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教學設計(精選22篇)
《松鼠》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動物的外形、特點和習性,培養對事物特征的仔細觀察。
2、能用“先……再……然后”說一段話。
3、解課文,能夠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小動物。
【教學重點】
能夠按照一定順序描寫事物。
【教學準備】
有關課文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猜謎揭題,激發興趣
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謎語,看誰能猜出來?“叫鼠不是鼠,尾巴像掃帚,喜歡樹上住,松果當食物!保ㄕl來說一下?)
對啦,是松鼠。(電腦出示圖片。)你們看到它的圖片,你認為它是一種怎樣的動物?用你的話來說一說,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松鼠這一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1、提出自讀要求,引導學生自讀:
過渡語:課文中是怎樣描寫松鼠的呢?下面請同學們自己讀這篇課文,想一想,課文從那幾個方面描寫了松鼠?下面開始讀,看哪位同學學得認真,收獲最大。
2、通過讀課文,你對松鼠有了哪些了解?你認為松鼠是一種什么樣的動物?誰來說一下?
三、精讀課文,感悟課文
1、學習課文的第一段:
同學們學得非常好。老師也覺得松鼠是一種美麗可愛的動物。現在教師請同學們來讀一讀課文第一段,找出課文第一段的中心句,想一想,課文圍繞這一句話從哪幾方面來描寫松鼠的?
2、學生匯報:
主要包括:面孔、眼睛、毛、尾巴等幾個方面。
3、比較句子:
剛才同學們都介紹得非常好,(出示課件)看看這段話,讀一讀,你覺得哪一種寫法更好一些。為什么?
4、指導朗誦課文第一段:
第一自然段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小松鼠的美麗可愛,誰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把它美麗可愛的樣子讀出來。
二、總結第一自然段的學習方法
同學們學得非常好,想一想,我們在學習第一自然段的時候,是按照怎樣的順序學習的?誰來說一下?
課文不僅從外形上說了松鼠的可愛,還從其他方面進行了描寫,現在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小組進行討論,互相補充。
三、學生自學課文,匯報交流,教師指導
1、分組介紹課文學習情況,要求按順序說完整:
⑴ 第二段主要講了小松鼠十分機靈(板書:活動):
、佟∷鼈兪鞘志X得,只要有人稍微在樹根上觸動一下,它們就從窩里跑出來,躲在樹枝底下或者逃到別的樹上去。
、凇∠囊梗ɑ顒訒r間)。
③ 它好象很怕強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窩里歇涼,晚上出來練跑,玩耍,吃東西。
⑵ 第三段主要說了松鼠是怎樣搭窩的。(板書:。
、佟〕鍪菊n文,學習有關順序的“先……再……然后”練習說話。并利用這些詞語說一段話。
②。ㄟ\用擬人化手法生動地說明事物的特征。)
、恰〉谌沃饕f了松鼠主要吃些什么?
、佟∷3V必Q著身子坐著,……用前爪往嘴里送東西吃。(讓學生坐在椅子上邊介紹邊模仿。)
、凇槭裁凑f松鼠很機靈?
③ 冬天怎樣覓食?
四、總結歸納
1、同學們學習得非常好,下面請同學們迅速通讀全文,同桌互相思考討論:課文介紹了松鼠的哪幾個方面?全文可分為幾大部分?每部分都寫了什么?
2、今天我們從外形和生活習性方面了解了松鼠的美麗可愛,關于松鼠你還想知道些什么?誰來說一下?
五、拓展延伸
把這種美麗可愛的小松鼠介紹給你的朋友。
【板書設計】
外形特點:漂亮 可愛
松鼠 活動
生活習性:吃 住
《松鼠》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 品味文藝性說明文形象生動的語言。
2、 了解按照認識事物的客觀規律進行說明的說明順序。
3、培養學生熱愛一切生命的情懷。
教學重點:品味文藝性說明文形象生動的語言。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進行對比閱讀
教學措施:對比閱讀、小組討論
教學過程:
1、導入:同學們一定看過《人與自然》的節目吧,通過這個節目我們認識了不少動物。陳老師最喜歡的動物是熊貓,因為熊貓憨態可掬。所以我喜歡憨態可掬的大熊貓。你們最喜歡什么動物呢?你喜歡的動物最突出的特點是什么?請同學們用半分鐘時間想想,然后采用“我喜歡 的 ”這樣的句式把你喜歡的動物介紹給大家。(目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訓練學生運用形容詞的能力)
看來同學們認識的動物還真不少。今天我們還要來認識一種動物——松鼠。
2、 過渡:松鼠是一種怎樣的動物呢?為了了解松鼠,老師從辭典中查閱了一些資料。
通過幻燈片展示一段材料:
松鼠亦稱灰鼠。體長20-28厘米;尾蓬松,長16-24厘米;體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林棲。用樹葉、草苔筑巢,或利用鴉、鵲的廢巢。嗜食松子、胡桃等果實,有時食昆蟲和鳥卵。年產1-4窩,每窩3-4仔。皮毛可制衣,尾毛可制筆。(說明:為了學習的目的,這段材料經過修改)
從以上這段文字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松鼠的哪些知識?(明確:外形、生活環境、筑巢、吃的食物、生育情況、用途)
3、 對比閱讀
下面我們就對照著這段材料來學習課文《松鼠》。
(1)請學生大聲散讀課文《松鼠》,并談體會:你喜歡材料中介紹的松鼠還是布豐寫的松鼠?為什么?(目的:以學生的感受為主體,讓學生自己去體會出課文的語言形象生動的特點。)
抓住文中的動詞、形容詞及修辭手法進行比較分析。重點分析課文的語言特點:擬人化的描寫,生動形象,富有感情。)
學生邊說我邊板書,并通過板書總結松鼠的特點、簡單地說明文章的說明順序。
。2)簡短討論:你覺得材料與課文,哪個介紹的更好?
。鞔_:二者的目的是不一樣的,并沒有好壞之分。材料注重的是松鼠知識上的介紹,因此要求語言準確明了、簡潔。而本文是一篇文藝性說明文,不僅讓我們了解松鼠,還要讓我們喜愛松鼠,和松鼠成為朋友,因此語言形象生動,極富情感。)
4、 拓展閱讀(也可以作為推薦閱讀)
過渡:其實布豐不僅喜愛松鼠,他還喜歡自然界的很多動物,也寫了很多的動物。(通過幻燈簡介布豐)
組織學生閱讀布豐寫的其他動物的片段,進一步體會布豐的語言特點。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幾個片段。(重點就看一個片段)
看一幅狼的圖片,想一想說一說狼在人的眼中是怎樣的形象?(明確:貪婪、狡詐、兇殘等等。)聯想有哪些和狼有關的成語?(狼狽為奸、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等)。通過幻燈片展示描寫狼的片段,并請學生思考:片段中的狼是一幅怎樣的形象?會讓你聯想到什么樣的人?(孤獨無助、象荒原上的流浪漢。這就是法國博物學家、作家布豐筆下的狼。布豐筆下的狼是可憐無助的,布豐讓我們對狼現在的處境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鞔_布豐寫動物的語言特點:語言生動形象、富于感情)
5、作業:閱讀布豐其他寫動物的文章,評一評它的語言好在哪里。
板書設計:
漂亮 : 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 (外形)
討人喜歡 馴良 :活動范圍、活動時間、吃的食物 (性格)
乖巧 :過水、反應、跑跳、叫聲、情緒、搭窩 (行為)
說明順序:先總后分再補充說明
語言特點:擬人化的描寫,生動形象
教學設計說明
我校教學活動的主題是:聚焦課堂,形成課堂有效互動。我理解的有效互動,就是學生能夠主動地積極地從一堂課中學到他想學到的對他的發展有利的知識。課堂的主角應該是學生,一切以學生為本。我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來設計我的課堂教學的。
通過調查,我發現預備年級學生對說明文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主要了解的是說明方法和說明順序,而對于說明文的語言還沒有涉及。布豐的《松鼠》是一篇文藝性說明文,內容比較淺顯,說明方法也不突出,但語言很有特色。所以我把重點確立為品味文藝性說明文形象生動的語言,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感,培養學生的審美。當然,必要的說明文的知識點還是要掌握的,但都不作為重點來講。如何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去發現語言的美呢?由此我確立了比較閱讀的教學手段,讓學生通過比較自己去發現、體會、感受語言美。另外,我認為當今的學生對生命的意義認識還不夠深刻,對動物的生命可能就更加冷漠了。而預備年級的學生還是很天真的,心靈也很純潔,所以我也想通過這一單元的學習,讓學生感受到生命的可愛,從而熱愛一切生命,包括動物、植物。
《松鼠》教學設計 篇3
松鼠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怎樣描述松鼠的特點,怎樣用準確的語言表達自己觀察的結果。
2.初步了解說明文的文體知識。
教學重點:
1.編寫提綱,復述課文
2.指點學生體會擬人手法的運用,形容詞和動詞的運用。
教學方法:講續
教學手段:幻燈片。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
前面我們學過了兩篇寫景方面的散文名作《春》《濟南的冬天》,并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自然界的美是無處不在的,春景美,冬景也美,而動物呢?也有其獨特的美,獨特的魅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法國作家布豐寫的說明小動物的文章--《松鼠》。為了使大家能更好的學習課文,我們先對大家初步接觸到的作家和說明文的文體知識作點簡略介紹。
二、解題
1.作家:(制版)
布豐(1707~1788),法國學者,作家,博物學家,從小受教會教育,愛好自然科學。26歲入法國科學院。1939年起擔任皇家花園(植物園)主任。他用畢生精力經營皇家花園,并用40年時間寫成了36巨冊《自然史》。
2.文體知識:
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叫說明文。說明文總的要求是用"說"的手段。達到"明"的目的。其特點是:
。1)客觀性,即持客觀態度,依照客觀事物的本來面目作介紹,不能憑主觀想象任意改變;
。2)科學性,即提示客觀規律,經得起實踐的檢驗;
(3)實用性,即要求詞能達意、詞盡意止,使人明其言知其意,講實用,講究效果。
3.介紹本文體裁有什么特點:
《松鼠》是一篇說明文,是用文學筆調寫的,它的主要特點是用形象的描寫手法對事物的特征加以生動的展現,寓說明于敘述描寫之中,以取得形象、生動的效果。
4.檢查預習情況,正音釋義。[放在范讀后]
苔蘚(tái xiǎn) 狹窄(zhǎi) 圓錐(zhuī) 惹惱(rě)
褐色(hè) 蟄伏(zhé) 矯。╦iǎo) 馴良(xùn)
榛子(zhēn) 捕捉(bǔ) 乖巧(guāi) 櫸實(jǔ)
橡栗(lì) 櫟樹(lì) 帽纓(yīng) 分叉(chà)
三、范讀課文,訂正字音。
四、學生自讀課文。
五、討論段落劃分。
根據課文結構與取材特點,本文可分為三個段落。
第一部分(1節):總體介紹松鼠的特點:漂亮、馴良、乖巧;
第二部分(2~5段):主體部分,分別介紹了松鼠的三個特點;
第三部分(6節):補充介紹松鼠的用途,是有用的小動物:(討人喜歡)
強調:由文章結構安排可知,課文說明的順序是先總說,后分說。
六、討論分析課文介紹松鼠三個特點的主體部分的第一層次(第2段)。
1.學生齊讀。
2.提問:
。1)這一段介紹松鼠幾個形體的特點呢?
兩個,一是漂亮;二是"最不像四足獸"。前兩句總寫全身,先寫了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從頭部寫到身軀,后突出尾巴,寫出松鼠特有的樣子。
后兩句寫它們的第二個特點有兩個方面,一是它們常常豎著身子坐著,這是與一般四足獸趴在地上相區別的。用了這個比喻,松鼠吃東西的動作更明白了,在兩點說明之后,再概括一句,我們也就容易理解了。
(2)作者是如何描述松鼠的外貌的?用了哪些生動的詞語?
漂亮是松鼠的總的特點。松鼠的每一部分又各有特點。用"清秀"形容面容,用閃閃有光形容"眼睛",這是寫松鼠面部的漂亮。"清秀"多用來形容如同學們一般年齡的少男少女,現在被作者用來形容松鼠的面容,加上"閃閃發光"的眼睛,是多么惹人喜愛呀!寫其身體和四肢呢,用了"矯健輕快敏捷機警"等詞,這些詞也多用來寫人,如寫運動員等,現在,作者也用來寫松鼠了,而用"敏捷機警"前都加了副詞"非常",說明其程度尚不是一般地敏捷機警,這樣就把松鼠區別于其他動物的特點突出了。
大家看看,這里寫松鼠"機警",下文有一段文字與此相照應的,是哪里呢?一對是下段寫松鼠警覺的一段文字。
。3)作者又是如何寫松鼠尾巴的呢?一用"帽纓"形容尾巴,既相似,又給人美感,與"玲瓏"的小面孔相映襯。是"格外漂亮"。這條尾巴呢,又很富有動態美,你瞧它"老是翹起來",一個"老"字,顯露出作者的喜愛之情。而且"一直翹到頭上",身子與尾巴的比例又與眾不同,看上去"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涼"。這就寫出了松鼠身子的奇特處。一個"躲"字寫得很富有情趣。
松鼠(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二、分析第三層、第二層。
1.學生朗讀第三段,思考:
這一層主要寫了松鼠的什么特點呢?又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的呢?
--主要寫松鼠馴良的性格,寫了三個方面:一是松鼠的活動范圍:"經常在高處活動"。
二是活動的時間:"晚上出來練跑,玩耍,吃東西",顯得活潑有趣。
三是松鼠主要的食物和尋食習慣,表明它的馴良。
這樣就更加深了"討人喜歡"的印象。
2.朗讀第4、5段,思考:
這一層主要寫了松鼠的什么特點?兩段是從哪兩個方面來進行描寫的呢?
--這一層主要表現松鼠的乖巧。
第四段寫松鼠的動作,突出其兩個特點:
一是聰明警覺,看,松鼠會"用一塊樹皮當作船,用自己的尾巴當作"帆和舵"。松鼠不僅知道"乘船",而且還會"揚帆使舵"。其乖巧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是輕快敏捷,"小跳著前進","有時也連蹦帶跳","叫聲很響亮",說明其討人喜歡。
第5段呢,寫松鼠的筑窩,先說松鼠懂得選擇環境,"樹枝分叉的地方,又干凈又暖和",再說松鼠搭窩的方法,使得窩"既寬廣又堅實","既舒適又安全",然后再介紹窩口的特點。這些都說明了松鼠的乖巧,突出了"討人喜歡"。
三、學生瀏覽全文,體會松鼠的可愛,"討人喜歡"
四、解疑答問。
五、做練習(一)(二)(三)
六、復述課文,抓住提綱。
《松鼠》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
1、抓住關鍵句子,準確把握說明文說明事物的特征;
2、學習文中準確而生動的語言;
3、了解松鼠的生活習性,激發關愛、保護野生動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課文中準確的說明,生動形象細致的描寫。
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境
同學們,你看過《人與自然》節目嗎?你喜歡其中介紹的動物們嗎?在這些可愛的精靈中你最喜歡誰呢?用一兩句話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它呢?(用“我喜歡_____的_____”句式)
(溫順的小貓,忠誠的小狗,蹦蹦跳跳的兔子,會唱歌的鸚鵡,憨態可掬的熊貓,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老黃牛)
從剛才同學的發言中,你知道老師看到了什么?老師感受到了同學們的一顆顆博愛之心,正是它構筑了我們這個世界的和諧與美好。
今天老師要跟大家介紹的也是一種小動物,它是誰呢?別著急,它來了(用多媒體播放“松鼠”影片),
看完了影片之后,用簡潔的語言告訴老師,你喜歡這位剛認識的朋友嗎?你最喜歡它什么?用一個詞概括一下。
那么,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關于這位朋友的秘密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法國著名博物學家布豐的一篇文藝性說明文——《松鼠》。我們先認識一下作者:(多媒體:作者簡介)
經過同學們的預習,現在還有生僻的字詞嗎?沒有了,那我們就來一個課前熱身運動——
二、課前熱身(多媒體演示)
你能讀準下列生字嗎?
馴良( ) 矯。 ) 帽纓( ) 榛子( )
橡栗( ) 蟄伏( ) 苔蘚( ) 櫸實( )
你能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嗎?
馴良 矯健 蟄伏
三、整體感知(快速瀏覽全文)
1、自由朗讀課文,了解說明對象的特征;
2、勾畫圈點,畫出文中運用擬人手法的句子;
3、生疑發問,深入課文,把你發現的問題隨時圈記下來與周圍同學合作解決;(自由組合,六人一組,在小組內把問題進行集中篩選,每小組提1——2個)
四、 合作探究
1、你能用一句話或幾個詞語概括出松鼠的特征嗎?
明確:松鼠是種漂亮的小動物,它馴良、乖巧、很討人喜歡。
2、分組討論:
A組:(1)你認為本文的結構層次是怎樣的?
。2)你喜歡松鼠嗎?請你結合課文介紹的順序說說松鼠在哪些方面討人喜歡?
B組:你在剛才的閱讀中發現了哪些問題,經過小組討論后,有沒有還未解決的呢?說出來,我們大家一起來解決。(互相質疑,解疑)
A、為什么說松鼠最不像四足獸?
B、為什么說松鼠不是肉食類的動物?
C、第6自然段起什么作用?
4、假如你就是一只最漂亮的松鼠,請你給大家展示一下自己動人的外貌、馴良的性格、乖巧的動作吧!(老師用多媒體展示松鼠漂亮的外形,指導思路:順序、語言)(寫作—交流—點評)
面容 眼睛 身體 四肢 尾巴 體態吃相
清秀 閃閃有光 矯健 輕快 美麗 坐著,用前爪送吃
(剛才同學的發言,不僅注意了語言的準確,而且還運用了擬人的手法,盡量做到了生動,這也正是本文語言的一大特色。)
5、能言善辯
下列有兩段同樣是介紹松鼠的文字,試與原文比較一下有什么不同。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在高處活動,因為怕強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窩里歇涼,晚上出來練跑、玩耍、吃東西,它過水的時候,用一塊樹皮當做船,用自己的尾巴當做帆和舵。它十分警覺,只要有人在樹根上觸動一下,它們就從窩里跑出來。松鼠的窩搭在樹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凈又暖和。它一胎能生三四個。
松鼠亦稱灰鼠,哺乳綱,松鼠科。體長20—28厘米;尾蓬松,長16—24厘米。體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林棲,用樹葉、草苔筑巢,或利用鴉、鵲的廢巢。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實,有時食昆蟲和鳥卵。年產1—4窩,每窩產5—10仔。分布于我國東北至西北,以及歐洲各地。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筆。
五、拓展延伸
1、學習了本文之后,你覺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紹動物呢?(討論)
。ˋ、準確、生動的語言;B、合理清晰的結構;C、鮮明的事物特征;D、恰當選用說明方法。)
2、讀完本文,你愿意成為一只可愛的小松鼠嗎?當你左邊是閃亮的屠刀、右邊是漆黑的槍口、眼前蔓延著樹樁,你還愿意嗎?當“誰知盤中餐,最愛是松鼠”成為一種時尚的時候,你是否還愿意呢?
那你愿意為保護這些像小松鼠一樣可愛的人類的朋友作點什么呢?
我們還是先看一則人民網2004年9月登載的一條發人深思的消息吧!
人民網2004年9月
小學生畫哭泣的貓頭鷹 期待人類停止破壞環境
取名《期待》,希望人類停止破壞環境
本報訊(記者王卡拉)昨天下午,觀看北京猛禽救治中心的猛禽時,一位小學生畫了一幅哭泣的貓頭鷹。為慶祝已經救治了1000只猛禽,北京猛禽救治中心特地將城區青少年科技館生物小組的學生請到了救治中心,給他們上了生動的一課。
活動剛開始時,救治中心的王助理讓24位孩子們畫出自己認為的猛禽。其中一個孩子畫完后說:“我畫的是貓頭鷹,它正在哭,因為世界上最后的一棵樹也被人類砍掉了,它的鳥蛋也破了,我希望人類能停止破壞環境,所以給畫起了個名字叫《期待》。”一個小姑娘說,這幅畫表達了她對地球的關心。
為了喚起人們保護動物的良知和責任,放飛你想象的翅膀,用你喜歡的方式,為保護這些處境日益艱難的人類的朋友獻出自己的愛心吧!(公益廣告、漫畫、表演……)
六、作業 布置
那現在我們就一展身手,用生動的筆觸記下你喜歡的小動物吧!
《松鼠》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的
一、 掌握根據事物特點組織材料的方法。
二、 體味用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物
三、 提高表達能力。
教學設想
一、這是一篇科學小品文,它既有一般說明文的平實準確的特點,又有生動活潑的描繪,所以,怎樣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文章說明語言的準確和生動,是本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二、本文的結構比較簡單,只要求學生掌握整體的思路,對課文不作瑣細的分析。
三、運用多媒體作為直觀教具;
四、教學方法:學生自主學習,注重學生能力上的訓練。
五、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 明確體裁、教學目標 復習、思考、圈畫
2 組織學生交流預習情況(字、詞、課文層次結構等) 閱讀、交流、思考
3 創設問題:為什么說松鼠是一種討人喜歡的小動物?(組織學生朗讀第一節) 朗讀、個別發言
第二塊:理解文內容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 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松鼠的漂亮、馴良、乖巧各表現哪些方面 朗讀、交流、思考、自由發言
2 組織質疑:松鼠漂亮、馴良、乖巧的特點能否換位置來介紹? 質疑、思考、發言
3 學習評價:說說你最喜歡小松鼠的哪個或者哪些方面?并請說明理由 暢所欲言
4 思維拓展:放準備好的一小節松鼠的影片,提出問題“除了文章中介紹的松鼠的特點外,你還認為它具有哪些特點?” 欣賞、思考、自由發言
5 組織討論:本文的語言準確、生動,找出相應的句子加以體會 分組討論、自由發言、個別發言
第三塊:語文活動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 提供其他一些小動物圖片,讓學生介紹他們印象最深的方面 討論、發言
第四塊:布置作業
1. 把剛才語文活動的發言整理成一篇300字左右的小文章;
2. 課后收集有關松鼠的其他方面的內容,結合課文的介紹,以小組為單位,出一期松鼠的手抄報。
《松鼠》教學設計 篇6
一、教學目標:
1、掌握根據事物特點組織材料的方法;
2、 體會用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物;
3、 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說明文嚴謹的結構特點。
2、體會準確生動的科學小品的語言特點
三、教學時間:1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走近作者
1、同學們,請看屏幕上的小動物是什么。浚ㄋ墒螅┱l能說說你對它的印象?
師:如果讓你寫篇介紹松鼠的文章,你知道該如何觀察、從哪些方面去介紹嗎?
(外形、生活習慣、性格等。)
2、同學們說得非常好,非常全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介紹松鼠的文章通過預習,同學們能告訴老師這篇文章的體裁嗎?——說明文。(齊說)
看來同學們都預習得很好,那你們對本文的作者又有何了解呢?——先由學生自由發言,公布他們的預習結果,再打出幻燈片,齊讀。(布豐:(1707年——1788年)法國博物學家,作家,進化思想的先驅者,從小受教會教育,愛好自然科學。他用了40年時間完成了36卷的《自然史》。)
為了大家更好地學習課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本文的一些字詞。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大家都進行了充分的預習,對《松鼠》一文有了一定的了解。你能詳細說出對松鼠的了解嗎?請大家快速讀課文,說說松鼠是一個怎樣的小動物?
(外形是漂亮,習性是馴良,性格是乖巧)(師邊說邊板書)。
那這三個詞語出現在文章的哪里呢?第一節。◤娜目,第一節有什么作用?)
2、快速看一下全文,文章哪幾節與這三個特征是一一對應的?
(漂亮對應的是第2節,馴良對應的是第3節,乖巧對應的是第4、5節。)
那就結構上看,第一節與接下來的幾節是什么關系呢?
是總分關系。(師板書:總寫,分寫)
3、很好,那漂亮、馴良、乖巧這三者之間可以調換順序嗎?(老師提示:由外形再寫到習性、性格……)
與上文的對應關系和由外在寫到內在,這叫由表及里的邏輯順序!
4、那同學們再思考一下,第6節的內容,這一部分可以歸到松鼠的三個特征里去嗎?
師:這部分內容可以省略不寫嗎?
師:主要寫了三個特征,又寫了其他一些非主要的信息,有什么作用呢?
。ㄓ芍鞯酱危
小結:在這一檔案中,我們歸納了說明文中的說明對象——松鼠,對象的特征——漂亮、馴良、乖巧,以及說明的順序。
三、評選明星,深化理解
1、通過我們對文章的梳理,同學們對文章有沒有具體的印象呢?
那同學們都拿起筆,細讀全文,結合文中具體對松鼠漂亮、馴良、乖巧這三個特征做具體說明的語句,給你們5分鐘時間,今天換一種形式來歸納一下文中的信息,假設動物王國正在評選明日之星,其中有靚麗之星、親善之星、智慧之星等獎項,你覺得可愛的小松鼠會符合他們的評選要求嗎?請以第一人稱寫一封推薦信,推薦松鼠去競選其中的某一獎項,要求將松鼠符合這一獎項評選要求的特征交代清楚,這樣松鼠競選成功的可能性才大啊。
例如老師要推薦小松鼠為智慧之星,就要從松鼠它選擇窩址,搭窩過程、窩口設計方面體現松鼠的聰明、能干,富有靈性。
請以“松鼠是一種__的小動物,因為它__ __ __,所以我覺得評選它為__之星當之無愧”的句式寫信。
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第一組推薦松鼠競選靚麗之星,第二組親善之星,第三第四組智慧之星,前后桌討論,相互補充,推出松鼠符合條件的完美形象。再給你們五分鐘時間,大家好好討論,動筆寫一寫。提示:前面加上推薦的對象。
2、好,我們一起來聽聽你們的推薦信,就從第一組開始吧。
尊敬的百獸之王:我是來競選靚麗之星的。因為我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面容清秀,眼睛閃閃有光,身體矯健,四肢輕快,非常敏捷,非常機警。玲瓏的小面孔上,襯著一條帽纓形的美麗的尾巴,顯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翹起來,一直翹到頭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涼。我的吃相像人一樣,顯得很文雅,所以我熱情地向您推薦松鼠!
學生們聽到這略帶夸張的語氣都笑了。
師小結:好,你很勇敢,是第一個讀推薦信的人,在文中找的也很準。(打出幻燈)文章是用清秀、閃閃有光……這些詞語來修飾松鼠的漂亮的。那么親善之星呢?
生13:尊敬的組委會:我覺得松鼠是一種馴良的動物,因為它不躲藏在地底下,經常在高處活動,像鳥類似的住在樹上,滿樹林里跑……(將整個第三節讀了一遍)
師:老師我自封為組委會的委員長,我從你的推薦中只看到了松鼠的活動范圍師在樹上,活動時間是晚上以及它常吃的食物,為什么你要選擇這些來推薦松鼠的馴良呢/
生13低頭不語。
師:好吧,你先請坐下,再細細地讀一讀這一部分,體會一下語言中的含義。
生14:尊敬的評委們:你們好!松鼠是一種馴良的小動物。我們一直生活在樹上,從不接近人的住宅,有自己生活的范圍,不會影響到人們的生活。我們白天躲在窩里歇涼,晚上出來練跑,玩耍,吃東西,這種生活習慣恰恰與人相反。我們雖然也捕捉鳥雀,卻不是肉食獸類,常吃的食物是堅果類,即使餓壞了,也不會傷害到人類。
師:你說得太好了,在你讀推薦信的時候,我看見很多同學在頻頻點頭,看來同學們都很贊同你的觀點。那么,我宣布,接納你的推薦信,我們同意松鼠擔任親善之星!事實上,對松鼠馴良這一特征的認識,也正是從人類角度來看的,松鼠能與人類和睦相處,所以人們就認為它是馴良的(打出幻燈小結:這里是通過松鼠的活動范圍、活動時間和常吃食物表現了松鼠的不侵犯、不騷擾人類,不傷害人類以及人類所畜養的牲畜這方面來表現松鼠的馴良的。)
師:最后我們一起來看看乖巧之星的評選情況。
生15:尊敬的評委團們:我就是人見人愛的松鼠?,我能劃船,多機靈。一到危險時刻,可矯健了,一忽兒就蹦沒了影,我那高亢的叫聲也清脆悅耳。我還能搭窩,窩可謂是五星級旅館,躺在里面又舒服又安穩。因此,我相信我能當選智慧之星。
師:相信?看來還不太自信?那是不是覺得自己的推薦詞在說明原因的時候還不太貼合“乖巧”呢?我們先思考一下,“乖巧” 這個在我們現在的理解中是什么意思?
生小聲在下面議論:聽話……
師:對!那在文中呢是不是指“聽話”的意思?
一生做恍然大悟狀,忙舉手:尊敬的明日之星評選組委會:我想推薦松鼠競選智慧之星,因為它的行為舉止總透著一股子靈氣。看它過水的樣子,乘于樹皮做的一葉小舟之上,挺著胸脯,向四處張望,而蓬松的大尾巴則成了帆和舵,為它指引了前進的方向。它既敏捷又機靈。漫步于樹林中,雙腳踏上落葉時的沙沙聲,總能引得深居穴中的小松鼠們,滋溜一聲躥得沒了影。而且呀!它們的搭窩技術可高超了,細心的松鼠總是費盡心思地把窩筑得又干凈又暖和,為下一代在此茁壯成長遮風擋雨。它當選智慧之星當之無愧!
師:同學們覺得她的語言用哪個詞語可以形容?
師:是的!她的語言很優美啊,同時也點出了松鼠乖巧的特點。結合剛才兩位同學的推薦信,我們可以看出,文章是從松鼠過水方法,警覺性強,跑跳敏捷,叫聲特點,搭窩特點來表現松鼠的聰明、機警、能干,有靈性的。(幻燈)
四、品味語言
1、同學們在為松鼠寫推薦詞的時候,對松鼠就有了深刻而具體的印象,那么,我們為什么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將松鼠的有關知識了解得如此透徹呢?
師:對,這要歸功于本文的語言。大家說說看,說明文的語言要符合什么特征呢?
生;準確!
師:對,準確性。老師先賞析給你們看:這幾個詞語用來強調觸動之輕、松鼠的警覺度之高,體現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接下來請同學們仿照老師的賞析,自己動手找找看。(1、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經常在高處活動。2、它們從來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呆在小樹叢里,只喜歡大的樹林。3、它們好象很怕強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窩里歇涼,晚上出來練跑,玩耍,吃東西。4、有人說,松鼠過水的時候,用一塊樹皮當作船,用自己的尾巴當作帆和舵。)哪個同學先來試著體會一下語言的準確性呢?
生16:第一句里的“經常”,說明松鼠活動大部分在高處,而不是全部。因為下面也寫到樹被風刮得太厲害了它們也會下樹的。
“從來不”表示了沒有例外。“好象”表明這個結論只是作者猜測的,沒有科學依據,這正體現了作者嚴謹的科學態度。
“有人說”表示不是作者自己親眼所見,只是聽別人說起過,也體現了語言的準確性。
2、課文中使用了一些修辭手法,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生動性。“面容清秀”“玲瓏的小面孔”“美麗的尾巴”中用“清秀”“玲瓏”“美麗”對松鼠作了人格化的描寫,突出它的“漂亮”。 運用擬人手法對松鼠作了人格化的描寫。再去文中找找,還哪些句子體現了語言的生動性?
生21:第一節,還有他的叫聲,把它的小松鼠叫成兒女
文中還有一些準確的動詞,也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松鼠的形象,體現了生動性。大家快速地找找看。
生很快地瀏覽,報出了“矯健”、“輕快”、“敏捷”、“機警”等詞突出了松鼠的美麗而富有活力。搭窩時”搬”、”放”、”編扎”、”擠”、”踏”等表示復雜動作的詞描述巧妙能干。“它們就從窩里跑出來,躲在樹枝底下,或者逃到別的樹上去”等詞表現松鼠的敏捷
五、創新展示,妙想奇思
1、我們通過對說明對象、對象特征、說明順序以及說明內容對松鼠有了全面的了解。同學們希望把這么可愛的小動物留在身邊嗎?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學習和課前的準備,展示自己的學習收獲。
寫出自己最喜歡的小動物,說出它的特征,讓其他同學去猜他的名字。
六、總結拓展 凝眸精靈
1、本文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和多種修辭手法,文筆既有說明文的樸實準確,又有散文的生動形象,多姿多彩富于趣味,帶有一定的文藝色彩。是一篇文藝性的科學小品文。文中洋溢著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我們的身邊的有許許多多的動物園,我們要善待動物,
和諧共存,讓我們一起努力!
2、作者對松鼠有很多精彩的描寫,請摘抄出來,揣摩品析,同學們課后可以再去找幾篇以動物為說明對象的文章,試著用本課掌握的學習方法去閱讀文章,認識更多可愛的動物,修改自己描寫小動物的片段,使之成為文章。
板書設計:
總寫:漂亮、馴良、乖巧 ︳由
分寫————————→ ︳主
由表及里 ︳到
補充寫:其他特征 ↓ 次
《松鼠》教學設計 篇7
一、導課
先播放中央電視臺的動物世界片頭。
不用問,大家都熟悉這優美的旋律是中央電視臺的動物世界專題節目的片頭。從你們臉上的表情可以看出,大家都很喜歡這個節目,因為我們大家都喜歡動物。所以,新課本專門組合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單元:動物世界單元。
二、了解單元要求。
齊讀單元導語。
這一單元我們要著重學習些什么?編者的意圖何在?
三、激發學生興趣,進入新課學習。
你最喜歡什么動物?請用簡單的話說說你的理由。(注意評價:很會抓住動物的特征。)
今天,我們也要來認識一種可愛的小動物,我先不告訴大家它是誰,我們來猜一個謎語:幻燈片
大家為什么能一下子就猜出是松鼠,而不是其它動物呢?因為這個謎面抓住了松鼠的特征。(板書:抓住特點)介紹動物,我們也應該抓住動物的特點來介紹。
四、作者介紹
名家是如何介紹動物的呢?先來認識一下這位名家:布豐(幻燈片)誰來介紹?齊讀介紹。
五、整體感知
現在,我們就走進課文,看布豐如何向我們介紹松鼠的/
速讀課文,思考問題:(幻燈片)
1. 請用一句話簡要介紹,初讀課文,你從文章里讀出了什么?
2. 哪句話能概括松鼠的特點?從文中畫出。
3. 哪幾個字要注意讀準,哪幾個詞要注意理解,推薦給大家。
六、研讀探究
通過第一遍的整體感知,我們對全文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這是泛讀的要求,對于名家名篇,我們應該精讀。要深入了解課文內容,就必須深入研讀。下面,我們分工閱讀:具體分工。1. 每一節的具體內容是什么?圈點重要的詞句概括。(結合閱讀)
2. 你能說說全文的思路嗎?
。ń鉀Q問題時結合板書)注意突出:抓住特點
七、個性選讀
作者抓住特點,有條有理得向我們介紹了討人喜歡的小松鼠。
1. 你覺得文章的哪些描述特別惟妙惟肖,招人喜歡,能否加以點評。
2. 作者為什么能介紹得如此生動呢?你覺得原因何在?(多角度,有感情)
八、合作探究
再回讀課文,深入探究課文,你還有什么問題不明白嗎?提出來,讓我們大家一起來解決吧。
九、課堂延伸
你也有特別喜歡的動物吧?能不能抓住特征,有感情地介紹幾句。(幻燈片)
十、結語
這篇課文為本單元的學習拉開了序幕,讓我們滿懷對人類生態環境的關注,跟著課本走進豐富多彩的動物世界吧!
十一、作業
為你喜歡的動物擬一個謎面,注意抓住特征
《松鼠》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10個字。正確讀寫“敏捷、光滑、搭窩”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鼓勵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一個自然段。
3、了解松鼠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激發學生以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4、學習作者是怎樣把各部分寫具體的,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
【教學重點】
了解松鼠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學習作者是怎樣把各部分寫具體的。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寫小動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猜謎語,猜猜這是什么動物?
。ǔ鍪局i語:形狀像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樹枝上,忙著摘果子),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課題松鼠。齊讀課題兩遍。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如果是你來寫松鼠,你打算從哪幾方面來寫它呢?咱們來看看別人是怎樣來寫這美麗的可愛的松鼠的。
2、自讀課文,畫出課文生字新詞,對于不懂的地方可以采用查字典,問老師和同學等方式來解決,也可以在課文中做一個標記,在課文的進一步學習中慢慢體會,慢慢解決。邊讀邊想一下作者都寫了松鼠的哪些方面?
3、小黑板出示生字,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采用多種方式進行:
。ㄖ该I讀,分男女生讀,小組賽讀,開火車讀,搶讀等方式進行。)
4、指名接讀課文,要求讀通順、流利。讀完后讓學生講價一下學生讀得怎么樣。
三、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1、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
課文都寫了松鼠的哪些方面?你喜歡對松鼠哪部分的描寫?學生自由讀課文,用筆圈畫出自己喜歡的詞句,對不理解的地方可在旁邊打個問號。
2、匯報交流:
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講解,具體可涉及到的內容是:
⑴ 描寫松鼠的外形的部分(第一自然段):
、佟∵@部分課文中用了一句話概括了松鼠的外形特點,誰讀給大家聽聽:
。ò鍟攸c詞:美麗,討人喜歡)
、凇∧隳茏x一讀描寫松鼠美麗、討人喜歡的句子嗎?
。ɡ首x指導:讀的時候要讀出那種喜歡的語氣。)
、邸】偨Y板書:
松鼠是一種美麗的小動物,很討人喜歡,圍繞著它的美麗,它的討人喜歡,作者寫了松鼠的“玲瓏的小面孔”,“閃閃發光的小眼睛”,“灰褐色的毛”,“毛茸茸的大尾巴”。
、堋≈R積累:
指導背誦:這一段里共有5句話,依次寫了:
a、松鼠的美麗,討人喜歡。
b、四肢靈活、行動敏捷。
c、小面孔上的小眼睛。
d、毛。
e、尾巴。
、啤∽屜矚g的學生讀一下喜歡的段落,并說一說喜歡的原因或者喜歡其中的具體的哪一點或者哪一句。
、恰≈笇Ю首x,第2自然段要求學生讀出它的靈活機敏:
(讀的方式:指名讀,范讀,男女分句接讀。)
只要有人觸動一下樹干,它們就躲到樹枝底下,或是連蹦帶跳地逃到別的樹上去。晴朗的夏夜……它們好像怕強烈的日光,白天常常躲在窩里歇涼,只在樹枝被刮得亂搖晃的時候,它們才到地面上來。
、取〉3自然段著重讓學生讀一下松鼠怎樣搭窩,體會松鼠搭窩的有條理性:
(讀的方式:齊讀,指名讀。)
先……再……然后……還……
。◣熜〗Y語:多么有心機的松鼠呀,把窩搭得這樣細致,考慮得這樣周密,這樣的窩就不怕風吹雨打了,這樣的窩多暖和,多安全呀。
⑸ 第4自然段(讀的方式:指名讀)要讀出松鼠的聰明有趣:
它們吃東西的時候……直著身子坐……用前爪捧著往嘴里送。
秋天,……塞……;冬天,……扒開……
3、集體總結:
松鼠這篇課文作者都寫了松鼠的哪些方面的特點,作者是怎樣寫的。
四、品讀課文,感悟語言
你喜歡作者對哪部分內容的描寫,讀一讀。
你喜歡課文中的哪些句子,讀一讀。
五、積累運用
1、你喜歡哪些句子或詞語,請抄在詞語積累本上。
2、你喜歡哪種小動物,回家觀察一下,仿照本文作者的寫法把你喜歡的小動物寫一寫。
《松鼠》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 11 個生字。
2.指導學生朗讀課文,了解松鼠的特點;激發學生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人文情懷。
3.引導學生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細致的描寫,積累語言。
4.引導學生能用較準確、生動的文字對某一動物的特點進行說明。
[重點難點]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感受松鼠的特點。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布置學生搜集相關資料。了解作者和松鼠的有關知識。
[課時安排] 1 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課件播放松鼠影片,再現課文內容。
2.看了錄像,你喜歡松鼠嗎?為什么?
3.法國著名的博物學家布封也非常喜歡松鼠,在他的筆下,松鼠是什么樣的呢?讓我們一起走進文中看一看。(出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檢查字、詞讀音。注意讀準“玲瓏、苔蘚、勉強、圓錐”等詞語。
3.再讀課文,整體感知。布封筆下的松鼠給你什么印象?
三、閱讀提示,明確要求
1.這是一篇文藝性說明文,也是一篇略讀課文。閱讀提示中提出了明確的學習要求,大家先讀一讀,勾一勾。(學生閱讀勾畫,教師相機提出建議。)
2.依據要求,師生共同制定學習目標。
。1)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松鼠?可以就你最感興趣的某一部分繪制一幅圖,給它起一個名稱,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畫面。
(2)閱讀課文,勾畫出自己最喜歡的句段,并說說喜歡它們的原因,想想在表達上與《鯨》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3)從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對松鼠的喜愛?品讀有關句子。
四、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個問題自學探究,再在四人小組內討論交流,就不同意見進行磋商,并聽取同學的獨特見解。師生評議。
五、全班交流,突破重點
1.閱讀文章,抓住要點。
引導學生從總體入手,在閱讀中抓住文章的要點,知道文章說明了哪幾個方面的內容。(課文各段第一句點名了說明對象,即文章是從松鼠“外形漂亮”“行為乖巧”“性格馴良”三方面來具體說明的。)
2.探究本文與《鯨》在表達上的異同,本課的教學重點。
(1)設計下列句式引導學生歸納。
相同點之一:《松鼠》和《鯨》都用了__________的方法,例如 相同點之二:《松鼠》和《鯨》都__________,例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設計下列表格,引導學生比較。
不同之處
《松鼠》的舉例
《鯨》的舉例
3.再次閱讀,總體感受,深入體會。
引導學生再次閱讀,從總體上深入領會文章,鼓勵學生以賞析的態度來深入理解文章,深化對“松鼠”的認識。
六、拓展延伸
在布封筆下,小松鼠善良可愛,大象溫和憨厚,鴿子夫婦相親相愛,具有人類的一切美好品質。這位著名的博物學家畢生從事博物學研究,用 40年時間寫出了36冊巨著《自然史》,如果同學們感興趣,課后可以閱讀《自然史》。
《松鼠》教學設計 篇10
一、教材分析及教學設想
《松鼠》生動形象地描寫了松鼠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全文共有四個自然段,按照松鼠的外形和生活習性兩方面介紹。第一自然段描述了松鼠的外形特點,二、三、四自然段從松鼠的活動、住和吃這三方面,介紹松鼠的生活習性。
文中第一自然段對松鼠的描寫雖然栩栩如生,但因學生從未見過松鼠,所以僅憑文字介紹依然無法使松鼠的形象在學生的頭腦中鮮活起來。教學中,我設想憑借多媒體課件形象直觀的優勢,逼真地展示松鼠的形象,為學生提供一個理想的思維環境,使學生建立清晰的認知表象。第二部分寫松鼠的生活習性,要體會作者是怎樣把松鼠活動、住和吃這些生活習性寫具體的,是教學的難點。針對學生的認知狀況,我設計了讓學生通過反復閱讀,領悟文章內容后,再根據自己的理解扮演松鼠,介紹松鼠的生活習性,加深認識。把抽象的語言文字轉化為具體的形象的動作,讓學生加深記憶。
二、教學目標
1、能讀會認生字11個,寫字10個。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了解松鼠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激發學生喜愛動物的感情和保護動物的意識。
三、教學重點
了解松鼠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
四、教學難點
學習按一定順序及抓住特點觀察的寫作方法。
五、課前準備
1、介紹松鼠的多媒體課件。
2、學生課前搜集有關松鼠的資料。
3、每個同學做一個松鼠頭飾。
六、教學過程(兩課時)
第一課時
。ㄒ唬┎轮i語,引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小客人,跟你們一起上課,你們猜,它是誰?(出示謎語:形狀像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樹枝上,忙著摘果子。)這節課我們學習一篇介紹松鼠的文章。(板書課題)從松鼠的名字中同學們能發現它的一些特點嗎?
2、補充介紹:松鼠也叫“灰鼠”。一般長相都是身體細長,尾大多毛,眼大,性格活潑,喜歡上竄下跳,稍有風吹草動即竄入密林或草叢中。
3、除了這些,同學們還想知道什么?
[由于同學們沒見過松鼠,對松鼠的知識了解甚少,上課伊始為學生補充介紹一些有關松鼠的知識,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ǘ┙涣髡n前搜集的有關松鼠的資料。
1、課前,老師請大家搜集了有關松鼠的資料,誰愿意把你搜集的資料介紹給大家,也可以告訴大家,你是用什么辦法搜集到的?
2、小組交流后,推選同學在班上說。
。ㄈ┏踝x課文,隨文識字。
1、學生自由讀文,思考: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自己想辦法解決。)
2、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可以坐著讀,可以站起來讀,可以找伙伴一起讀,也可以請老師和你一起讀。
[識字能力是學生獨立閱讀的基礎,教師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或適合的方法識字,尊重學生個性需要,能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逐步養成獨立識字的能力。]
(四)熟讀課文,整體感知。
1、采用多種方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練習讀文。
3、讀全文,小組討論:課文介紹了松鼠的哪幾個方面的內容?
[設計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體現了“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個性。]
第二課時
(一)播放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觀察松鼠的特點。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的課堂里迎來了一位小客人?矗钦l?錄像里,拍攝了松鼠的一些生活習性,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學生對課文的主角——松鼠了解不多。教師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讓一只鮮活的松鼠呈現在學生面前,化抽象為具體,既有效地吸引了學生,拉近了松鼠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又讓學生更形象地了解松鼠的生活習性,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ǘ┊嬎墒螅私馔庑。
1、學生找出描寫松鼠外形的內容讀一讀,然后根據自己的理解畫松鼠。
2、介紹松鼠的外形。
。1)請同學們看著自己的畫,向大家介紹松鼠的樣子。
(2)看看課文是按照怎樣的順序寫松鼠的外形的?
。3)出示課件,學生根據課件內容完成練習。
3、小結:學習了這段話,大家學會了介紹動物的外形可以先總后分進行描寫,然后按從上到下的順序,介紹它的外形。
[手段是為目的服務的。畫松鼠是手段,按順序、有感情生動描述松鼠的外形特點則是目的。讓學生畫松鼠、介紹松鼠的目的:一是檢查學生是不是準確地理解了這段話的描寫,頭腦中是否形成了清晰的松鼠形象;二是這樣做符合小學生長于形象思維的特點,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三是讓學生懂得介紹動物外形要按一定的順序。]
。ㄈ⿲W生戴自制頭飾扮演松鼠,老師扮記者,通過問答,讓學生更加深入了解松鼠的生活習性。
1、采訪松鼠活動的情況。學生表演松鼠的活動特點。
2、采訪松鼠住的情況。學生邊接受采訪邊按先后順序表演松鼠的搭窩過程。
3、采訪松鼠吃的情況。
[通過采訪、表演,調動學生以情感需要為核心的一切心理、生理因素,把認識與創造結合起來,把對美的追求與體驗統一起來,有利于學生語文素質的提高。]
。ㄋ模┰僮x課文,加深理解。
1、讓我們再來看看課文《松鼠》第二部分所寫的,像不像剛才你們所介紹的。
2、朗讀后思考:二至四自然段各寫了松鼠的什么特性?
3、你覺得作者用了哪些詞,哪些句子把松鼠描寫得特別生動具體?
4、出示課件:
松鼠搭窩的時候,先搬來一些小樹枝,交錯著放在一起,再找一些干苔蘚鋪在上面,然后把苔蘚壓緊、踏平。最后,在搭好的窩上面加一個蓋。
1、讀一讀,找出表示順序的詞語。
2、你能用“先……再……然后……最后……”說一句話嗎?
。ㄎ澹┛偨Y全文。
這篇課文先寫松鼠的外形,再介紹松鼠的生活習性。在介紹松鼠的生活習性時,著重介紹了它的活動、住和吃這三個方面。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們懂得了寫文章要按一定的順序介紹事物,要抓住特點去寫,才能把事物寫具體。
。⿲懽。
1、觀察。學生自己觀察各個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2、書寫。教師重點指導“捷”“蔽”“縫”的寫法。
3、展示。小組內互相展示自己寫的字。
4、評價。
。1)自評。說出自己寫的字中最滿意和最不滿意的地方。
。2)互評。要提出中肯的希望。
七、課外實踐。
除了松鼠外,你還了解哪些小動物?請上網或到課外書中查一查。班級內互相交流。
[此環節設計注意挖掘課外學習資源,不僅擴大了學生的閱讀量,而且培養了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和查找搜集資料的能力。
《松鼠》教學設計 篇11
學習目標:
一、學習本文細致觀察事物特征、抓住事物特征描述事物的方法。
二、理清作者思路,掌握文章說明順序。
三、體會用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物,提高表達能力。
四、了解作者描述的松鼠的特點,激發對小動物的興趣,培養熱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意識。
同學們明確學習目標后,下面就和老師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吧。
學習過程:
一、導語 :你們喜歡松鼠嗎?想更多了解它們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松鼠》這篇課文。學習之前先來了解一下這篇課文的學習目標。一.讀課文,自學字詞,疏通文意。課后把生字詞寫三遍。
二、字詞:
馴(xùn)良 矯(jiǎo) 健 敏捷( jié) 惹(rě)惱
帽纓(yīng) 榛(zhēn)子 櫸( jǔ)實 爪(zhuǎ)子
蟄( zhé)伏 苔蘚(tái xiǎn) 惹(rě)惱 狹(xiá)窄
勉強(miǎn qiǎng) 遮蔽(zhē bì) 錐(zhuī)形 編扎(z。
三、了解作者簡介:
【布豐】(Georges Louis Leclere de Buffon,1707-1788)法國著名學者,作家。生于蒙巴爾城的貴族家庭。從小受教會教育,愛好自然科學。26歲入法國科學院,后擔任皇家花園(植物園)主任,被法蘭西學院接受為院士。他用畢生精力經營皇家花園,并用40年時間寫成36卷的博物志《自然史》。該書包括《地球形成史》、《動物史》、《人類史》、《鳥類史》、《爬蟲類史》等。他以大量實物標本作推論,反對"權威"的臆說,對自然界作了唯物主義的解釋。該書的文學成就也普遍受到贊揚,文筆細膩生動而富于感情,如《自然的分期》是一部史詩,作品對獅、虎、熊、狗、狼、狐貍等進行了形象的、擬人化的描寫,生動活潑,趣味橫生。另外,法語中的名句"文如其人"、"風格即人",是從他的著名講演《風格論》中的"風格則是屬于個人的"引申而來。
四、精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課文是從哪些方面說明松鼠這些“討人喜歡”的特點的?
提示:“漂亮”是從外貌方面來說明,“馴良”“乖巧”是從內在的習性,性格方面來介紹。
2. 文中哪些詞句最能表現松鼠這些“討人喜歡”的特點?請你在文中畫出。
3.作者從哪些方面說明松鼠的形體?哪些詞語準確、生動、形象地表現了松鼠形體的特點?
4.哪些詞語反映出作者對松鼠尾巴的特色,吃東西的方式及搭窩時一系列復雜動作、步驟觀察得非常細致。
難點提示:
*第二段介紹松鼠特點是漂亮;
前兩句總寫全身,先寫了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從頭部寫到身軀,后突出尾巴,寫出松鼠特有的樣子。后兩句它們常常豎著身子坐著,這是與一般四足獸趴在地上相區別的,"常常"從時間說。二是像人們用手一樣,用前爪往嘴里送東西吃,這是與一般四足獸用嘴啃相區別的。
*第三段主要寫松鼠馴良的性格;
寫了三個方面:一是松鼠活動的范圍,"經常在高處活動";二是活動的時間,"晚上出來練跑,玩耍,吃東西",顯得很是活潑有趣;三是松鼠主要的食物和尋食的習慣,表明它的馴良。這樣,就更加深了"討人喜歡"的印象。
*第四段寫松鼠的動作;
突出其兩個特點,一是聰明警覺,看,松鼠會"用一塊樹皮當作船,用自己的尾巴當作帆和舵",松鼠不僅知道"乘船",而且還會"揚帆使舵",其乖巧也就不言而喻了;二是輕快敏捷,"小跳著前進","有時也連蹦帶跳","叫聲很響亮",說明其"討人喜歡"。
描述搭窩的先后次序和一系列復雜的動作以及窩口的設計,生動的表明松鼠的靈性。
寫松鼠的筑窩,先說松鼠懂得選擇環境,"樹枝分叉的地方,又干凈又暖和",再說松鼠搭窩的方法,使得窩"既寬廣又堅實","既舒適又安全",然后再介紹窩口的特點。這些都說明了松鼠的乖巧,突出了"討人喜歡"
5.在讀的過程中認真,體會作者觀察的細致和用詞的恰當。
難點提示:本文抓住松鼠“討人喜歡”的特點,用形象生動的筆調具體準確地說明動物的特征,使讀者獲得形象清晰的印象是本文的重要寫作特點之一。作者在介紹松鼠的特點時,為了達到具體準確的目的,主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是準確運用形容詞和動詞。作者在從面容、眼睛、四肢、面孔、尾巴等方面來說明松鼠漂亮的形體時,用了“清秀、閃閃發光、矯健、輕快、敏捷、機警、玲瓏、漂亮”等形容詞和“翹、躲、豎、坐”等動詞,形象地說明它討人喜歡的特點;在說明松鼠選擇地點搭窩時,用了“搬、放、編扎、擠、踏”一系列動詞,具體地表現它的精明靈巧。二是采用擬人的修辭手法。作者在介紹松鼠叫聲響亮時,對松鼠進行人格化的描寫:“要是被人家惹惱了,還會發出一種不高興的恨恨聲”,生動地表現了松鼠討人喜歡的特點。
6.你能說說本文的結構特點嗎?
提示:根據課文結構與取材特點,本文可分為三個段落。
第一部分(第1段):總體介紹松鼠的特點:漂亮、馴良、乖巧;
第二部分(第2至第5段):主體部分,分別介紹了松鼠的三個特點;
第三部分(第6段):補充介紹松鼠的用途,是有用的小動物:1 多產;2 皮毛的色澤;3肉、尾毛和皮的用途。
強調:由文章結構安排可知,課文說明的順序是先總說,后分說。
小結:通過對松鼠的形態、動作、用途等細節方面細致的描寫,勾畫出這種小動物漂亮的外貌、馴良的習性和乖巧的性格,突出了松鼠令人喜愛的特點。
7.課后作業 :
(1)學習完《松鼠》這篇課文,我們再來看一篇介紹松鼠的文字,想一想兩篇有什么區別,你更喜歡那一篇,為什么?
【松鼠】又稱灰鼠、普通松鼠。哺乳綱,嚙齒目,松鼠科。體中型,長20-30厘米,尾20多厘米,尾毛蓬松。體毛多灰色,有的赤褐,腹面灰白色,冬季耳尖生出毛簇,耳殼灰黑色。前后肢均發達,前肢4指,后肢5趾,指(趾)端鉤爪鋒利,便于攀登。行動敏捷,善于在樹枝間穿行、跳躍,嗜食松子、胡桃等果實,有時也食昆蟲和鳥卵,冬季有貯集食物的習性,為森林害獸?捎脴淙~等筑巢,有時也用鴉、鵲廢巢安身。每年產仔1~4窩,每窩5~10仔。尾毛可做筆,毛皮可制衣。我國東北分布最多,西北等地也有出產。
板書
《松鼠》
松鼠的特點:(總說) 漂亮,馴良,乖巧
。ǚ终f) 漂亮:面容,肢體
尾巴
吃食的樣子
馴良:活動范圍
活動時間
食物
乖巧:過水動作
警覺
筑窩
其他習性用途(補充說明)
教后記:
《松鼠》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
1、 領會說明語言的準確性。
2、 掌握根據事物特點組織材料的方法。
3、 采用擬人手法形象,生動地說明事物。
教學重點、難點
1、 先總說后分說的邏輯順序
2、 準確運用擬人手法形象、生動地說明松鼠漂亮、馴良、乖巧的特征。
教學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
。ǜ鶕暮蠼Y構圖串講課文內容)
一、 導入 新課
導語 :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有沒有見過松鼠?想不想了解它的故事?那就讓我們隨同法國的博物館布豐去看看松鼠吧。(出示松鼠的有關彩圖)
二、 出示本課教學目標 (略)
三、 學生集體朗讀課文,隨文指點生字讀音。
四、 理清作者思路
1、 先總說松鼠的特征——具體說明松鼠的主要特征——補充說明有關松鼠的一些知識。
2、 劃分課文段落層次,明確本文采用的主要說明順序,結合完成課皇思考和練習一,1、3題。
五、 分析課文內容
1、 分析第一部分,(1)從中找出說明松鼠主要特征的詞語,即“漂亮”、“馴良”、“乖巧”隨文解釋這三個詞的含義,(2)結合讀中提示,這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這一題,明確觀察順序由外到內,為什么采用這種順序,與下文2—5小節內容排列的聯系。
2、 分析第二部分第一層,即第2自然段。
。1) 松鼠外形的漂亮體現在哪些方面?
。2) 哪些詞能說明其漂亮?
。3) 這段文字除運用說明發外,還采用了哪種表達方式?主要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4) 歸納總結,初步指明用擬人手法進行說明可使讀者對松鼠漂亮的外形留 下深刻印象。
(5) 齊聲朗讀這一自然段。
快速閱讀了3—5節,結合思考練習五,圍繞松鼠的“吃”、“住”“行”分組展開了小型討論,可根據課文中內容加以合理想象,設制一定的情節,以小故事的形式向同學們講述。
目的:
1、 通過討論了解松鼠內在習性的“馴良”和動作的“乖巧”
2、 精彩的故事片斷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更熟悉,進一步體會生動說明的妙處。
3、 訓練了想象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4、 明確課文中材料安排與我們的討論的不同之處,從而掌握根據事物特征組織材料的方法。
5、 第三部分,補充說明的作用。
六、 總結課文,再次明確目標。
七、 仿寫訓練
“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愛吃蘿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愛”是同學們非常熟悉的一首兒歌,小白兔也是同學們非常喜愛和了解的一種小動物。請同學們仿照《松鼠》一文的寫法,采用生動說明的手法,抓住白兔的特征,寫一篇關于“小白兔”的說明文。
八、 布置家庭作業
九、板書
一、(1)總說松鼠特征:(漂亮、馴良、乖巧)
總 很討人喜歡
眼睛、身體、四肢 美麗而有
1. 外形漂亮 活力
外 尾巴、坐肢、吃相
分 活動時間范圍 與人無擾
二、(2-5)分說松鼠特征 2.習性馴良 主要食物 稟賦善良
主 覓食習慣
內 過水方法、警覺性強 機靈
3.性格乖巧 動著敏捷、叫聲特點
窩址選擇、搭窩方法 巧
次 窩口特點 能干
三、(6)補充說明松鼠的其它特征 1.繁殖、換毛2.精心梳理皮毛
3.經濟價值
《松鼠》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1、學習抓住特征介紹事物的特點。
2、學習形象、生動的說明語言。
3、培養保護動物、保護生態環境的觀念。
【總體設想】
注重課前自主預習,內容可包括搜集相關資料、了解課文內容、理清順序、掌握詞語等。充分利用學生搜集的資料,學習文體特點和語言特點。展示聽、說、讀、寫、討論等多種形式的課堂活動。以上述手段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另外,注意對學生思給能力、創造能力的培養,注意文與道的有機結合。一課時完成。
【教學步驟】
一、導入,為以后教學環節作鋪墊
(播放配樂大森林圖片,吸引學生注意力。)
師:同學們,我們眼前出現的是一片大森林,它很寧靜,不過似乎少了點生機,怎樣才能使這樹林充滿生機呢?
生:加點風聲,讓樹枝動起來。
生:加一些小動物,讓它們在樹林里活動。
師:同學們設想得很好。樹林是動物的樂園,提到動物,我們來欣賞一段卡通畫。
。úシ趴ㄍ▌赢,引起學生學習興趣。)
師:你看到了哪些動物?有你喜歡的動物嗎?
生:有!老虎、孔雀、螞蟻……
師:不過,今天我們的主角還不在這里,它是誰呢?我們就請它閃亮登場吧!
。ㄆ聊伙@示課題,配以松鼠圖片,揭示主題。)
生:松鼠!
師:對,同學們看著畫面,你能用一個詞概括松鼠的特點嗎?
生:可愛!
師:我們的課本里又說到了松鼠什么特點呢?請打開書。
。ù谁h節從創設情境入手,循序漸進導入課題,并結合直觀手段既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又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二、疏通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指名朗讀課文各自然段。
師:對于他們的朗讀你有什么要說的或者要幫他們指正的地方。
師:對于課文內容你有什么要問的?有什么是想要知道的?
。ㄗ灾髻|疑,互助解疑,培養自主互助學習的能力。)
師:可見大家的預習不錯。我們來個課堂測試,看誰能過關,好吧?
。ㄆ聊伙@示測試題:詞語釋義;用上面的兩個、三個詞組成一句或幾句話。)
師:大家在測試中的表現不錯,作為獎勵,我們來看一段小電影。
。úシ庞嘘P松鼠一段影片,通過直觀影像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對課文內容有進一步了解。)
三、學習課文內容,形成自己的理解
師:同學們再把課文自讀一遍,然后討論:剛才影片中的內容與課文內容有何相同與不同?
生:都提到坐著吃東西的樣子。
生:都體現了松鼠做窩的技藝高超。
生:都能看出松鼠乖巧可愛。
……
師:能找出課文中你最喜歡的語句來讀一讀嗎?你為什么喜歡?
(培養學生對課文內容自覺的感司力、朗讀能力語言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師:對松鼠有了一定了解就以松鼠的形象設計一套郵票。同學們將分組準圖示的畫片帖在黑板上,每組選一個代表說說你們設計的郵票的名稱。
生:追逐。
生:倒掛金鐘。
生:調皮。
生:我們是好朋友。
生:真好吃!
……
。ㄗ寣W生動手,分組設計郵票,在協作中完成對課文的進一步深入理解,并形成自己對課文的獨特感受。)
師:現在知道書上是怎樣概括松鼠特征的嗎?
生:漂亮、馴良、乖巧、討人喜歡。
四、學習、品味課文語言
師:通過郵票的展示,可見大家課前參預習準備很充分,老師還要求同學們查找有關松鼠的資料,不知道準備得怎么樣了?
生:我從《辭!飞喜榈搅岁P于松鼠的解釋“……”
生:我上網了解到松鼠的習慣……
師:不錯!做為獎賞老師請你們聽一個故事。
(放錄音故事,培養學生集中聽的注意力。)
師:同學們查的資料和聽的幫事與課文一樣,都與松鼠有關,但又學完全相同。首先,我們的課文一樣,都與松鼠有什么不同?
生:課文重在介紹松鼠的特點,屬說明文。
師:那么網上和《辭海》中的解釋也是說明呀?
生:課文的語言比它們更生動、更活潑,我們更愛讀。
師:同學們回答得很好!像課文這樣的文章叫做“科學小品”,它的特點剛才同學們的回答已經概括起來了。
。ㄆ聊伙@示,科學小品的特點。)
師:我們知道了科學小品文的語言特點是既具有準確性科學性,又體現出生動性文藝性,大家能不能從課文中舉出一些具體的句子來驗證一下呢?
學生談及課文具體語言的特點。
(充分利用和學生查找收集的資料組織教學,引發思考,培養其廣泛學習的興趣、習慣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再以理論為指導對文句作分析品味,不失為訓練語感的一種好方法。)
五、自主學習,開放性學習
師:大家對課文還有什么疑問或由課文聯想到什么?
生問:松鼠不是肉食動物,它為什么逮鳥雀?
師:對呀?哪位同學能回答這個問題?
生答:
1、練習動作的機敏。
2、和小鳥鬧著玩。
3、因為小鳥叫,吵得松鼠睡不好覺!
生問:松鼠壽命有多長?
無人回答。
師:這可真是個難題,把我們都難住了。這樣吧,這一題作為作業,大家課后完成,可以向自然老師請教,也可以上網查資料。再談談由課文產生的聯想吧!
生:課文上說松鼠的皮可以做皮衣,肉可以吃,我覺得太殘酷了,我們應該保護小動物。
師:他說得對不對?
大部分學生贊同。
。ㄟm當引導和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熱愛大自然,保護小動物的意識。)
師:假定電視臺要錄制一期以動物保護為主題的節目,要到你們班來采訪,我們推薦一位主持人吧!
一生被推薦上。
師:(將書卷起遞過去)這就是話筒,我們看你的即興采訪。
主持人采訪學生,談動物保護。
。ㄅ囵B學生的質疑能力,體現聯系生活跳出課本的教學意圖,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特質)
六、組織再讀課文,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松鼠》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目標】
1、掌握《松鼠》一課的生字詞。
2、了解松鼠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激發學習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3、引導學生抓住抓重點詞語理解課文,積累詞匯。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5、結合語文天地,引導學生學會用表示順序的詞語說話。
【教學重點】
了解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習性,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能按不同方面把課文分為兩部分,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各部分寫具體的。
【教學準備】
查找有關松鼠的資料。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解決課后生字詞。
2、熟讀課文,并根據課文內容將課文分成兩個部分。
3、通過松鼠有關資料的查找活動,激發學習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導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這里有一個謎語:誰的尾巴長?誰的尾巴短?誰的尾巴像把傘?
。▽W生回答:松鼠)
二、學生交流資料
你喜歡松鼠嗎?為什么?你對松鼠了解什么,知道什么?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松鼠》。(板書課題。)
三、自讀課文,說說松鼠給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學生們談感受:
美麗的小動物討人喜歡。四肢靈活、行動敏捷、閃閃發光的小眼睛,全身光滑,尾巴大而漂亮。
。苷劤鲎约旱母惺芫托,不強調統一。)
四、學生通讀課文,理清課文的脈絡
全文共4個自然段,可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從外形上介紹松鼠是一種美麗的小動物。
第二部分(2~4自然段)介紹了松鼠的生活習性。
松鼠在樹枝上跳來跳去,十分機靈。
學生總結:并板書:
1、活動:
喜歡在樹枝上跳來跳去,十分的機靈。
2、住的:
喜歡住在高大的老松樹上,窩暖和安全。
3、吃食:
松子、榛子、橡栗、鳥蛋。
四、交流
熟讀課文后,你最喜歡文中哪些詞語?
五、生字自學檢測
1、教師檢測學生自學生字情況。
2、書寫生字的練習。
六、作業
1、熟讀課文,思考課后問題。
2、觀察一種自己喜歡的小動物,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及特征。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解決課后兩個思考題。
2、在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行連詞造句訓練,培養學生的思維發散能力。
3、學生在體會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的同時,學習小作者描寫小動物的方法。
〖導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并板書課題
教師出示燈片(1)進行導入談話。
板書課題。
二、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讀一讀”:
⑴ 指名讀、評一評、再齊讀。
、啤』仡櫿n文內容,填一填:
松鼠的__小面孔上,嵌著一雙的__小眼睛。身上__的毛,得好像搽過油。一條__的大尾總是__,顯得格外___。
從而進一步感受作者對于小松鼠的喜愛之情,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⑶ 找出作者是怎樣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來描寫了松鼠的外形特征。
2、學習第二自然段:“找一找”:
小松鼠不但外形十分可愛,它的生活習性更是可愛。
小松鼠是怎樣活動的呢?
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劃記相關詞語并說一說。
看錄像感知松鼠的活動情形,從而進一步感受作者對于小松鼠的喜愛之情,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學習第三自然段:“說一說”:
小松鼠活蹦亂跳、連蹦帶跳,互相追逐嬉戲,顯得十分機靈,小松鼠不但機靈,還很聰明,是建筑師。
、拧W生帶著問題齊讀課文:
問題:小松鼠住在什么地方,窩在哪?窩是怎樣搭的?
、啤≡u一評讀得怎樣。
⑶ 學生復述小松鼠是怎樣搭窩的,引導學生找出表示順序的詞語,教師板書:先、再、然后、還。
結合語文天地。讓學生學習用表示順序的詞語來練習說話。
方法:教師導說──學生小組內交流──匯報。
3、學習第四自然段:“問一問”:
⑴ 指名讀或默讀。
、啤∽寣W生根據課文內容提問:
預設問題:
松鼠吃什么?怎么吃?秋天會怎樣?三個“它們”分別指的什么?
如果學生沒有提到三個“它們”分別指的什么,可以由老師提出這個問題。然后用燈片幫主學生推理判斷。
、恰∵m當擴展:
你對松鼠還有什么疑問想要了解的。
5、全課小結:
全文從松鼠的外形到松鼠的生活習性(活動、住、吃)描寫了小松鼠那美麗、機靈、活潑、可愛的形象。
三、習作
1、用表示順序的詞語寫一段話。
2、認真觀察動物,為作文做準備:
、拧⊥庑翁卣。
、啤〕允澄飼r的樣子、神態動作。
⑶ 睡覺時的樣子。
、取∽鲇螒驎r的特點。
《松鼠》教學設計 篇15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
2、朗讀課文,使學生了解松鼠的外型特征、生活習性,知道松鼠是一種很討人喜歡的小動物。了解本文的說明順序,培養學生學會鑒賞和寫作說明文的能力。
3、增長學生的知識,激發學生仔細觀察生物的興趣。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關于松鼠形態及生活習性的課件。
2、學生查找有關松鼠的資料。
3、學生自讀課文,準備字典幫助掃清生字障礙。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出示松鼠的圖片:
同學們,你了解松鼠嗎?請把你知道的給大家說一說。
2、今天,我們學習法國著名的博物學家布封所寫的《松鼠》,讓我們看看,他給我們介紹了松鼠哪些方面的內容。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自讀課文,找出文中的生字,分小組自學生字、鞏固記憶生字。自己讀書,畫出不懂的詞語,利用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的方法解決問題。
2、自由朗讀課文,做到通順、流利。標出自然段序號,再想一想,每個自然段主要說的是什么?
三、默讀思考,合作交流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
松鼠是一種怎樣的動物?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介紹小松鼠的?
2、在學生獨立思考后,在小組內交流、討論自學結果,教師參與交流,適當點撥。
四、圍繞重點,全班研討
學生圍繞提示問題在小組內交流后,在全班進行發言:
1、松鼠是一種怎樣的動物?學生很容易找出答案。齊讀第一句話,體會它統領全文的作用。
2、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介紹小松鼠的?鼓勵多人從不同方面回答,教師加以歸納:
漂亮:從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尾巴,形體等方面表現它的特點。
馴良:從在高處活動、不接近人的住宅、晚上活動、常吃的食物,是從活動的范圍、時間、吃食物方面表現它的特點。
乖巧:從過水、警覺、跑跳、叫聲以及搭窩、窩口設計方面表現它的特點。
最后寫繁殖、換毛等方面是補充說明其習性。
五、閱讀感悟,體會寫法
1、松鼠為什么討人喜歡?你喜歡它哪些方面?選擇你最喜歡的段落或語句讀一讀,說一說為什么喜歡這段話。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表達特點。
2、把你最喜歡的段落或語句進行摘抄、積累。
六、思維拓展,練習表達
1、作者向我們準確、生動地介紹了松鼠的特征及生活習性。除了文章中介紹的松鼠特點外,你知道松鼠還具有哪些特點嗎?請學生補充課外資料。
2、假如你是一只可愛的小松鼠,你該如何介紹自己呢?
《松鼠》教學設計 篇16
教學目的
一、掌握根據事物特點組織材料的方法;
二、體會用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物;
三、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設想
一、這是一篇科學小品,它既有一般說明文的平實準確的特點,又有生動活潑描繪,所以,怎樣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文章說明語言的準確和生動,是本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二、本文的結構比較簡單,只要求學生掌握整體的思路,對課文不作瑣細的分析;
三、運用多媒體作為直觀教具;
四、教學方法: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注重學生能力的訓練;
五、課時安排:一教時
教學過程:
一、簡介作者,導入新課
布豐(1707~1788)法國博物學家,作家,進化思想的先軀者。從小受教會教育,愛好自然科學。他用40年時間寫成了36卷《自然史》。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生物史》《人類史》《鳥類史》《爬蟲類史》《自然的分期》等部分,對自然界作了唯物主義的解釋。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準下列生字詞
馴(xùn)良矯(jiǎo)健蟄(zhé)伏苔蘚(táixiǎn)
2、思考問題:
。1)你認為本文的結構層次是怎樣劃分的?
。2)作者為什么說松鼠是討人喜歡的一種小動物?
明確:
。1)總括特點具體介紹補充說明
第1段第2~5段第6段
結構:由總到分
(3)松鼠的特征:
漂亮(第2段)
馴良(第3段)討人喜歡
乖巧(第4~5段)
三、合作學習,理解課文
提問:假如你是一只可愛的小松鼠,你該如何介紹自己的三個特點?
(提示:結合課文內容,確定自己的思路)
明確:
先介紹自己的“漂亮”,
面容清秀
眼睛閃閃有光
身體矯健
四肢輕快
尾巴美麗
坐姿和吃相坐著、用前爪送吃
接著介紹自己的“馴良”,
活動范圍樹上(不侵犯人類)
活動的時間夜晚(不騷擾人類)
主要的食物杏仁、榛子等(不傷害人畜)
最后介紹自己的“乖巧”,
過水方法尾巴當帆舵
警覺性強跑、躲、逃
跑跳敏捷善于爬樹
選址干凈暖和
建造寬廣堅實
居住舒適安全
蓋子充滿靈性
四、探究學習、拓展思維
欣賞《松鼠》電影片段,思考問題:“除了文章中介紹的松鼠特點外,你認為松鼠還具有哪些特點?
五、揣摩運用,體味語言
說明文的語言要求是準確,本文除了符合這一基本要求外,它的語言還非常生動,能否從文章中找出相應的例句來分別說明。
語言準確:
例:它們是十分警覺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樹根上觸動一下,它們就從窩里跑出來,躲在樹枝底下,或者逃到別的樹上去。
用“只要……就……“這一句式來表現松鼠靈敏的反應與動作,“觸動”這個動詞前又加了一個“稍微”,以表示這種“觸動”程度之輕,在“觸動”后又用了三個動詞“跑”“躲”“逃”來表示松鼠對微小危險的快速應變能力,從而更顯出它“十分警覺”的靈性,由此強調它的“乖巧”。
語言生動:
例:“面容清秀”“玲瓏的小面孔”“美麗的尾巴”中用“清秀”“玲瓏”“美麗”對松鼠作了人格化的描寫,突出它的“漂亮”。
六、布置作業
仿照課文從“漂亮”“馴良”“乖巧”這三個特點介紹身邊的某一小動物。
《松鼠》教學設計 篇17
教學目的
一、 掌握根據事物特點組織材料的方法;
二、 體會用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物;
三、 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設想
一、 這是一篇科學小品,它既有一般說明文的平實準確的特點,又有生動活潑描繪,所以,怎樣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文章說明語言的準確和生動,是本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二、 本文的結構比較簡單,只要求學生掌握整體的思路,對課文不作瑣細的分析;
三、 運用多媒體作為直觀教具;
四、 教學方法: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注重學生能力的訓練;
五、 課時安排:一教時
教學過程 :
一、簡介作者,導入 新課
布豐(1707~1788)法國博物學家,作家,進化思想的先軀者。從小受教會教育,愛好自然科學。他用40年時間寫成了36卷《自然史》。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生物史》《人類史》《鳥類史》《爬蟲類史》《自然的分期》等部分,對自然界作了唯物主義的解釋。
二、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讀準下列生字詞
馴( xùn )良 矯(jiǎo)健 蟄(zhé)伏 苔蘚(tái xiǎn)
2、 思考問題:
。1) 你認為本文的結構層次是怎樣劃分的?
。2) 作者為什么說松鼠是討人喜歡的一種小動物?
明確:
(1)總括特點 具體介紹 補充說明
第1段 第2~5段 第6段
結構:由總到分
(3) 松鼠的特征:
漂亮 (第2 段)
馴良(第3段) 討人喜歡
乖巧(第4~5段)
三、合作學習,理解課文
提問:假如你是一只可愛的小松鼠,你該如何介紹自己的三個特點?
(提示:結合課文內容,確定自己的思路)
明確:
先介紹自己的“漂亮”,
面容 清秀
眼睛 閃閃有光
身體 矯健
四肢 輕快
尾巴 美麗
坐姿和吃相 坐著、用前爪送吃
接著介紹自己的“馴良”,
活動范圍 樹上(不侵犯人類)
活動的時間 夜晚(不騷擾人類)
主要的食物 杏仁、榛子等(不傷害人畜)
最后介紹自己的“乖巧”,
過水方法 尾巴當帆舵
警覺性強 跑、躲、逃
跑跳敏捷 善于爬樹
選址 干凈暖和
建造 寬廣堅實
居住 舒適安全
蓋子 充滿靈性
四、探究學習、拓展思維
欣賞《松鼠》電影片段,思考問題:“除了文章中介紹的松鼠特點外,你認為松鼠還具有哪些特點?
五、揣摩運用,體味語言
說明文的語言要求是準確,本文除了符合這一基本要求外,它的語言還非常生動,能否從文章中找出相應的例句來分別說明。
語言準確:
例:它們是十分警覺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樹根上觸動一下,它們就從窩里跑出來,躲在樹枝底下,或者逃到別的樹上去。
用“只要……就……“這一句式來表現松鼠靈敏的反應與動作,“觸動”這個動詞前又加了一個“稍微”,以表示這種“觸動”程度之輕,在“觸動”后又用了三個動詞“跑”“躲”“逃”來表示松鼠對微小危險的快速應變能力,從而更顯出它“十分警覺”的靈性,由此強調它的“乖巧”。
語言生動:
例: “面容清秀”“玲瓏的小面孔”“美麗的尾巴”中用“清秀”“玲瓏”“美麗”對松鼠作了人格化的描寫,突出它的“漂亮”。
六、布置作業
仿照課文從“漂亮”“馴良”“乖巧”這三個特點介紹身邊的某一小動物。
《松鼠》教學設計 篇18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語文教學以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為核心任務。語文素養不僅表現為較強的識字和寫字能力、閱讀與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而且表現為綜合運用語文素養不斷更新知識的能力。語文教學提倡學生開展獨立閱讀、自主閱讀、研究性閱讀、創造性閱讀,要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要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體驗,鼓勵學生發表富有個性的見解,這既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需要,也是發展學生個性品質、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需要。
二、教學背景分析:
這一課是我從教以來上的第一節語文課,之前我幾乎沒接觸過語文教學,經過聽課以及和學生近兩周的接觸,我對五(7)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有些了解。這些學生是在吉老師的教導下成長起來的,相對普通五年級學生,他們有更強的自學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我對語文教學極其生疏,不懂該怎樣鉆研教材;不懂該怎樣用教材去教學生;更不懂該怎樣合理設計教學環節。吉老師的常態課都上得的出神入化、游刃有余,學生的思維活躍、語言細膩精致,不是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和實踐是很難達到那樣的水平的,這就更使我緊張。我只是聽了吉老師幾節課,就斗膽教吉老師的學生,心里揣揣不安,但不管多困難,總要邁出第一步,哪怕失敗,也是寶貴的。
(一)教學內容分析:
《松鼠》是一篇科學小品文,出自法國博物家布豐之筆,文章用詞凝練,用比喻、擬人等方法對松鼠的吃食、外形、居住、行動、搭窩、生育等幾個方面進行了精當的介紹,字里行間流露著作者對松鼠的喜愛。教學中要著重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和抓住文章重點詞句,分析得出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寫松鼠的,體會作者所表達的真摯情感。
(二)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思維活躍,有一定量的語言積累,比較善于對課文文本進行分析,有能力很好的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寫作意圖,體會作者情感。
。ㄈ┙虒W方式與教學手段說明:
嘗試著通過引導學生朗讀,分析文中的重點句子和段落,使學生了解文章的寫作特點;通過分析課文,激發學生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通過背誦文章中自己喜歡的自然段,做一些語言積累。
。ㄋ模┙叹撸 課件
三、本課教學目標設計:
。ㄒ唬┤S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朗讀課文,了解作者是哪幾個方面寫松鼠的。
。2)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和對文章重點詞句進行分析,了解怎樣運用文字表達情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作者蘊含在文字中的對松鼠的喜愛之情。
(二)教學重點:
了解本文的寫作方法;體會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
。ㄈ┙虒W難點:
了解本文的寫作方法;體會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
四、教學過程設計: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生:喜歡。
生:不喜歡。
學生活動。
學生朗讀并思考。
生:外形 居住 生活習性。
生:漂亮、乖巧、馴良,討人喜歡。
生解釋“漂亮”。
生解釋:“乖巧”。
生解釋“馴良”。
生讀第一段并畫出描寫松鼠漂亮的句子。
生自由讀自己畫的描寫松鼠漂亮的句子和重點詞。
生齊讀描寫松鼠漂亮的句子并分析。
生用自己的話理解矯健、輕快、敏捷、機警等詞語。
生:生讀“襯上一條”到“歇涼!
生試著用自己的話解釋。
生:原文更具體、形象。
生:松鼠吃什么東西。
生:讀“它們常常直豎著身子”--”那句。
生:用來形容人。
生:布豐喜歡松鼠。
生:布豐把松鼠當作人看待。
生自由讀。分析課文中的詞句是怎樣表達作者對小松鼠的喜愛的。
生:居住 渡溪 儲食 搭窩 生育。
生:建筑師。
生用課文中的話說說自己喜歡松鼠的理由。
師:你們喜歡小松鼠嗎?
師:我也喜歡小松鼠。
師:相信你學習了《松鼠》一課你會喜歡上松鼠的。(板書:松鼠)
師:我們來看看,法國博物學家布豐是怎樣描繪松鼠的。
師:請大家讀課文,思考作者寫了松鼠的哪些方面,用曲線畫出來。
師:讀過兩遍課文之后,誰能說說作者從哪幾方面寫松鼠的?
教師引導。
師:用一句話概括松鼠的特點。
。ò鍟、乖巧、馴良。)
師:我們先來看看作者是怎樣描寫松鼠的漂亮的。讀課文第一段,畫出描寫松鼠“漂亮”的句子。
師:讀一讀你畫的句子。
師:大家都來讀讀。
師:作者是怎樣寫松鼠的漂亮的?
教師指導。
什么叫清秀?
松鼠眼睛閃閃發光,它的眼睛又不是燈泡,怎么發光?矯健,輕巧都是什么意思?
教師輔助學生。
清秀:美麗而不俗氣。
矯。簭妷延辛。
輕快:不費力。
敏捷:迅速而靈敏。
機警:對情況的變化覺察得快。
玲瓏:精巧細致。
師:松鼠的尾巴最有特點,是怎樣的?
(課件出示原文“玲瓏的小面孔”到“歇涼,”強調“襯、翹、躲、歇”等詞。同時出示對比句子。 )
師:“襯”是什么意思?“翹”是什么意思?“躲、歇”又是什么意思?
師幫助學生解析:
“襯”:是襯托,表示松鼠已經很漂亮了,有了帽纓形的尾巴就更漂亮。
“翹”:有動感,有活力。
“躲”:松鼠拿自己的尾巴當做傘,躲避陽光,有情趣。
“歇”:像人那樣,累了就“歇著”,把松鼠當作人來描寫,生動、有趣。
師:對比上下兩段,說說自己的感受。
師:作者用擬人的方法使文章更生動了。
師:第一段還有哪些描寫?
師:“送”是什么意思?
師:說明松鼠很優雅。
師:這些詞語都是描寫人的,作者為什么要用在松鼠身上
師根據學生的提問輔助學生理解。
師:從哪里寫出了松鼠的可愛?
師:誰為大家讀一讀。
(出示課件:第四段,強調“先 再用 然后 ”等詞。)
。ò鍟合 再用 然后 。)
教師抓住重點詞分析課文。
師:松鼠就像我們人類的小小建---
師:它的作品多么精巧、實用啊!松鼠真“乖巧”,它智慧、勤勞、關愛家人,和我們人類的情感使一樣的。
師:
摘錄下自己喜歡的段落,任選一段背誦。讓我們記住這漂亮、乖巧、馴良的小松鼠。
五、教學流程圖:
教學環節 學生活動
通讀課文 讀通句子 通讀課文 整體感知
概括段意
抓住外形描寫的詞句 分析第一段
抓住語言特點 分析第二段
粗讀第三段 通過朗讀分析課文 了解寫作方法
抓住重點詞 分析第四段 體會人文情感
粗讀第五段
六、板書設計
五、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針對學生的思考和發言,給與語言激勵。對學習注意力分散的學生進行提示。
《松鼠》教學設計 篇19
《松鼠》教學設計
授課人: 白山鎮中 章曉勇
教學目標:
知識目與技能
1、了解松鼠的習性!
2、學習課文由總到分,條理清晰地介紹小動物,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3、學習本文抓住事物的特征進行觀察和生動形象的說明方法!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討論,訓練學生掌握根據事物的特點組織材料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2、通過學習能夠掌握有關松鼠的一些特征、習性方面的知識,體會文章語言的生動、形象、準確!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熱愛動物、熱愛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
1、對事物特征的觀察。
2、形象生動的說明。
3、語言準確性的把握。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理清文章層次,學習課文能扣住事物特征進行說明。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導入新課
教師先畫出松鼠的尾巴讓學生猜,老師想畫什么動物,當學生猜出老師想畫的是松鼠時,追問學生是憑借什么猜出的,學生說出是憑借尾巴時,肯定學生的想法,并表揚學生平時觀察動物能抓住動物的體貌特征。那么我們今天就來學習法國博物學家、作家,布豐的《松鼠》。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朗讀課文!
2、說說松鼠給你留下整體的印象是什么?
。ㄆ、馴良、乖巧,很討人喜歡。)
三、自讀課文、合作探究
1. 松鼠是一種漂亮、馴良、乖巧,討人喜歡的動物。找出文章中相應的段落,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
明確:
第一部分:(1)總括松鼠漂亮、馴良和乖巧的特點!
第二部分:(2~5)具體說明松鼠的漂亮、馴良和乖巧的特點
第2段,松鼠的漂亮。
第3段,松鼠的馴良。
第4、5段,松鼠的乖巧。
第三部分:(6)補充說明松鼠的其他特征及它的用途。
順序:先總說——再分說——最后補充說明
2、討論:第一段中的漂亮、馴良、乖巧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么?
明確:第二段至第五段的安排是根據第一段“漂亮、馴良、乖巧”三個詞的詞序寫的,先說明松鼠漂亮的形體,再說明其習性由表及里,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
3.研讀相應段落,探究特點從幾方面說明
學生自己合作探究后,師生共同歸納。
漂亮:從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坐姿和吃相等方面表現它的特點.!
馴良:在高處活動、不接近人的住宅、晚上活動、常吃的食物等,是從活動的范
圍、時間、主要食物和尋食的習慣等三方面表現它的特點.!
乖巧:從過水方法、警覺性強、跑跳敏捷、叫聲以及窩址的選擇、搭窩的方法
窩口的特點方面表現它的特點.!
四、課堂小結
課文非常清晰地從松鼠的漂亮、馴良、乖巧三個方面寫出了松鼠的特點,表現出了松鼠是一個“很討人喜歡”的動物。希望同學們課下再認真看看,學習課文的結構思路!
五、作業
寫一篇:我喜歡(熟悉)的一種小動物
板書設計:
松鼠
總: 松鼠的特點(1)
漂亮: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坐姿和吃相(2) 討
分 馴良:范圍、時間、主要食物和尋食的習慣(3) 人
乖巧:動作、筑窩(4~5) 喜
有用的小動物(6) 歡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理解課文語言的生動、形象和準確
《松鼠》教學設計 篇20
學習目標:
1.識11個生字。正確讀記“乖巧、馴良、清秀、矯健、機警、玲瓏、躲藏、追逐、強烈、溪流、警覺、觸動、銳利、錯雜、苔蘚、狹窄、勉強、遮蔽”等詞語。
2.朗讀課文,了解松鼠的特點。激發學生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人文情懷。
3.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細致的描寫,積累語言。
4.能用較準確、生動的文字對某一種動物的特點進行說明。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與《鯨》的比較閱讀,學習課文中準確的說明,生動形象細致的描寫。
2、引導學生在讀中感受松鼠的可愛之處及生活習性特點。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學習了第九課,我們認識了一位生活在海洋中的龐大動物朋友——鯨,誰能概括地說一說,你了解了鯨的什么?課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來介紹鯨。
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生活在陸地上的動物朋友——松鼠。(播放影片)
請學生說說這位朋友留給你怎樣的印象?
2、如此可愛的一個小生靈在作者筆下又會以一種什么樣的姿態呈現在大家面前呢?你們想知道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法國著名博物學家布豐的一篇文藝性說明文──《松鼠》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自由朗讀課文,在讀書的過程中要注意隨手畫下自己不認識或是不理解的字詞,養成好的讀書習慣。
2、小組合作學習生詞,理解不理解的詞語。
3、課件出示生詞,學生練讀。
三、明確目標,讀有收得
1.讀閱讀提示,想想:這篇文章要我們了解什么?
反饋:(1)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松鼠?
。2)想想課文在表達上與《鯨》有什么相同與不同?
。3)說說從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對松鼠的喜愛?
2、再讀課文,想想作者筆下的松鼠給我們留下了什么印象?從課文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來。(學生找句子,寫批注)
3、組內交流學習收獲。
4、指名匯報。
預設以下內容:漂亮、馴良、聰明、警覺、輕快、感情豐富、勤快
據生回答,出示課件,并板書
指導朗讀相關句子,讀出松鼠的特點和喜愛的感情
5、小結: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來介紹松鼠的,(漂亮、馴良、乖巧)
相機理解“馴良”和“乖巧”的意思。
從課文里找出概括了松鼠特點的句子(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乖巧,馴良,很討人喜歡。)
6、理解文章結構,先總體介紹松鼠漂亮、馴良和乖巧的特征,然后圍繞這些物征1---4自然段說明,那么最后一段又告訴了我們什么呢?請學生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思考。(補充介紹了松鼠的生育情況,何時換毛及喜歡潔凈的生活習性。)
四、品讀語言,感悟寫法
1、通過共同學習,我們的讀書收獲還真不少呢,通過讀書我們發現作者通過描寫,把一個個活潑可愛的小松鼠活靈活現地展現在我們面前,閉上眼睛,仿佛一個一個的小松鼠就在我們眼前跳躍,、不禁引起了我們對松鼠的喜愛之情……作者為什么寫得這么好呢?你在讀書的過程中,有什么感悟嗎?
預設:融入了真情實感;運用準確生動的語言;細致觀察;有條理按順序的描寫;運用比喻、擬人的寫法;抓住了松鼠的特點;
2、你認為這篇課文在表達上與《鯨》有什么不同?
。ā端墒蟆芬晃囊詼蚀_性說明為前提,以形象化描寫為手段,在說明角度、表達方法、語言風格等方面與《鯨》有很大不同。從說明的角度來看,《鯨》側重于介紹鯨的形體特點和生活習性,而本文側重于介紹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動;從表達的方法來看,《鯨》運用了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等說明方法,而本文主要是采用比喻、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從語言風格上來看,《鯨》的語言精煉平實,而本文的語言生動傳神,極具文學色彩。)
3、小結“(課件出示)說明文寫作小秘訣。╝、準確、生動的語言;b、合理清晰的結構;c、鮮明的事物特征;d、恰當選用說明方法。) 六、創設情境、升華感情
師:聽了同學們剛才對松鼠的稱贊,老師已經深深地喜歡上了小松鼠,瞧,此時我們的教室已經成為了一個松鼠的王國,而老師則是來自遠方的游客,你們就是那群活潑可愛的小松鼠,你能讓游客們更好地了解你們嗎?老師給同學們5分鐘的時間,請大家結合課文內容發揮自己的想象,運用以上的說明文寫作小秘決,來介紹一下你們松鼠大家族。
學生小組內練說,后推代表介紹自己。師生評議。
七、總結下課
師:同學們,剛才你們精彩的介紹,利用了課文介紹的知識,運用了恰當的說明方法,抓住了松鼠的特點來介紹,真讓我們這些遠方的游客大開眼界?磥砦艺媸遣惶摯擞伟,小松鼠們,我一定會把你們的介紹帶出松鼠王國,讓更多的人來了解你們,愛護你們。
對松鼠感興趣的同學,來和松鼠交個朋友吧。家里有電腦的同學可以上網搜集有關資料,沒有電腦的也可以利用學校圖書室的資源查找圖書。
六、布置作業
1、讀讀課后“資料袋”的內容,希望同學們能讀一讀布封的書,了解更多的動物朋友。
2、觀察一種小動物,學著課文的寫法,試著寫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
板書:
外形特征 漂亮 比喻、擬人
10*松鼠 性格特征 馴良
行為特征 乖巧
《松鼠》教學設計 篇21
松鼠(新課標版)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使學生了解松鼠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激發學生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鼓勵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一個自然段,并嘗試復述。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小動物、熱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使學生了解松鼠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激發學生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使學生了解松鼠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激發學生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2.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使學生了解松鼠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并能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動物是我們的朋友,我們共同生活在地球上。能說說你最喜歡的動物是什么嗎?
2.在你喜歡的小動物前面加上一兩個詞語來說說它是一種怎樣的小動物。
3.老師也喜歡一種小動物,今天還把它給帶來了(出示松鼠圖片),同學們喜歡嗎?想了解關于松鼠的知識嗎?今天咱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松鼠的文章——《松鼠》。你了解松鼠嗎,把你所了解的介紹給大家。
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三、檢測自學情況
。1)出示詞卡,正確讀出詞語:矯健敏捷蟄伏縫隙橡栗
。2)指名讀課文,注意讀得正確、流利。
。3)默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教師提問:課文向我們介紹了松鼠哪些方面的內容?
四、總結
這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了解了文章的大致內容,那么松鼠的樣子有什么特點,生活上又有哪些習性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板書:
8、松鼠
矯 敏 捷 逐 仁 扒 銳 梳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鼓勵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一個自然段,并嘗試復述。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小動物、熱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激發學生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松鼠》(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字字入目,做到“三不”,即不加字、不減字、不錯字。
2.請三名同學讀課文。
3.讀完后說一說,松鼠是一種怎樣的小動物?
三、精讀品悟
圍繞“小松鼠那么可愛,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呢”展開談話。隨著學生的交流,教師相機從四個方面組織教學。
。ㄒ唬┩庑蔚拿利
你覺得松鼠哪兒最美?引導學生抓住“玲瓏”“美麗的尾巴”“毛茸茸”等詞語體會松鼠的美麗。
采用個人讀、賽讀、齊讀三種方法讀出松鼠的美麗以及喜愛之情,之后出示課后填空題,學生填一填,讀一讀,積累語言,了解文章的寫作順序。
(二)動作的機敏
此段重點句是“只要有人稍微在樹根上觸動一下,它們就從窩里跑出來,躲在樹枝底下,或者逃到別的樹上去”,啟發學生從“只要……就……”“觸動”等詞體會松鼠的機靈。
引導學生讀出小松鼠的機靈勁兒。
。ㄈ┐罡C時的聰明
假如你就是一只小松鼠,你怎么向大家介紹搭窩的過程。
讓學生上臺展示,教師指導學生用上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語“先……再……然后……”。這樣說,會讓我們很清楚地了解松鼠搭窩的過程。
小結:看來,這些表示先后次序的詞,作用還真不小呢。
集體讀這部分,進一步認識連詞的作用。
(四)吃食時的有趣
要知道吃什么?怎么吃?讓學生模仿一下吃食的動作。然后圍繞三個“它們”進行教學。
四、積累運用
創設情境,讓學生扮成小松鼠,用第一人稱的方法,創造性地介紹自己最可愛的一面。還可以把課外了解的知識融合進來。
教師引導:不光小松鼠可愛,其他小動物也非常可愛。前面大家用一句話說了說自己喜歡的小動物,F在你能像課文一樣,寫一段話來描繪這種小動物的一個特點嗎?學生練筆,互相交流。
五、拓展延伸
課后大家可以辦一張關于動物的手抄報,然后我們可以在學校宣傳欄里辦一次關于動物的專欄,讓叔叔阿姨們都來看一看,他們一定會聽到我們的心聲——請保護動物。
板書設計
8 松鼠
漂亮 馴良 乖巧
《松鼠》教學設計 篇22
一、導入新課
課前老師通過調查知道咱們班的同學都非常喜歡小動物,誰愿意把你最喜歡的小動物介紹給大家?
這些小動物真可愛,今天,老師也把自己最喜歡的一種小動物帶進了課堂,同學們請看:課件展示。
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篇關于松鼠的文章,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寫一寫它的名字。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練習朗讀課文,聽準老師的要求:(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邊讀邊思考:讀了課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2、看大家讀書這么認真,文中的詞語朋友要和我們見面了,誰愿意和它打個招呼?還有誰想讀?齊讀。
3、誰來說一說:讀了課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三、細讀課文
(一)理解第一自然段
1、松鼠是個美麗的小動物,哪段告訴了我們?誰愿意把有關自然段讀給大家聽?
板書:美麗
2、誰能說一說它美在哪里?(課件出示第一段)
指生說。
3、誰愿意讀給大家聽?讓我們一起來感受它的美麗。
指生讀。
4、師評:
老師聽出來了,這位同學非常喜歡這只小松鼠!伴W閃發光”讀得多好啊,讓老師仿佛看到了小松鼠的眼睛像寶石一樣在一閃一閃地發著光,你聽出什么來了?
指名評價。
5、這位同學讀得真好,老師相信通過練習,你能讀得和他一樣好。
。1)請同學們趕快練習。(2)再指名讀。
6、你讀得真是棒極了!看到大家這么喜歡它,漂亮的小松鼠來到我們教室了。
投影出示圖。
它長得什么樣?請你仔細觀察,然后結合剛剛學過的課文,趕快介紹給你的同位聽。
(1)同位練習介紹。(2)指名介紹。
7、師小結:
你介紹得真不錯,抓住了小松鼠的特點,而且還注意到了一定的順序,真是棒極了。
(二)指導理解第三自然段
1、現在小松鼠遇到麻煩了,需要大家的幫助,默讀課文,想想怎樣幫助它?
。ㄕn件)
同桌練習說。
2、指名說。
這位同學真棒,老師聽出來了,他在介紹的時候,用上了表示先后順序的詞,這樣的介紹,讓我們很清楚地了解了松鼠搭窩的過程。看來,表示先后順序的詞,作用還真不小呢。
。1)同學們趕快拿起筆,在書中把表示先后順序的詞畫出來。
指名說。
。2)現在同學們趕快用上這些詞,再練習說一說小松鼠該怎樣搭窩。
。3)再指名介紹。
大家一起說。
3、謝謝大家的幫助,小松鼠這樣一步一步搭出來的窩肯定又暖和又安全。從搭窩這件事上,你能體會到小松鼠的什么?
。ㄈ├斫舛、四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
(導入:松鼠那么美麗,又那么聰明、勤勞,真可愛呀!你還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松鼠是一種可愛的小動物?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找有關自然段。)
1、指名說。
2、你感覺小松鼠哪兒可愛?請畫出最能表現松鼠機靈的句子。
板書:機靈
3、你再用心體會著反復讀一讀這句話,想一想怎樣讀出它的機靈?
4、指名讀,師小結。
第四自然段:
1、你還從哪兒感受到松鼠可愛?體會著讀一讀有關句子。
2、指導讀。
3、這一段中,有三處用到“它們”,請你畫出來,并想一想分別指誰?
4、第二處“它們”你怎么知道是指食物的?
5、小結,播放視頻:
多么美麗機靈、聰明可愛的小松鼠,老師還把小松鼠活動的場面拍下來了,你們想不想看呀?那咱們就一起看看吧。
板書:可愛
。ㄋ模┩卣寡由
1、創設情境:小松鼠們實在太可愛了,老師和你們一樣,已經深深地喜歡上了它。假如現在你們都變成這美麗的小松鼠了,那么我們的教室就將是一個松鼠的王國。同學們,趕快來看呀,已經有這么多老師來到你們王國參觀了,快和它們打個招呼吧!
2、真是一群熱情好客的小松鼠!怎樣才能夠讓游客們更好地了解你們呢?請你們這些小松鼠們結合課文內容和搜集的資料,練習著介紹一下你們松鼠大家族吧!
3、指名介紹。
4、師小結:
小松鼠們,我們一定會把你們的介紹帶出松鼠王國,讓更多的人來了解你們,愛護你們,和你們成為好朋友。
四、總結
現在老師感受到了,同學們都非常喜歡小松鼠,不但咱們喜歡,就連大作家列夫也非常喜歡。請同學們回家閱讀《松鼠和狼》這篇文章,你會對小松鼠有更深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