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師》讀后感(通用5篇)
《我的老師》讀后感 篇1
人們常說,老師是燈塔,照亮前方;老師是大地,哺育萬物;老師是雨露,滋潤幼苗。可今天,我讀了魏巍的《我的老師》,我感覺老師更像媽媽。
文章中的蔡老師是個溫柔慈愛的女人。“她從不打罵我們。僅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來,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輕輕落在石板邊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這是老師嗎?分明是媽媽在舍不得打自己的孩子一樣呀!這把我的記憶拉回了那個上午。
那時,我們正在上語文課。宋老師繪聲繪色地朗誦著課文,語氣時而激昂,時而低沉,時而短促,時而委婉……聽著就像是一種美的享受。可此時的我,頭暈沉沉的。 “阿嚏!阿嚏!”突然我一連打了好幾個噴嚏,等回過神來,教室靜悄悄的,宋老師停止了朗讀。只見所有的目光齊刷刷地射向我,目光中帶著責備,隱隱約約還聽到一些同學幸災樂禍的笑聲。我想可要大禍臨頭了。然而宋老師走到我的面前,關切地望著我,自然地將柔軟的手掌貼在我的額頭上,10秒鐘后她焦慮地說:“小芳,你額頭很熱,眼睛紅紅的,好像是發燒了,看來得去醫院才行哦。”
我震驚的看著宋老師,沒想到老師不僅教給我們知識,而且還像媽媽一樣關心著我們的身體。同學們也顯得很吃驚,眼神中多了一種羨慕的感覺。在打不通我父母電話的情況下,宋老師當機立斷,吩咐班長帶領同學們自學后,就背上了我,快步地奔向醫院。我趴在宋老師那單薄的后背,感覺安心又溫暖,就好像是生病后被媽媽抱在懷里細心呵護的感覺。我緊緊地靠在那瘦小單薄的背上,因為我靠著的是我一生的財富,也為我能有這么一位像母親一樣的老師而倍感自豪!
古人云:“師如父母”,這是中華民族老師“愛生如子”的傳統美德。是啊,如果沒有老師像媽媽一樣的循循教導,如果沒有老師像媽媽一樣無怨無悔的付出,沒有老師像媽媽一樣的精心呵護,我們就不會幸福快樂的成長。所以,我要衷心地說一聲:老師,您就是我們的媽媽!
教師評語:讀了這篇習作,相信讀者會被這樣溫暖的老師深深地打動。小作者的選材非常真實,看似一件小事卻讓人感受到“天下的老師像媽媽”。小作者緊扣文章的主要內容,講述真實,生動自然,通過對老師動作、語言、神態的描寫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點。為讀者呈現了一幅感人的師生情深的畫面。
《我的老師》讀后感 篇2
學習完這篇課文,那位溫柔恬雅的蔡老師就好像出現在我的眼前。如果那位老師不溫柔不懂得體諒別人的話,作者和他的同學就一定不會那么依戀蔡老師,那么愛蔡老師。
蔡老師可真是多才多藝啊,她可以教同學們跳舞,還可以把詩當做歌來唱,我很敬佩她。因為她可以做別人沒做過的事,很有創新意識。沒人把一個男孩扮成女孩來跳舞,更沒人把詩改編成歌來唱,如果蔡老師什么都不會,大家也不會連她拿筆的姿勢都要學,把她當成偶像。
蔡老師不僅多才多藝,而且十分關心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一次,作者的同伴說了打擊作者的話,蔡老師就來關心他,撫慰作者幼小的心靈。她知道孩子的心靈是最容易創傷的,因為她切身體會了孩子們的感受,才能彌補作者心靈創傷的傷口。
我們一定要學會寬容,明事理。
《我的老師》讀后感 篇3
喜歡一首老歌,叫做長大后我就成了你,喜歡一篇文章叫做《我的老師》,喜歡一種神圣的職業叫做人民教師。——題記
一直以來,我喜歡我的老師們。讀罷魏巍的《我的老師》,留給我深深的回憶。
“她從來不打罵我們。僅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來,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輕輕地敲在石板邊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兒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覺,她愛我們,并沒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可愛的孩子們,總是如此的善于“察言觀色”。魏巍的話,把我的記憶拉回了初一的那個下午。
那是一個深秋的下午,剛剛考完試,老師端坐在辦公室靠窗戶的位置,陽光灑過來,照在她美麗的臉龐上,我躡手躡腳的走上去,她冷不丁的給了我一戒尺,我不解的抬起頭,她的嘴唇上揚微笑著說:“誰讓你粗心的?”那一戒尺,包涵的是愛與疼惜。
文中的蔡老師寫信給“我”說我是“‘心清如水’的學生。”“給了我莫大的支持!”一封信,來自恩師的一封信的力量是無法想象的,在我的寫字臺下,一直壓著一封信,至今讓留有墨水的清香,留著當時灑下的眼淚,更多的則是勇氣與力量。老師有力的筆跡,老師鼓勵的話語,老師超過我承受能力的評價,讓我得到了莫大的鼓勵,在黑暗中有了前進的勇氣。他說我是他的驕傲,他說他是我的大朋友。是啊,對于一個學生來自恩師的一封信,得到的是力量與勇氣。
是的,人生之中得一恩師足矣。一直以來我喜歡一種職業,叫做人民教師。魏巍的文章,留給我的更是深深的感悟。
小時候,我總是喜歡玩一個游戲,游戲有一個很俗的名字叫做“老師學生”我總是喜歡做老師,我喜歡那種三尺講臺的感覺,我也一直以為只要有流利的口才,淵博的知識就可以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讀罷,《我的老師》我才知道,一個人民教師肩上擔負的是多么重的責任。
作者說“她對我的接近文學和愛好文學,是有著多么有益的影響!”可見一個人民教師的作用不止是講授知識,更多的則是在潛移默化中感化心靈,“教育的愛,不是為了達到某到某種目的而做出一種姿態:它是一種思想、一種情感、一種氛圍。它自然貫穿于教育的每一個環節,也不聲不響地體現在教育的每一個細節,更潛移默化地浸潤著每一個學生的心靈。”是啊,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除了知識,更需要的是師德啊!
讀著作者對于蔡老師的依戀,我落下了眼淚,多少次,我也曾依戀。多少次,我也曾在失望的時候深深的依賴這老師,是啊,作者說的對啊”一個孩子的純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熱戀中的人們也難比呵……”多少次,我也渴望什么時候,我可以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可以有個孩子如此的依戀我?
一遍又一遍我讀著這篇文,一遍又一遍憧憬著:若干年后,我將盡情的在三尺講臺上書灑青春,會有學生在難過時找我談話,在成功時找我分享,會在每個節日給我一個輕輕的問候,這樣就足夠了。那是我將自豪的說:“做一名老師很幸福!”
讀著《我的老師》,回憶逆流成河,能說的只有一句。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我的老師》讀后感 篇4
我曾從事教師職業十六年之久,為不少的學生上過課。雖因工作調動中途改行而遺憾,但也因為曾有過當教師的經歷而自豪。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讀到了一位學生所寫的《我的老師》這篇文章,文中所提的“老師”竟然是我,且該文作于我“一落千丈”之后,更顯示出這篇文章的獨特和珍貴。我讀過之后雖然談不上浮想聯翩,但的確有些心潮澎湃。故寫下這篇讀后感,以表感慨。在我從教的十多年中,算是盡心盡力的,當然也付出了許多。不過,在我看來,教師是一門職業,服務對象就是廣大的學生,從市場經濟的理念來看,對教師來說,學生就是上帝。因此,在我的觀念中,只有教學生的那個時刻,因教學的需要,必須講究“師道尊嚴”。學生一旦不再是你的教育服務對象了,師生之間只不過是似曾相識而已。我是因為自己有過當教師的經歷,使自己的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而自豪,而不是因為教過多少學生而自豪,更不是因為我教過的學生成了什么人才或是做了什么成功人士而自豪。其實,學生的成才或成功,與我教沒有教過無直接關系,到是與其命運(機遇)有著直接關系。有什么值得為此自豪的?因而,我不會談及“誰是我的學生”的話題,如有人問起,我只承認其曾接受過我的教育服務。教學是雙向互動,我在從事教學中,雖然在主觀上作了努力,但誰敢保證在客觀上就一定在每個學生身上起到作用?如果教學成功,那也是學生自己努力的結果,教師應該感謝學生才是,更不應當有居功自傲的心思。因此,當我看到以《我的老師》為題寫我的文章時,很有受寵若驚之感。還好,文中實事求是地寫了一些我的缺點或罪過,才讓我心中稍有心安理得的情緒。本文的作者是一位女同學,當初我在樹人學校教書時的學生。當時我關注她并不是因為其長得多么的美麗,而是她的能干。一口較為標準的普通話,是全校師生們都望塵莫及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與人溝通及協調能力都在一般學生之上,說話做事都頗有主意,一看就是當領導干部的料。當時我想,這樣的學生讓她偏科太可惜了,也沒有想到人家不學我的物理仍然可以成才,總想給她補補課什么的。這事我早就淡忘了,沒想到她還記得那么清楚,看來好心是有好報的。《我的老師》真是一篇好文章,這絕非因為寫我就說寫得好,確實是其文筆功底不是一般人能達到的。這讓我感到驕傲,當初我的眼力不錯,這位學生確實是位才女。勾畫我的神態、動作、姿態、特征,簡直是入木三分。特別描寫我講課時的“口水四濺”,“講到忘情處還 會裂開那張很大的嘴巴笑得浩浩蕩蕩”的樣子,真是栩栩如生。我想,即便不認識我的人,讀過這篇文章后,想象中的我就一定會與我本人的形象一模一樣。文中雖然只有文字描述,但給人以圖文并茂的感覺,甚至于還感覺到仿佛是一段錄像,一切都感到那么的真切。文中那運用自如的倒敘、插敘的文法,還有幽默風趣、變化無窮的詞句,真是令人賞心悅目。文中所寫我有功之事,其實是對我褒獎有過,實不敢當,這只是學生對我的鼓勵和鞭策而已。但文中所寫我有過之事,多為確有其事或是事出有因,并沒有半點貶低之意,閱后笑納于心。其中,說我好色的問題,其實我當年被“雙規”時,就此事被審查了不短的時間,結果是查無實據。但老實說,被審查時打死也不能承認自己有好色之舉,這是害人又害已的事情。從內心自省來講,自己確有那么點好色之心。這個問題是值得討論的。如果沒有邪念,那叫愛美之心,如果有了邪念,就變成了好色之心了。回想我當老師時,對學生之外的美女難免有過色心。可雖有點色心,但也沒有色膽,只能用開玩笑的方式解解饞。可是對待我正在教育的女生,我向來都是當著子女來看待的,從來都沒有過色心。如果說有喜歡的舉動,也不過是愛美之心而已。我并不是說我的品行是多么的優良,從心理學角度來分析,其實人的品行多為人所充當的角色所定位,當初我的角色是老師,我在學生面前的言行舉止就自然會表演出老師的樣子,不然我無法樹立威信。后來我當上了副縣長,角色告訴我言行要謹慎,在公開場合還要裝腔作勢一番。現在我下臺了,一身輕松,說話又變得隨便了,沒有太累的感覺。我想,我是自然人,還是自然而然的好。學生在文中談及我涉嫌好色之事,用了不少筆墨替我辯解,意在讓讀者確定我不是好色之人。對此我非常感謝!不過我還是希望認定我好色為妥,因為如果我沒有那么點好色之心,那么我就不會是一個自然人了,我就不是一個真實的我了。好色就不是好人嗎?歷史上的陳平就有過盜嫂的不雅之舉,但他卻干出了一番驚天動地之事。我想,只要把持住“君子好色,取之有道”的原則足也,何必對人那么的苛求呢。記得我當初被關在監獄的情景,不知將受到怎樣的刑罰,聽說有可能被判有期徒刑,我非常恐懼。我怕的是什么呢?說來不怕笑話,我不怕被勞動改造干苦活,因為我本來就是勞苦大眾家庭出生的。
《我的老師》讀后感 篇5
老師是燈塔,照亮前方;老師是大地,哺育萬物;老師是雨露,滋潤幼苗。今天,我讀了《我的老師》,對老師的愛有了更深的理解。
文章中的蔡老師是個溫柔漂亮的人。“她從不打罵我們。僅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來,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輕輕落在石板邊上。”由此可見,蔡老師是多么愛自己的學生啊!我的數學老師何嘗不是這樣呢?在課上,她如果看到有人搞小動作,就會連走帶跑地往他身邊去,舉起巴掌剛要打,卻又笑著說:“下次不能再犯了啊!”雖然只是一句簡短的話語卻不失老師的威嚴,又滲透著老師對我們的愛,我們沐浴著她的愛,快樂、健康、茁壯地成長著。因為她愛我們,我們也依戀著她。
文中的“我”夢游還想著去看老師,這表現了一個孩子對溫柔又不失威嚴的老師的依戀。在放假的時候,我也經常會想起我的語文老師,甚至每天都會回想起那些發生在老師身上的事。我們六年級不準上體育課,語文老師就每個禮拜給我們上一節,那節課,老師給我們講了許多笑話,逗得我們捧腹大笑,在我們的笑聲中,老師又給我們講起了知識,讓我們邊玩邊學,學得輕松。
老師,您對我的恩情我終身難忘,我將以優異的成績來報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