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讀后感(通用5篇)
理想的讀后感 篇1
生活好比旅行,理想是旅行的路線,失去了理想,只好停止前進。在我們心中,都有一個如花般美好的理想,它隨著我們的成長,也在一點點的成長,期待著自己有一天也開出最絢麗的花朵。
那么什么是理想呢?理想就是人們對未來美好的、合理的期盼,是人們希望達到的人生目標和所最求的奮斗前景,也就是說,理想沒有大小之分,沒有高低貴賤之別,也沒有平凡偉大之說,只要樹立了未來發展的目標,不一定非要成為什么家,通過我們的努力就可以實現它,這就是理想。即使你的理想是成為一名最棒的農民,這也是你偉大的理想。
而我們樹立了理想就要努力的去拼搏、去奮斗,努力的實現。記得有人這樣說過:理想的代名詞是跌倒、挫折、希望與成功!而在追逐理想的過程中,我們恰恰需要失敗、挫折賜給我們勇往直前的動力。如果理想被玷污了,不要悲傷,不要彷徨,堅定的信念會射穿理想,照耀到人們的心田。追逐理想吧,追逐金色的希望。每一次張開翅膀去飛翔難免會有千難萬險。但只要有理想在前方鼓掌,未來就充滿希望。理想,早就在我的心中埋下,并在慢慢生根、發芽,即將給我接受失敗的挑戰和迎接曙光的機會。
人們有了理想就一定會有我們要追尋的藍天。在追逐理想的道路上難免不會遇到挫折。不過我們要把挫折看作見到彩虹之前的一場暴風雨一樣平常。相信自己,在這世界上,一定會有屬于自己的一片藍天,而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學好一身本領,不然理想對我們永遠是可望不可即的。
不要輕易拋棄理想,放棄有時比堅持容易得多。我們常常需要成千上萬個理由來堅持我們的理想,但是卻可以因為一些微不足道的理由放棄了最初的理想。在放棄者眼里,堅持并實現理想的道路總是布滿了荊棘的。可是也有許多堅持者在前進和努力,盡管會讓他們傷痕累累。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放棄者在害怕失敗放棄努力的同時,也拒接了曙光。所以,在實現理想的道路上,貴在堅持!
理想從來不拋棄苦心追求它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我們會沐浴在理想的光輝中。沒有毫無荊棘的小路或大道,但有一把信念鑄成的鐵斧;沒有永遠的晴天;但有一把由信念撐開的傘;沒有毫無光明的夜晚,但有一盞由我們理想燃起的希望之火。
追求理想的我們要持信念之斧,撐希望之傘,把希望之燈,去勇敢的戰勝路上的一切困難。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陽正晴,讓我們一起尋找那天理想的藍天吧!
理想的讀后感 篇2
我不知道流沙河是何許人,不知道他的真實姓名,不知道他發表過其他什么作品,我只鐘愛他寫的一首詩——《理想》: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
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帶你走到黎明。
很自然地,我把它工工整整地抄寫在日記本的扉頁,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在那段無憂無慮的日子里,我總是滿懷激情,一遍又一遍地讀它,直到熟記于心。我只欣賞這首詩,因為它讓我對理想充滿了詩般美麗、絢爛的幻想。生活如詩一樣多姿多彩,連心的跳動,也帶著這首詩的韻律。后來,激情不再,那顆被詩浸化過的心早已變硬,理想的火把似乎也被歲月無情的寒風吹熄。生活在忙碌與疲憊中繼續著。當有一天再翻開久違了的日記本,那幾行詩句,早已變得模糊而陌生,再也激不起心中一絲漣漪。
我固執地認為只有成功者才配得上擁有理想,才配得上擁有一份欣賞詩的心情,才配得上擁有一顆像詩一樣輕松、愉快的心。所以,當理想和其它與詩相關的東西被我遺忘在前進道路上的某一個角落里時,我并沒有回頭去尋找;蛟S,我早放棄了對這些東西的憧憬。
在一個充滿詩意的秋日里,我抬頭仰望湛藍如洗的廣袤天空,偶爾會看到兩三只小鳥并排地飛過。我想起了泰戈爾,他也是一位詩人,也寫過詩般美妙的一句話:天空中沒有鳥兒的痕跡,但我確信它已經飛過。
即使空余報國之情,懷才不遇,也不忘以作詩來排解心中的郁悶,這就是詩仙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寄托了他的自信,他的樂觀,他的灑脫,他的理想。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把自己的堅定信念化作一行行悲愴的詩句,然后縱身跳入汨羅江。這一跳,并不意味著屈原放棄他的理想和生活,他的詩可以向世人作證,他還在孜孜不倦地追求他所追求的。
所謂詩心,也許就是一種樂觀的生活態度,一種永不放棄理想的生活態度,一種像詩一樣隨心而愜意的生活態度。當在忙碌與疲憊中再次拾起流沙河的《理想》時,我心中滿載勸勉與鼓勵,再次回頭尋找那些被遺忘了的東西。
理想的讀后感 篇3
人生,我們人的這一輩子,就是那么一條路,一條坎坷曲折漫長無盡的路,而每當我們茫然地走在十字路口,卻不知向哪走,只因為我們的心中卻少了那份不可拋棄的理想!沒有了理想,便沒了希望,沒了目標,沒了目標,也就沒了前進的方向,只能站在原地,不知所措,碌碌終生。
其實,一個有理想的人,就不會有空虛的時間用來荒廢,作者流沙河,在自己的寫作生涯中,曾屢次碰壁,也曾多次遭受不公正的待遇,在種種原因的迫使下,流沙河被迫停止了他的寫作生活。但流沙河并沒有放棄他所愛的,理想之花也盡管暫時被無情地摧殘了,可那份信念,那份執著,依然支持著他,因為理想已在他的心里扎下了深根!
是啊,人的一生就是為理想而奮斗,為理想而存活,當理想已在你的心中不復存在的時候,那么,你的生命也將失去其本身的意義與價值,把握住現在所擁有的理想,就是把握住了現在的生命!
當我們依靠理想而得到了榮譽,也請你集注,千萬別被理想沖昏了頭,一但沉浸在榮譽的海里,便無法自拔,忘記了自己本身的理想,也便墮落了……
理想的讀后感 篇4
盡管我未曾去過成都這個城市,但是最近所讀的阿來的《草木的理想國》讓我走入成都這個城市的某處跳動的脈搏。盡管未能親臨其處,但是通過讀書也仿佛置身于一曲最為優雅動人的草木圓舞曲。作為一部現當代文學作品,這是我迄今為止讀到的比較另類的一種表達手法。里面沒有太多人為因素的干擾;里面沒有太多都市喧囂的嘈雜;里面沒有太多令人心煩意亂的雜物,里面唯有一片清新的紅花綠葉將你我緊緊擁抱。對作者而言,他便是以一個當局者的身份靜觀著這些成都的生靈。生活在如此的一個不斷發展的大都市,映入他眼簾的不是那些光怪陸離的城市風貌。相反的,那些無聲的,卻又有形有色有味的草木是他最為魂牽夢繞的精靈。
感知著這些的植物們,他其實更渴望著以一種謙遜的姿態能夠深入地去了解它們。個人以為其中的一句“這是現世恐懼的美麗,還是歷史憂傷的回眸”既押韻,又有深意地揭示著全書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解讀這個屬于草木的理想國,欣賞這段專屬于草木的圓舞曲,品味一個屬于成都物侯的記錄,感悟人生的某種境界和層面。本書的整體設計其實很是耐人尋味。深綠色的封面,淺綠色的頁面,結合入諸多作者想要表達和介紹的植物花朵圖片。就是在那么一瞬間,正本書的意境變得那么得有點純,有點味,有點美,有點舒暢------透過這些花花草草,我們跟隨著作者共同領略著那些看似隨意記載卻又有著話里有話的弦外之音。
全書的內容通過不同花木進行著相關的介紹和分解。盡管講述的只是一些靜態的植物們,但是它們卻在作者的心意之下展現著最為美麗的一面。有圖,有味,有歷史,有詩句,有作者的感情。所有的一切在如此和諧的意境之下作者用他的文在表他的情。欣賞著阿來和這些草木的故事,我也不知不覺地感染于草木所營建的美的意境。原來,如果我們想要了解一個城市有著多種多樣的角度可以去滲透。成都武侯記的形式便是透過草木的理想國引導讀者進入自然的包圍之中。草木圓舞曲演出中,我們人們會自然而然地放下以往的束縛,重新回歸到一個和平寧靜的環境之內。我們來自于自然,卻因為世俗的約束而奔波忙碌?墒且坏┊斘覀兡硶r的駐足而再次回首之時,我們依然可以感知到那片來自于草木的和諧天地。這是一種精神上的頓悟,這更是一堂人生的哲理課程。
理想的讀后感 篇5
“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戴望舒《雨巷》中那個美麗幽怨的女人,躍然紙上,在仲春時節,路過一樹或一叢丁香,那濃重而熱烈的芬芳氣味,帶給我們的是更多的思緒,深長悠遠的哀愁與纏綿,亦如此樹此花,阿來在《草木的理想國》中進行很好的詮釋,正如他說:“一個城市是有記憶的。凡記憶必有載體作依憑。然而,當一個城市的建筑不可能再來負載這個城市的記憶時,那么,還有什么始終與一代代人相伴,卻又比人的生存更為長久?那就是植物,是樹!
《草木的理想國》可謂圖文并茂,面對一張張精美的照片,感覺這是一場鮮花的盛宴,蠟梅、梅、貼梗海棠、早櫻、玉蘭等等,21種鮮花姹紫嫣紅,依次開放,就像朱自清在《春》中所言,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
閱讀此書,跟隨阿來的目光,徜徉于鮮花的海洋,翻閱書頁,綠色主色調,讓人感覺安靜、平和,亦如生命的顏色,煥發出勃勃生機。
所有的花中,我猶愛白玉蘭,喜歡她玉石般瑩潤的白,喜歡它發出的淡淡幽香,不濃烈張揚,大方典雅,幽幽的,在灰色的世界中綻放出亮麗的色彩。
阿來說過,我不能忍受自己對置身的環境一無所知。有人認為這是狂妄的話,他卻認為這是謙遜的話。既然我們身處如此開闊敞亮的自然界,為什么不試圖以謙遜的姿態進入它、學習它呢?阿來認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要盡力去了解這個世界。于是,我們有幸讀到這本與眾不同的小書。
成都的物產豐富,享有“天府之國”美譽,花草樹木在這里競相綻放,正如杜甫詩云: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