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語文相關教案 > 綜合性學習教案 > 小學五年級語文《草原》教學教案

小學五年級語文《草原》教學教案

發布時間:2021-03-23

小學五年級語文《草原》教學教案

  《草原》記述了作者到內蒙古草原訪問時所看到的美麗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熱情歡迎、盛情款待來訪各族同胞的動人情景。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小學五年級語文《草原》教學教案,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小學五年級語文《草原》教學教案一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練習用關聯詞語造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3、給課文分段,初步理解課文。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詞,理解課文段落。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錄像導入

  你到過草原嗎?在電影,電視中見過草原嗎?作家老舍先生用他親身的經歷,向我們介紹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草原地人民。下面請看錄像。(單擊題目后的錄像)。

  二、檢查習題

  1、請五名同學按順序每人讀一個自段。

  2、糾正字音,初步理解文中的新詞。

  3、出示生字卡片,讀生字。“勒”讀le,不讀lei,“迂”讀yu ,不要讀成yu ,“馳讀chi,不要讀成ci

  4、本文的作者是誰?寫的是哪里的草原?(寫的是內蒙古草原上的陳巴爾旗的牧業公社。旗相當于縣。牧業公社就是現在的牧業鄉。)

  三、初步理解課文

  1、默讀課文

  2、思考,討論

  〈1〉本文按什么順序記敘了訪問的 過程?(地點轉換順序)

  〈2〉按方向過程,課文可分幾段,為什么?(有三種方法:分五段,三段或二段,我們按五段來分析課文。第一段講初次見到草原的景色:第二段講主人到幾十里外歡迎遠客;第三段講在蒙古包外迎客的情況;第四段講進了蒙古包相互敬酒以及相互獻歌的情形;第五段講主客話別。)

  3、播放錄音,透過語言文字展開

  想象,聽完朗讀后,(單擊品句析段中第一段的錄像)

  〈1〉本文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課文有表達這樣思想感情的句子嗎?請找也出來,說說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單擊第五自然段的品句)

  〈2〉學生各讀這句話,進一步體會這句話表達的感情。

  4、指名朗讀課文,要讀出文中表達的感情。

  四、練習

  1、課后習題4,指導用關聯詞語造句。

  〈1〉“那么……那么……“是排比句式,表示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

  〈2〉“既……又……”是兩種情況兼而有之,在這一句中,表示一個事物的四個方面。

  〈3〉“不管……總是……”是表示條件不同,結果相同的句式。

  2、查字典

  3、比字組詞

  五、作業

  1、課后練習題2。

  2、用課后練習4的關聯詞造句。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領會課文中對事物靜態和動態的描寫領會草原的景色秀麗,地域遼闊。

  2、理解課文第一段,朗讀,背誦第一段。

  教學重點:

  體會第一段中動態,靜態的描寫。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是怎樣描寫草原景色的靜態,動態的。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本文共分幾段,每段主要寫什么?

  2、課文哪一句話點明了文章的中心?這一句話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二、指導學習第第一段

  〈一〉指名朗讀第一段

  〈二〉播放錄像,領略草原的美麗風光,(單擊第一自然段前的錄像)

  〈三〉單擊目錄中的確良13課課題,出現草原畫面,加深對草原風景的印象。

  〈四〉思考討論

  1、從“這次,我到了草原”中,你能讀出哪些意思?(點題,第一次初到草原。)

  2、課文是從哪倆個方面寫草原的?(天空,天底下)。

  3、齊讀描寫天空的一句話

  討論:(1)高歌一曲是什么意思?作者為什么想高歌一曲?(單擊“高歌一曲”)

  (2)“我”為什么感到這里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

  (3)課文中連用兩個“那么”表示什么意思?強調了什么?(單擊第一段品句一)。站在草原上,老舍先生放眼天底下,又看到了怎樣的景象?作者是怎樣描寫的?站在草原上,老舍先生放眼天底下,又看到了怎樣的景象?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4、請同學讀一讀課文,討論交流

  (1)解釋“一碧千里,茫茫”的意思?這句話是什么意思?說說為什么遼闊無邊的草原卻沒給人迷蒙,空蕩的感覺呢?(單擊“一碧千里”和品句二)。

  (2)作者在描寫草原時,具體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什么特點?(小丘,平地,羊群,顏色有綠有白,形態有動有靜)

  (3)作者把草原和羊群比作什么?又為什么說小丘像只用綠色漂染而不用墨成勾勒的中國畫?(單擊品句三和“渲染,中國畫,翠色欲流”這三個詞語。)

  (4)“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如何理解?(單擊品句4)

  (5)小丘本身會流動嗎?作者為什么要用“流”字呢?用這個“流”字給我們什么感覺呢?(單擊“流”這個詞語。)

  (6)這樣的境界使“我”產生什么樣的感受?“我”為什么會“驚嘆”感到舒服,愿意“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奇麗的小詩?

  (7)這樣的境界為什么會使駿馬和大牛都靜立不動?課文中為什么用“好象“一詞?這樣寫有什么作用?(單擊品句七和”回味“詞語)。

  〈五〉小結

  老舍先生以滿腔熱情,以輕松愉快的心情,用生動的語言贊美了草原的美麗。這種美麗體現在草原遼闊而不空蕩,寧靜而不死氣沉沉、到處充滿蓬勃的生機。我們可以通過如詩如畫的草原美景,體會到草原動態美和靜美。

  〈六〉、播放錄音(單擊這一自然段前面的錄音)

  〈七〉指導朗讀第一段,要求有感情地讀,讀出作者對草原的熱愛之情。

  三、達標練習

  這一段主要寫了幾層意思?學生在課本中用——標出,并畫出靜態和動態描寫的句子。想一想,這樣寫有什么好處?根據分層,思考怎樣背誦才又快又準?(單擊第一段的析段)

  四、作業

  背誦第一段。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后四段內容,受到熱愛祖國、加強民族團結的教育。

  2、領會課文中靜態和動態的描寫。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腦海里再現課文所描寫的生動情景。

  教學難點:

  進一步理解事物的靜態和動態。

  教學過程:

  一、背誦第一段。

  二、指導學習第二段

  (一)指名讀第二段。

  (二)指導給第二段分層和概括層意。(可以分作三層。第一層講在去陳巴爾虎旗的牧業公社的路上;第二層講走了許久,看到了河、馬群,聽到了鞭響;第三層講“我們”在距離目的地幾十里以外受到熱情的歡迎。)

  (三)思考、討論

  1、解釋“灑脫”的意思,為什么在草原上行車十分灑脫?(單擊第二段品句一)

  2、“遠遠地望見了一條天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帶子—河!”這句話中的“河”為什么要加感嘆號?(單擊品句二)

  3、說說第一、二層所講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4、齊讀第三層,思考、討論

  (1)聯系上下文,說說“忽然”的意思。(情況變化很快,出乎意料,沒有想到。)

  (2)說說“我們”快到公社時,草原上出現了怎樣的景象?這些景象說明了什么?(學生找第三層的有關語句讀一讀)

  (3)“群馬疾馳”和“襟飄帶舞”寫出了什么特點?(單擊品句三)

  (4)作者把歡迎遠客的男女老少比作什么?為什么這樣比喻?(單擊品句四)

  (5)作者是怎樣寫靜態的草原熱鬧起來的場面的?學生讀讀有關句子,提問這句話說明了什么?表達了草原人民的什么感情?(單擊品句五)

  5、初到草原和快到公社時,景象有什么不同?課文描寫的景象由靜到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6、指導朗讀第二段,從語氣的變化上,要突出草原由靜到動的變化。

  三、指導學習第三、四段

  (一)默讀第三段。

  1、思考、討論

  (1)這一段是講發生在什么地方的事情?

  (2)蒙古包外,主客相見時,作者寫了哪三多?說明了什么?(單擊第三段品句一)

  (3)結合這一段內容,談談你是怎樣理解“總的意思是民族團結互助”這一句話。(單擊品句二)

  2、指名朗讀這一段

  (二)指名讀第四段

  1、思考、討論

  (1)這一段講的是發生在什么地方的事情?

  (2)為什么說“也不知怎樣的,就進了蒙古包”?

  (3)主人是怎樣款待客人的,說明了什么?(“盤腿坐下”給人到了家的感覺;干部、老翁敬酒說明對客人的尊重。)

  (4)“``````不管唱的是什么,聽者總會露出會心的微笑”,“會心”是什么意思,大家為什么露出會心的微笑?

  2、第三、四段共寫了幾個場面?每個場面是怎樣的盛況?說明了什么?(單擊第四段的析段)

  3、指導朗讀第四段,要讀出蒙漢兩族人民的深情厚誼,讀出主人的熱情好客。

  四、總結

  老舍先生用他親身的經歷,通過優美生動的語言,描繪了美麗的大草原,那里的天明朗清新,那里的地遼闊而不空蕩,那里的人民更是熱情好客,這真是草原的景美,人更美。同時,也說明了蒙漢人民的深情厚誼。(單擊第五段的析段。)

  五、課堂練習

  1、句義理解

  2、概括中心

  3、短文練習

  六、作業

  1、課后練習3、5

  2、預習《鏡泊湖奇觀》

  板書設計:

  景色→美麗→動情

  草原  途中→盛況→又動情 “我”

  |    主人→熱情→更動情   |

  蒙   →   情深  ←   漢

  (民族團結互助)

  小學五年級語文《草原》教學教案二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1、2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感悟草原的“景色美”、“人情美”,體會蒙漢情深、民族團結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熱愛草原、熱愛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感悟草原的“景色美”、“人情美”,體會“蒙漢情深”的思想感情。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第1、2自然段。

  3.感悟草原的“景色美”,激發學生熱愛草原的思想感情。

  一、 情境導入

  1.出示地圖,簡介內蒙。師:這里是土壤肥沃,牧草茂盛,野花芳香,空氣新鮮,湖泊晶瑩的內蒙古大草原,蒙古族同胞就生活在這風景如畫的草原上。草原風景美,蒙族牧民更美……

  2.欣賞音畫,走近草原。播放多媒體音畫《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說說草原給你留下的初步印象。

  3.導入新課,齊讀課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將跟隨著我國現代作家老舍先生,走進內蒙古,走進——(生齊讀)草原,作一次草原之旅。

  點評

  從“地圖”到“音畫”再到“課文”,逐步縮短“草原”和學生之間的時空距離,并為整篇課文的閱讀營造出“美”的氛圍。《美麗的草原我的家》中優美的草原風光畫面,為后面學生閱讀課文第1、2自然段,在腦海中想象草原美景提供了“相似經歷”的支撐。

  二、 初讀課文

  1.出示生字新詞,指名讀、齊讀。

  迂回、玻璃、襟飄帶舞、彩虹、馬蹄、羞澀

  2.自由交流預習中理解的新詞。

  重點交流:渲染、勾勒、迂回、鄂溫克。

  3.指名逐段朗讀課文,說說每段大意。

  讀中正音,讀后交流每節的大意,點出五幅畫面:草原景色——遠道歡迎——相見握手——盛情款待——斜陽話別。

  4.用最簡練的語言說說課文的大意。

  我們訪問內蒙古大草原,看到草原的美麗景色,受到蒙古族人民的熱情歡迎。

  板書:景、人。

  點評

  初讀課文環節,首先重基礎,一是,關注生字新詞的預習情況,讀準字音,了解詞義;二是,關注課文的朗讀情況,做到書不讀通,不開講。其次重整體,一是,把每一個自然段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整體,讀懂大意,形成畫面;二是,把全文看作一個更大的整體,將五幅畫面疊加,讀懂全文大意,最后濃縮為兩個字——“景”、“人”,為接下來引導學生精讀課文留下伏筆。

  三、 感悟“景色美”

  1.指名朗讀第1自然段,想象草原的景色。

  師:誰愿意為我們做導游,帶著我們走進草原,來欣賞草原的景色?

  2.自讀自悟,圈點批注:草原的景色有什么特點,你最喜歡哪里?

  3.師生互動對話。

  (1)天:更可愛——空氣清鮮,天空明朗。

  品味“那么……那么……”。

  (2)地:一碧千里,并不茫茫——平地綠,小丘綠,羊群白。

  品味“羊群——白色的大花”、“草原——無邊的綠毯”、“小丘——中國畫”、“翠色欲流——流入云際”。

  板書:景色美。

  4.自讀自悟,圈點批注:用“——”畫出此時作者的感受,并與自己的感受聯系起來體會。

  5.師生互動對話。

  (1)為什么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滿心的愉快?

  (2)從“驚嘆”、“舒服”、“久立四望”、“低吟小詩”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3)駿馬、大牛在回味著什么?除了駿馬、大牛在回味,還有誰在回味呢?(作者、讀者,包括課堂中的你我他)

  板書:愉快驚嘆。

  6.配樂朗讀,閉目想象。

  師:讓我們在優美的草原牧歌中來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7.反復朗讀,熟讀成誦。

  背誦提示,點明寫法:(天)空氣——天空——(地)天底下——羊群——小丘——(感受)這種境界——在這境界里——。

  8.小結過渡:跟隨著作者的筆觸,我們仿佛置身在美似畫卷的草原之中,陶醉在天空的清鮮明朗、大地的一碧千里之中,怎能不愉快驚嘆呢?接下來,還有更加迷人的畫卷在等著我們欣賞呢。誰來往下讀。

  9.指名朗讀第2自然段的前半部分,想象草原的景色。

  10.自讀自悟,圈點批注:從這一部分中,你讀出了草原的景色還有哪些特點?

  11.師生互動對話。

  (1)遼闊: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還是草原。草原上行車十分灑脫,只要方向不錯,怎么走都可以。

  (2)靜寂:初入草原,聽不見一點聲音,也看不見什么東西,除了一些忽飛忽落的小鳥。

  師:草原的遼闊與靜寂,愈顯出草原景色的美不勝收。

  1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熟讀成誦。

  點評

  “景色美”這一部分內容的閱讀,是本文教學的重點之一。上述教學設計,凸顯閱讀對話教學理念。首先,圍繞文本解讀核心,精心預設對話話題——“草原的景色有什么特點?”這個話題解讀的容量大,涵蓋了課文第1、2自然段中的主要內容。話題解讀的個性化,可以兼顧到不同學生的解讀空間。其次,讓學生充分經歷閱讀對話教學的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潛心會文、自主對話,引導學生圍繞話題,圈點批注。第二層次是師生交流、互動對話,引導學生圍繞話題,品詞析句。第三層次是熟讀成誦、內化積淀,引導學生沉淀話題,積累語言。再次,在閱讀對話教學過程中,時時關照學生自我的體驗。引導學生把自己放到文本之中,反復地揣摩,仔細地推敲,認真地品味,不斷地咀嚼,走進文本言語的深處,走進作者心靈的深處,去傾聽文本的聲音,去感受文本的色彩,去體驗文本的意境,去觸摸作者以及自己的情愫。

  四、 作業

  1.聽寫生字詞。

  2.摘抄第1、2自然段中的比喻句、擬人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3.背誦課文的第1自然段。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2自然段。

  2.感悟草原的“人情美”,說說對“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這句話的理解,體會蒙漢情深、民族團結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熱愛草原、熱愛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一、 復習導入

  齊背第1自然段,“回味”草原的美麗景色。

  二、 感悟“人情美”

  1.師:上節課我們欣賞了草原的美景,這節課我們來感受草原的人情。

  自讀自悟課文2~5自然段:用“~~”畫出主人迎客、相見、款待、話別的有關語句,想一想蒙古族人民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引導學生在書上圈點批注)

  2.師生互動對話。

  先讀自己所畫的語句,再說自己讀出的印象。

  (1)遠道歡迎:男女老少、各色衣裳、群馬疾馳、襟飄帶舞、飛過來、幾十里外、歡呼著、飛馳著、歡呼聲、車聲、馬蹄聲、響成一片、飛過小丘。(歡迎的人多,場面盛大,熱情好客)

  (2)相見握手:熱乎乎地握著、握住不散、語言不同、心可是一樣、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說你的、我說我的。(心情激動,場面熱烈,熱情好客)

  (3)盛情款待:奶茶奶豆腐羊肉,舉杯敬酒唱歌,禮貌親熱微笑,干部老翁姑娘。(非常尊敬,氣氛熱烈,熱情好客)

  (4)斜陽話別:飯后,套馬、摔跤、舞蹈、騎馬;夕陽西下,不忍分別。(氣氛融洽,情意深厚,熱情好客)

  3.師:蒙古族人民給我們留下了這么多深刻的印象,這其中印象最深的一點是——“熱情好客”!

  指名四人朗讀2~5自然段,體會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好客”的特點。

  4.面對熱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作者的感受是什么?課文中沒有直接寫出來,但我們可以透過2~5自然段中的文字,感受到作者此時的心情?

  板書:人情美、興奮動情。

  點評

  “人情美”這一部分內容的閱讀,是本文教學的又一重點。上述教學設計,在閱讀對話教學中,注重凸顯兩個方面的價值引領。一是,凸顯核心話題的價值引領。在 “人情美”這部分內容的閱讀中,引導學生緊緊扣住一個話題——“自讀自悟課文2~5自然段:用‘~~’畫出主人迎客、相見、款待、話別的有關語句,想一想蒙古族人民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這是一個很好的核心話題,它使課文2~5自然段中紛繁蕪雜的閱讀對話點得以刪繁就簡,可以給予學生充足的自讀自悟、自主交流的時空。在這個核心話題的價值引領下,閱讀對話教學過程就會變得簡約,但卻又是內涵豐富的。二是,凸顯文本核心的價值引領。在學生對2~5自然段中的 “人”作了多元解讀后,一方面需要尊重學生的多元解讀,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凸顯文本核心的價值引領。教學中,要把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好客”這一核心價值凸顯出來,并通過朗讀讓“熱情好客”在學生的腦海中定格。

  三、 感悟“蒙漢情深”

  1.引讀:同學們,草原上景色美,讓作者愉快驚嘆;草原上人更美,讓作者興奮動情。太陽已經偏西了,誰也不肯走。是呀!——(生齊讀)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2.請聯系全文理解這兩句詩。

  3.師生互動對話。

  板書:蒙漢情深、依依惜別。

  (1)“蒙漢情深”是什么意思?“蒙漢情深”體現在哪里?

  (2)“天涯碧草”是什么意思?“天涯碧草”體現在哪里?

  (3)展開想象,說說這兩句詩所描繪的情境。

  (4)從這兩句詩中,你讀出了什么?(蒙漢情深,民族團結)

  (5)課文以詩結尾,你覺得怎么樣?(總結全文,升華主題)

  4.指導誦讀。

  點評

  抓住課文結尾這兩句詩總結全文、升華主題的特點,把“詩句”附著在“文本”中作感性解讀。在讀懂詩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體會詩中的感情,讓“蒙漢情深”、“民族團結”的文本主題得以歸結升華。最后,引導學生從語言表達形式上,來領悟作者以詩結尾的“妙筆”。)

  四、 品味“文字美”

  1.選讀文中自己最喜歡的句段,說說自己喜歡的原因。

  比喻句、擬人句,靜態描寫、動態描寫,寫景、敘事、抒情;優美詩句……

  2.出示文中幾處矛盾的語句,引導學生品味。

  (1)“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

  (2)“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

  (3)“初入草原,聽不見一點聲音,看不見什么東西,除了一些忽飛忽落的小鳥。”

  (4)“這時候鄂溫克姑娘們,戴著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點羞澀,來給客人們唱民歌。”

  點評

  《草原》這篇課文語言簡潔生動,情感真切自然,是一篇文美、景美、情美的典范作品。老舍先生不愧被譽為“語言大師”,文中比喻、擬人信手拈來,其中最鮮明的語言特色是老舍先生故意將互相對立和排斥的描寫,巧妙地熔于一爐,在看似矛盾的語言背后,可以讓讀者讀出豐富的內蘊。因此,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對這么多清新自然、貼切傳神、內蘊豐富的語言文字,需要引導學生作“反芻”式的品味。在文本解讀過程之中,注重文字品味,把語言的內容和形式融合在一起。在文本解讀結束之后,作“反芻”式的文字品味,豐富積淀學生的語感。

  五、 總結全文

  讀著老舍先生的《草原》,我們仿佛也作了一次身臨其境的草原之旅。草原的景色美,使人愉快驚嘆;草原的人情美,使人興奮動情;蒙漢情意深厚,使人依依惜別。

  六、 作業

  1.背誦課文的第2自然段。

  2.聯系課文,說說對“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這句話的理解和體會。

  3.聯系課文,搜集資料,了解內蒙古民族風情。

  板書設計:

  景色美 (愉快驚嘆)

  草原 人情美 (興奮動情)

  蒙漢情深 (依依惜別)

  小學五年級語文《草原》教學教案三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劃出含義深刻的句子。

  3、讀懂課文,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感染下,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的教育,培養學生愛美的情趣。

  4、品味、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劃出含義深刻的句子。學會本科10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

  教學難點:

  品味、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

  教具準備 :

  教師準備

  課件、課文朗誦磁帶。

  學生準備

  收集有關草原風光和民俗風情的圖片、文字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草原的美麗讓我們流連忘返;這節課,我們將近一步了解生活在草原上得人們。

  二、自主讀書

  1、今天的草原,以美麗的自然風光與獨特得民族風情吸引這越來越多的游客。如果你是一名導游,該怎樣向游客們作介紹呢?

  2、請同學們認真讀第2-5自然段,可以列列提綱,或摘記一些詞語。

  三、小組交流

  小組內一人扮演導游,其他人扮演游客,到陳巴爾虎旗去游覽。導游要主動熱情的向游客作介紹,回答游客感興趣的問題。

  四、集體交流

  1、那位同學愿當小導游,帶領大家到陳巴爾虎旗去游覽?老師希望你在介紹時盡量用上課文中的詞語。還可以結合你在課外收集到的資料。當游客的同學,遇到自己感興趣的地方一定要請教導游啊。

  2、在導游的帶領下去感受草原獨特到的民族風情和草原人民熱情和好客。

  五、體會情感

  1、在這位小導游的帶領下,我們結識了新朋友,蒙古族老鄉給人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學生自由暢談:熱情好客、淳樸、親切大方等。)

  2、蒙漢兩族人民盡管語言不同,但心心相通,大家用握手、微笑表達著親熱;用音樂、舞蹈傳遞著真情。請同學們找出最能體現蒙漢兩族人民情深意重的段落讀給大家聽。

  3、知道學生有感情的朗讀第2——5自然段。

  4、教師小結:老舍先生和我們一樣,留戀草原上的景,草原上的情,草原上得人,所以他動情的寫下了“是呀!盟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板書),結合你對全文的理解,試說一下這兩句話得意思。(蒙古族人民和漢族人民情意深厚,怎么能夠舍得馬上分別呢?雖然已夕陽西下,仍在草地上依依道別。)

  5、全班有感情的其讀課文。指導學生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

  六、隨文練筆

  盟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如果你是位游客,也一定會邀請蒙古族老鄉去你的家鄉去做客。該怎樣介紹你家鄉的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呢?想一想,然后寫下來。

小學五年級語文《草原》教學教案 相關內容:
  •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的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精選13篇)

    教學重點:品味賞析,感悟詩情。一、復習導入:1、說說學了課文,你知道這大自然的`課本里有些什么?二、細讀品味,感悟詩情。1、黷讀課文,找找詩中希望我們如何去打開大自然的課本。...

  • 小學五年級語文《猴王出世》教材教案(精選17篇)

    教學目標:1、能根據“閱讀提示”自主學習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2、感受古代白話文的語言特點,感受石猴形象的同時品味語言,領略經典的魅力。3、激發閱讀經典名著《西游記》的興趣。教學重點: 在感受石猴形象的同時品味語言。...

  • 小學五年級語文《童年的發現》教學教案(精選17篇)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認識本課7個生字,會寫12個字,理解“澄澈、困窘、天賦”三個詞語的意思;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掌握大膽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的一般方法。...

  • 《理想的風箏》教學方案小學五年級語文(精選16篇)

    一、復習導入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22、《理想的風箏》。(讀題)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課文寫了劉老師的哪幾件事?(談腿疾、寫板書、放風箏)2、真是個好記性的孩子!上節課我們從談腿疾的故事中感受到了劉老師的樂觀幽默。...

  • 小學五年級語文《小橋流水人家》教案(精選15篇)

    看到題目,不由想到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中的句子“小橋流水人家”。課文的作者開篇如詩的幾句話,勾勒出了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寫意畫──小溪潺潺繞村莊、楊柳依依垂水面、水鳥流水相和唱,色彩清新而明快,情調美麗而纏綿;接著話...

  • 西師大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珍珠鳥》教案(精選16篇)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與動物的那種和睦、信賴的境界,培養學生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

  •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學情分析(精選3篇)

    一、班級基本概況。本班學生共35人,學生都是農村的,父母大多都不在身邊,農村基礎教育薄弱,只有部分家長有家庭輔導。二、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習基礎。...

  • 小學五年級語文《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通用12篇)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母親藝術形象,感悟作者意圖。訓練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培養學生有感情的讀好課文的能力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

  • 《草原》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通用14篇)

    教學目的: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勾勒、駿馬、無限、鞭子、疾馳、馬蹄、奶茶、禮貌、拘束、舉杯、摔跤。2、熟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腦海里再現課文所描述的生動情景。...

  •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通用12篇)

    知識點1.生字組詞:寇:窮寇敵寇賊寇草寇視若寇仇冀:冀州希冀冀求冀圖冀望批:大批批發批準批評批改副:副職副手副本副業全副武裝榴:石榴榴褳榴彈炮手榴彈掄:掄錘掄拳掄刀掄起掄胳膊貫:連貫貫通橫貫貫穿全神貫注棋:象棋圍棋下棋舉棋...

  • 小學五年級語文《猴王出世》教案(精選16篇)

    本次三定備課,我心里總是擔心,總想上好一點,所以名篇不敢上。剛好上到這一篇課文,選了本篇閱讀文章,想上出點什么?本文又不象《景陽岡》“武松打虎”有這一精彩片段,能讓學生模仿大蟲的動作,學生們興趣黯然,印象深刻。...

  • 語文A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七律·長征》教案設計(精選12篇)

    教學要求: 1、知識目標:認識“礴”等3個生字;會寫“丸”等3個字;會聯系上下文理解“只等閑”、“逶迤”、“磅礴”、“騰細浪”、“走泥丸”、“盡開顏”等詞語的意思。感受詩的節奏和韻律,增強對七律詩這種體裁的感性認識。...

  • 小學五年級語文《遲到的獎賞》教學教案(通用3篇)

    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生字,詞。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聯系課文理解本課重點詞語。3、通過對課文的學習,體會蒂姆所表現出來的協作精神和無私奉獻的品質。培養協作意識和奉獻精神。...

  • 小學五年級語文《最后的常春藤葉》教案范文(精選15篇)

    一、先說說教學目標的分析與定位《最后的常春藤葉》是美國作家歐·亨利的一篇短篇小說,講述了老藝術家貝爾曼用生命繪制畢生杰作,點燃他人即將熄滅的生命之燈的故事,歌頌了藝術家之間的友誼,以及貝爾曼舍己為人的高尚品質。...

  • 小學五年級語文暑假作業參考答案(通用3篇)

    P1一 、二略三、 茂:茂密 解:本領盈:滿 卓:顯著會:集中 隙:空四、1、擬人。2、擬人 3、比喻、 4、擬人 5、擬人、6比喻P2一略二、暴躁 蔥蘢 花瓣 干燥 縈繞 辯護三、C C A四、略五、2 6 3 4 1 7 5六、李白——詩仙 李賀——詩鬼 王維...

  • 綜合性學習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基隆市| 婺源县| 泽普县| 陈巴尔虎旗| 达孜县| 道真| 那曲县| 济宁市| 隆昌县| 五河县| 长宁县| 兴文县| 广西| 邹城市| 始兴县| 建阳市| 曲沃县| 田东县| 日喀则市| 阳信县| 张家界市| 驻马店市| 青河县| 通化县| 沐川县| 义乌市| 沛县| 金乡县| 本溪市| 嘉义市| 南江县| 汕尾市| 松溪县| 历史| 奉节县| 临澧县| 莒南县| 福州市| 江达县| 垣曲县| 龙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