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會主題:三年后的我
網絡班會-目標教育
班會主題:三年后的我
學校天津實驗中學班級高一•10班教師楊永林
班
會
內
容本課是我校作為起始年級的高一年級形成性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學生的自我省察,及與其他同學的討論,使同學們對自己的未來有所設想,對自己的生活有所憧憬,對自己現在的不足有所認識,并引導學生訂立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生活計劃。
學
生
情
況1、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同學們已經基本適應了高中生活,由一個初中生的心態調整為一個高中生的心態了,從而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高中生了。那么,怎樣才能使他們渡過充實而有意義的高中生活,帶著最少的遺憾走進自己理想的大學呢?他們對這些還未深入地思考過,但他們應該有這樣的一個思考過程。
2、同時,作為高一的學生,個體生命意識已經覺醒,已經不適合師長說什么、自己做什么的受教育方式;作為教育者,在對其進行教育時應該充分地發揮他們的主體意識,發揮他們的主體性作用,以一種“春風化雨”的方式進行教育。
班
會
目
標1、運用“目標教育”理論,結合網絡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并利用各種有用信息,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目標在哪里;
2、本課的核心意義在于使學生有一個平心靜氣地反省自身的機會,在反省和與同學們的交流中,重新認識自己、認識生活,調整自己的學習、生活計劃,朝著自己理想的方向前進。
3、同時,給學生試著自己規劃自己的未來的機會,畢竟,他們自己的未來,主要的還得他們自己來把握。
班
會
準
備教師:教師利用網絡查找相關資料并下載;結合班會設計制作相應的課件;進行問卷調查“如果遇到剛畢業的師兄師姐,我們會問他們什么問題”,統計匯總,并利用網絡查找相關答案。
學生:熟悉網絡使用;建立自己班級的bbs或校友錄、聊天室,給同學們隨時交流提供一個網絡平臺。
班 會 過 程
班會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網絡運用設計意圖
活
動
導
入1、開始語;了解同學們上高中的目的。
開始語:經過一個學期的相處,我們已經適應了高中的生活,已經成為了一個真正的高中生了,所以,很想問大家兩個問題:第一個是——三年后,你在哪?請同學們在網上的幾個選項中選擇。同學們在網上投票(a、念大學;b、工作;c、在家待著)
1、放映相應的課件(標題);播放音樂。
2、網絡投票使學生對自己和同學們上高中的目的有一個粗淺的認識。
(續一)
班 會 過 程
班會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網絡運用設計意圖
活
動
過
程1、介紹中國主要大學情況。看來同學們的意見比較統一;我再問大家第二個問題:三年后你在什么樣的大學讀書?大家對國內的大學情況和專業實力還不了解,我先來介紹一下,同學們適當做些記錄。聆聽教師介紹,根據自己的需要做適當記錄。1、展示介紹中國大學資料的網頁。
2、播放音樂提供相關資料,使學生對中國主要大學的特點和專業實力有一個基本的認識,以便于下面的討論。
2、問卷調查:三年后,我在什么樣的大學讀書。1、發放問卷,安排組織學生活動。2、組織同學展開討論,對學生回答所體現出的正確的個人追求給予及時肯定,形成班會的第一個高潮。1、各組同學填寫問卷。
2、各小組同學組內討論;選出發言代表發言,全班同學參與討論。(高潮一)
1、放映相應的課件。(問卷題目及討論要求)
2、播放音樂。
1、給學生自我反省的機會。
2、給學生相互交流的機會,使其互相了解學習目標,促使其認識身邊的競爭其實是很激烈的。
3、為了實現三年后的目標,明確現在應該采取的具體行動。看來同學們都對自己的將來有所規劃,不僅希望上大學,而且希望上理想一點的大學,理想一點的專業;那為了實現三年后的目標,我們現在應該怎樣做呢?;安排組織學生討論,引導學生達成共識。各組同學討論;將歸納出的認識通過bbs發表到網上;全班同學參照大屏幕,歸納我們現在應該做好哪些事,達成共識。1、利用bbs(或校友錄)使同學們的意見能迅速的傳遞。
2、放映相應的課件。(討論題目及要求);播放音樂。
同學們在討論的過程中,不斷地參照bbs(或校友錄)上同學們的信息,就會促使其不斷地更新自己小組的意見。
(續二)
班 會 過 程
班會
活
動
過
程4、網絡互動 。1、我們談得已經很好了,但也許有些同學覺得我們畢竟還沒參加過高考,還沒上大學,談得未必對;好,那我們就請已經考上了理想大學的哥哥姐姐們來談談他們的體會!
2、組織同學與師兄師姐們通過網絡攝像(或聊天室或郵件)討論。
1、聆聽已經畢業的哥哥姐姐們的感慨之言。
2、與師兄師姐通過網絡攝像(或聊天室或電子郵件進行交流或請師兄師姐現場答疑;如出現網絡臨時不可用的情況,則將準備活動中同學們提出的要問師兄師姐的問題擇要解答,代替這個過程)(高潮二)1、播放音樂。
2、利用攝像和網絡,與清華、北大學子面對面交流。(或請他們到班里的聊天室來現場解答同學們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