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學生童年讀后感600字范文(精選3篇)
高二學生童年讀后感600字范文 篇1
說起來真讓人慚愧,我以前并不愛讀小說,因為篇幅太長,總需要花很多時間。所以,每次總是虎頭蛇尾,從未完整讀過一篇長篇小說。但是《童年》這本厚達380余頁的長篇小說卻深深地吸引了我,居然被我破天荒的讀完,而且說是聚精會神地讀完也毫不為過。小說讀完了,我為書中的主人公也就是作者高爾基原型的命運深深牽掛,我流過淚,與他同苦;我歡笑過,與他同樂,可以說這是一本令人震撼、難忘和啟迪的好書,不愧是舉世公認的藝術(shù)珍品。下面還是讓我們一同感受一下主人公的成長歷程吧!
馬克西姆.高爾基幼年時期父親就去世了,勤勞善良的母親因無法養(yǎng)活他,只好把他送到外祖父家度過童年。在外祖父家,外祖母是他唯一最親近的人。之后,他經(jīng)歷了許許多多磨難。他只上過三年學,11歲就走向社會,過早的開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他當過學徒工、搬運工、守夜人、面包工等。16歲時,他只身來到喀山,進入了“社會大學”,在與命運的斗爭中他深入俄國社會的最低層,和各個階層、各種人物接觸,飽嘗生活的艱辛,從而不斷地豐富了他的社會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而且當時受封建沙皇主義統(tǒng)治的社會十分黑暗,加之耶穌教條盛行,人們都信奉圣母與上帝,每天都要在胸前劃“十字”作祈禱,但高爾基不為所動,因為他有自己的人生信念。當然,在他遭遇挫折的時期,也曾有過自殺的念頭。那一次,他買了一把手槍要自殺,但幸好沒打中心臟,不然就結(jié)束了他那年輕寶貴的生命。不過高爾基還是憑著堅定的革命信念和堅強的毅力戰(zhàn)勝了自我,重新樹立起生活和學習的信心。他依然酷愛學習,在艱苦的勞動之余仍堅持寫作實踐和閱讀大量的書籍。而且他還經(jīng)常創(chuàng)作一些詩歌之類的作品,1889年開始他的小說創(chuàng)作生涯,最終成為聞名歐洲的作家,也為我國廣大讀者所熟悉和喜愛。
現(xiàn)在想一下我的童年,真是天壤之別啊!首先,我出生在新社會,偉大的祖國繁榮富強、蒸蒸日上,人民安居樂業(yè),其次,我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住在美麗的翠海花園自不必說,還有老師辛勤培育我、爸爸媽媽疼愛我、爺爺奶奶呵護我。可以說和我同時代的少年朋友們都享受到來自社會和家庭的無限關(guān)愛。而高爾基沒有,但他卻那么堅強勇敢、努力進取,敢于面對一切困難!通過勤奮努力成為了一個深受人們愛戴的偉大作家!
朋友們!讓我們一起來記住這個偉大的名字吧!一個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尤其是成長中的青少年學習的楷模——高爾基!讓我們學習他那勤于學習、善于寫作、敢于斗爭的優(yōu)秀品質(zhì)!
高二學生童年讀后感600字范文 篇2
《童年》是一本值得后人品味的文學巨著。它講述了高爾基童年時的悲慘生活。
書中,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有些事甚至連他自己也不敢相信:四歲喪父,跟隨母親和外祖母到專橫的外公家,卻經(jīng)常遭到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著他。樸實的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擋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盡管會被抽得紅腫。但強壯的他,竟被十字架活活壓死了。
當我第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為高爾基傷心、難過,甚至想替他熬過那火辣辣的鞭子;當我再次品讀時,我感受到了大人們的自私正好和老祖母的寬容、慈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我再次翻開這本書的時候,我便深刻的體會到了正處在戰(zhàn)爭中的蘇聯(lián)人民的生活之艱辛和不易。人們在這種環(huán)境中,變得自私和貪婪。
這種現(xiàn)實生活中的善與惡、愛與恨,早已在高爾基的幼小的心靈上留下了印記。
高爾基能夠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并成為一代文豪,不僅歸功于在這種環(huán)境中依然保護他的外祖母,更歸功于高爾基自己頑強不屈的精神和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
而我們生活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中,更應該擁有這樣良好的品質(zhì),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奮斗!
高二學生童年讀后感600字范文 篇3
童年時每一個人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他的童年確實在黑暗中度過,經(jīng)歷了種種磨難使他成為了一名堅強,勇敢,有愛心的人。他就是蘇聯(lián)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作家高爾基。他將自己的童年生活用阿廖沙這一形象寫入了《童年》里,充分的體現(xiàn)出那是俄羅斯的下層人民的黑暗生活。
阿廖沙的父親是一個木匠,他在三歲時失去了父親,和母親寄居在外祖父的小染坊里,母親因受不了這一個充滿血腥的家庭,拋下了阿廖沙,一個人離開了。阿廖沙生活在這一個可怕的家庭里,過早的明白了人世間的痛苦和是非,同樣讓他有了正義感和同情心,疾惡如仇,對壓迫者充滿了憎惡,對被壓迫者充滿了同情,有了明銳的感知力和觀察力。外祖父就是一個壓迫者的典型,是邪惡的代表。他常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們,狠心地剝削手下的工人,還暗地里放高利貸,甚至慫恿幫工去偷動西。還有兩個舅舅成天在為分家而爭吵不休,大打出手,就連孩子們也積極的參與了進來。使阿廖沙天天生活在水深火熱的世界里,但這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著黑暗的心靈,相反的還有許許多多的善良人物,如慈祥的外祖母,聰明的小茨岡,正直的格里戈里……就如高爾基后來所說的“在她沒來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覺,但她一出現(xiàn),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領(lǐng)到光明的地方……是他那對世界無私的愛豐富了我,使我充滿堅強的力量以應付困苦的生活。”
看了阿廖沙的童年生活之后,我常常不僅的想:阿廖沙的生活這么的痛苦,在那么血腥的生活之下還保持著如此正直的心真讓我感動!如果那時社會上每個人都多一點愛心的話就不會有阿廖沙那么困苦的人了,也就不會有那么悲慘的《童年》了!
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學習那外祖母的慈祥善良,去憎惡外祖父的惡毒。對每一個人都謙讓一點的話,那么世界將是無限的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