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基因》讀后感1000字作文(通用5篇)
《自私的基因》讀后感1000字作文 篇1
為什么西歐人能輕而易舉的征服美洲的印第安人進而征服非洲乃至亞洲,難道是人種的原因?如果這個命題成立了,那么為什么日本人同樣是亞洲人卻能征服亞洲進而打敗俄羅斯,并且敢于挑戰美國?什么樣的社會管理體系和政治制度更適合人類發展?為什么有的人天生就聰明?為什么有的病能遺傳?人的本性是否是自私的?決定一個人心智水平究竟是天生的還是后天的?因素各占多少?帶著這些問題,我認真閱讀了由英國生物學家道金斯撰寫的自私的基因。
讀后明白了一些道理和感受:在現實社會里,我們感覺人和人之間是有差異的,這種差異主要是由基因和文化決定的。基因是人類遺傳的基本單位,人體是基因的載體,是基因機器。人類生存的自然目的就是為了基因的生存和繁衍。人類生存的社會目的,就是為了人類文化的延續。基因和文化都能遺傳的,但方式不同,對人行為的影響也是不同的。基因的遺傳方式是通過基因復制進化淘汰的方式依靠人體作為寄生載體代代傳遞下去的,主要依靠種群傳遞。而文化的傳遞則是通過人們后天的學習教化,形成共識認同而傳遞下去的,主要依靠個體傳遞。人的心智智能先天的基因遺傳因素大約占50%,在后天中,家庭環境影響大約占20%,其他的影響,如在子宮環境中的影響和后天學習教化以及朋友影響大約占30%。
從生物的遺傳進化方面看,生物的一切行為都是由基因間接控制的,基因通過支配生物機器和它的神經系統的建造方式而對其行為施加最終的影響。基因是主要的策略的制定者,而大腦是執行者。由基因的自私性決定了個體的自私本能。這里說的個體的自私性是他的本能,是客觀存在性,不是說的是主觀意識方面。從這一點可知,聰明的人所生的后代天生就會聰明的,高大勇猛的人后代就會高大勇猛。有遺傳基因疾病的后代就會遺傳疾病。同時,通過科學家破譯人體基因,就會找到改變基因排序,達到治療疾病,攻克癌癥,杜絕遺傳疾病的傳遞。也會通過改變遺傳基因使人們變得更加健康更加美麗的夢想,這些完全是可以實現的。
但從人類文化的影響看,人體作為基因的載體,雖然接受基因的控制和影響,但是人作為有意識有思想的動物,在基因面前并不是無所作為,相反,人們的智慧能力足以抵抗基因的本能自私性,他受文化的影響至大。人只有擺脫自然欲望的控制,以自己設定的行為規則來立身處世,才能實現真正的自由。社會秩序的構建,本質上是用社會意義上的人來約束生物意義上的人,讓社會意義上的人實現真正自由,于是就有了道德、民主、法治。而道德是通過教育來實現的,民主法治則是通過人和人之間建立契約來實現的。人們的行為是受文化的影響和引領的。當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超越其他國家和民族時,它智慧的視野和維度就會超越其他國家和民族。這就解釋了為什么西歐人能征服印第安人,日本人能征服亞洲,他們靠的不是力量,而是文化和智慧。
因此,從承認基因的自私性到承認人的自私性,是事實求是的態度。只有我們真正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才會知道怎么約束自己的行為,才會以科學的態度對待世上所發生的事情。思考問題才會更加理性和符合邏輯,才會正確處理理性和現實之間的矛盾,才會使人更加陽光、鮮活、充滿朝氣地渡過美好的一生。
《自私的基因》讀后感1000字作文 篇2
“這本書寓意深厚,機敏流露,是在寫得太好了!令人忍不住拍手叫好!”諾貝爾生理醫學獲獎者梅達華如是評價《自私的基因》。它也被形容為“年輕人的書”,值得我們一看。的確,作者道金斯,作為一位行為生態學家和生物學家,當然這本書的主題是動物行為。但這本書的重點是講述利他主義。作者在《自私的基因》中的突破性貢獻也在于,把根據自然選擇的社會學說的這一重要部分,用簡明通俗的形式,妙趣橫生的語言介紹給大家。
作者并沒有將我們人類看作是一個特殊的整體,而是放在了生物這個大整體中,我們都是生存機器——作為運載工具的機器人,其程序是盲目編制的,為的是永久保存所謂基因這種秉性自私的分子。就是我們人類這種固有的特性,是我們在社會中作出選擇時,都是充滿利他主義的。通過閱讀這本書,作者驚世駭俗地讓我們知道:我們生來是自私的,使我們人類更全面地窺見了社會關系中基本的對稱性和邏輯性,在充分的理解之后,我們的政治見解將會重新獲得活力,并對心理學的科學研究提供理論上的支柱。
盡管達爾文的自然選擇進化學說是研究社會行為的關鍵所系(特別是同孟德爾的遺傳學相結合時),但卻一直為許多人所忽視。但道金斯對社會學說中這一嶄新工作的主要論題逐一作了介紹:利他和利己行為的概念,遺傳學上的自私的定義,進犯行為的進化,親族學說(包括親子關系和群居昆蟲的進化),性比率學說;相互利他主義,欺騙行為和性差別的自然選擇。道金斯精通這一基本理論,他胸有成竹,以令人欽佩的清晰文體展示了這一嶄新的工作。
我們可以用書中的原理解釋社會生活中的現象。例如生活中為何有無數的騙子?知道一點進化論的人會想,既然進化是由低級到高級,那我們的生活也應該會一天天的進步,可事實上,人類進化了上百萬年,騙子卻從未消失,而且現代社會反而好象越多。在《自私的基因》一書中,理查德·道金斯曾舉例在一個物種中有鴿派和鷹派兩種情況,利用數學分析的結果是,在正常的群體中,兩中派是并存的。生活中騙子和好人也是一樣。基因是自私的,其實人性也有自私的一面,一個都是騙子的社會是不穩定的,因為大家都不干活,都想騙別人,但一個全是好人的社會一樣是不穩定。因為人性自私的一面會驅使一些人變成騙子,而因為周圍都是好人,所以行騙是很容易的事情,結果是騙子得到更多的利益,從而驅動更多的人去變成騙子,直到整個社會很警惕,當騙子變的越來越困難,最后當騙子的收益和付出平衡,這個社會就不會有更多的人再去當騙子,最后好人和騙子形成一個比例,達到穩定狀態。當然具體分析很復雜,而且這里我們只把人當成利益的動物,實際上人的行為受到的影響是多方面的。結論卻是正確的,就是騙子不可避免。大家都可能很悲觀,其實我們可以盡可能的減少騙子的數量,前面說過,當騙子的原因是收益大于付出,如果我們改變環境,加大懲罰力度,這樣就能減少騙子的數量,比如外國發達國家騙子相對比較少,原因就是他們的環境讓當騙子代價很高。從這個分析我們也能看出,改善社會環境實際不能主要靠道德,道德在利益面前永遠不可靠。
本人讀完第一遍后,最大的感受是這本書涉及太多生物、科學的知識,對于我這個文科生來講,太多不明,有許多地方都是囫圇吞棗,必須通過了解其他資料來搞明白,但這樣耗費的時間也較多,所以我在我精度部分想重點研究這本書涉及社會這方面,說白了,就是給我們人類的啟示,以及對我們生活中一些思考方式的指導,并希望通過我們這個讀書演示,不僅能激發其他人閱讀這本書的欲望,還能影響到他們生活中的思考行為,讓這本書更好領導我們認識自己。
《自私的基因》讀后感1000字作文 篇3
為什么西歐人能輕而易舉的征服美洲的印第安人進而征服非洲乃至亞洲,難道是人種的原因?如果這個命題成立了,那么為什么日本人同樣是亞洲人卻能征服亞洲進而打敗俄羅斯,并且敢于挑戰美國?什么樣的社會管理體系和政治制度更適合人類發展?為什么有的人天生就聰明?為什么有的病能遺傳?人的本性是否是自私的?決定一個人心智水平究竟是天生的還是后天的?因素各占多少?帶著這些問題,我認真閱讀了由英國生物學家道金斯撰寫的自私的基因。讀后明白了一些道理和感受:
在現實社會里,我們感覺人和人之間是有差異的,這種差異主要是由基因和文化決定的。基因是人類遺傳的基本單位,人體是基因的載體,是基因機器。人類生存的自然目的就是為了基因的生存和繁衍。人類生存的社會目的,就是為了人類文化的延續。基因和文化都能遺傳的,但方式不同,對人行為的影響也是不同的。基因的遺傳方式是通過基因復制進化淘汰的方式依靠人體作為寄生載體代代傳遞下去的,主要依靠種群傳遞。而文化的傳遞則是通過人們后天的學習教化,形成共識認同而傳遞下去的,主要依靠個體傳遞。人的心智智能先天的基因遺傳因素大約占 50% ,在后天中,家庭環境影響大約占 20% ,其他的影響,如在子宮環境中的影響和后天學習教化以及朋友影響大約占 30% 。
從生物的遺傳進化方面看,生物的一切行為都是由基因間接控制的,基因通過支配生物機器和它的神經系統的建造方式而對其行為施加最終的影響。基因是主要的策略的制定者,而大腦是執行者。由基因的自私性決定了個體的自私本能。這里說的個體的自私性是他的本能,是客觀存在性,不是說的是主觀意識方面。從這一點可知,聰明的人所生的后代天生就會聰明的,高大勇猛的人后代就會高大勇猛。有遺傳基因疾病的后代就會遺傳疾病。同時,通過科學家破譯人體基因,就會找到改變基因排序,達到治療疾病,攻克癌癥,杜絕遺傳疾病的傳遞。也會通過改變遺傳基因使人們變得更加健康更加美麗的夢想,這些完全是可以實現的。
但從人類文化的影響看,人體作為基因的載體,雖然接受基因的控制和影響,但是人作為有意識有思想的動物,在基因面前并不是無所作為,相反,人們的智慧能力足以抵抗基因的本能自私性,他受文化的影響至大。人只有擺脫自然欲望的控制,以自己設定的行為規則來立身處世,才能實現真正的自由。社會秩序的構建,本質上是用社會意義上的人來約束生物意義上的人,讓社會意義上的人實現真正自由,于是就有了道德、民主、法治。而道德是通過教育來實現的,民主法治則是通過人和人之間建立契約來實現的。人們的行為是受文化的影響和引領的。當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超越其他國家和民族時,它智慧的視野和維度就會超越其他國家和民族。這就解釋了為什么西歐人能征服印第安人,日本人能征服亞洲,他們靠的不是力量,而是文化和智慧。
因此,從承認基因的自私性到承認人的自私性,是事實求是的態度。只有我們真正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才會知道怎么約束自己的行為,才會以科學的態度對待世上所發生的事情。思考問題才會更加理性和符合邏輯,才會正確處理理性和現實之間的矛盾,才會使人更加陽光、鮮活、充滿朝氣地渡過美好的一生。
《自私的基因》讀后感1000字作文 篇4
“這本書寓意深厚,機敏流露,是在寫得太好了!令人忍不住拍手叫好!”諾貝爾生理醫學獲獎者梅達華如是評價《自私的基因》。它也被形容為“年輕人的書”,值得我們一看。的確,作者道金斯,作為一位行為生態學家和生物學家,當然這本書的主題是動物行為。但這本書的重點是講述利他主義。 作者在《自私的基因》中的突破性貢獻 也 在于,把根據自然選擇的社會學說的這一重要部分,用簡明通俗的形式,妙趣橫生的語言介紹給大家 。
作者并沒有將我們人類看作是一個特殊的整體,而是放在了生物這個大整體中,我們都是生存機器——作為運載工具的機器人,其程序是盲目編制的,為的是永久保存所謂基因這種秉性自私的分子。就是我們人類這種固有的特性,是我們在社會中作出選擇時,都是充滿利他主義的。通過閱讀這本書,作者 驚世駭俗地 讓我們知道 :我們生來是自私的 ,使我們 人類 更全面地 窺見了社會關系中基本的對稱性和邏輯性,在充分的理解之后,我們的政治見解 將會 重新獲得活力,并對心理學的科學研究提供理論上的支柱。
盡管達爾文的自然選擇進化學說是研究社會行為的關鍵所系(特別是同孟德爾的遺傳學相結合時),但卻一直為許多人所忽視。但道金斯對社會學說中這一嶄新工作的主要論題逐一作了介紹:利他和利己行為的概念,遺傳學上的自私的定義,進犯行為的進化,親族學說(包括親子關系和群居昆蟲的進化),性比率學說;相互利他主義,欺騙行為和性差別的自然選擇。道金斯精通這一基本理論,他胸有成竹,以令人欽佩的清晰文體展示了這一嶄新的工作。
我們可以 用書中的原理解釋社會生活中的現象 。例如 生活中為何有無數的騙子?知道一點進化論的人會想,既然進化是由低級到高級,那我們的生活也應該會一天天的進步,可事實上,人類進化了上百萬年,騙子卻從未消失,而且現代社會反而好象越多。在《自私的基因》一書中,理查德·道金斯曾舉例在一個物種中有鴿派和鷹派兩種情況,利用數學分析的結果是,在正常的群體中,兩中派是并存的。生活中騙子和好人也是一樣。基因是自私的,其實人性也有自私的一面, 一個都是騙子的社會是不穩定的,因為大家都不干活,都想騙別人,但一個全是好人的社會一樣是不穩定。因為人性自私的一面會驅使一些人變成騙子,而因為周圍都是好人,所以行騙是很容易的事情,結果是騙子得到更多的利益,從而驅動更多的人去變成騙子,直到整個社會很警惕,當騙子變的越來越困難,最后當騙子的收益和付出平衡,這個社會就不會有更多的人再去當騙子,最后好人 和 騙子形成一個比例,達到穩定狀態。當然具體分析很復雜,而且這里我們只把人當成利益的動物,實際上人的行為受到的影響是多方面的。結論卻是正確的,就是騙子不可避免。大家都可能很悲觀,其實我們可以盡可能的減少騙子的數量,前面說過,當騙子的原因是收益大于付出,如果我們改變環境,加大懲罰力度,這樣就能減少騙子的數量,比如外國發達國家騙子相對比較少,原因就是他們的環境讓當騙子代價很高。從這個分析我們也能看出,改善社會環境實際不能主要靠道德,道德在利益面前永遠不可靠。
本人讀完第一遍后,最大的感受是這本書涉及太多生物、科學的知識,對于我這個文科生來講,太多不明,有許多地方都是囫圇吞棗,必須通過了解其他資料來搞明白,但這樣耗費的時間 也較多,所以我在我精度部分想重點研究這本書涉及社會這方面,說白了,就是給我們人類的啟示,以及對我們生活中一些思考方式的指導,并希望通過我們這個讀書演示,不僅能激發其他人閱讀這本書的欲望,還能影響到他們生活中的思考行為,讓這本書更好領導我們認識自己。
《自私的基因》讀后感1000字作文 篇5
這是嚴琦推薦的一本書,生物學方面的書,據說是進化論方面的經典著作。不過全文通俗易懂,中間稍微擺弄了一點淺顯的博弈論知識,完全不妨礙外行人如我來閱讀。
針對動物進化問題,作者道金斯認為自然選擇的基本單位不是個體或種群,而是基因,自私的基因。并把我們人類及其他所有動物都描述成是我們的基因創造的機器。所有的行為都可以歸結為基因的自私行為,即為了更好的復制,傳播。所有的利他行為,也僅僅是自私目的下的有限利他行為。
還好作者強調了,“不涉及到意識的動機”,要不然真的有點像嚴琦說的那樣有點“反人類了”。正因為這樣,在看書的時候,我時刻提醒自己,這是在講沒有意識的動物,這是在講沒有意識的動物。作為一個人類,我還是希望世界能美好一點的,雖然,基因可以這樣的自私。慶幸的是,作者提到了意識的非一般的作用。特別是在講到意識的產生的時候,“把意識視為一個進化趨向的終點”,生存機器最終從主宰它們的基因手中解放出來,變成有能力,甚至是有拒不服從能力的決策者,比如說拒絕生育。
雖然要知道這本書寫的不是基于人類的行為,但作為一個外行人的收獲,也許更多的是將人類納入這些“準則”中去思考,反思發生在自己身邊的自私行為和利他行為。當然,最好是同時懷著一顆積極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