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封神演義》有感(精選3篇)
讀《封神演義》有感 篇1
靜靜的夜晚,明月作伴,青燈孤影,并不感到孤獨。如饑似渴,如癡如醉;清茶一杯,手捧書卷,是一種莫大的快慰,無言的幸福------
合上書,喉間咕嚕一轉,好似書中的智慧全部被我咽下一般。閉上眼,書中的萬般人物盡顯于眼前:棄暗投明的黃飛虎;前功盡棄的聞太師;昏庸殘暴的商紂王;叱咤風云的小哪吒;求賢如渴的周武王,坐懷不亂的伯邑考------
水能載舟也能覆舟。老百姓就是水,民心就是水,所以,自古以來,就有得民心者的天下的說法。多行不義必自斃,遠忠臣,親小人的商紂王;看似貌美,實則心思歹毒的妲己,他們的結局就是兔子尾巴長不了。
可以說,黃飛虎是第一位棄暗投明的商朝大將。他忠勇兼備;一心為民;棄暗投明;屢建奇功。還有其子黃天化,盡忠報國,血染沙場。
商紂王的昏庸,千載奇聞;妲己的狠毒,千古未有。當年女媧娘娘導演的這一出戲,流傳千古。現在的人間是否也在天天上演著各種演義哪?
想當年商紂王也曾是能文能武的國君。也曾是文臣獻策,武將施勇,一派繁榮。做人就不能太驕傲,要時刻知道自己是誰,要不是褻瀆了女媧娘娘,也不至于斷送商湯四百年的江山。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神仙外還有法術更高的神仙!
茶似乎已經涼了,我的心卻像剛燒開的水,難以平靜。每個人每天都在上演著自己的封神榜,我對自己的生活,似乎有了新的思考--
讀《封神演義》有感 篇2
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名為《封神演義》的書。這本書我雖然已經讀過很多遍了,但還是百讀不厭,而且是越讀越有味兒。每一次讀
這本書,我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它真是一本好書啊!
這本書主要講了:商紂王荒淫無道,而周武王卻是體恤萬民,朝歌人民陷于水深火熱之中,西歧人民卻快快樂樂地生活著。這兩地有著天壤之差,后來,武王出兵伐紂,滅了紂王。
《封神演義》,是一部長達百回的神話小說,幾百年來在民間流傳甚廣。書中的人物一直被人們所津津樂道。雖然書中的故事是“三分屬實,七分虛構”,但書中到處充滿了民主精神,它對朝代的更替,社會的發展,始終持著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這一點在古代歷史上,確實是難能可貴的。
這本神話小說,使我受益匪淺。從書中我明白了做什么事都要為別人著想,如果只考慮了自己,而忽視了別人,那你在別人的心目中就會變得非常渺小。記得有一天,錢雨婷問我借水彩筆。因為我前幾天跟她鬧了小矛盾,所以就拒絕了她,對她說:“我也沒有,你去問別人借吧!”其實我是有的,就是因為心里有疙瘩而不想借她。事后,我又很后悔,覺得自己太小心眼了。我想起以前自己每次遇到困難的時候,她總是第一個來幫助我,不禁臉紅了。這時,我又聽到了同學們的嘲笑聲,他們有的輕聲地說:“她怎么這么小氣,連盒水彩筆都不肯借。”有的生氣地說:“她好自私啊,還是三好學生呢!真羞!”還有的驚訝地說:“她怎么是這樣的人啊?”我變成了人見人厭的小人,在同學們心目中的印象一下子從天堂掉到了地獄。那種滋味,真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讀著《封神演義》,我看到了商紂王因為只顧自己享樂而丟失了江山,想到自己因為自私而所處的尷尬處境,我暗暗下定決心,從今以后也要做一個處處為別人著想的好孩子。
讀《封神演義》有感 篇3
我自從讀過《封神演義》之后便對周武王十分崇拜。這是因為周武王為民除去了紂王這個昏君。周武王除去了紂王之后便將紂王的珠寶救濟災民,并且做事都為百姓著想。所以百姓都過得非常好。
這個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叫成湯的人建立起了一個國家。600年來百姓過得平平安安,可是到了商紂王統治的那年發生了變化。商紂王力大無窮,而且十分好色。因此女媧娘娘讓三個妖精去迷惑紂王,助周武王討伐成功。三個妖精中的玉石琵琶精被姜子牙除去了。后來千年狐貍精變成了妲己,九頭稚雞精變成了胡喜媚迷惑紂王。她們幫助紂王殘害百姓,將女媧娘娘的話忘了。后來,姜子牙帶領的西岐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這樣很快打敗了紂王派出的所有人馬,直奔朝歌殺去。千年狐貍精和九頭稚雞精在這時居然幫助紂王對付姜子牙,但是都被殺死了。紂王知道妲己和胡喜媚被殺死了,明白大勢已去,便自焚摘星樓。
紂王死后,周武王身居京城,駕馭天下,四海升平,成就了一統大業。回想當年文臣獻智,武將施勇,龍爭虎斗,風云變色,千載風情佳話,后人紛紛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