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指導教學設計《三國演義》
師:對于有才干的人曹操還能做到不計前嫌, “招納賢才”又使他具有了人才上的優勢。
師:從課本中,我們知道那些有關曹操的信息?
生:中學課本里的《觀滄海》和《龜雖壽》。
師:曹操同時也是個很有文學情趣的人,喜歡作文賦詩,即使大戰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許多詩作都是樂府中的名篇。在《龜雖壽》中體現了作者老當益壯的句子是哪句?
生: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師:同學們,讓我們跟隨音樂,朗誦《觀滄海》,感受作者的博大胸襟和遠大的政治抱負。(課件出示《觀滄海》再次感受曹操英雄形象。)
師:曹操信奉的名言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可見他是想雄霸天下的英雄。(奸雄表現)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是為了刻畫曹操的奸雄形象,這主要是緣于作者羅貫中“擁劉反曹的正統思想。在三國演義中,雖然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曹操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抹殺.他在幾年的東征西戰中,占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君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后來晉國才能統一天下,所以我認為他也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師:那么“青梅煮酒論英雄”中的另一位英雄是誰?
生:劉備
師:劉備建國稱帝,我們不要忘了“萬丈高樓平地起”任何一個英雄的成功都有其牢固的基石,偉大的物理學家牛頓曾經說過“我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么劉備是站在哪些人的肩膀上的呢?
生:諸葛亮
生:字孔明 ,號臥龍先生。三國時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被譽為“千古良相”的典范。
師:身高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瓢瓢然有神仙之概。
常自比管仲、樂毅,有經天緯地之才,鬼神不測之機。其手搖羽扇,運籌帷幄的瀟灑形象,千百年來已成為人們心中“智慧”的代名詞。
(出示幻燈片 諸葛亮頭像 人物簡介)
師:諸葛亮是《三國演義》的核心人物,有關他的歇后語非常多,老師出幾個考考大家怎么樣?(課件出示“歇后語”)
諸葛亮征孟獲--收收放放
諸葛亮三氣周瑜--略施小技
諸葛亮借箭--有借無還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顧全大局
諸葛亮用兵--神出鬼沒
諸葛亮的錦囊--神機妙算
諸葛亮隆中對策--有先見之明
諸葛亮吊孝--裝模作樣
諸葛亮用空城計--不得已
諸葛亮當軍師--名副其實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后回答)
師:一條歇后語就是一個精彩的故事,課后同學們用最簡潔、又最生動的語言說一個你喜歡的故事給你的同學聽。
師:成語、俗語(課件出示)
生:萬事具備,只欠東風;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
師:詩文名句(課件出示)
《誡子書》: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
《出師表》: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生齊讀名句
師:有一幅對聯可以概括他一生的事跡,同學們知道嗎?
生: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教師總結:我們欽佩諸葛亮,不僅僅因為他才華橫溢、料事如神、膽大心細,更因為他知恩圖報,為報劉備的知遇之恩輔佐劉家天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讓我們一起讀一讀杜甫的《蜀相》。(課件出示:《蜀相》)
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生齊讀)
師:同學們想了解的另一位英雄人物是誰呢?
生:關羽。
生:字云長,面如重棗,唇如涂脂,單風眼,臥蠶眉。手持青龍偃月刀,武藝超群、忠義耿直,剛強勇烈。溫酒斬華雄、單刀赴會,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刮骨療毒而笑談自如;最重情義。
教師出示幻燈片
師:提到關羽,你還想到了哪些情節?(師相機點評)(幻燈片出示)
生:溫酒斬華雄、千里走單騎、水淹七軍、單刀赴會、許都護嫂、身在曹營心在漢,華容道義釋曹操、刮骨療毒、敗走麥城。
師:面對曹操豐厚的條件讓其歸附,關羽報之的是“忠臣不侍二主”的回絕,忠心一片,蒼天可鑒!也許,自桃園結義的那天起,關羽就已把自己交給了大哥,那是對大哥的情份,及至以后隨之演化成對君主的忠義。被困麥城,這位凜然的漢子面對說客,說出了讓人熱血沸騰的辭令:(出示幻燈片)
“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義投敵國乎?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身雖殞、名可垂于竹帛也。汝勿多言,速請出城,吾欲與孫權決一死戰!”(生齊讀)(視頻關羽敗走麥城英勇犧牲時的電影視頻)
師:關羽走了,帶著情義走了,留下了一段故事,一段我們傳誦著,后人也一樣會去傳誦的故事。作為歷史人物,他是三國時蜀漢的五虎上將之首,南征北戰,忠義仁智,威震華夏;作為文學藝術典型,他更是集中國傳統美德之大成,成為無瑕疵的完美超人;作為一位被世俗尊奉的神,他被迷信為降妖護國、平寇破賊、除瘟攘災、助人發財等等的全能華夏之神。把這三者歸納起來,關羽實際上體現了一種中國傳統的道德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