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早會勵志故事
失敗是什么?沒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過了所有通向失敗的路,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成功的路。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您整理的職場早會勵志故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職場早會勵志故事篇一:尊重人的最高境界
一位朋友與一位臺商老總談業務,午餐時在酒店點了菜品,該老總指著雅座中的酒水說:“請隨意飲用,我們不勸酒。”
朋友知道很多南方商人商務會餐時絕不飲酒,也客隨主便,草草用飯。
席間酒店服務生端來一道特色菜,那位老總禮貌地說:“謝謝,我們不需要菜了。”
服務生解釋說這道菜是酒店免費贈送的,那老總依然微笑回答說:“免費的我們也不需要,因為吃不了,浪費。”飯畢,老總將吃剩下的菜打了包,驅車載著朋友出了酒店。
一路上,那位老總將車子開得很慢,四下里打量著什么。朋友正納悶時,老總停下車子,拿了打包的食物,下車走到一位乞丐跟前,雙手將那包食物遞給乞丐。
朋友看到那位老總雙手遞食物給乞丐的一剎那,差一點就熱淚奔流。
每個人都需要獲得尊重,每個人也都需要尊重他人。尊重不是流于嘴上的唯唯諾諾抑或無端夸贊,更不是溜須拍馬的曲意迎合。真正的尊重是發自內心的把對方當回事,是一種不由自主的高貴人格的自然流露。
職場早會勵志故事篇二:自己要尊重自己的價值
在一個聚會里,一個在德國漢堡定居的老朋友給我講起了他的一次頗有意思的求職故事:
去年,他在德國留學畢業后,開始四處求職,期望著能盡快地找到一份正式的工作,以圖安定。但漢堡的就業形勢并不容樂觀,加之他也剛剛畢業,缺乏工作經驗,所以一直沒有找到一份認為合適的工作。
直到三個月后,他開始心灰意冷,委曲求全,憑著自己的二級建筑裝飾設計師的證書和資質,被一家私人的小建筑裝飾設計企業接納了。
那家私人企業的規模很小,能給他的工資也相對偏低一點,月薪只有2800歐元,但他已經很知足了,畢竟得來不易,于是他就很安心地工作起來。
可剛工作了一周,工會的人就找到了他,開始咨詢了他的工資問題,他如實地回答了。末了,工會的工作人員提醒他說:“李先生,按工會和政府規定,像您這樣的二級建筑裝飾設計師應該得到3500歐元的月薪。”
但他笑著回答說:“感謝你們的關心,我現在完全可以接受這個偏低的工資了,我需要這份工作。”
說完,工會的工作人員一臉失望地走了。
可是就在第二天,政府部門的工作人員居然也來了,并沒有約他,而是直接找到了他所在的私人公司的老總,希望公司能給他將工資升到政府規定的3500歐元。因為政府認定這樣做是不遵守國家法律的,違反人權,違背了一個二級建筑裝飾設計師的真實勞動價值。
最后,單位的老總表示無法滿足這個要求,只好把他給解雇了,弄得他哭笑不得。
而工會和政府的一位負責人員還很嚴肅地提醒他:“請您尊重您的價值,因為它已經得到了社會的認可。當你貶低或破壞您的價值時,就等于貶低或破壞整個行業在這個社會的價值。”
就這樣,他只好再領著政府的失業金過了好長一段時間,直到找到另一份符合身份和價值的工作。
朋友最后還是說自己對這可愛的政府干涉至今仍然十分的感動,因為他們讓他清醒地認識到了自己的價值,讓他找回了自信,更讓他明白了另一個道理:無論在什么時候,自己都應該尊重自己的價值,而不能因為一時的困境而貶低和破壞了自己的價值,因為你的破壞之舉,將傷害到整個行業的價值乃至社會的規則。
因為,惟有懂得尊重自己的價值的人,才能真正得到社會的尊重!
職場早會勵志故事篇三:小事情能做出大學問
兩個同齡的年輕人同時受雇于一家店鋪,并且拿同樣的薪水。可是一段時間后,叫阿諾德的那個小伙子青云直上,而那個叫布魯諾的小伙子卻仍在原地踏步。
布魯諾很不滿意老板的不公正待遇。終于有一天他到老板那兒發牢騷了。
老板一邊耐心地聽著他的抱怨,一邊在心里盤算著怎樣向他解釋清楚他和阿諾德之間的差別。
“布魯諾先生,”老板開口說話了,“您現在到集市上去一上,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賣的。”
布魯諾從集市上回來向老板匯報說,今早集市上只有一個農民拉了一車土豆在賣。
“有多少?”老板問。布魯諾趕快戴上帽子又跑到集上,然后回來告訴老板一共40袋土豆。
“價格多少?”布魯諾又第三次跑到集上問來了價格。
“好吧,”老板對他說,“現在請您坐到這把椅子上一句話也不要說,看看別人怎么說。”
阿諾德很快就從集市上回來了,向老板匯報說到現在為止只有一個農民在賣土豆,一共40袋,價格是多少多少;土豆質量很不錯,他帶回來一個讓老板看看。這個農民一個鐘頭以后還會弄來幾箱西紅柿,據他看價格非常公道。昨天他們鋪子的西紅柿賣得很快,庫存已經不多了。他想這么便宜的西紅柿老板肯定會要進一些的,所以他不僅帶回了一個西紅柿做樣品,而且把那個農民也帶來了,他現在正在外面等回話呢。
此時老板轉向了布魯諾,說:“現在您肯定知道為什么阿諾德的薪水比您高了吧?”
同樣的小事情,有心人做出大學問,不動腦子的人只會來回跑腿而已。別人對待你的態度,就是你做事情結果的反應,像一面鏡子一樣準確無誤,你如何做的,它就如何反射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