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語文之走近廣告
初三的學習進行了一個半月以后,學生的情緒已由新鮮、熱情轉變為了倦怠、麻木,而接下來要學習的內容又是應用文的知識。固定的結構、平實無奇的語言很難激發學生的熱情。記得一位教育家說過:“老師最根本的任務就是把學生的好奇心調動起來。”可怎樣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興趣呢?正當我苦思冥想之際,在網上瀏覽到了這樣一條信息——擬寫廣告詞是首次出現在全國高考試題中:“請擬一條以‘說普通話’為內容的公益廣告詞”。(2004年全國高考試卷)這條信息觸發了我的靈感:語文這樣的母語學科,如果只是將“教書”當成學生不明白那樣教,要造成浪費——浪費教師的體力智力,浪費學生的時間,更可怕的是在破壞學生的學習感悟力。《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這一點上建議:電影、電視、廣播、網絡等媒體資源應成為語文課程的資源。“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因而,我決定拋開書本上的廣告學習材料,嘗試設計一課,讓學生由興趣而參與學習,由感悟而進行創作。
于是,我精心設計制作了一個多媒體課件——《走近廣告》。我的教學設計是:四個梯度——“猜猜我是誰”,“還我女兒妝”,“讀我千遍不厭煩”和“過上一把癮”。從易到難,先讓學生對廣告詞產生興趣,再上升到感悟廣告詞中所蘊涵的語文知識,最后能夠進行創作。據此形成了“暢談心中感受→欣賞它山之石→抒寫胸中之意→交流快意之作”的教學流程。以下是我的教學案例。
一 暢談心中感受
教學說明:為了激活學生思維,能夠多方面地暢所欲言,我切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及學習的內容,用課件形式展示了十個“猜猜我是誰”的文字和圖片。
(多媒體出示:生活之廣告篇——“走近廣告”)
師:商品經濟日益繁榮,商品廣告也隨處可見。我曾經看見過這樣一則廣告:“我們在全球的維修工作人員都閑得無事可干。”這是一家汽車公司為其產品所做的廣告。從這句廣告語中,你能猜出商家的言外之意嗎?
生:這車子的質量好,不容易出毛病。
生:這家公司很大,有實力。買它的汽車不必擔心壞了以后沒地方修。
生:現在是競爭的社會,說不定是他們競爭失敗,車子賣不出去,沒生意可做呢。(其他學生大笑)
師:同學們很有社會意識,也考慮到了競爭的殘酷,提出自己的見解,不錯。可我們知道,商家為自己的產品做廣告,肯定是宣傳產品的優點。并且宣傳時,設計者要挖空心思,獨具匠心,根據媒體的特點和產品的性質、功用,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最大化的廣告效益。這則廣告也是本著這樣的目的設計的。可設計者萬萬沒想到我們的同學竟然有逆向思維,找出了它的漏洞。看來要做好一個廣告確實不容易。下面我們來看一組廣告語,根據設計者的用意,猜猜這廣告的主角是什么?
(多媒體出示)“我的名氣是吹出來的”。
生(爭先恐后):電扇。
(多媒體出示)“瞬間的永恒”。
生(略遲疑了一會):照相機。
(多媒體出示)“肚子越來越小,感覺越來越好”。
生(大笑):減肥藥、減肥茶。
……
(學生的反應越來越敏捷,回答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師:同學們的反應相當敏捷,都能抓住廣告語的關鍵字詞猜商品。看來這個廣告語確實有它獨到的地方。你們能談談自己的感受嗎?
生:要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創作。
生:語言比較簡潔,也很好懂。
生:很有趣。有自己的特色。
師:非常不錯。你們能抓住事物的關鍵之處進行分析。可我還見過有些廣告語它并不具備剛剛你們說的特點,卻一樣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是為什么?請看(多媒體出示)“還我女兒妝”。
師:看見這個標題,你想到了什么?
生(齊聲):花木蘭。
生(搶著回答):還我女兒妝,講的是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故事。花木蘭代父從軍,大獲全勝回來后,“對鏡貼花黃,著我舊衣裳”恢復了女兒身的本來面目。
師:講的不錯。可同學們知道這個故事和我們要進行的這個環節的游戲有什么聯系嗎?
(多媒體出示)某保溫杯廣告:有口皆杯 某電腦廣告:碼到成功
某飲料廣告: 飲人入勝 某飯店廣告:食全食美
……
生(七嘴八舌):這里借用,是指把廣告中錯用的字改正過來。”
師:對的。這是廣告設計者的聰明之處,借人們耳熟能詳的成語打出自己的品牌。這里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嗎?
生(齊聲):諧音。
師:不錯。在廣告中恰當地運用一些修辭手法,可達到言簡意賅、意蘊無窮的效果,既有藝術性,又有新穎性,讓人百聞百見而不厭煩。
(多媒體出示)“讀我百遍不厭煩”
二 欣賞它山之石
師:(多媒體出示圖、文字):“纖手搓來玉色勻,碧油煎出嫩黃深”是蘇軾為某種商品寫的廣告詩。你們猜猜這商品是什么?
生:食品。
生:油條。(其他同學笑)
師:猜得八九不離十。這是蘇軾為一老婦人做的環餅而寫的廣告詩。此詩一出來,廣為流傳,結果這老婦人的生意也由原先的清淡變得異常火爆。大家看這兩句詩形式工整、內容凝練,生動地從形、色方面寫出了環餅的特點,讓人一想到就覺得味道肯定也相當好。這就是廣告的妙用。下面我們繼續欣賞一組廣告,由你們告訴我,這廣告好在何處?
(多媒體出示)
“長城電扇,電扇長城”(長城電扇)
“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將會怎樣?”(聯想電腦)
“瞬間的永恒”(照相機)
“滴滴香濃,意猶未盡”(雀巢咖啡)
“牛奶香濃,絲般感受”(德芙巧克力)……
生:長城電扇,電扇長城,采用了比喻、頂真的修辭手法,巧妙地把長城電扇的名稱融入其中,后一句又表現了它的銷量之好,地位之穩固,非常新穎、貼切。
生: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將會怎樣?它一語雙關。既嵌入了聯想電腦的品牌,又指出了人的思維活動的重要性。如果沒有想象力的話,世界將不可想象,引人深思。
生:滴滴香濃,意猶未盡。句式工整,并且通過“意猶未盡”這詞,讓人聯想到了咖啡的美味,簡直讓我垂涎三尺了。(生笑)
生:“絲般感受”寫出了德芙巧克力的潤滑、輕柔的口感,是非常新穎別致的比喻。
生:瞬間和永恒是一組反義詞,將矛盾統一,很生動地寫出了照相機的作用,將瞬間的美麗和精彩定格成永恒。
師:好,太精彩了!同學們的感受、領悟能力非常強。在這短短的時間內能達到如此效果十分難能可貴。“腹有詩書氣自華”,我想你們領悟到了很多,胸中肯定也是激情蕩漾。現在我們就正式“過上一把癮”,進行創作。
(教學說明:“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欣賞它山之石的最終目的,還在于進一步啟發思維,吸取精華,使學生的體驗進一步飽滿、豐富。我隨即抓住學生欣賞別人佳作后的不平靜的心情,誘導學生對廣告語的創作進行總結。很快學生就總結出了“抓住事務特點,運用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活用成語、諧音”等許多寫作技法的體驗。)
三 抒寫胸中之意
(教學說明:學生的寫作激情已成一觸即發之勢,此時適時地鼓勵創作會讓學生的思維過程進一步深化)
(多媒體出示:過上一把癮)
1. 用生動的語言為公園的草坪寫一塊愛護花草的標語牌。
2. 用旅客最能接受的語言為某車站寫一塊禁煙告示牌。
(生或思索,或奮筆疾書)
四 交流快意之作
(教學說明:這一環節是本課教學的高潮階段,也是本課教學的總結階段。可以說前三個階段的教學都是為本階段的教學奠定基礎。既然是交流,就應該側重雙向,甚至是多向的,形成生生交流,也要形成生與師的交流。)
生1:我這么可愛,你一定不忍心傷害我吧!
為了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請不要到處吞云吐霧!
生2:他這兩句廣告很通俗易懂。第一句擬人化的語言賦予了小草生命,一看別人就不忍心踩了。而第二句廣告詞則活用了流行歌詞,讓人很容易接受,有一種關懷的感覺!
師:創作成功,點評也很到位。
生3: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為了我的子孫后代,請不要“踩”我。(眾生笑)
用買煙的錢去買車票吧!
生4:既引經據典又很幽默。特別是第二句,符合車站的特點,也更容易打動來往旅客的心。
(學生熱情高漲,個個躍躍欲試。)
生5: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留住短暫,印象永恒!
煙,煙,煙!奄奄一息!!
(眾生齊贊好)
生6:言簡意賅!
生7:一語雙關,發人深省。我覺得很好!
師:相當精彩!同學們剛才的發言充分體現了一種創造性的思考,非常好!看來真是后生可畏呀!可歡樂的時間總是有限的。課堂上我們不能盡情交流,就讓我們在課后交流自己的得意之作。我們將出一期廣告詞的專刊,留住我們的精彩,也留住西塘的美麗。
(課件展示了一組富有西塘特色的圖片)
運用語文知識,為美麗的西塘寫一則宣傳廣告。
(生看圖片,不時發出笑聲和驚嘆聲)
師:生活在古鎮,我們卻常常不能發現它的美麗。今天老師送給你們一句話:生活事事皆學問,身邊處處即文章。只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你們一定會收獲很多的。好,下課。
附錄:
學生把自己的思維碎片整理成了以下美妙的文字,簡直令人有目不暇接之感。
草坪標語牌:
1.保護什么最重要?知否,知否,應是綠草紅花。 (陳斌斌)
2.我這么可愛,你一定不忍心傷害我吧! (儲順平)
3.世間萬物皆有命。我不愛吻你的鞋底! (王雯潔)
4.路邊的花草,請你不要“踩”。 (張悅)
5.有我,地球才精彩! (徐穎萍)
6.謙謙君子,護花使者! (許佳偉)
7.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留住短暫,印象永恒!( 俞燕飛)
8.花草固然美麗,心美更加動人! (孫勇超)
9.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敬請各位別做流水。 (張佳文)
10.護花愛草,為你為我!(朱曉棟)
11.珍惜每一寸綠色,保護每一片花草。(沈培紅)
禁煙告示牌:
1.煙是槍,肺是絮,請不要用槍刺破柔軟的絮。 (張佳文)
2.為了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請不要到處吞云吐霧!(儲順平)
3.進口白煙,入肺“黑灰”。(張悅)
4.煙,煙,煙!奄奄一息!! (俞燕飛)
5.請勿給自己的肺“摸”黑!(張振翔)
6.生命恒久遠,戒煙永流傳!(蔣君)
7.用買煙的錢去買車票吧!(李建忠)
8.水滴石穿。吸煙能讓你的肺“吸”出洞來。(張露)
西塘宣傳語:
1. 古橋古弄古風俗 古鄉古色古西塘 (朱永吉)
2. 小橋流水,輕煙輕霧,夢里水鄉,古鎮西塘;
錢塘人家,古道熱腸,特色小吃,別有風味。 (張佳文)
3. 水光瀲滟晴方好,石鋪弄堂窄又長。
明清時代磚瓦房,古老滄桑訴風情。 (陳文琴)
4. 人知天上美,不知西塘幽。小橋配流水,古玩加小吃。
清明古建筑,修身更養性。若要尋幽香,請到西塘來。(孫勇超)
5.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客盈盈何處去,西塘美景賞不盡。 (俞燕飛)
6. 自古人說江南美,美在西塘古鎮也。 (李國安)
7. 水是眼波橫,橋是柳黛眉。愈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歡迎游西塘!(金葉霞)
8. A:OH!朋友,你知道西塘嗎?
B:那當然,不就是西面的一個水塘嗎?
A:哈哈哈!西塘可不是一個水塘,它是一個風景旅游區,一個名副其實的水鄉。水繞屋,橋跨水,民家弄塘多而深,煙雨長廊一條龍。民俗風情常濃濃,逢年過節掛燈籠,飯菜齊上敬祖先。這下你該知道了吧。
B:COOL。這么美麗的地方可不能少了我。西塘,我來了!(鄒茵)
9. 古橋古弄古建筑,多魚多米多特產,紅紅火火慶佳節,千年古鎮老風俗。(沈培紅)
10. 親近我,讓你感受古鎮的風采!(徐穎萍)
11. 現代生活中的古老體驗!
……
教學后記:
雖然這些文字有些還不太成熟,略顯稚氣。可透過這些文字,我領略到了學生的才情橫溢,看見了學生無窮的創造力。我沒有對他們的文字做任何評價,因為任何評價都是多余的。學生的思維活躍程度和文字的掌握能力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就我的教學設計而言,我也只想通過這樣的一種形式,讓他們領悟語言的妙用,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可沒想到他們給了我許多驚喜,同時也讓我感悟到了許多。
有時,我總在感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不濃,參與不夠,感悟不深。可現在看來關鍵在于教師捕捉讓學生參與和感悟的合適契機的能力。有了這樣的契機,學生往往會以極大的熱情和創造力來回應。課堂也就會異彩紛呈。課文是一道風景,課堂是欣賞風景的舞臺。這樣的欣賞,需要教師獨具慧眼,捕捉契機,激發學生的參與,才能和學生共同領略語文的滿眼風光。當然,這樣的課堂不能只限于拿手邊現成的東西教學,我們還必須有創造性,選擇教學的材料,創造教學的方法。只有當我們學會了創造,才能將“創造”的能力傳授給自己的學生。學生有了這種本事,就能夠進入積極的學習狀態,就可能遷移為主動尋找問題,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的品質。這樣,語文教學就為學生的未來生存拓展了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