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作文《責任》導寫(通用2篇)
話題作文《責任》導寫 篇1
閱讀下面一則題為《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鐘》的消息,按要求作文。
一名公交車司機行車途中突發心臟病,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鐘里,做了三件事:
——把車緩緩地停在馬路邊,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氣拉下了手動剎車閘;
——把車門打開,讓乘客安全地下了車;
——將發動機熄火,確保了車和乘客、行人的安全。
他做完了這三件事,安詳地趴在方向盤上停止了呼吸。這名司機叫黃志全,所有的大連人都記住了他的名字。
讀了上述材料,你一定感受到一種撼人心魄的力量,一定體會到什么叫強烈的責任感。
請你以“責任”為話題寫一篇文章,文體自選,不少于800字。
導寫
作文時可以考慮多種寫法:
一、 寫成讀后感,贊揚黃志全“生命不息,盡責不止”的奉獻精神,提倡加強責任感,
搞好本職工作。在確立論點后,可以進行相同聯想,例如一位生物學家實驗中被毒蛇咬傷后,冷靜地記錄了自己臨終前每一分鐘的感受和生理反應,為后人留下了珍貴的第一手資料;例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名言。也可以進行相反聯想,例如路易十四“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的荒唐。行文中不能堆砌材料,要準確分析,為中心論點服務。
二、 寫成記敘文,敘述犯了錯誤后負起責任的一段經歷,或描寫逃避責任后的內疚與
后悔。
三、 夾敘夾議,談十八歲是成熟的標志,也是責任的標志,這個責任是對自己的,也
是對家庭的,更是對民族的,國家的,社會的,人類的!
四、 寫成小小說,揭露互相推諉、不負責任的世相,詮釋領導干部、公務人員應承擔
起肩頭責任的主題。
五、 創新立意,談責任是雙向的,我們十分強調個人對社會的責任,也不能忽視了同
樣重要的另一方面——社會對個人的責任。比如,政府應為下崗工人建立必要的社會生活
保障體系,等等。
例文
責 任
一考生
英國王子查爾斯曾經說過:“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這就是責任。”
責任不是一個甜美的字眼,它僅有的是巖石般的冷峻。一個人真正地成為社會一分子的時候,責任作為一份成年的禮物已不知不覺地卸落在他的背上。它是一個你時時不得不付出一切去呵護的孩子,而它給予你的,往往只是靈魂與肉體上感到的痛苦,這樣的一個十字架,我們為什么要背負呢?因為它最終帶給你的是人類的珍寶——人格的偉大。
20世紀初的一位美國意大利移民曾為人類精神歷史寫下燦爛光輝的一筆。他叫弗蘭克,經過艱苦的積蓄開辦了一家小銀行。但一次銀行遭搶劫導致了他不平凡的經歷。他破了產,儲戶失去了存款。當他帶著一個妻子和四個兒女從頭開始的時候,他決定償還那筆天文數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勸他:“你為什么要這樣做呢?這件事你是沒有責任的。”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許我沒有責任,但在道義上,我有責任,我應該還錢。”
償還的代價是三十年的艱苦生活,寄出最后一筆“債務”時,他輕嘆:“現在我終于無債一身輕了。”他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完成了他的責任,而給世界留下了一筆真正的財富。
責任的存在,是上天留給世人的一種考驗,許多人通不過這場考驗,逃匿了。許多人承受了,自己戴上了荊冠。逃匿的人隨著時間消逝了,沒有在世界上留下一點痕跡。承受的人也會消逝,但他們仍然活著,死了也仍然活著,精神使他們不朽。
我們都知道那個天黑了還不肯回家,站在路邊哭泣的孩子。因為他要站崗,別的孩子早散了,可他為了堅守崗位寧愿站著哭泣,因為這是他的責任。
愿我們所有的孩子都有這樣的心靈,責任從小就在那里成長。
愿我們所有的人都把責任之心攜帶在人生的道路上,讓人生散發出淡淡的,金子般的光輝。
點評
本文先引英國王子查爾斯的話,對“責任”一詞作了解釋,再用喻證法、例證法和正反對比論證,揭示出承擔責任帶來的收獲——顯示人格精神,深入地闡明了恪守自己應盡的責任的意義。文中不少語句凝練而富于意蘊,耐人咀嚼,發人深思。
話題作文《責任》導寫 篇2
教學目標:
1. 學會14個生字(含1個多音字“空”)及新詞,認讀一個字。
2. 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父親讓小里根“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目的引導學生增強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勇于承擔責任的意識。
3. 能夠想象小里根把錢還給父親時的情景,并能把這一情景寫成一段話。
教學重難點:
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父親讓小里根“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目的。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通過朗讀和自學掌握本課生字新詞,熟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作者簡介。
二、通過朗讀和自學掌握本課生字新詞,熟讀課文。
1.布置預習。
2.同桌互查讀書情況。
3.師檢查預習情況。(不同的學生,不同的自然段可以為自己提出不同的要求。)
4.對于課文內容比較長的怎么快速的讀熟。
5.交流學習方法。
6.質疑。
三、小結:
學習中要學會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才能很快的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四、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
教學反思:
已經四年級的孩子了,他們應該已經掌握了最基本的復習、預習的方法,所以教師應該放手把時間和機會還給孩子們,相信他們一定能作好。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父親讓小里根“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目的。
2.引導學生增強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勇于承擔責任的意識。能夠想象小里根把錢還給父親時的情景,并能把這一情景寫成一段話。
教學重難點:
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父親讓小里根“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目的。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出示里根的照片)小朋友,你們知道他是誰嗎?
他是美國第49屆總統——里根,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出生在一個美國小鎮,曾經是一名出色的體育播音員,后來成為好萊塢明星,29年間拍攝了51部電影,在69歲時他登上了象征著權力與榮譽的美國總統寶座,成為美國歷史上年齡最大的總統,并連任兩屆。
2.(出示)他當上了美國總統后,回憶往事時,說:“通過自己勞動來承擔過失,我懂得了什么叫責任。”
指名讀。
學習生字“回憶”、“責任”,指名讀,齊讀。
齊讀。
3.(板書)
7.責任
“責”的最后一筆是點,“任”的最后一筆是短橫。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7課,齊讀課題。
二、學習課文:
1.再讀課文,用“——”劃出小男孩犯下的過失,用“~~”劃出怎樣承擔過失。
2.小男孩犯下的過失是什么?
交流,出示:
他/飛起一腳,球/似出膛的炮彈,射出了場外,正巧/擊碎了一戶人家的玻璃窗。
學習生字“擊碎”,指名讀,齊讀,書寫指導。
自由讀,注意停頓。
交流讀,教師點撥。
齊讀。
3.(過渡)這家的主人很生氣,要小男孩賠償。
學習生字“賠償”,指名讀,齊讀。
4.(出示)小男孩回到家,把這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父親。他對父親說:“ ————
————————。”
正音并理解“一五一十”。
說話訓練。
5.父親又是如何對待他的過失?指名讀第二節。
(出示)父親板著臉沉思了一會兒,說:“家里是有錢,但是不能給你,你應該對自己的過失負責。這錢可以先借給你,不過,一年后必須還給我。”
學習生字“負責、必須”,指名讀,齊讀。
父親說了幾句話?指名分讀。
家里有錢為什么不給小男孩?(要小男孩承擔過失,負起責任。)
比較:
這錢可以先借給你,不過,一年后必須還給我。
這錢可以先借給你,不過,一年后還給我。
兩個句子意思一樣嗎?父親用“必須”這個詞說明什么?
讀好父親的話,齊讀。
6.小男孩又是如何來承擔過失的呢?
(出示)從此,小男孩每天放學以后,就去洗盤子掙錢。半年過去了,他不知洗了多少盤子和碗,終于掙足了錢。
從這些畫線的詞中你讀懂了什么?
“半年”是多少天?(188天)“每天”都去洗碗掙錢,說明時間長。
“不知洗了多少”說明數量多。
“終于”說明掙足錢不容易。
自由讀,讀好這段話。指名讀,齊讀。
7.當他把錢還給父親時,父親又是怎樣對待的?
(出示)當他把錢還給父親時,父親拍拍他的腦袋說:“一個能為自己的過失負責的人,將來是會有出息的。”
學習生字“出息”,指名讀,齊讀。
(出示)父親板著臉沉思了一會兒,說:“家里是有錢,但是不能給你,你應該對自己的過失負責。這錢可以先借給你,不過,一年后必須還給我。”
(師引讀)半年前,當小男孩犯下過失時,父親板著臉說……半年后,當小男孩把錢還給父親時,父親拍拍他的腦袋說……
父親的態度一樣嗎?
從“板著臉”看出“嚴肅”,從“拍拍腦袋”看出“滿意”。
讀好父親的話,讀出不同的語氣。
8.(師述)長大后的小男孩果然很有出息,他就是里根。
三、復習鞏固:
1.(出示)通過自己勞動來承擔過失,我懂得了什么叫責任。
里根通過勞動懂得了什么叫責任,那你們通過學習課文懂得了什么是責任?
(出示)責任就是勇于承擔自己的過失。
2.其實,責任不單單指承擔過失,它還包括很多方面。
(出示)孝敬長輩是我們的責任。
熱愛祖國是我們的責任。
樂于奉獻是我們的責任。
……
課后反思:通過咬文嚼字,學生明白了課文的主要要表達的`意思,更是知道了寫作要仔細推敲,要仔細斟酌。這才是真正的語文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