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頂上的小孩讀后感600字(精選4篇)
屋頂上的小孩讀后感600字 篇1
我讀了奧黛梨克倫畢斯寫的得過紐伯瑞兒童文學(xué)獎銀獎的《屋頂上的小孩》這本書后,覺得既有趣又傷感,但最主要的是它很真實,失去親人的痛楚在這本出色的小說里被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
《屋頂上的小孩》的主人公無疑是薇拉和小妹。自從最小的妹妹不幸夭折后,她們?nèi)揖拖萑肓松钌畹谋粗校瑸榇诵∶酶遣辉匍_口說話,家中一片混亂。媽媽自責(zé)沒有盡責(zé),孩子心情陰郁。于是來到了派蒂姨媽家中。小說就寫了在派蒂姨媽家中的一天。
為什么小妹不開口說話,而情愿比畫手勢?用我的角度來看,應(yīng)該是悲傷過度吧。小妹如此喜歡自己的妹妹,肯定也希望有一天那個小妹妹也像自己跟著姐姐薇拉一樣成為自己的“跟屁蟲”。可是現(xiàn)在卻被突然到來的死亡奪走了。
姐妹倆為什么要爬上屋頂呢?她們是這樣想的:寶寶去世后會上天堂,屋頂離天近,那么上屋頂就跟寶寶離得近些。她們忘不了寶寶!媽媽在家不停地畫寶寶和天使在一起的樣子,薇拉和小妹思念妹妹而壓抑自己,終于在那一天爆發(fā),她們登上了屋頂,堅決不肯下來。
派蒂姨媽是家中的權(quán)威,一切都要聽她的。好心接了姐妹倆到家里來住,從衣食住行各個方面,派蒂姨媽一手包辦,想方設(shè)法讓孩子們高興起來,可是恰恰相反,她的所作所為卻和姐妹倆格格不入!這令姨媽非常氣惱。
在屋頂上,通過霍伯姨丈,薇拉知道人在面對突然而來的悲傷時要“適時地學(xué)會坦然無懼地流淚”,學(xué)會坦誠地表達(dá)自己的痛苦和愛。最后,一家人,包括派蒂姨媽,都無比地接近了對方的心。
我希望每個看了這本書的孩子都能推開封閉的心靈之窗,讓屋頂?shù)年柟庹樟磷约?
屋頂上的小孩讀后感600字 篇2
《屋頂上的小孩》講述了一個平淡的故事。薇拉和她的小妹經(jīng)常在心情沉悶時神情憂郁地爬上了屋頂。自從薇拉最小的妹妹夭折后,她們?nèi)揖拖萑肓松钌畹谋粗校y以自拔。小妹從此不再開口說話,家中一片混亂。熱心的派蒂姨媽為了使她們?nèi)以缛栈謴?fù)正常的生活,決定趁著假期將薇拉和小妹接到自己家住一段時間,好讓她們心力交瘁的媽媽休養(yǎng)一下。派蒂姨媽萬萬沒有想到,這兩個女孩居然與她格格不入,這令她感到非常氣惱和無奈。好在有寬厚溫和的霍伯姨丈巧妙地周旋在姨媽和兩個孩子之間,才使得原已火藥味兒十足的緊張氣氛得以緩解。派蒂姨媽終于讀懂了兩個孩子的心,而這兩個孩子也不再怨恨她們的姨媽了。小妹又開口說話了。姊妹倆盼望著早日回到媽媽的懷抱,她們最終如愿以償。
這本書既有趣又傷感,但最重要的是它很真實。失去親人的痛楚在這本出色的小說里被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我的外公是一個是一個非常好的人,一位合格的父親,一位合格的外祖父。我想起他去世時,我的心情和薇拉比起來有過之而無不及。雖然生老病死是必然的事情,但是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坦然地接受。我到如今依然會時不時地想起外公,有時候甚至覺得他依然在人世。他也確實一直在我的身邊。
外公,您是否還記得我?希望您,在天堂一切安康。
屋頂上的小孩讀后感600字 篇3
三月,我閱讀了《屋頂上的小孩》,雖然故事很短,但是含義卻很多。
主人公薇拉是個十一歲的女孩子,她的媽媽因為剛出生的妹妹寶寶夭折后,傷心到底了,她的姨媽派蒂決定趁著假期,把兩個孩子(薇拉和小妹)接到她家去住,好讓她們的媽媽在家里好好休養(yǎng)一段時間。清晨,住在派蒂姨媽家的薇拉和小妹爬上了屋頂。此時此刻,兩個女孩的心情沉悶。小妹從此不再說話。派蒂姨媽萬萬沒有想到,這兩個女孩竟然與她格格不入,這令她非常氣惱。好在有寬厚溫和的霍伯姨丈巧妙地周旋在姨媽和兩個孩子之間,才使得原已火藥味兒十足的緊張氣氛得以緩解。派蒂姨媽終于讀懂了兩個孩子的心,而這兩個孩子也再不怨恨派蒂姨媽了。小沒有開口說話了。姐妹倆盼望著早日回到媽媽的懷抱,而這一天已經(jīng)到來。
其實,書中的派蒂姨媽是個太過典型的角色,我們在真實世界中隨處可見這類足以對照的大人。這種人熱心肚腸,然而急公好義未必俱收實效,派蒂姨媽自認(rèn)可以為孩子做最佳打算,不論選擇玩伴、參加活動、衣著打扮,甚至飲料點心、每次吃餅干的片數(shù),她都有完善規(guī)劃與不紊不亂的前置作業(yè)。她忽視薇拉真實感受,比如嶄新昂貴的皮制涼鞋,其實讓兩姐妹磨破腳踝,比如精心挑選的玩伴,其實私下對小妹的短暫失語百般嘲弄。姨媽的善意計劃,從另一個角度看,充斥成人優(yōu)越感與控制權(quán),是強(qiáng)勢者假“同情”之名行操弄之實。難怪最后,薇拉不得不攀上屋頂,遠(yuǎn)離塵囂。
故事尾聲,姨媽“如果不能打敗敵人,就加入他們”,困難地挪動矮胖身軀,和大家一起坐在屋頂。也許是危聳高度帶來的不安感,讓姨媽終于自承“我只是不想孤零零的一個人待在下面,我還是想和你們?nèi)齻人在一起”。當(dāng)大家在同一基線時,姨媽與薇拉也“化敵為友”,重新寬容看待彼此。
這本書并沒有太多的起伏情節(jié),“死亡”雖為故事起點,卻非重點。不論屋頂或地下室,我們只是需要某個秘密角落,可以在遭遇悲傷時安靜一下;當(dāng)然,如果有真心奉陪者更好——陪著就好,不必急著列出長串拯救方案。
《屋頂上的小孩》寫的是一個令人感傷的故事。在故事中,薇拉的媽媽在薇拉的爸爸不告而別后,一人獨立照顧三個小孩。接著,又一件令人心碎的事發(fā)生了,因為一瓶不清潔的水,而奪走了寶寶的生命。媽媽因此自責(zé),小妹因傷心過度而失去聲音。好心的派蒂姨媽,把薇拉和小妹接去同住,希望給薇拉的媽媽一個振作的機(jī)會;但個性與媽媽不同的姨媽,逼得薇拉爬上屋頂,在那看著日出,也在屋頂理出了頭緒,與媽媽、小妹一起度過這段傷痛期,重新出發(fā)。故事讓我縈懷的那種傷痛是需要時間來沖淡的,日子雖然黑色,雖然陰雨,還是要穿上雨衣,撐著度過,才能享受陽光普照的溫暖。
屋頂上的小孩讀后感600字 篇4
今天我讀了一本既有趣又傷感的書《屋頂上的小孩》。書的作者是美國的奧黛荷。克倫畢斯。這本書一共有二十五章節(jié)。
故事的內(nèi)容是這樣的:清晨,住在派蒂姨媽家的薇拉和她的小妹爬上了屋頂。此時此刻,兩個女孩的心情十分沉悶。自從薇拉最小的妹妹突然死去后,她們?nèi)揖拖萑肓松钌畹谋粗校∶脧拇艘膊辉匍_口說話,家中一片混亂。熱心的派蒂姨媽為了使她們家早日恢復(fù)正常的生活,決定趁著假期時間將薇拉和小妹接到自己家來住一段時間,好讓她們心力交瘁的妹妹休養(yǎng)一下。可讓派蒂阿姨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兩個女孩竟然與她格格不入,這令她十分氣惱,好在有寬厚溫和的霍伯姨丈巧妙地周旋在姨媽和兩個女孩之間,才使得原已火藥味十足的緊張氣氛得以緩解。派蒂姨媽終于讀懂了兩個女孩的心。她也和她們一起爬上屋頂。小妹又開口說話了。姊妹倆盼望著早日回到媽媽的懷抱,而這一天已經(jīng)到來。
讀了這本書,我的感受是:派蒂姨媽能糾正自己的錯誤,是一種很好的美德。
我還覺得這段文章很有趣:終于有一天,小妹不愿說話,就用手語來表示,一根手指表示“不”,兩個手指表示“好”,用擺動手掌的方式表示“也許”。如果要說數(shù)字,她就以每根手指表示十的方式表達(dá)自己的意思。這種“手語”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