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蟬讀后感(精選4篇)
螳螂捕蟬讀后感 篇1
這個星期四,我們學了一篇課文,叫做《螳螂捕蟬》。“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這句話大家應該都聽過吧,這篇課文就是講了少年用蟬,螳螂,黃雀只在乎眼前的好處,而不顧及背后的危險的故事巧妙地勸說了吳王,讓他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讀了這篇課文以后,我深有感觸,吳王攻打楚國就是自取滅亡,他非常固執,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好處,而不顧其他諸侯國趁這時來攻打我國的危險。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像蟬,螳螂,黃雀這樣的人:在街上行騙,卻沒想到她的一舉一動都被監控射了下來;有人捕捉野生動物,使它們沒來家園;人們亂砍樹木,導致了山體滑坡,殃及了不少無辜的人;還有的人隨手亂扔垃圾,導致空氣中充滿了病毒,讓人經常生病。。。記得有一次,表妹真聚精會神地做著作業,好像就是天塌下來也不關她的事似的。我心中立刻產生了一個念頭:去嚇嚇她!我踮起腳尖,輕輕地走了過去,正要行動時,“啊”一聲大叫震得我耳朵都快聾了似的!我一咬牙,把頭慢慢的轉了過去,切,原來是表哥啊,幸災樂禍的他,現在正捂著肚子在地上邊打滾邊笑呢!這件事讓我深刻地明白了一個道理:其實,表妹就像蟬,我就像螳螂,而表哥就像黃雀,我們一心只想著算計別人,卻沒想到有一雙眼睛正在背后看著我們呢!
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啊!在生活中,我們難道要重蹈吳王的覆轍嗎?
螳螂捕蟬讀后感 篇2
每當聽到“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這句話時,我總會想起前不久所看到的《螳螂捕蟬》這則寓言故事,它使我深受感觸。這本書主要寫了一只螳螂正潛伏在一只蟬的身后,準備吃掉它,卻沒有想到自己身后還藏著一只黃雀。正當螳螂要發動攻擊時,身后的黃雀一口將螳螂吞下,就這樣,螳螂成了黃雀的口中之食。正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就是要告誡我們不要鼠目寸光,只專注眼前的利益,而不顧身后潛伏的隱患。
記得前幾天,有一個和我差不多高的男孩到我奶奶開的小店買東西。他見奶奶正在看電視,就悄悄地把四根香腸和一個皮蛋放入口袋。他正沾沾自喜:這個老奶奶真笨,連偷東西都看不見!可他不知道,他的所作所為全被我看在了眼里,我將這件事悄悄地告訴了奶奶,奶奶狠狠地教訓了他一頓。
看來,那個男孩就是“螳螂”,他只想著“捕蟬”,卻沒想過防備可能會出現的“黃雀”。這件事讓我對“螳螂捕蟬”有了更深的體會,教育了我們不要只專注眼前的利益,而不顧身后的隱患。
螳螂捕蟬讀后感 篇3
今天,我欣賞了一篇文章,名字叫《螳螂捕蟬》。這個故事讓我受益匪淺、記憶深刻。
故事是這樣的,戰國時候吳王要攻打楚國他心意堅決,并且說對所有大臣們說:“如果有誰阻撓我攻楚必死無疑!”這讓原本百般阻撓的眾臣紛紛安靜了下來,大家誰也不敢阻攔吳王的決定。這個時候出現了一位年輕人,他想出了一個辦法,每天他都會來到花園,手上拿著一個彈弓指著一顆大樹,就這樣整整三天。終于,吳王不解的問那個年輕人:“你為何三天拿著彈弓指著樹,汗沾滿了身上也不管不顧呢?”那年輕人拱了拱手回答吳王:“您看,那高高樹上有一只蟬,夏天他快樂的歌唱,每天喝著露水。可他不知道他的身后有一只螳螂,螳螂想吃掉蟬,可是螳螂不知道他的后面有一只黃雀正在蠢蠢欲動想吃掉螳螂,但是黃雀在要吃掉螳螂的時候樹下有一個人拿著彈弓指著他。這三種動物都想著自己的利益卻不知道身后的危險,吳王你說是不是呀?”吳王想了想:“嗯,你說的對!是我錯了。”最后吳王放棄了攻楚。
首先,我覺得那位年輕人足智多謀,用了不一樣的方法讓吳王回心轉意,運用巧妙的事例讓吳王自己去領悟其中的含義,這比生更的阻攔有效多了,而且沒有讓吳王生氣。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來自各方不同的意見,或者需要指出對方缺點的時候。怎樣才能讓別人愉快的接受我們的看法,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課題。
其次,我學到了我們凡事不要只想著自己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事情背后隱藏的危險。比如拿我干的一件傻事來說吧,好像大概是8歲大的時候。有一天,我去鄉下玩,看見了一只非常漂亮的蝴蝶,一心我就就想捉住它。可我一邊追,它就一邊飛,好不容易它終于停在了一朵野花上。我慢慢,慢慢的靠近它,越來越近,還有最后幾步了,我感覺自己馬上就要捉住它。這時我腳下突然踏空,只感覺天旋地轉,一陣生疼。天啊,我掉進了一條干枯的渠道里,目測應該有1米多深。就在我不知所措的時候,爸爸把我抱了起來……現在想起來真有點后怕呢,要是當時水渠再深點,或者里面是滿滿的水,那我的小命不就是為了捉一只蝴蝶而玩完了嗎?
寫到這里,感覺背后一涼,我猛地轉過頭原來是老爸一臉嚴肅的站在身后:“剛才叫你洗的碗怎么還沒洗?”好吧,停筆了,不然一會螳螂沒吃了我,倒被老爸揍了一頓,嘿嘿!
螳螂捕蟬讀后感 篇4
今天,我學了《螳螂捕蟬》這篇寓言故事,我受益很大。
這篇寓言故事主要講了:吳王固執的不顧大臣的反對,執意要去攻打楚國,后來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故事,使吳王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
這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如果吳王執意要去攻打楚國,雖然取勝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諸侯國乘機而入,后果不堪設想。勸誡吳王如果一心一意想得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顧身后的禍患,是危險的,只看到前面有利可圖,卻不知道背后正有禍患來臨的人是愚蠢的人。揭示了人不能目光短淺,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要有長遠的打算,否則將會后患無窮的道理。
在生活中,我們也不能只圖眼前的便宜,卻不知道自己吃了大虧。比如,我在平常少一倍的錢買了一塊面包,回家一看,面包過期了。這就是只看到前面有利可圖,卻不知道面包的質量有問題。
在做事時,一定要慎重考慮。不能為了貪圖便宜從而吃了的虧,這種做法是非常不應該的。
我們應該為自己樹立一個遠大的理想,人不能目無短淺,要有長遠打算,這樣才會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