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在于協作”班會課教案設計
a:現在由我來當一回記者,現場采訪一下這一段時間來,合作精神在我們班同學身上的表現。
(五)、現場采訪
1、現場采訪(一):在這次主題班會的準備過程中,你們小組是如何合作的?對你有什么啟發?
小品表演組(曾思兢):在這次的主題班會活動中,我們小組負責小品的編排工作,首先讓兩位寫作能力較強的同學編寫劇本,然后讓動手能力較強的同學準備道具,最后就需要每位演員的配合。可能與我們這次的班會主題有關,我覺得這次同學都協作得很好,效率也比以前高很多了。所以,從這次活動中,我覺得無論做什么工作,合理的分工,團隊的協作是非常重要的。從這點上看,這次主題班會開得很有意義。
2、現場采訪(二):我們班宣傳工作做得很出色,多次在評比中獲得校一等獎,下面請宣傳組談談他們的合作經驗。
宣傳委員(涂穎艷):每次我們先確定板報的主題,鼓勵每位組員出謀劃策,由我統一進行版面的設計,然后每個組員明確自己的分工任務,并給自己規定完成的質量和時間,最后大家一起審核、修改,以達到最完美的效果。幾次實踐下來,大家就都配合得很好了。
(六)、尾聲
演唱歌曲《團結就是力量》(指揮領唱,合唱,用手打拍子)
主持人a、b:永遠的團隊精神,定會使我們的班級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同學們,加油吧!記住:(全班同學齊呼)成功在于協作!(在這種熱烈的氣氛中主持人宣布班會結束。)
(七)、活動小結
(一)家長發言:
今天參加這個班會課,對于我來說,是一次很有意義的教育。我想我回去也會用心地思考一下,在家里應該與孩子如何更好地合作。那么對于我的孩子而言,我覺得更是獲益非淺,這一段時間來,我覺得她在家里進步很多,如平時從來不做家務事的她,這幾星期會主動要求家長為她分配任務,與家長進行分工合作;學校布置的手工制作,以前一碰到困難就甩手叫家長幫忙完成,這一段時間,會主動自己思考,與家長商量對策,共同完成等。所以我覺得我們班級舉辦的這次主題班會,對孩子的成長是一次非常有益地引導。一個人,如果連在家里都無法與父母好好地合作,那么今后走出社會,又怎么能很好地與他人合作,又怎么能在社會立足呢?從我孩子身上的變化中,我感覺到這次班會不僅從思想上,而且從行動上對孩子真正起到了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涂穎艷家長:
(二)班主任發言:
同學們,今天的班會課開得很成功,讓我受到很大的啟發。其實剛才同學們在活動的過程中有的小組就合作得非常好,本身就很好地實踐了我們的班會主題:成功在于協作。這一段時間來,同學們深入學校、家庭、社會,親身體會到了團隊協作精神對于各行各業的重要性。在你們參與社會實踐的過程中,也增強了團結協作的意識和集體的凝聚力,你們調研成果的互相交流,對你們今后每個人的成長都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對每位同學來說,這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希望同學們好好的珍惜,這也正是我們舉辦這次主題班會的最終目的。同學們,希望通過這次有益的成長交流會,你們能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繼續發揚這種團隊協作的精神,我們相信,只要每位同學共同努力,我們班一定能取得更加輝煌的成績!我們班的同學也一定能夠更快、更健康地成長!
(三)專家評價:
智育過程是漸進的、內化的過程,它必須在三個基本要素,即教師、學生和教育環境的相互作用下才能產生應有的效果。以往低效的教說式德育,正是因為人們忽視了基本要素之間的良性互動,甚至在教育環境缺位的情況下進行教師單向德育知識灌輸。因此,該主題班會 方案通過“做中學”形式開展德育教學活動,設計基本要素之間良性互動的環境條件,對提高學生德育水平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方案首先明確了學生的層次、類別,指出了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并對自己所教班級進行了問卷調查和案例分析,認為缺乏協作是當前班級德育工作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從而確定了方案設計的指導思想和活動目的。
在方案情景設計方面,由簡單、直觀的情景《成功在于協作》和《二指抬人》入手,先易后難,隨著活動的深入,學生從好奇到熱情參與再到深刻體會,在思想認識上完成了一次質的飛躍。對于學生而言,主題班會不僅強調了協作,而且完成了協作的認識內化過程,成為學生未來自覺的行為規范。
方案抓住了學生這一德育過程的主體,讓學生深入學校、家庭和社會,在生師互動、生生互動、學生與家長互動和學生與社會互動等方面都有具體的活動內容,讓學生在自己的多方互動關系中,全面提高了自己作為德育主體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在各種情景中融洽與家長、教師等參與者的關系,增進相互理解,感悟到成長需要協作,而且自覺地進行協作。
方案在理論價值、現實意義和實施效果方面都很好,是一次十分有意義的主題班會活動。
廈門大學高教所教授、博士、廈門大學網絡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史秋衡
附:活動效果
1、學生合作的意識明顯加強。
這次活動過后,每位同學都寫了深刻的心得體會,大部分同學進步明顯。典型事例:靳燕:“在還沒有開展這個主題活動以前,我總是和同學鬧矛盾,不愿與其他同學合作,自從班級舉行這個活動以后,我開始慢慢學會了與同學友好相處,主動與同學合作,我發現了一個成功的秘訣。”黃忻恬:“過去的我,大部分時間都是獨行狹,即使想要與他人合作,也總是把任務推給別人。現在的我已不再這樣。在家大掃除時,我不僅可以完成自己的包干區,有時間還替父母提提水,擦擦窗等,和父母合作得很愉快。”陳楓揚:“班會課后,我學會了與同學進行合作學習,期末考在年段進步了146名,我嘗到了合作學習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