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祥子的讀后感中學生(精選3篇)
駱駝祥子的讀后感中學生 篇1
突然覺得社會是如此黑暗。
他希望擁有一輛屬于自己的車,成為一名獨立的勞動者,于是省吃儉用,不辭辛苦,從早到晚汗水浸透了他的脊背,每當夜中,嘴角也會流過一絲絲的咸味,這樣的生活經歷了三年,三年后終于得償所愿——用自己的血汗錢換來了一輛車。但是,那是抗戰時期,社會混亂,戰火和硝煙頻頻來臨,可憐的人被抓去打雜,他寄托一生的車也被奪走,老天就好似拿他當戲子般捉弄,他心中原有的美好生活和夢想也隨著車接二連三地被人搶走,被摧殘得所剩無幾。
這時,一個女人出現在他的生命中——虎妞。他們在一起了,因為虎妞是廠長的女兒,剝削階級家庭給她的好逸惡勞和刁蠻任性,她帶給了祥子心靈和肉體上的摧害,正當他慢慢地爬向高層社會時,虎妞難產死亡,那靠著虎妞買來的車子也要伴著葬妻而不得不再一次地賣掉,祥子的心靈受到了沉重的打擊,他已不對買車抱有一絲希望,后來又遭遇自己的意中人小福子自殺死亡。祥子在經歷了這一次又一次的打擊后,熄滅了他本充滿陽光與鮮花的正義之路。
他失去了一切他終于不堪這最后的沉重一擊,長久以來潛藏在內心深處的野性,對社會的不滿,獸性惡性一觸即發,他吃喝嫖賭,行尸走肉般走在那條罪孽深重的道路上,他走向了毀滅,也度過了一生。
他本像駱駝一般,善良純樸,熱愛勞動,但最后卻麻木地度過余生,人不像人,鬼不像鬼,“這都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
是那個舊社會,是那個封建社會。在那個時期,真實的展現了人心的麻木和丑惡的面目,他想過要擺脫這樣的悲慘生活,但他終究也不過是舊社會中的犧牲品的一個。
“不讓好人有好日子過。”的麻木社會,讓祥子失了方向,迷失了自我,難道他想憑自己的努力改變生活有錯嗎?
沒錯!不過只是——
他的心被別人摘走了。
駱駝祥子的讀后感中學生 篇2
祥子,原是一個多么有自由的上等車夫啊!讀完《駱駝祥子》后,我曾不止一次如此的感嘆。
在鄉下出生的祥子因生活所迫來到城市打工,經過多番努力,自己的夢想馬上就要實現了,卻突然化作一道遙不可及的幻光,離他越來越遠。終于,他甘愿將自己塞入了城市流氓無產者的行列中。
小說最大的特點便是將一個徹頭徹尾的悲劇加入了許多細節、京味兒,使它活色生香。又從這些人物自身發掘他們悲劇的原因,寫出生活給予這些人物的限制。
祥子是一個活生生的被壓迫著的人,壓迫他的不僅是黑暗如血的社會,還有社會里的人——不給仆人飯吃的楊太太、大膽潑辣的虎妞、殘忍霸道的劉四、詐騙祥子的孫偵探、勾引祥子的夏太太等等,一點一點將祥子善良和老實的靈魂逐漸吞噬。
祥子買車三買三丟之后,對生活卻還有那么一絲的希望;盼望找到小福子,和她一起混好。但小福子的上吊無異于壓垮祥子的最后一根稻草,將他打入了無底的深淵。
小說驚心動魄的描寫出了惡魔般的社會環境怎樣殘酷地、一點一點地剝奪掉祥子樸實的靈魂,將他的性格扭曲變形,直到把樹一樣執拗的祥子連根拔起,拋到城市流氓無產者的行列中去。
這就是老舍的《駱駝祥子》。他用一種明確的筆調,機智生動的北京口語,細膩的細節描寫,形象地展現了解放前老北京各種各樣的人,展現了當時的社會風貌,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駱駝祥子的讀后感中學生 篇3
我很喜歡老舍在書中說過的一句話:“苦人的懶是努力而落了空的結果,苦人的耍刺兒含有一些公理。”祥子便是一個苦命的人。
這本書記述了農村青年祥子來北京拉車賺錢,他愛車如命,認為它們都是“鐵做的”。有一次拉車,他被士兵抓去,卻意外帶著駱駝逃出,于是大家都叫他“駱駝祥子”。后面的經歷更是悲慘,不但被孫偵探抓住失去家當,而且還被虎妞逼婚及虎妞難產而死和老馬的慘狀等,一個個的打擊讓一個原本積極向上的祥子染上了惡習,變得墮落,這是多么可怕。也讓我們看穿了當時社會的虛偽和黑暗。
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一開始的祥子,他十分熱情,充滿了青春的活力。為了事業和愛好付出自己的一切,充滿奮斗精神和熱血。而我最痛恨的人也是祥子,只不過是最后的祥子,社會給了他無盡的打壓,將他的親人財富和朋友奪走,使他的努力落了空,即使付出的努力,卻還像原來一樣窮困。這些經歷讓他感覺到:窮人不配存在。于是他墮落了,就像一副行尸走肉。他放棄了理想,放棄了親人,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的,他一直都是一個苦命人。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這樣的苦命人,我們在繁鬧的大街上偶爾會看到乞丐披著一身爛舊的泥衣,可憐地靠在某個角落,他們都是不努力或被打壓下來的苦命人,我們應該捐出自己的心意,讓苦命人變少一點,讓社會變得光明。
祥子的努力和汗水全被剝奪我們深表同情,但我們不能讓現在的人們和祥子的慘劇一樣,這是作者的心聲,當時壞人同流合污,好人膽小怕事,這是作者的無奈,
我們應該要尊重他人,特別是苦命人,不應只是目睹無視。只有尊重他人,社會中的苦命人才會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