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開頭與結尾(通用2篇)
作文的開頭與結尾 篇1
楊 骕
開頭是文章結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古人把文章開頭稱為“鳳頭”,就是說文章的開頭要漂亮,給人以先聲奪人之感。因為開頭處于文章的醒目處,又好比樂曲定調,成功與否直接影響整個作品的得失。
1、 開頭要注意點題
寫一篇應試作文,時間都比較緊,難以有充分的準備,因而我們在寫開頭時,要注意點題,以便直接切題,進入主體,這樣既不容易離題,也能使作文緊湊些。
在寫一些回憶性的文章或倒敘結構的文章時,尤應如此。那么我們怎樣來點題呢?
第一,點題的句子應在開頭一段的后半部分。為什么強調這一點呢?我們有些同學在點了題后,又扯到不相干的話題上去了,這樣不但未達到點題的目的,而且還容易成為廢話。這是大家要注意的。
第二,點題時可通過映襯句來引出自己所要記敘的話題。所謂映襯句,就是為了突出一個事物,故意借用另一個事物予以映襯的句子。相當于古典詩歌中“興”的手法。
第三,最好直接運用文章題目里的字來點題。這樣不容易使主體部分的內容偏離題目。
下面我們來看一些開頭:
1、老師高興地拿著一張證書給我,此時我知道我成功了。老師給我豎起了大拇指。我拿著證書,欣喜地流下高興的淚水,我為自己豎起了大拇指。(《為自己豎起大拇指》)
2、轉眼間,畢業在即,我卻忘不了我們的語文老師,忘不了我們那次不很成熟卻很成功的“合作”(《開頭》)
3、愛心是冬日里的一縷陽光,驅散了凜冽的寒霜;愛心是久旱后的一場甘霖,滋潤了龜裂的心田;愛心是汪洋中的一個航標,指明了新生的希望。(《把愛心帶給他人》)
4、時間老人牽著我的手帶著我走過了十五個春夏秋冬,驀然回首,成長的路上已留下了我一串串由小變大的腳印。(《成長的腳印》)
5、在童年的書包里,生長著一種情感,那是我對語文的牽掛和對語文的依戀。十多年來,它經歷了時光的考驗,而且,它作為我的伴侶注定要走向永遠。回眸身后腳印里的每一個細節,都布滿生活的美的波紋,蕩漾著人生迷人的漣漪。(《品味語文》)
2、 開頭要對應主體
文章的開頭不是孤立的。它必須與主體部分緊密聯系。因而,有時我們在寫作文開頭的時候,要注意承接下文、對應主體,尤其是在開頭概括了文章的基本內容的時候。下面我們來看一篇完整的文章:
詮釋“掌聲”
掌聲是一種鮮活的語言,它表達了無窮無盡的意義。為自己鼓掌,那是一種自信;為失敗而鼓掌,那是一種鼓勵;為英雄鼓掌,那是一種欽佩;為祖國的強大而鼓掌,那是一種喜悅……
弱小的你走到起跑線上,面對著個個身經百戰的對手們,面對那長長的似乎沒有盡頭的跑道,你害怕了嗎?請高舉雙手為自己鼓掌吧!為你那敢于挑戰自我的勇氣而鼓掌,請讓這響亮的掌聲鼓起你的自信,去奔跑吧!帶著這股自信,相信你一定能挑戰極限,戰勝自我
當你呆呆地站在演講臺上,為你剛剛失敗的演講而痛苦時,當你那晶瑩的淚花溢滿眼眶時,突然臺下送來一陣掌聲,盡管不是很響亮,也足以像一副良藥,敷在你受傷的創口,像一汪清泉滋潤著你的心田,這時你哭了,不,那悲傷的淚花瞬間即轉變成感激的淚花,你深深地為鼓勵的掌聲鞠躬,這片掌聲是如此的珍貴……
當抗洪英雄講述著自己用那血肉之軀抵擋洶涌洪水的事跡時,臺下一片靜寂,隨著便是一陣經久不息的掌聲,多么熱烈的掌聲啊!這掌聲飽含著人們對抗英雄的欽佩和深深的謝意。抗洪英雄哭了,因為人民的掌聲是對他們獻身精神的肯定、贊揚,是他們最大的榮譽。
當薩馬蘭奇主席用那莊重的聲音告訴全世界2008年奧運會的主辦國是中國時,億萬中國人沸騰了,他們鼓著掌,熱淚灑滿衣襟,此時,也許能最好地表達他們內心喜悅的方式就是鼓掌吧!他們用那排山倒海般的掌聲來向世人宣告,中國強大了,中華民族巍峨地屹立在東方,屹立在世界。
掌聲被賦予了無窮的意義,是人們宣泄感情的最好方式,用這種方式去表達對人的肯定,對人的鼓勵,或是喜悅,是最鮮明、最生動、最優美的語言。
“掌聲”不需要詮釋,你只要用心感情,生活中處處有掌聲,你也不妨多鼓掌,為他人,為自己,為那豐富多彩的人生……
3、 開頭要用好修辭
運用修辭是使開頭生動形象的最好方法。最常用的是比喻、排比和引用。在此,我們作簡單的介紹。
用比喻,增強開頭的形象。
1、日子一葉一葉地從生命之樹飄落,不經意間,才驀然發現歲月已給它套上了16圈年輪。
2、生活是一張潔白的畫紙,我們每個人都是手握各色畫筆的畫師;生活是一杯香醇的美酒,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名出色的品酒師;生活是一塊神奇的土地,我們每個人都是辛勤耕耘的勞動者;生活更是一條看不見盡頭的長路,我們每個人都是生活的遠足者。
3、生命只在年輪上轉了十五圈,生活已告訴了我很多、很多……
4、生活如同一位循循善誘的良師,時刻告訴著我要學會肯定自己、超越自己、創造自己。
5、生活是什么?我常常這樣問自己。可久而久之,我竟發現生活是一個伴隨我成長的老師。
6、生活就像一首詩,朦朧清新,灑脫奔放,充滿了喜悅、悲傷與哲理;生活又像是一幅畫,色彩旖旎,濃淡交織,詩情畫意,令人回味無窮……
7、在我成長的歷程中,發生過很多的事情,就像在沙灘上走過一樣,留下了一串串的腳印。
8、生活像一杯芳醇的美酒,生活又像一杯淡淡的清茶,只有懂得品味的人,才能細細品味到個中滋味,了解到生活告訴你的點點滴滴。
用排比,增強開頭的氣勢。
1、 它曾是千年的儒學大師發自肺腑的吶喊,它曾在勾心斗角、爾虞我詐中變得不名一錢;它曾是無數飽學之士終身恪守的行為規范,它曾是陰險狡詐之輩賴以飛黃騰達的外衣;它太簡單,簡單得啞啞學語的孩子都能叫出它的名字;它又太復雜,復雜得讓有些人將它遺失得無怨無悔,無影無蹤……它就是誠信。(《千年的呼喚》)
2、童年是一首歌,唱出歡樂無譜的樂章;童年是一只船,承載父母無數的心愿;童年是一座博物館,展出天真稚嫩的作品;童年是一個故事,講述單純生動的片段。(《童年》)
3、我有橋,愛那結構獨特、歷史悠久的趙州橋;愛那猶如彩虹、氣勢磅礴的南京長江大橋;可是我更愛那一座座家鄉的立交橋。它們是我心中的一支支交響樂。(《立交橋,我心中的交響樂》)
4、一個十分遼闊的葦塘,一片永遠也長不高的采油樹,一幢低矮的卻又爬滿青藤的木板屋。這葦塘是鶴的故鄉,這采油樹是石油工人的豐碑,這木板屋就是我的家。
用引用,增加開頭的情韻。
1、雪是沉默的,它悄無聲息地一路走來。田野感激它的滋潤,詩人歌吟它的壯美,它,只有潔白的沉默。這首題目為《雪》的詩,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作者對雪那種沉沒的愛,勾起我內心深處強烈的共鳴!對于生長在“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祖國北疆的孩子來說,最熟悉的東西莫過于雪了,我對雪的一片深情,是難以用語言來表述的。(《潔白的沉默》)
2、楊萬里寫過“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六月西湖,蘇軾寫過“湖光瀲滟,山色空蒙”的雨中西湖,可是他們也許不知道雪中的西湖更有特殊的魅力。(《雪中西湖》)
3、“沒有花香,沒有樹高,我是一棵無人知道的小草……”婉轉的歌聲又縈繞在耳旁,再一次喚起了我對小草的無限崇敬之情。(《小草》)
4、“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今年暑假,我終于來到了這座美麗的城市——杭州。(《西湖覽勝》)
4、 開頭要創設情境
開頭通過描繪環境、抒寫感情來渲染氣氛、設定情境,可為全文定下感情的基調,為全文創設出一種情境美。如朱自清的“背影”為什么感人,這正是作者通過祖母去世、父親賦閑以及父親老境頹唐這些特殊的事件的渲染,來創設出特定情境的結果。
1、又是落葉時節,片片金黃的樹葉幽幽的自枝頭飄落,墜入大地的懷抱,化作春泥,等待著生命的又一次輪回……
拾起一片枯黃的落葉,感受落葉季節那隱隱的心跳,任思緒在脈絡中延伸……
2、明月朗照在李白的故鄉,梅花開放在王維的窗前,古人已經把家的意象描繪得淋漓盡致,我還能說些什么呢?今夜床前無月,院中窗下無梅,薩克斯在固執地低吟,它知道我的心思。
3、窗外,朦朧的月光照在那棵老樹上,仿佛磨去了老樹干上的創痕和歲月留下的滄桑。面對此情景,我的思緒又飄向了遠方……
惜 別
心里有些悵然,也有些不安,我提著簡單的行李走在去研究室的小石徑上。周圍“嗒嗒”的木屐聲,敲打著我那顆堅定而又漂泊的心。
還是那樣熟悉的圖畫:一堆有些慘白的骨頭間,藤野先生端坐著,還是那樣的黑瘦。此時,他正記錄著什么。我舉起手來,似乎很費力,顫顫地敲了一下,又不自在地縮了回來。正想把那封早已準備好的信塞進去,默默地走開。不想藤野先生卻抬起頭:“是樹人嗎?快進來呀!”他放下筆,愉悅地把我拉進屋,仍然是那抑揚頓挫的話語:“最近,解剖學似乎有些進步,但還需努力,這里有兩本書,拿去看看,會有幫助的。”
還是那樣熟悉的圖畫:一堆有些慘白的骨頭間,藤野先生端坐著,還是那樣的黑瘦。此時,他正記錄著什么。我舉起手來,似乎很費力,顫顫地敲了一下,又不自在地縮了回來。正想把那封早已準備好的信塞進去,默默地走開。不想藤野先生卻抬起頭:“是樹人嗎?快進來呀!”他放下筆,愉悅地把我拉進屋,仍然是那抑揚頓挫的話語:“最近,解剖學似乎有些進步,但還需努力,這里有兩本書,拿去看看,會有幫助的。”
他期待地看著我。“先生,我,我決定改學生物學。”匆忙之中,我想到生物學,也許這樣說會使先生好過些。他緩緩地轉過身去,這樣靜靜地凝視著遠方,凝視著櫻花盎然一片的遠方……好晌,才深深嘆了口氣,有些迷茫,帶著傷感:“為醫學而教的解剖學之類怕于生物學也沒有什么大幫助。”
他轉過身來,發現我的眼角尚未拭干的淚痕,又嘆了口氣:“我原想……唉,不說了,總之,你要時時記起你苦難中的祖國……”言罷,又陷入了無言的沉思……我輕輕地退出研究室。
走在熟悉的小石徑上,“嗒嗒”的木屐聲像齒輪一樣嚙咬著我的心,帶著不安,帶著悵然,也帶著一絲感激,離開了藤野先生,去尋找一條屬于我自己,屬于大眾的道路。
5、 開頭要巧設懸念
《落棋有聲》開頭寫道:“鑄造車間主任的人選,通過民意測驗、調查座談,集中在小黃和大李兩個人的名下。要說工作能力、群眾關系,兩個人各有千秋,不分上下。這可把干部科張科長難住了……”作者接下去緊扣“難住了”這個懸念,設計故事情節,深深地吸引著讀者。當然,這是就懸念式結構的文章開頭而言的。
1、 早晨,我正坐在餐桌旁吃飯,一抬頭,發現大家都神秘兮兮地望著我,像發現了新大陸似的。
媽媽用一種異樣的眼光盯著我,沒頭沒腦地問:“你們班編座號了嗎?”
“編了。”我漫不經心地回答。
《“6號”的故事》
2、上課時,吳欣打開抽屜,意外地發現了一張不大的紙條,仔細一看,是卡男的字:“想見你,心太急,狂奔擁擠的人群里,多希望下一秒就見到你……這一生只想和你在一起!信還沒有讀完,她的臉已經紅透了。四下里望望,還好,沒人看到這尷尬的一幕。《都是歌詞惹的禍》
二、結尾
結尾即是文章的結局,好的文章結尾,它能充分地在讀者面前展示出一個廣闊的思維空間,使作品主題得到充分發揮。人們把好文章的結尾譽為“豹尾”,是說結尾要干脆有力。文章的結尾忌草率收兵,拖泥帶水,不了了之。更忌結尾淺露,空發議論。淡而無味。好文章的結尾,作者無不在“嚴謹、自然、和諧、統一”的結構原則上,根據文章的內容和表達需要,選擇恰當的結尾,給人以“余音不絕”之感。
如何使結尾達到這種“余音不絕”的藝術效果呢?我認為要注意以下幾種方法:
1、 結尾要照應開頭
“開頭點題,主體敘事,結尾呼應開頭”,這是應試作文最基本的結構。不過,照應開頭也要講究方法,它不應是開頭的簡單重復,而應是主旨的深化,情感的升華。如《背影》中的結尾:“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呼應了開頭,但字里行間所流露的感情卻又比開頭深刻多了。下面就來看習作中的幾個例子吧。
1、生活像甜蜜蜜的果汁,沁人心脾;生活像酸溜溜的話梅,令人生津;生活又像淡淡的綠茶,讓人回味。生活的味道多種多樣,只要你細細的品,一定會有更多的感受。(《多味生活》)
2、初中生活即將結束,我真想對那藍天、對那白云,用發自肺腑的聲音呼喊:“我真快樂——”因為,我生活在這樣一個時時充滿著快樂的集體里。(《快樂在我們的集體里》)
3、時間老人在我耳畔悄聲說道:“你已長大了!”我驚詫不已,是嗎?我已長大了嗎?是啊,我正由年少的無知幼稚逐漸走向成熟,走向未來。成長的道路上留下了我一串串由小變大的腳印。(《成長的腳印》)
4、在與老師的那么多次合作中,我總覺得這次合作最難忘,最成功,最真摯……它沖破了師生之間的隔膜,逾越了師生之間的代溝,達到了師生間相信相依,親密無間的境界。(《合作》)
5、當你用欣賞的目光去看待別人,用一顆寬容的心去諒解別人,你會發現,你的周圍時刻充滿著陽光。
2、 結尾要突出主旨
在主體敘事的基礎上,結尾進行由事及理的感悟,突出全文的主旨,這是可取的。需要注意的是:
點明題旨要自然。“因為有了這樣的事,自然有了這樣的理。”這樣才不給人突兀之感。如果事與理脫節,或者完全是兩回事,那就不行了。
點明題旨要少講空話、俗話、套話。有些同學在敘事后進行議論,總喜歡大談特談“社會主義好”“共產黨救中國”這些大道理。這是不可取的。盡管你可能表現的是這樣的主題,但由于這些大道理是人人皆知的。因而無需多談,適當地點一點就行。這樣,讀者明白了,而且又留有含蓄美,不是更好嗎?建議同學們今后在確定文章的主題時不要過大,要實在些。太大的主題,小小的600多字的作文是難以表現的。還有,我們有些同學每寫一篇文章,每敘一件事后,就喜歡來個“這件事使我懂得了什么什么道理”,這樣太生硬了,簡直是公式,哪有美感?而且也不是每件事都能讓我們明白道理的。
1、生活告訴了我:回憶是有毒的,無論過去多么輝煌,或者多么暗淡,它都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一味地回憶過去,會讓我們的神經變得脆弱;只有把握現在的每一瞬間,滿懷著信心和希望,才能爭取和抓住每一次成功的機會。
2、有人說,太陽無語,卻帶來溫暖;大地無語,卻顯示廣博;海洋無語,卻孕育生命。我要說,愛心無語,卻造福人間。讓我們大家行動起來吧,把愛心帶給他人,帶給那些失學兒童,帶給那些孤寡老人……帶給身邊每一個人。(《把愛心帶給他人》)
3、歲月流逝,我漸漸明白,在這變化的枕頭里有個不變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有一種情感每時每刻在延續。也許,關于這個世界的故事并不精彩,可它會伴我一生一世。(《我發現枕頭里有個世界》)
4、我知道:世上本沒有恨,只是心中的委屈多了,也便產生了恨。
每當想起這件事,我心中總有一種委屈感,只是這種委屈紿終沒有升華成恨。也許正是這種委屈,造就了我堅強的性格,使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都能坦然面對各種挫折。
5、黃葉子又在落了,居然象是在飄雪,我仿佛聽見玲玲在說:“黃葉子落下來的時候,爸爸就會回來!”我終于知道了劉阿姨眼底的那一抹別樣的神氣了,那是她很深很重的情懷……
回到家,聽見廣播電臺正在播老舍的散文,最后的一句話是:是一位母親,就必定是一位英雄。
6、今生今世,也許不能成為空谷幽蘭,傲世獨立;也許亦不能成為嬌艷的玫瑰,受盡恩寵;但是我可以做一棵向日葵,在藍天下,一步步向太陽看齊。
跟著太陽走,一生都不會錯。
2、 結尾要含蓄有味
有些文章,尤其是小小說之類的文章,事情發展的本身就能表明一切(主旨)。因而結尾時,我們沒有必要點明題旨,那是畫蛇添足,而可以通過情節陡跌、留下空白等手法來使得結尾含蓄蘊藉,耐人尋味。
1、他的第三個夢隨著法院的裁決而破滅。所以,現在的他,每天都在做著同一個夢——希望能夠回到童年。但又有誰能回到童年呢?
小時候的他是沒有夢到他會在這鐵窗里度過余生的。因為那時的夢很單純……(《他的夢》)
2、幾天后,一個鄰居對張嬸說:“你家可真有福,郝市長送了1000元慰問金。有福啊!”張嬸疑惑道:“你聽錯了吧,是100元,郝市長可真是個大好人!”那鄰居說道:“我親眼看的報紙,怎么會錯?上面還有市長把錢交給你的照片呢?”“照片?”忽然,張嬸想到了那秘書胸前黑乎乎的東西。一時愣住了……(《服務》)
3、二個月過后,村公路改建好了,日子又平靜下來。人們依舊騎著自行車在路上來來往往,只有村干部們騎著嶄新的摩托車在上面奔馳……(《修路》)
丟掉“誠信”的背囊之后
……年輕人思索一會兒,把“誠信”拋進了水里。艄公憑著嫻熟的技術,乘風破浪,終于將年輕人送到了彼岸。艄公淡淡地說:“年輕人,我跟你來個約定:當你不得意時,就回來找我。”年輕人隨意地答應著,卻不以為然。他以為,有了身上的六個背囊,他是不會有不得意的一天的。
確實,不久,他就靠金錢和才學擁有了自己的事業;憑著榮譽和機敏,他睥睨商界,縱橫無敵;而健康和美貌更是令他春風得意,娶得如花美妻。他逐漸地忘記了擺渡的艄公,忘記了被拋棄的“誠信”。
最近,已到中年的他,總是做著同一個夢:他坐在一艘小船里,正愜意地游蕩,突然風起浪涌,他被掀入急流之中,他并不下沉。只是水向他的七竅沖來,耳、眼、鼻皆安然無事,水卻沖他唯一的弱處--口猛灌,他感覺到自己開始無盡的沉沒……
他無數次在夢里驚醒。但這次卻是電話鈴聲叫醒,電話那頭傳來驚恐急躁的聲音:“老板,最近風聲太緊,那事是否先停一下。”他似乎也開始慌張失措:“不行,不行……停不了了……”也不知怎么掛的電話。他知道電話那頭的“那事”是什么。多年來,他欺騙了所有的人,包括他的對手和親人:他多次將商品以次充好,他承包的建筑全是豆腐渣工程;他透支著他的榮譽和才能,勸說身邊所有人投資于他,卻把資金用于販賣毒品和軍火走私;他出入高樓大廈,天天酒池肉林,熱衷于夜生活,他的健康和美貌悄然飛逝;他一擲千金,豪賭無度,他背負妻子,頻頻外遇。
這一切都只能解釋為他沒有誠信!
因為沒有誠信,他失卻榮譽、金錢以及他的事業、愛情等一切,這時,他想起了那個渡口,想起了艄公的話。
從監獄里出來,他直奔渡口。艄公已不在,只有那里一條小船依稀當日模樣。那時的年輕人也已垂垂老矣。
從此,渡口多了一個老艄公,無人過渡時,人們總能看到他獨自搖晃在風浪中,似乎在尋找著什么……
4、 結尾要以情(景)動人
抒情式的結尾和景物描寫式的結尾都是值得我們借鑒的。如:
1、漁歌遠了,小船遠了。聽不見,也看不見。只留下一片碧藍碧藍的大海。大海上滾動著一層層美麗潔白的浪花。(《賣蟹》)
2、每每撫摸這拐杖,我就想,老人步履蹣跚需要拐杖的扶持。在人生路上剛起步的孩子,又何嘗不需要拐杖的扶持呢?爺爺,您不就是我人生的拐杖嗎?
3、旁邊,滿頭銀發的奶奶,靜靜地站在那兒,看著孩子們的一舉一動。滿臉的皺紋,在夕陽的渲染下,像一朵盛開的山菊花。看,她眼睛里流露出的是什么?是慈祥,哦,更是幸福!(《眼睛里的笑》)
4、人生是一杯酒,似洌又不洌,似甜又不甜,似苦又不苦;人生是一首歌,似童歌又不是,似流行歌又不是,似老年歌又充滿著青春之氣;人生是一出戲,有悲歡也有離合,有跌宕起伏的情節,又有平淡的情節……人生啊,就是這樣,要讀懂它,就得不斷地敲擊出自己的生命火花!《讀人生》
5、把微笑帶給生活,用微笑去點綴生命。不用再苦苦尋覓快樂,祈求光陰的憐憫;而是含著微笑走過四季,再將它們貯藏成幸福的美酒,享受一生。《把微笑帶給生活》
6、家在農村,沒有喧囂的汽笛,也沒有礙眼的高樓,更沒有刺鼻的煙塵。每一天你都會收藏一份好心情,每一天你都會享受“百事可樂”。
家在農村,真好!
5、 結尾要解開謎團
結尾段:
“叮呤……”考試結束鈴聲響起,她拾起被“委屈”了好久的小紙團,滿含卑鄙地展開,只見上面潦草地寫著“注意:姓名、校名不要超出裝訂線”。頓時,她心里刮起了一陣颶風。
這個結尾很巧妙。待讀完全文,才解開“小紙團”的謎底。雖說是輕描淡寫的幾句,但細細吟味,這里面卻飽含著小作者對應試教育下學生純凈友誼遭到誤會的惆悵。話雖不多,可弦外之音卻不得不使我們思索。
作文的開頭與結尾 篇2
一、導入
同學們,有一句話叫做“開篇如爆竹,結尾如撞鐘”。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文章開頭要像放鞭炮一樣,一鳴驚人;結尾呢,應該像撞鐘一樣,清音有余。可見,寫文章開頭和結尾多么重要呀!為了讓同學們能寫好作文,真正當個小作家,我們這堂課就來學習作文的開頭與結尾。
二、講解方法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作文的開頭方法有很多,但是我們應該首先記住這樣一個原則,就是“一簡,二新,三美”。簡,就是開頭要簡潔明了,不啰嗦。新,就是開頭新穎別致,跟別人的不一樣,與眾不同。美,就是開頭能給人以美感。
那開頭的方法有什么呢?
1.點題式。即一開頭便照應題目,簡潔明快,開門見山。(一學生讀此方式的開頭,再比如我們學習的第一篇作文就是點題式。)
例1:“紅紅的眼睛白白的毛,短短的尾巴長耳朵,身披一件白皮襖,走起路來輕輕跳。”哈哈,大家猜了一定知道,沒錯,這就是小白兔。我最喜歡的小動物就是小白兔。
例2:“我家有只小花貓,吃飯老是要撒嬌。給它一碗魚拌飯,魚兒吃完飯沒少。吃完魚,還要叫,喵嗚喵嗚要要要。”這首兒歌多有趣呀。咦,怎么感覺它描寫的就是我家的小花貓呢?
例3:俗話說:“狗是忠臣。”所以,我喜歡忠厚老實的小狗。
問:誰的作文也采用了“引用式”的開頭呢?
那假如我想寫有關父母的愛的文章,可以引用我們學過的名言什么呢?“父母是愛是天地間最偉大的愛。”
那如果我想寫有關努力學習的文章,我可以引用哪句古詩呢?
那如果我想寫有關團結的文章,我可以引用哪句諺語呢?
3.設問式。提出問題,引起注意。
這也是我們同學常用的開頭方式,那誰的小動物作文就用了這種方式,給我們讀一讀。(學生讀)
例1:同學們,你們養過小動物嗎?我曾經養過一只小狗,它的名字叫彤彤。
那假如我們寫有關植物類的作文,比如寫荷花,用設問式怎樣開頭呢?
4.描寫式。描寫人物,描寫景物,描寫動物,總之用美的語言寫出特點。
例1:狗是一種可愛的家畜。它的聽覺、嗅覺都十分靈敏。它善于看守門戶和搜查物品,還會討人喜歡。
例2:胖乎乎的身上長滿了潔白的長毛,像穿了一件雪白色的皮襖。圓圓的臉上嵌著一對銅鈴般的眼睛,一對三角型耳朵像兩只小粽子豎在頭頂上,一張小嘴的兩邊長著幾根銀白色的胡須。那條又粗又長的尾巴,像一條大辮子,在它的身后甩來甩去。這就是它,我們家可愛的小貓------歡歡。
例3:金魚體態奇特,色彩鮮艷,浮游水中,婆娑起舞,宛如水中盛開的花朵,是一種天然的、活的藝術品。
例4:一進家門,殘忍的一幕出現在我的眼前。哇!整個家一片狼籍,,紙片滿地都是,鞋子東一只西一只,這又是小白做的好事!
5.聯想式。由此及彼,運用排比、比喻,引人入勝。
例1:最近我家來了一位“新客人”,它就是可愛的小貓——咪咪。
例2:我喜歡小狗,喜歡它的機靈可愛,喜歡它的善解人意,喜歡它的忠厚老實。所以,我也養了一只小狗。
那如果你想寫小貓,能不能也用上聯想式。
6.對比式。用別人或別的事物比較。
例1:俗話說:青菜蘿卜,各有所愛。有人愛魚,有人愛狗,還有人愛兔子……而我獨愛小貓!
能不能寫試著寫一個。
7.接近式。寫相關的事物引出。
例1:我非常喜歡加菲貓,所以在家里養了一只與加菲貓一樣的小懶貓。我給取它名字也叫“加菲”。
例2:在我的小床邊有一個特殊的小床,它是半圓形的,就像倒了的竹筐。我在它的上面蓋上了漂亮的小花布,而在里面鋪了松軟舒適的小褥子。這就是我的好朋友“阿飛”的床。阿飛是誰呀?它就是我家的小花狗。
如果我想寫小魚,可不可描寫它的魚缸呢?
三、閱讀你所搜集的文章開頭,看看作者采用了哪種開頭方式?
四、寫一寫,說一說你所寫的小動物的開頭方式,我們看看是否引人入勝呢?
五、總結
最后老師想說,寫文章雖有章法,但并無定法,只要寫得詳細、生動就是好文章。所以只要同學們開動腦筋多積累、多學習,你們還會寫出更好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