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主題班會記錄
時間:10月15日主題:講文明,促學習
主持人:聞雨飛(班長)
記錄人:張凱麗(書寫優秀者)
班會形式:表演、演講、討論相結合
參會成員:柳彥、秦偉民、楊鳳祥、曹一勝、班主任郭卯祥
教育目標:
1、明確“講文明”與“促學習”的關系
2、堅決貫徹學校的決定,養成文明習慣,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3、學會使用“對不起”“沒關系”“老師好”等文明禮貌用語
內容摘要
班會在主持人宣布開始后,先由五個同學一起策劃、表演了校園短劇:五個人走在校園中,一個扮演男教師,夾著個文件包急匆匆直往前走;兩個分別扮演的甲、乙學生見到男教師,主動上前說“老師好”,老師也以“好”應答,師生相視而笑,一起走向教學樓;而另一個扮演的丙學生見了另一名同學扮演的女老師,故意揚起頭,大搖大擺地超過老師。
然后,主持人講明了本次主題班會的目標和要求之后,希望同學圍繞“講文明,促學習”這個主題,自由登臺演講。
柳彥(團支部副書記)演講摘要:
講文明是促學習的前提,促學習是講文明的歸宿。一個“促”字表明了郭老師定這個班會主題的意圖,就是希望我們借落實學校開展“文明禮貌月活動”的機會,強化我們對基礎知識的真正掌握,促進我們對基本技能的有效提高,在全班狠抓知識點的落實,學會知識,學會學習,從而,溫故知新,孜孜不倦,“日新其德”,“日知所無”。既講文明,又學習成績優秀,是每一個學生成人、成才、成功的基本保證,也是一個學生在高中階段努力追求的目標。
秦偉民(數學科代表、成績為全班第一名)演講摘要:
講文明,要的不是夸夸其談,而是付諸實際行動。目前,我們在生活中還存在著說話不講文明,亂扔紙張,打飯插隊,不認真完成作業,浪費時間,知識點不能有效落實等不良現象。如果對這些不良現象不加制止,就會導致校園內的教學工作不能正常運轉。這實質上是放縱劣習,使我們養成不良習慣。同時,我們也就不可能有一種勤奮、認真、專心、恒久的學習態度和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更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成績。所以,我們要把“講文明”的習慣滲透到學習的每一個環節中,爭取使自己成為一個品學兼優的忻中學生。
楊鳳祥(物理科代表、成績為全班二名)演講摘要:
講文明禮貌,我們從小就開始接觸過,并有了相當的基礎。講文明,懂禮貌是個人道德素質的具體體現。學習態度端正、學習方法實用、學習成績優秀,是個人能力素質的具體體現。常言道,態度決定高度,細節決定成敗,文明成就夢想。我們今天大力倡導“講文明”,就是為了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我們應該在學習中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刻苦用功、爭分奪秒,大膽質疑、小心求證,不唯書,不唯上,只求實。我們在與同學、老師討論問題時,應該以理服人,以德感人,不能蠻不講理,更不能搞言詞傷害、人身攻擊。
曹一勝(團支書)演講摘要:
學習就是分數,這也許是現代社會上普遍認可或追求的目標。但是,如果學習只是分數,而不顧文明的修養,那也不能成為現代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現代社會的人才標準應是德才兼備,品學兼優,二者缺一不可。所以,我們應先把文明搞好。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馮校長也大力倡導忻中學生要“先做人,后做事”,班主任郭老師也向我們闡述過“修身養性,開智升能”的道理。我們強調“講文明”的重要性,決不意味著我們對學習的放松。恰恰相反,而是要促進學習,改進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我們一定要把強勁的學習原動力體現學習的具體行動中,把澎湃的學習激情落實在每一科的每一個知識點上,以做人的誠信原則和做學問的老實態度有機地結合起來,為班爭光,為年級添彩,爭取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忻中人。
在周旭軍、李大揚等學生演講之后,主持人讓大家分組討論,并將討論意見寫在了各自的日記本上。
郭卯祥(班主任)講話摘要:
一、傳達年級組召開的班主任例會內容
1、文明禮貌:養成彎腰撿紙的好習慣;在校園內遇到老師要主動問好;進老師辦公室要喊報告;要經常使用禮貌用語:“對不起”“沒關系”“老師好”“謝謝”“不客氣”等。
2、預習作業:要把預習作業寫在一個本子上,然后一一寫出答案,并要熟練掌握,流暢書寫。
3、兩操:一是行動要迅速,站隊要整齊,動作要規范;二是要充分利用時間背誦一些知識性的習題;三是早操的口號一定要“喊”洪亮,要真正喊出來,而不是“說”和“哼”。
4、請假:平時值周干部要將每日的學生應到人數與實到人數、請假人數寫在黑板右上角,以方便教師和年級干事的檢查。如果不請假,就要按曠課處理。
5、本次調研考試:首先傳達了年級組對成績不佳者不扣分,也不批評,目的是要引起師生對教學的重視和對班風、學風建設的警示的指示。同時總結了我班出現的問題:一是有所準備卻未真正重視起來,突出表現為有的同學竟然沒有準備2b鉛筆、鋼筆,有的同學遲到或兩次遲到,有的同學書寫極為混亂。二是平時沒有抓緊對知識的認真落實,導致延誤時間,使有些題沒有做完。三是沒有嚴格地要求和嚴肅地處理,特別是沒有按照學校規定扣分,太有點心慈手軟了,學生的惰性沒有很好地克服,良好的學習和行為習慣沒有從內心深處樹立起來,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嚴重不足,學習的拼搏行動并沒有真正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