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白棉花》400字讀后感(精選4篇)
關于《白棉花》400字讀后感 篇1
寒假里,我讀了一本名叫《白棉花》的書,使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講述的是在抗日戰爭時期,一戶普通人家和一個美國飛行員發生的故事。由于克儉一家救了飛行員杰克,他倆成了一對好朋友。后來,克儉上了中學,而英勇的杰克卻犧牲了。已經70多歲的克儉知道了這件事,他永遠忘不了1944年天空那朵白棉花。
魯迅曾說過:“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8歲的克儉和20歲的杰克,在炮火連天的歲月相遇,拼命相護,兄弟情深,這份友情怎能不令人感動呢?
讀完這本書,讓我不禁想起了一個故事。春秋時期,伯牙善于彈琴,鐘子期善于聽琴,伯牙彈奏描寫高山的曲子,鐘子期便贊美道:“彈得好啊,高聳巍峨的泰山。”當伯牙轉而彈奏描寫流水的曲子,鐘子期又贊美道:“彈得好啊,浩浩蕩蕩如流水。”鐘子期去世后,伯牙摔琴斷弦,從此再也不彈琴了,認為世上再沒有知音了。由此可見兩人友誼之深。
“世上沒有比友誼更令人愉快的東西了。”所以,我們應加倍珍惜友誼,因為——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友誼。
關于《白棉花》400字讀后感 篇2
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書,書名是《白棉花》。這本書講述的是艱苦卓絕的抗戰時代,發生在一個小村莊里的故事。
天上出現了一朵“白棉花”,同時,人們聽到一聲巨響,原來是一架飛機失事了。保安旅長沈沉命令把飛機殘骸深入水中藏好。鄉村兒童克儉和寶良去河邊意外發現了受傷的飛行員杰克,并帶回家中?藘家請來薛神醫給杰克治療。薛神醫花費了好長時間,終于把杰克治好了。杰克從此和克儉一家生活在一起,很快樂。雖然鬧了不少的笑話,但克儉和杰克卻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一段時間后,沈沉收到了來自美軍第十四航空隊長官陳納德通過國軍第三戰區司令部送來的兩封信。杰克不得不回歸部隊。后來,克儉想念杰克,通過網絡查找,卻發現杰克已經去世了。
讀了這本書后,我知道了抗戰時代生活非常艱苦,飯都無法吃飽。那時的飛行員很少,受人尊敬。我慶幸我生活在一個和平幸福的年代,沒有戰爭,衣食無憂,還有很多的朋友。所以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珍惜所有的一切。因為這一切都是由那些為國流血流汗的士兵用生命換來的。我痛恨戰爭,因為戰爭最終的受害者就是老百姓。我一定要努力學習,長大后建設祖國。只有國家強大了,才不會被別的國家欺負。
關于《白棉花》400字讀后感 篇3
這個故事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一架美軍飛機墜落在青陽城,一個8歲的男孩克儉與西方飛行員杰克,在炮火連天的歲月相遇,他們拼命相護,兄弟情深········ 。最后,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后,克儉才偶然知道,飛行員杰克在1944年底犧牲在對上海日軍飛機場的突襲戰斗中。犧牲人員名單上寫的是:第十四航空隊二中隊杰克少校。
飛行員杰克受傷后昏迷不醒,薛先生讓克儉和寶良去河邊去采蘆葦根用藥,他們正采著采著,小鬼子悄悄地開著船來了,拿起槍對著克儉和寶良就打,克儉和寶良趕緊往回跑,克儉在慌亂中還跑掉了鞋子,就這樣他們在槍林彈雨中冒著生命危險把藥采回來了。
在克儉和娘的精心照料下,飛行員杰克慢慢養好了傷,身體也一天一天地好了起來,在新四軍的幫助下又回到了戰場上。
這個精彩的故事告訴我們:只有真誠的心才能凝結成深厚的友誼,友誼是用錢買不來。
關于《白棉花》400字讀后感 篇4
同學們都說《白棉花》這本書很好看,內容很精彩,我經不住誘惑,纏著媽媽給我買,媽媽答應了。拿到書后,我就迫不及待地讀起來。
這本書主要寫了在艱苦卓絕的抗戰年代,一架美國飛機墜落在小鎮的樹林中,大家全體出動尋找飛行員,可是仍沒有找到,巧的是克儉和寶良在捕黃鱔的時候發現了他。美國飛行員名叫杰克,在克儉家養傷期間一開始并不信任他們,克儉他們用行動贏得了飛行員的信任。語言不通他們用畫圖來交流,就這樣,克儉成為唯一一個可以和杰克溝通的人,他們成為了好朋友。為了讓飛行員盡快養好傷,克儉想盡辦法為飛行員搞好吃的。不久,飛行員走了。60年后,年近7旬的克儉發現,杰克早在1944年底犧牲在了中國抗日的戰場上。
當讀到最后一篇時,我的眼淚不住地往下流。雖然善良、幽默的杰克為了幫助中國人民而犧牲了,但西方的年輕飛行員和東方的鄉村兒童之間的故事不會就此結束,杰克與克儉之間的真情是不受國界的限制的。我衷心地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用真誠的一面去面對別人,用真誠的心去換取可貴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