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童年》有感350字(精選3篇)
讀《童年》有感350字 篇1
燈光下,翻開了那早已讀過的小說,仔細的讀著,便有了與以前不同的想法。
行云流水般流暢的文筆,看似平靜的述說,卻溢滿了對資本社會的憤怒控訴。黑暗中,小小的身軀在壁櫥中瑟瑟發抖,聽著外婆被外公毒打所發出的呻吟聲,如同冬日里的寒風一點一點地刺激著他的神經。隨著外婆的呻吟外公的罵聲也源源不斷的傳入耳中。幼年的高爾基是多么想去替外婆承受一些苦難啊,可是他并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救外婆啊!
舊社會的女人難道就能被肆無忌憚的欺負嗎?難道只有男人才能為社會做出貢獻嗎?難道女人就這樣的一無是處嗎?不是的,女人并非是弱者。女人雖不及男人的堅強,理性,但女人的溫柔,樂觀也能使人為之振奮。若說女人不能成大器,那身為一國之君的女皇武則天,以一首詞悲天下的李清照,走在革命前列與敵人頑強斗爭的秋瑾,又給已怎樣的說法呢?雖說男兒好,但女兒也不差。男女是平等的,不僅在今天,在黑暗的資本社會也應如此。
輕輕地翻過幾頁,生怕弄壞了那光潔但略顯舊黃的紙張。幼年的高爾基是如此地悲慘。即使在被外公打罵的時候,也不忘隔壁舊閣樓里的新鮮事物。在艱苦環境中仍然能存有那么可貴的求知欲,這是今天的我們所不能比擬的呀。想起從前曾經讀過的一句話,不憎恨任何人也不詛咒自己身處的環境,接受一切,力量強勁,可以把一切都化為能源。高爾基變是這樣的人。在今天這良好環境中成長,卻不曾主動去渴求新的知識,只知道將別人教授的死刻在腦子里,這樣又有什么用呢?小時候的我們也曾指著天空天真地發問,但是現在……難道時間真的能改變人嗎?
再次讀了一遍,想的也與從前不同。《童年》一本略顯單薄的書,雖沒有長篇大論,卻能在只言片語之間給予你振奮的力量。再讀《童年》,收獲的是成長。
讀《童年》有感350字 篇2
高爾基在作品的開頭就寫到:“有時連我自己也難于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有很多事情我很想辯駁、否認,因為在那‘一家子蠢貨’的黑暗生活中,殘酷的事情太多了。”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在這黑暗的另一面,還有一種叫做光明的東西在那隱隱發光。所以高爾基又感慨地說:“她(外祖母)一出現,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領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斷的線把我周圍的一切連結起來,織成五光十色的花邊,……是她那對世界無私的愛豐富了我,使我充滿了堅強的力量以應付困苦的生活的。”
只要還對光明充滿希望,那么,這一點點微弱的火光就可以被放到無限大,直至灑到每一處陰暗的角落!
而我所要說的就是不要對任何不堪的現實失去信心,難免會有一些人一些事令你感到痛苦甚至絕望,但請你相信,黑暗過去之后,太陽總會出來!只要你仍能保持不滅的信心,即就是你眼前可能還是黑暗,即就是你的生活還有悲傷,但你堅持讓自己做一個善良、樂觀、富于同情心的人,那么,你一定會迎來生命的輝煌。
讀《童年》有感350字 篇3
童年,是美好的夢;童年,是理想的港灣:童年,是記憶里的甜蜜……童年,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美好的,但是,對高爾基來說,卻是另一番感受……
前幾天,我讀了他的自傳體《童年》,這令我十分感動,書中說到他小的時候,媽媽把他寄養在外祖父家。他來到外祖父家時,外祖父已經變得暴躁。他的兩個舅舅不斷地爭吵、斗毆。媽媽不堪忍受這種生活,便丟下了他,離開了這個家庭。然而,他的奶奶和外祖父他們卻是截然不同的,她慈祥、聰明、善良、能干,這給幼小的高爾基留下的不僅僅是當時社會上的丑惡,還有生活的勇氣和信心。
高爾基那時曾因好奇把白桌布染成藍色而被外祖父打的失去知覺,在那種艱險、恐怖的生活環境中,他只能默默地忍受著,默默在這種污濁的環境中生存著。然而,在這么惡劣的生活環境中,他依然走了過來,成為了一名享譽世界的大文豪,為人類留下了一部又一部的名著,流傳千古。
這一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