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宣言》讀后感:共產主義為什么值得向往?
到底是因為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你我們改變生產關系呢,還是因為需要社會的進步,我們要不斷的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呢?資本主義社會在解放生產力的方面,功不可沒,其在短短幾百年的時間里創造的物質財富比以往所有社會創造的財富總和還要多,其在解放生產力方面力度還不夠大嗎?其創造財富的能力還不夠強嗎?現在我們要考慮的是,到底是資本主義社會這種生產關系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還是生產力發展到了一定的程度要求采取這種生產關系呢?如果是生產力的要求,我們還能找到比資本主義更能解放生產力的生產關系嗎?
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說生產力的發展又到了一個另外的階段,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已經不能適應這種生產力的發展了。因此要通過消滅資本主義私有制——少數人對生產資料的占有——而達到資產公有,實現共產主義,只有共產主義才能適應這種生產力的飛速發展。真是這樣的嗎?我不知道,到底該怎么定義生產力,難道不是人改造世界的能力嗎?如果生產力就是這種能力,從古自今,有比生存更能激發人潛能的力量嗎?在資本主義社會中,許多的無產者,為了生存,不得不拼命的勞動,在這種狀況下,人的潛能盡可能的被激發出來了,人自身的生產力應該在這種狀態下更容易達到盡可能高。而到了共產主義呢?失去了剝削的基礎,沒有了對立的前提,人和人就是平等的,你還需要去拼命的勞動嗎?你不需要拼命的勞動就可以好好的生活下去,勞動只是一個生活的小插曲,只是作為和現在的體育鍛煉差不多的內容,誰還要不要命的去勞動呢?這樣的話,人的生產力還會在共產主義中得到極大的發展嗎?似乎是南轅北轍的思路。
從這個角度看,要推翻資本主義是因為其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嗎?如果還有人認為這是對的,那我的確是找不到一個合適的詞語來形容他了。那么我們到底為什么要推翻資本主義,向往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呢?單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似乎很難解釋清楚,我們還是先看看在馬克思的理論中,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到底各是什么狀況吧。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資本成為一切價值的衡量標準,勞動徹底異化了,它不僅不能被作為自由選擇的對象,還不能被作為完全為自己而被迫的選擇,馬克思稱這種勞動為強制勞動。現在我們主要看一看這種強制勞動到底與勞動的本質相差多遠,他對于人來說到底是什么?人是否因為這種勞動實現了進化,社會是否因為這種勞動而前進呢?
在貪欲和貪欲者之間的戰爭即競爭中,資本向強者流動,并且逐漸集中即形成壟斷。而社會也普遍轉向以資本衡量價值,這樣的結果就是勞動和資本分離以及資本和土地分離,資本作為一種價值尺度,就如同上帝手中的天平,人們自愿臣服于資本,并且是自以為自由的狀態下被資本奴役了。當資本在少數人的手中積累起來,也就是壟斷的擴展后,資本家和地主、農民和工人之間的區別消失了,整個社會被劃分為兩個階級,“即有產者階級和沒有財產的工人階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