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讀后感范文(通用16篇)
封神演義讀后感范文 篇1
我看完了封神演義,感到紂王很兇殘,用亞相比干的心熬湯給一個禍國殃民的妲己喝,造鹿臺、建炮烙,殘害忠良。殺死了許許多多的忠臣。成湯的江山將毀于一旦。還不許大臣直言極諫。使得神人共憤。800諸侯齊齊造反,紂王最后只得自殺。我覺得不要一意孤行,天上的寶貝是日月星辰,地上的寶貝是江山社稷,國家的寶貝是忠臣良將,家里的寶貝孝子賢孫。可紂王卻以妲己為寶,實在是太荒唐了。
作者實在是厲害,把每個角色寫的栩栩如生,楊戩的七十二變,土行孫的土遁術(shù)等。我感覺最忠誠的是聞太師,我死心塌地的幫紂王南征北戰(zhàn),才使紂王安穩(wěn)龍椅,我最佩服就是他。姜子牙的才華令人佩服,用口舌打敗了天下義士伯夷叔齊。我最討厭的是申公豹,挑撥離間,讓很多大將去保紂伐周,實在是太可惡了。最后還是元始天尊懲罰了這孽障。
封神演義有很多性格不同的仙人,個個神通廣大,法力無邊。可以讓人學(xué)到好東西。
封神演義讀后感范文 篇2
今年暑假里,我讀了一本課外書,書名叫“神魔大戰(zhàn)——封神演義”。
封神演義里的姜子牙姓姜名尚字子牙道號飛熊。他一下山就去了西岐,在那又有了哪吒,雷震子,土行孫等一起幫助周反商。
那時,商的紂王是個昏君,昏君紂王用可怕的炮烙害死忠臣,紂王每天不無正業(yè),只知道美色。忠臣們都很無奈,有的甚至被逼上了絕路。當(dāng)時天下百姓日日夜夜都叫苦。
姜子牙看不下去了整軍反商,最后也把紂王逼上了絕路,這叫自作自受。百姓終于過上了太平的日子。
里面還有很多經(jīng)典的故事,我就不都一一介紹了。
封神演義讀后感范文 篇3
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記》是家喻戶曉的一本書,但是有一本神魔小說卻能將《西游記》比下去,那本書就是——《封神演義》。
許仲琳寫的《封神演義》很大膽,當(dāng)中有:哪吒逼父,楊戩反殷等都是當(dāng)時的舊禮教所不能容忍的。《封神演義》中還刻畫了許多有個性的人物,如:土行孫機智幽默,英勇好戰(zhàn),但是又貪戀美色,貪圖錢財。聞太師一身正氣,卻一味愚忠。申公豹聰明機智,能文能武,可是心術(shù)不正,好勝心過于強,報復(fù)心強。
讀《封神演義》可以使我們領(lǐng)略經(jīng)典魅力,品嘗名著精髓,汲取歷史智慧,提升人文素養(yǎng),它是中國古典小說中歷史與神怪題材相結(jié)合的完美典范。
《封神演義》為什么能將《西游記》比下去?因為《封神演義》是歷史與神怪的結(jié)晶,不但將我國歷史完美的展現(xiàn)出來了,還將神話與傳說凝結(jié)在一起了,而《西游記》雖然同樣有歷史和神怪,還有佛教精神,但是,卻不能完美的表達出來,讀了《西游記》只認為這是一部很有趣的幻想長篇小說,并未聯(lián)想到歷史事件,這就是《西游記》的一大缺點,但是也因為有這一缺點,讀起來才使人感覺很特別。
封神演義讀后感范文 篇4
今天,我向大家介紹一本書,名為《封神演義》。你們知道我是為什么喜歡這本書的嗎?因為我爸爸最近迷上了電視劇《封神演義》,我也很喜歡,同時我又想比爸爸知道得多,所以我讓媽媽給我買了這本書。
這本書講的是商朝的昏君紂王與周文王姬昌之間的對抗,姬昌在姜子牙的幫助下,并借助許多有伐紂興周意愿的人的協(xié)助,成功地建立了百姓安居樂業(yè)的周王朝。
在這本書中,我最欽佩的人是哪吒和楊戩,因為哪吒有三頭八臂,楊戩會七十三般變化,所以他們在這本書幫了姜子牙很多忙,一路斬了許多敵將,所有妖術(shù)對他們都無效。我最佩服的法寶是九龍罩和捆仙繩,所有被九龍罩包住的人都將會化為灰燼,被捆仙繩捆住的人都無法逃脫,但是九龍罩奈何不了會地行術(shù)的人,因為他們可以從土里鉆走。
封神演義讀后感范文 篇5
寒假里,我和爸爸媽媽一起閱讀了著名的神話故事—《封神演義》。商朝最后一個君主紂王,聽信狐貍精蘇妲己的謊言,殺害忠良,導(dǎo)致百姓受苦受難。
周文王姬昌在姜子牙的幫助下,成功地建立了百姓安居樂業(yè)的周王朝。讀完這本書,媽媽還給我播放了她小時候看的《封神榜》的主題曲,非常好聽的一首歌!
我最喜歡哪吒,他本領(lǐng)高強,嫉惡如仇,還頑皮可愛,抽了龍?zhí)拥墓h,為了父母和地方百姓,他剔骨還肉,死得壯烈!后來,師傅把他的靈魂放到蓮花上,他又活了過來,能三頭六臂,成為一個幫助周文王建功立業(yè)的少年英雄!
媽媽最喜歡土行孫,因為他可以在土中自由穿行,雖然他個子矮,長得也丑,但最終找到了一個非常漂亮的老婆,媽媽羨慕他的運氣。
爸爸最喜歡姜子牙,他知識淵博,很有本領(lǐng),他在做宰相前,總是不斷地被人嘲笑,還被家人拋棄了,這說明要做個有成就的人除了不斷地努力外,還要經(jīng)歷很多磨難。
《封神演義》中,既有歷史知識,又有神話故事,我非常喜歡。
封神演義讀后感范文 篇6
讀完這本書,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紂王荒淫無道,殘暴肆虐,可身邊有不少厲害的人,如聞太師、魔家四將、黃飛虎、土行孫等。但后來不少人歸順了西岐。
我們應(yīng)該學(xué)習(xí)西岐的英雄,他們破十絕陣時,雖然有些神仙撕了,但是后者不顧一切奮勇破陣,真可謂前仆后繼呀!
再說紂王,他整天吃喝玩樂,那殺人做游戲,和妲己一起看殺人。可是紂王不知道妲己已被妖怪借體成形,他誤解了女媧的意思,成了殘害眾生的妖。邪不壓正,最終紂王死了,吳王成了皇帝。
這讓我明白,邪惡永不壓正,我們一定要向西岐學(xué)系,成為現(xiàn)在的英雄。
封神演義讀后感范文 篇7
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封神演義》,這是由明代的陳仲琳編寫的。里面有許多扣人心弦的故事,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風(fēng)神演義》是由著名的歷史事件——武王伐紂演義而來的。它發(fā)生在商朝末年,當(dāng)時的紂王既殘暴又昏庸,寵愛妲己,不務(wù)正業(yè),修炮烙害人,為妲己修鹿臺和“酒林肉池”!紂王還聽信馬偕奸臣小人,殺害忠良,為了妲己還把比干的心掏出了做藥!更可怕的是,他還把西伯侯姬昌的大兒子伯邑考剁成肉餅給姬昌吃。姬昌的二兒子武王看了以后非常氣憤,決定為家為國報仇。他調(diào)動了姜子牙、楊戩、李天王和他的三個兒子、雷震子等人去攻打紂王,紂王派蘇護、崇家二兄弟、聞太師、趙公明等人前去鎮(zhèn)壓,結(jié)果被打得落花流水。最后商朝滅亡。紂王看到自己打敗仗了,便上摘星樓自焚了。從此,周朝建立。
讀完了《風(fēng)神演義》,我覺得打一場勝仗不容易,更何況是建立一個朝代的勝仗。那里面那些驚心動魄的故事至今令我記憶猶新,尤其是那些戰(zhàn)爭讓我感到當(dāng)時人的勇敢和智慧。
封神演義讀后感范文 篇8
上個星期我買了一本書——《封神演義》我特別佩服文中的姜子牙。
姜子牙三十歲上昆侖山學(xué)道七十歲方才下山。他下山后遇到了宋異士因捉妖當(dāng)上殷紂的下大夫又因紂王無道逃至山中。姜子牙八十歲因文王的知遇之恩而當(dāng)上周的丞相。
姜子牙對周可算是嘔心瀝血。他用巧妙的方法比如:陣法、兵法等等。正所謂七死三災(zāi)扶大業(yè)。他倒北海水護西歧而且他卦算得又準真是一捻定軍情。我佩服姜子牙的機智勇敢!
話說回來姜子牙能勝武王能勝不僅是因為紂王無道還因為周朝的各個將士像哪吒、雷震子、土行孫等等。還加上各路仙人的幫助像太乙真人、燃燈道人、文殊真人、普賢真人等等的人相助。
總而言之武王能勝此乃順天人意。因為他對世間萬物都懷有仁慈之心、寬大之心人人都投靠他支持他之所以武王勝了是勝在體恤民心啊!
封神演義讀后感范文 篇9
這幾天,我在媽媽的陪同下讀完了中國十大名著之一——《封神演義》。
這本書不但有周朝討伐商朝的歷史典故,還有許多身懷特異功能、能呼風(fēng)喚雨、填海移山、撒豆成兵的天兵神將、神仙道士參加了斗爭。聞太師、申公豹等代表了維護殷商的邪惡勢力,姜子牙、楊戩等則代表了西周的正義勢力。我看著看著,便徹底被書中生動形象、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jié)迷住了,想不到作者的想象力這么豐富,真是太好看了。好多的科學(xué)家也是想象力豐富,為人類進步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如果我們學(xué)習(xí)也多想象,多提問,學(xué)習(xí)也就不是難事,我的作文也就不再頭疼了。
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哪吒。他出生在陳塘關(guān),母親懷了三年零六個月才生下他。他從小臂力過人,并且打死了龍王三太子,抽了他的筋;在南天門遇見龍王,剝了他的鱗,讓他去向父母認罪; 無人能拿起的軒轅弓、震天箭,卻被哪吒射出,并射死石磯娘娘的弟子;四龍王來到陳塘關(guān)想害李靖夫婦,只聽見哪吒歷聲叫道:“一人做事一人當(dāng),我打死三太子,我來償命,哪有子連累父母之理?”四龍王聽后放開李靖夫婦。哪吒親自剖腹,挖腸剔骨,散了七魄三魂,一命歸泉。最后在他的師傅太乙真人的幫助下,又蓮花化身,但無魂魄。從這里我們看到了哪吒是多么的有孝心和責(zé)任感。
封神演義讀后感范文 篇10
在這個樂趣多多的暑假里,我不僅出門遠游,也讀了一些課外書,倘佯在這些書中,我十分快樂幸福。
我在書柜中找到一本媽媽給我買了許久的《封神演義》,這讓我有點興奮。很快我就沉迷在這本精彩的書中。這本書的主要內(nèi)容是,商朝末年,武王伐紂,神通廣大、力大無窮的各路神怪斗法,光怪陸離、奇幻無比的法力爭斗令人眼花繚亂!少年英雄的哪吒、神兵天將雷震子、智勇雙全的二郞神楊戩、神機妙算的姜子牙、地行千里的土行孫,還有昏庸無能的商紂王、詭計多端的妲己、拍馬屁的費仲、尤渾、惡毒的通天教主等這些經(jīng)典的形象早已家喻戶曉,深入人心。這些一幕幕驚心動魄、接連不斷的故事情節(jié),使人銘記在心。在這個色彩斑斕的奇妙世界里,我們不僅可以了解一些中國古代豐富有趣的宗教知識,還能從中體會到興衰成敗的經(jīng)驗教訓(xùn)。這本書讓我明白了,要想使國家強大富有,就要團結(jié)一心,君主一心為民。這樣人民就有了信任,人民就有了依靠,最終江山才能得到穩(wěn)定。
我在書海中取長補短,增長見識。我要多讀書,提取書中的精華,搞懂意義所在,用學(xué)到的知識來報效祖國。
封神演義讀后感范文 篇11
《封神演義》想必大家也曾聽說過。書中的楊戩,哪咤通過《西游記》的宣傳更是成為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人物。雖了解這兩位,但眾多人對《封神演義》的了解卻只有“姜太公釣魚”,實在是太膚淺了。
其實,真正的《封神演義》并不只是封封神那么簡單。主要劇情大概是這樣的:紂王被狐妖妲己迷惑,終日飲酒作樂,不顧國家安危。姜子牙下山接榜,得罪紂王,被一次又一次圍攻……在付出慘重的代價之后,兵伐朝歌,除暴安良,終于大獲全勝。而各路被殺害的魂靈也在封神日前“復(fù)生”成神……
這本《封神演義》是明朝許仲琳的杰作。別看我把內(nèi)容概括得如此簡單,其實這整本書充滿了殘酷和血腥。紂王被妖妃妲己迷惑,發(fā)明了烙炮、肉林等極其殘忍的手段來判死刑,看得讀者心驚肉跳。而且,就連他的國家也將也繼承了這種風(fēng)格。什么太陽神針啊,瘟黃大陣啊,都是用最血腥的辦法讓人當(dāng)場斃命!而西岐居然要面對這樣可怕的武器,真是太麻煩了。幸好有姜元帥和十二大弟子的鼎力相助,整個西岐才得以安寧。
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朝歌城雖派出了各種厲害的武將,但各自也會有西岐的對手,且每次都是姜子牙獲勝。雖然各路仙人本不該大開殺戒,見鬼殺鬼,見人殺人,但他們也是被逼無奈。因為對手都是封神榜上的名將。而沒上封神榜的,也會自動歸降。
我想,這本書中的一些事,肯定也包含了勞動人民自己的心愿。紂王是個 暴君,幾乎沒人敢招惹他,而姜子牙卻大膽地提出反抗。這代表:無論邪惡勢力有多強大,都不會在世間永存,正義必定會憤然而起,不顧生死安危,勇敢地去打敗邪惡,獲取光明。紂王的軍馬強大,但必定也會失敗;而光明雖弱小,卻因順從民心,會變得越來越亮,越來越有希望。在《封神演義》里,在劇情的不斷發(fā)展中,我們無處都會感到勞動人民的這種“渴望光明,憎恨黑暗;相信正義,不畏邪惡”的心態(tài)。
封神演義讀后感范文 篇12
《封神演義》一部中國古代的神魔類型的小說,書里的人物非常豐富:有能掐會算的姜子牙(法名)/心狠手辣的九尾狐貍精、,殘害忠良的紂天王子……
我們先說說心狠手辣的九尾狐貍精吧。九尾狐貍本來是一只守墳狐,因吸收了天地之精華,長出了八條尾巴,還得到了玄功變化。女媧于是讓她滅朝歌、興文王,可她卻殘害了被姜子牙封為文曲星的比干和素秉忠良、瀝血披肝的三世老臣杜元銑,多次禍害人間,并沒有興文王,最后被女媧等處死,真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啊!從九尾狐貍最后悲慘的結(jié)局,我更加堅信:做人要真誠、善良。
現(xiàn)在,讓我們再說姜尚吧,姜尚,字子牙,他上通天文、下通地理,足智多謀,忠心耿耿輔佐周文王打天下,最后功成名就,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啊!從姜尚的故事里,我領(lǐng)悟到:做人要有智慧、有毅力,人生才能有所建樹。
開卷有益,《封神演義》真本書很精彩,告訴我許多做人處事的道理,讓我很受啟發(fā),所以,我向大家真誠推薦《封神演義》這本書。
封神演義讀后感
這個學(xué)期我讀了許多書,有《洋蔥頭歷險記》、《大草原上的小老鼠》、《女孩子必讀得公主故事大全集》……有一本我酷愛的書,它叫《封神演義》,是媽媽在書店里給我買的。
封神演義共有四十個故事,我最喜歡的是第二十五個故事《冰凍岐山》。故事是說魯雄帶領(lǐng)商朝大軍來進攻西岐,像是人馬很多。姜子牙帶領(lǐng)西岐軍士駐扎在山上,魯雄在山下,天氣很熱,而在山頂上的姜子牙,卻不擔(dān)心。山上燥熱、水少、樹少,難道不怕熱死渴死?第二天,姜子牙又叫徒弟武吉在后營筑起一座土臺,在遠不算什么,后面更奇特,又把棉襖、斗笠發(fā)給每個士兵。大家嘀咕到:這樣熱的天,我們穿這么厚不怕把我們熱死嗎?我也是這樣想,是不是姜子牙腦子壞了嗎?晚上姜子牙登上土臺,開始做法,頓時狂風(fēng)大作,一連四天大風(fēng),到了第五天開始下雪,大雪下了整整一天,山下的魯雄的士兵光只有甲衣,叫苦連天。就這樣,姜子牙把魯雄等人送上了天。
姜子牙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智慧呢?因為他從小勤奮好學(xué),善于思考,喜歡讀書,所以有這么多的智慧。他愛學(xué)習(xí)和勤于動腦筋的優(yōu)點值得我學(xué)習(xí),我應(yīng)該寫好我的作業(yè),多讀書,多背書,做到最好的自己。
封神演義讀后感范文 篇13
《封神演義》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一部名氣很大的神魔小說。小說成書于明朝,作者一說是許仲琳,一說是陸西星,但是更多的說法贊成這部書其實不是一個人寫出來的,而是總結(jié)了以往大量的傳說、評話綜合而成的,是人類眾多共同意識的結(jié)晶。
這部小說的主要內(nèi)容是,商末周初時期,姜子牙如何領(lǐng)導(dǎo)各界力量,在神魔的幫助下,幫助周武王滅商建周的故事。本書屬于非現(xiàn)實的神魔小說,里面有人、神、仙、魔、鬼等各界人物與力量。
全書共100回,將近74萬字,人物眾多,包括神仙界人間界魔鬼界,故事情節(jié)多,細節(jié)多,場面多,把這么多的內(nèi)容、線索、空間場面描寫得有條不紊,前后呼應(yīng),而且很精彩,很了不起。
《封神演義》中有正義與邪惡兩方,姜子牙代表的周武王一方是正義方,而商紂王則是邪惡方。這是人界的兩派。各自都想要生長、存在下去,一方要消滅另外一方。所以,兩派之間必然存在著戰(zhàn)爭。
我的理解,所謂正義和邪惡,其實是進步與落后。進步的一方,它符合了當(dāng)時的社會發(fā)展情況,可以帶社會和當(dāng)時的人們一起進步,所以它就要萌芽。而另外一方——商末紂王時期,它已經(jīng)到了衰敗沒落時期,阻礙了社會歷史發(fā)展、傷害了人們的存在與幸福發(fā)展,所以,它必然會被新的進步力量所替代。它們各自處在不同的發(fā)展階段。只是落敗的那一方不甘心退出歷史舞臺,所以就給新萌芽的這一方造成了一些阻力,因此戰(zhàn)爭是難免的。所以,客觀上有正義和邪惡兩派,但其實是進步與落后之分。
與此相應(yīng)的,神魔界也分為兩派,一派是支持姜子牙的闡教,另一派則是支持商紂王的截教。這兩派各自也沒什么教義或教旨。闡的意思大概是闡明正義的意思,截則大概是要截住、阻擋的意思。兩派都有很多有神通的人物,在人間戰(zhàn)爭里出現(xiàn),幫助各自支持的一方。
我對此的感悟是:干一番事業(yè),有的時候,且大部分時候,是需要借助外援的。一個人再能干(如姜子牙),一支力量再強大(如姜子牙率領(lǐng)的軍隊),也是孤木難支,所以需要借助外援。
而且,在同一個層面解決不了的問題,往往要去到更高一個層次去尋找力量,尋找?guī)椭瑏斫鉀Q調(diào)和問題。就像姜子牙一方,打不贏的時候就得去請方外的神仙。然后,問題總是很輕松地就解決了。
但是為什么不開始就讓神仙介入,直接讓神仙把商紂王及他的軍隊滅掉呢?我的理解:
第一,如果神仙一出場,只須一場戰(zhàn)役,或輕輕吐一口氣、拈一下手指頭,紂王及商朝就滅了,那小說不用寫了,這部小說也不會存在了。另外,如果沒情節(jié),不曲折,沒轉(zhuǎn)折,不新奇,小說也就不好看了。
第二,小說開始,神仙人魔幾家就已知道定數(shù),有很多魂靈要給他們封神,早有了定位和安排。故要設(shè)置情節(jié)與戰(zhàn)事,讓他們戰(zhàn)死,等待封神。所以,很多事都是冥冥中早就安排好的,每個事情都有它的必要。
兩軍對壘,當(dāng)商紂王的軍隊出來一個旁門左道的人來叫戰(zhàn)的時候,姜子牙這方,常常先有個肉身凡胎的將領(lǐng)跳出去對戰(zhàn)。結(jié)果不知道對方有神通,一下子就被殺掉了。
剛開始我常常覺得可惜,納悶姜子牙為什么不直接派那些有神通的,像楊戩、哪咤、雷震子等,派他們直接去對陣對方的旁門左道,而讓那些肉身凡胎的人白白去送死呢?
后來我注意到,第一,這些肉身凡胎的人出戰(zhàn)打頭陣,都是自己主動請纓要求的。我想,這可能就是每個人的選擇了吧!因為經(jīng)過那么多戰(zhàn)爭,他們也應(yīng)該知道,對方的將領(lǐng)可能就是個旁門左道有神通之士,但他們還是選擇了不計后果地出陣,所以,這是每個人的選擇。
另一個原因,因為這些人界將領(lǐng),他們的魂靈將來也是要封神的,所以,必須安排他們死掉,他們的魂靈將來才可以分封到相應(yīng)的位置上去做神。因此,這樣的安排也是絲絲入扣地,和著高層議定的情節(jié)在進行的。
這部小說以歷史為主線、背景,很多人物是歷史中的真實人物,如姜子牙、周武王、商紂王等,但是插入了很多虛幻的神魔人物與情節(jié),如,女媧娘娘,太上老君等,故使這部小說充滿了魔幻色彩,變得真假莫辨。
其實,歷史本身就像神話一樣,云遮霧罩的看不清楚。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而勝利者往往會把他們所有的行為與動機美化。所以,不要試圖從歷史小說、神魔小說、神話傳說當(dāng)中去尋找歷史的真實。歷史沒有完全的真實,也找不到。讀這樣的小說,只當(dāng)作一種對人性的了解,或者說對過往一個時空的大致了解,或者純粹就當(dāng)作一種休閑閱讀。總之,我個人覺得,歷史、神話傳說、小說,有一些共同的虛幻不真實的東西。人生與世界也有這樣的特性。
小說中,不管是哪一方哪一派的人物,只要是封神榜上有名的,死后封神的時候,每個魂靈都有一個職位,都有他主管和司職的地方。
這讓我感覺到,其實所有的人都有他的定位,有他的位置,有他存在的必要,有他相應(yīng)的工作,也就是有他的使命。
我們平常說,那個人是壞人,壞人就不應(yīng)該讓他存在,不應(yīng)該讓他活著,不應(yīng)該讓他快樂,這些其實都是限制。因為每個人都有他存在的一個位置。
最后的封神讓我覺得,世界這么大,每個地方、每個角落、每個部門都有一個主管的神,都有一個主管者、主宰者。
像這部小說當(dāng)中,最后一共封了365位神,主管著世界各個地方各個方面。有主管刮風(fēng)的神,有主管下雨的,有主管打雷的,有主管四季變化的,有主管早上的,有主管晚上的……
主管文才的神是比干文曲星。
主管財富的神是趙公明,他被封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之神,因為他率領(lǐng)的四位神都是主管財富的,分別是招寶天尊、招財使者、納珍天尊、利市仙官,所以趙公明在民間被俗稱為財神。但在《封神演義》里,趙公明卻屬于反派,是支持商紂王一方的。
還有我們平常開玩笑的,像什么喪門星、吊客星、掃帚星、氣死星、陰錯星、陽差星,原來這些都在神話傳說里都是被封了的神。真是挺有意思。
萬物都是有靈性的,世界的每個角落都是有著靈性的。我的理解,所謂的神與靈性,就是讓我們對萬物產(chǎn)生一種尊重和景仰。
在文學(xué)藝術(shù)方面,《封神演義》大量地使用了排比句和駢文,文字漂亮,華麗,很有氣勢。另外,語言簡潔,過渡自然,都是這部小說可以學(xué)習(xí)的地方。
這是我讀《封神演義》的一些粗淺的心得。
封神演義讀后感范文 篇14
今天,我看完了一本書,書名叫《封神演義》。
這本書講了紂王戲弄女媧,女媧命妖精去迷惑紂王。紂王喜歡這個妖精喜歡的不得了,還給她建了摘星樓。紂王天天不理朝政,還把勸他的大臣都殺了,把各方諸侯都抓了起來。周武王逃了出來,回了國他認識了姜子牙,他幫助周武王建國立業(yè),姜子牙還認識了黃飛虎、哪吒、金吒、木吒、雷震子等許多神通廣大的仙人。
姜子牙是我在這本書中最佩服的人,他為人直爽,好結(jié)識天下豪杰,他最大的優(yōu)點是,沒有脾氣,還足智多謀。有位仙人趙公明前來挑戰(zhàn),不料趙公明有一把寶刀,就連蓮花化身的哪吒也被砍傷,于是姜子牙吩咐人做了一個稻草人,上面寫著趙公明真身,姜子牙每天念咒語,念了18日趙公明便命歸西天。
姜子牙日夜練兵,勇闖五關(guān),滅了商國稱霸天下。
封神演義讀后感范文 篇15
《封神演義》是許仲琳、李云翔著于明代之作,以商周易代,武王伐紂為歷史背景。本書并不是傳統(tǒng)意義的歷史演義,只能視為一本發(fā)揚思想的神怪小說,即為“神魔小說”。其實。這是一本集歷史與神話,集涵養(yǎng)與精神并集神佛與妖魔與一體的好書。讀完這本書,我仿佛就穿越回了那一段兵荒馬亂,金戈鐵馬的年代。
本書最令我痛恨的人物是商紂王,他是一個貪得無厭,寵幸小人,喜好酒色之人。他不聽忠良的諫言,造蠆盆滅忠良,首創(chuàng)炮烙之刑。他還搜刮民脂,斂財建鹿臺,不理朝政,十分昏庸。本書以紂王的形象警示后人,不得貪心,要接受別人的勸告與教導(dǎo),為官者,也要與老百姓一視同仁,同甘共苦,更不能在生活本來就不寬裕的老百姓身上搜刮,使他們原本就清苦的生活雪上加霜。當(dāng)武王與姜子牙率軍攻入朝歌,紂王在鹿臺投火自焚,真印證了“惡有惡報”這一說。
好書,往往能用寥寥幾筆,勾繪出一幅動人的場面。《封神演義》亦是如此。第八十四回《子牙兵取臨潼關(guān)》就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壯觀的神戰(zhàn)畫卷。這一回寫得驚心動魄,激動人心,用無數(shù)個動詞和比喻、形容,連貫、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了這場激烈的血戰(zhàn)。同時,還排比了多種武器,戰(zhàn)斗激烈的程度可見一斑,真可謂“玉虛門下一干如獅子搖頭,狻猊舞勢,只殺得山崩地塌。”(書中原文)雖說本書是文言文,但就算隔著這一層,我們?nèi)匀豢梢钥缭綍r空,來到臨潼關(guān),窺見這一場震天動地,天昏地暗的戰(zhàn)斗。
雖然這本書主要贊揚了懲惡揚善的英雄主義精神,但同時也批評了一些不積極的倫理觀念。令我唏噓的是第十四回《哪吒現(xiàn)蓮花化身》,文中少年英雄哪吒,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竟追殺其父李靖。這對于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的中國來說,實在是不符“百善孝為先”。更令我驚訝而氣憤的是最終姜尚封神之時,竟只從天命,將不管正義與否的全部人物,全搬上了封神臺,乃至助紂為虐的奸佞小人也在封神榜上有一席之地,又只是一味的贊頌明君。這一點也大大削弱了本書的積極意義。從這兩回,我又學(xué)到了兩個道理:一是孝敬長輩,兄弟和睦;二是不能遵崇命運,更要敢于同命運抗?fàn)帯?/p>
不管是褒是貶,都改變不了一個事實,這本書不僅打動了我,更在民俗、民間信仰中都留下了其影子。這本書的藝術(shù)價值是不可估量的。讓我們一起,多讀好書,多讀經(jīng)典,品味其中的妙處。這時候,我終于從戰(zhàn)火紛飛亂世的年代,穿越回到了今天。
封神演義讀后感范文 篇16
這幾天,我看了一本非常好看的書,書名叫《封神演義》。
故事是這樣的;在商朝的時候,有一個昏君叫紂王,他很好色,驚動了女媧娘娘,女媧娘娘一氣之下,派三個妖精去毀他的江山,其中狐貍精附在蘇護的女兒蘇妲己身上,她進了王宮,成天陪紂王飲酒作樂,又是造肉林,又是造蠱盆,還亂害百姓,誰敢抗旨,炮烙行罪,后來比干得知妲己是妖怪,就和黃飛虎去她的老巢放了一把火,洞里的狐貍燒死的燒死,熏死的熏死,比干和黃飛虎把狐貍的毛扒了下來,做成一件大衣獻給了紂王,蘇妲己一看,淚如泉涌,心如刀絞,懷恨在心,發(fā)誓要殺了比干,后來蘇妲己設(shè)了一計,挖了比干的心,西岐的周文王看不慣紂王的暴行,就來攻打紂王。最后,紂王在摘星樓自焚了,三妖也被姜子牙斬了,從此,建立了周朝。
看完這本書后,我恨不得穿越到商朝,去爆捶紂王一頓,真是不辨是非的大昏君,同時也很可憐那些被冤死的人,像姜皇后,不但被挖去雙目,還被炮烙雙手,最可恨的是蘇妲己,我要是姜子牙,我也要先挖了它的眼和心,再炮烙它的手,讓它血債血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