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設計在童年讀后感
《人生設計在童年》一書是美國得克薩斯a&m大學研究儀器專家高燕定的大作,堪稱“精英培養(yǎng)之道“。高燕定先生以獨特的視角潛心探究美國教育文化,融合中西方教育思維之優(yōu)勢,形成自己對精英人才綜合素質培養(yǎng)的獨到見解。高先生的女兒在父親的引導下,從小樹立人生理想和職業(yè)目標,在預期的人生軌跡上奮力追夢, 一步步達到理想目標。
書中詳細描述了一個普通女孩兒時生動的心理活動和生活細節(jié),疲于奔命的高中時代和充滿智慧的社會活動,以及自我奮斗、追逐夢想、演繹人生的自我表白的故事。作者通過豐富的、有說服力的案例,向讀者傳遞一個理念:人生是可以設計的,而且應該從童年開始。
蒙臺梭利指出:“兒童并不是一個只可以從外表觀察的陌生人。更確切地說,童年構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為一個人是在他的早期就形成的。”這與高燕定先生的觀點不謀而合,高先生認為:在孩子的童年階段,引導孩子設立一個或幾個人生目標是很重要的。雖然許多人在他們自己的成長旅程中,可能會因為種種因素而改變軌道,但是,在人生的最初十幾年里,有一個目標比沒有任何目標要好得多。從小就有一個粗略的人生規(guī)劃,比迷迷茫茫地混到高中畢業(yè),甚至更晚時,才開始認真地考慮自己的人生,倉促地培養(yǎng)自己的就業(yè)技能要有利得多。
目前許多家長很重視孩子的“素質教育”,但卻摸不清到底什么是綜合素質,家長們拖著孩子到處學琴、學書法、學武術,參加各種名目的比賽,就是沒有認識到,對孩子職業(yè)意識的培養(yǎng)。孩子長大了要干什么?能干什么?許多家長和孩子并沒有認真思考。沒有理想,人生迷茫,使許多孩子從小沒有奮斗的目標,長大成人后,才開始考慮人生,倉促培養(yǎng)就業(yè)技能,為時已晚。其實,對孩子進行職業(yè)發(fā)展的指導教育是一種極其重要的“素質教育”,甚至可以說,正確的、科學的職業(yè)發(fā)展指導不僅涵蓋了素質教育的所有內容,而且還大大超出了大家的理解。如果孩子的父母、師長和專家們從小就和孩子們一起,根據各人的特點,根據現(xiàn)代化的信息,探尋科學的職業(yè)發(fā)展路線,合理地規(guī)劃未來、設計人生,并為孩子提供全面的、廣闊的基礎知識教育,為他們的一生作準備,讓孩子們去追逐夢想,演繹人生,讓他們愉快地沿著精心設計的人生道路去奮斗,就能使他們在日新月異的世界里,永遠立于不敗之地。所以,讓孩子從早期就開始進行人生設計、職業(yè)規(guī)劃,是人生旅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使孩子成為能夠主動認識自我,了解世界,不斷努力,走向完美的人。只要自己足夠優(yōu)秀,就一定會獲得認同和接納。家長、孩子、學校和社會都應該重視并且一起參與這一個共同的課題。
給孩子一個夢,在孩子心中點燃一把火,讓它燃燒,成為他們自己努力、奮斗的內動力——這是人生設計最重要的第一步。
《人生設計在童年》讀后感
暑假里,同事推薦我看《人生設計在童年》這本書的。
本書講述了一個普通女孩高倩在作者,也就是父親高燕定的引導下,從小樹立人生理想和職業(yè)目標,在預期的人生軌跡上奮力追夢, 一步步達到理想目標的故事,輔以其他豐富的、有說服力的案例,向讀者傳遞一個理念:人生是可以設計的,而且應該從童年開始。作者用充滿溫情、閃爍智慧、迭出新意的故事,詮釋了中美教育的差異和“中西合璧”的教育方法。女兒高倩兒時生動的心理活動和生活細節(jié),疲于奔命的高中時代和充滿智慧的社會活動,以及自我奮斗、追逐夢想、演繹人生的自我表白,與作者的論述交織在一起,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