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全書》讀后感(通用3篇)
《百科全書》讀后感 篇1
歡樂的暑期里,讀書是我們最好的伙伴。暑期我讀了很多書,不過最好看的還是《少兒百科全書》了。
這是一本很好的書,是一本能讓我們知道世界上多多少少的名人,還有世界上多多少少、大大小小的植物,更讓我們知道了世界上珍惜的動物的書。我最喜歡的是動物和植物類的內容介紹,動物類里能讓我們了解到很多動物的生活習慣,還會介紹來自中外的稀有動物,了解他們吃什么,在什么樣的環境中生活的小問題。植物類更是不用說了,里面很多花草樹木我都沒見過,書上把我沒見過的花草樹木描寫的活靈活現、栩栩如生,仿佛讓我親眼見到了這些植物一樣。書上還會告訴你那些植物的顏色,分哪幾類。書里還介紹了許多神奇的花草樹木,你要是看了一些植物以后也會很驚訝,比如面包樹結的面包可以吃、龍血樹會流出血來。書中還介紹很多美麗漂亮的花朵,有郁金香、櫻花、荷花、茉莉花、杜鵑等等,非常好看。
這本書很值得大家讀一讀,豐富知識,而且好詞好句也多,我非常喜歡這本書!
《百科全書》讀后感 篇2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這本書是媽媽買給我的,書名是《百科全書》。這本書里講了好多我不懂的知識,比如:在100億到200億年前,是什么讓宇宙發生大爆炸?是什么時候出現了微生物?恐龍是什么時候滅絕的?人體內每一滴血內有什么成分?
在沒讀這本書之前我一無所知,讀了這本書后,我學到了不少知識。
它包括的內容很豐富的,構思精巧,使我迫不及待的打開去看。
當我看到在100億年前到200億年前所有物質發生了一次大爆炸,35億年前出現了微生物,恐龍是6500萬年前滅絕的,人體內每一滴血有25億個紅細胞,375個白細胞,1600萬個血小板,這本書讓我從一無所知到知道了這么多,我喜歡這本書。
讀完了《百科全書》這本書,我獲得了好多知識,而這些知識都是《百科全書》中的科學家所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百科全書》讀后感 篇3
在這個暑假里,我讀了一本叫《少兒小百科全書》,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許多有關動物的知識,想知道嗎?那下面就要認真看哦!
大家知道雞為什么喜歡吃小石子嗎?那是因為雞有一種很特別的胃,能承受石子。雞的胃壁膜很硬,像個有彈性的橡皮袋,有很強的消化功能,它的嘴里沒有利牙,難以嚼碎谷粒、米粒、麥粒等,這就要吃進一些小石子擠磨食物,幫助消化吸收。雞為什么喜歡吃小石子這個問題解開了,那燕子又是怎樣筑巢的呢?燕子的巢一般都筑在人類居住的屋檐下,它在筑巢的時候先站在墻上,借助羽毛支撐身體,將衘來的碎泥堆在墻上,又從別處衘來碎瓦石、草莖混進泥里,外面在圍上泥,里面放進干草和羽毛,就搭成了一個舒適的窩。
讀了這本《少兒小百科全書》,我感到知識是無窮無盡的,是學不完的,我們要多看點書,腦力就充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