啟發是: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如果遇到難題,應該根據不同的情況來做出不同的判斷,多思考,眼光放遠一些,不要鼠目寸光,只顧眼前。平時列好學習計劃,把學習當做一件艱巨的任務來攻克,多動腦筋 ,隨機應變,不能一成不變,死搬硬套,找到適合自已的好的學習方法,就能輕松的完成。
《三十六計》讀后感800字作文 篇2
快樂而又短暫的寒假又過去了,在這個寒假里我看了很多有意義的課外書。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本課外書是《三十六計》。
這本書凝聚了中國古代的重要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戰爭經驗,是一部兵法和智謀的奇書。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全書共分六套謀略,即勝戰計、敵戰計、功戰計、混戰計、并戰計和百戰計。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走為上這一計策。
在日常生活中我經常聽見別人說:“三十六計,走為上”。我就想走不就是逃跑嗎?為什么還是上計呢?于是,我第一個看了這一個計。
原來,走為上指的是,敵人兵勢強大,不可抵擋,已經占據了中,我方不能戰勝他,那么留給我們的出路就只有三條:要么投降敵人,要么請求講和,要么撤退逃走。如果是投降,就等于徹底失敗了;如果是講和,敵人必定會提出苛刻的條件,所以我們也等于失敗了一半;如果是撤退,那么并不代表我們失敗了,而是為以后的勝利積蓄力量,尋找轉機。
比如在楚莊王在位的時候,為了成就霸業,發兵攻打附近的庸國。一開始沒有進展,后來,楚國的師叔決定用“走為上計”來滅庸國。楚國一交戰就站退,接連七八次,庸國以為楚國很弱就驕傲起來一直追殺楚國。這時,楚莊王趕來包圍了庸國,殲滅了庸國。在這次戰役中,楚國巧妙地運用這一計策使庸國驕傲,然后一舉擊敗庸國,真是妙用啊!
但是,現在我們通常說:“三十六計,走為上”似乎是為自己的逃避找理由。比如在我們不想做某事的時候,我們就會說這句話。
《三十六計》讀后感800字作文 篇3
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叫【三十六計】,這本書的每一篇故事都有著不同的計謀和不同的智慧門,這本書在我的人生的路途上有了很大的影響。
我在《前言》中,看到了這樣一句話:“《三十六計》是一部堪稱”益智之薈萃、謀略之大成“的兵學奇書。”是啊,《三十六計》是我國古代的兵家寶藏,它所蘊含的哲理對于今天的社會生活仍然具有較為普遍的指導和借鑒意義!度嫛防^承了前人兵法的優秀傳統,六套計策,可以通覽其要。不管處境順逆,都可以從中吸取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領略艱難成就的韜略智慧。
我的這本《三十六計》共分為六套計,分別為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并戰計和敗戰計,每套計還分為六個計,總共三十六計。這本書詳細說明了每種計的首次運用的戰例、原始文字的解語、用計的例說和按語的解釋。
我之所以喜歡讀這本書,是因為古代人用計取勝的故事引人入勝,讀來津津有味。這些計策運用都極其巧妙,可以讓我陶醉其中。我很欣賞古代軍事家,他們設計出如此足智多謀的計策,來與敵人周旋。
《三十六計》這本書實際上是關于思想方法的書,只要運用得當,各個領域都能夠借鑒。我讀完之后感覺學到許多,但還沒有真正理解其精髓。不過,有一個啟示給我深刻的印象:要解決問題,不能死板地只從一個方面想,要多角度全面地看待問題,并可以靈活地運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
《三十六計》讀后感800字作文 篇4
這個假期我讀了一半書,他的名字是《三十六計》,這是一本凝聚了中國五千年卓越的軍事思想和斗爭經驗的智謀全書。我讀過瞞天過海、圍魏救趙、以逸待勞、笑里藏刀和借刀殺人等等,我最感興趣的就是笑里藏刀了。下面,我就給大家簡單講一講吧!
從前秦國和吳國是對頭,有一天,秦國的公孫鞅帶兵去吳國進攻,到了門口,一位士兵不小心踩到了機關,吳國的公子卯說:”又有不怕死的來攻城了?“,公孫鞅說:”吳城果然堅固“。突然一位士兵說:”吳國的守城將是公子卯。“公孫鞅聽了大吃一驚!因為公子卯和公孫鞅是多年的老朋友,于是公孫鞅就寫信給公子卯,說:”看我們多年的朋友份上,兩國戰爭和平,咱們好好聚一聚吧, 你定時間,我定地點。“其實,公孫鞅是想在附近埋好埋伏早點把公子卯一網打盡。公子卯等啊等啊,終于等到了那一天,公孫鞅提前到了一步,把埋伏先埋好了。公子卯來了,他續完舊,公孫鞅就說:”這里花草樹木又多又好看,真是個藏埋伏的好地方啊!“公子卯說:”是啊,是啊!“接著又來了一句:”啊!“公孫鞅說:”上!“公子卯說:”你真是個叛徒,騙了我的感情!“從此,公孫鞅霸占整個吳國。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要輕易地相信別人;或者他和你說完話,你要考慮一下再答應他。
《三十六計》讀后感800字作文 篇5
《三十六計》作者及其身卒年月不詳, 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勇永遠敵不過智。
此書主要講了由三十六個計謀構成的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并戰計及敗戰計。
從第一計瞞天過海到最后一計走為上,計計精彩?芍^是攻守兼備,戰無不勝。我來給大家介紹幾個眾所周知的計謀。第七計無中生有:本指本來沒有卻硬說有。現形容憑空捏造。原典:誑也,非誑也,實其所誑也。少陰、太陰、太陽。比如張儀誆楚助強秦。第三計借刀殺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他人之手去害人。 原典:敵已明,友未定,引友殺敵,不自出力,以《損》推演。比如劉秀借刀殺李鐵。第十計:笑里藏刀,比喻外表和氣而內心陰險。
原典:信而安之,陰以圖之,備而后動,勿使有變。剛中柔外也。比如隋文帝智滅南陳。第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指戰爭中看到形勢對自己極為不利時就逃走,F多用于做事時如果形勢不利沒有成功的希望時就選擇退卻、逃避的態度。 原典:全師避敵。左次無咎,未失常也 。在古代,三十六計只要能靈活運用一定能一統天下。三十六計的清單是第一計瞞天過海,第二計 圍魏救趙,第三計借刀殺人,第四計以逸待勞,第五計趁火打劫,第六計聲東擊西 ,第七計無中生有,第八計暗渡陳倉,第九計隔岸觀火,第十計笑里藏刀,第十一計李代桃僵,第十二計順手牽羊,第十三計打草驚蛇,第十四計借尸還魂,第十五計調虎離山,第十六計欲擒故縱,第十七計拋磚引玉,第十八計擒賊擒王,第十九計釜底抽薪,第二十計混水摸魚,第二十一計金蟬脫殼,第二十二計關門捉賊,第二十三計遠交近攻, 第二十四計假道伐虢, 第二十五計偷梁換柱,
第二十六計指桑罵槐,第二十七計假癡不癲,第二十八計上屋抽梯,第二十九計樹上開花,第三十計反客為主,第三十一計美人計,第三十三計空城計,第三十三計反間計,第三十四計苦肉計,第三十五計連環計,第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三十六計,計計制勝。先祖們用三十六計打了許多勝仗,也用它躲避了不必要的損失。
《三十六計》讀后感800字作文 篇6
說到《三國演義》,大家一定知道”三十六計“,對于”空城計“、”反間計“、”苦肉計“、”欲擒故縱“,它們背后的故事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我想說說我讀《三十六計》的感受。
我讀的《三十六計》按計名排列共分六套,即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并戰計、敗戰計。前三套是處于優勢所用之計,后三套是處于劣勢所用之計。每套各包含六計,共三十六計。現在同學們所背的成語:欲擒故縱、調虎離山、釜底抽薪、指桑罵槐、聲東擊西、暗度陳倉等等都出自于三十六計的故事。
我讀完《三十六計》,不僅暗發感慨:”在古代,要是把三十六計運用得爐火純青,那不就是天下無敵了?“同時,我也有了疑問:”三十六計這么厲害,到底是誰編寫的呢?“通過查找資料,我得到的答案是——據說,”三十六計“出自《南齊書·王敬則傳》:”譚公三十六策,走為上計,汝父子唯應走耳。“意為敗局已定,無可挽回,唯有退卻,方是上策。后人沿用這一說法,宋代惠洪《冷齋夜話》也有:”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直到明末清初,引用此種說法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書,編撰成了《三十六計》一書。但此書為何時何人所撰已難確切考證。
哦,我心有所悟:原來《三十六計》是這么來的啊!看來要想把三十六計掌握得爐火純青還不是那么容易。《三十六計》雖然是古人戰爭時期所用的書,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它教會了我們要學會運籌帷幄,才會決勝千里,取得成功。
《三十六計》的精彩內容,讓我想到了做游戲。于是乎,在我和朋友的商討下,發明了名為”三十六計“的游戲。游戲至少需要四人或四人以上,可以通過”石頭剪子布“來決定誰當”大敵“,其他人扮演聯盟的”小國“。當”大敵“快要抓住一名玩家時,同學只需喊出三十六計中的一計并保持一個姿勢不動,”大敵“就無法抓他;這時另一名同學用手拍被定住的同學,喊出”解“,被定的同學便可恢復行動。兩個人一起被定住時,可以互相擊掌(成為”聯盟“),也可以恢復行動。如有一名同學被”大敵“抓住,雙方便交換身份。(游戲中每人喊出三十六計中的計謀之一,盡量不要重復)這個游戲我和同學們玩的可是熱火朝天,大受歡迎。
《三十六計》讀后感800字作文 篇7
我最近讀了《三十六計》,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聲東擊西”這一計,主要講的是公元 220xx年曹操與袁紹的一次戰爭,就是歷史有名的官渡之戰,當時袁紹擁有大量人馬,而曹操的人馬少得可憐,無法與袁紹正面交鋒。正在此時,袁紹的一名大將顏良帶著一萬人馬進攻白馬城,白馬城是戰略要地,救還是不救,曹操一時拿不定主意。這時謀士荀攸說:“我們可以假裝攻打鄴城,袁紹去救時我們就回救白馬城。”曹操聽了拍手叫好,立刻命令數千士兵向鄴城進軍。鄴城是袁紹的老窩,袁紹知道后立馬帶兵回救鄴城,曹操立即調轉馬頭,攻打白馬城。白馬城的援軍還沒弄清怎么回事,就被曹操殺得大敗,當袁紹趕到鄴城時,連曹軍的半個影子都沒看到,方知中計,立刻返回白馬城,但大將顏良、文種都死在亂軍之中,曹操采取聲東擊西之計取得了重大勝利。
從曹操的這次勝利中我感受到:要想取得一個勝利或成功,往往不能直接獲取,最好的辦法是虛晃一槍,讓敵人上當后再進攻,就能輕易地獲取勝利。
突然間,我幻想,假如有一天我當上了一名監考老師,監考全班學生,這時有一個平時不認真學習的學生,在考試時不認真答題,總是盯著我看,只想等我看不見他時,就偷看小紙條。于是我就故意轉過身去看別的學生,裝著看不見他的樣子,他高興極了,趕緊拿出準備好的小條紙正想偷看,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我突然一轉身,緊盯著他手中的小紙條,哈哈一笑,你終于被我逮住了。看著他蒼白的臉色,我心中暗暗地說,你中了我的“聲東擊西”之計了!
《三十六計》讀后感800字作文 篇8
媽媽給我買的是《三十六計》連環畫,因為里面的古代故事太長了,太難懂了,所以沒讀完,但我把目錄全讀完了,我喜歡“打草驚蛇”“空城計”“上屋抽屜”“反客為主”“隔岸觀火”“聲東擊西”“偷梁換柱”“無中生有”“調虎離山”“樹上開花”的計策,還有第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我在動畫片上也碰到過三十六計的計策。
最會使用“笑里藏刀”“趁火打劫”的是灰太狼,比如灰太狼用炮彈攻打羊村,在著火的時候,趁機抓羊就是“趁火打劫”。
喜羊羊經常使用的是“金蟬脫殼”,有一次,灰太狼來羊村抓羊,看到喜羊羊的鈴鐺,使勁兒一拽,竟然是只戴著喜羊羊鈴鐺的大狗熊。
《開心寶貝之開心超人大作戰》動畫片里也經常有三十六計,有一個壞人用的“拋磚引玉”的計策,他想得自己想要的東西,然后綁架了幼兒園的小孩子,逼好人拿出東西。但是他失敗了,因為開心超人和他的伙伴們把他打敗了。他的計策沒有得逞。
我感覺三十六計很有趣,讀起來很好聽,還很有用,我們要多用三十六計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