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自己的情緒”心理健康班會課
轉移注意力(遇到難題時,可以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如看電視、聽音樂等,之后在回過頭來解決問題,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結果);改變環境(如改變房間的格局;拾掇花草等(2)合理發泄情緒
哭(可以釋放因為不良情緒產生的能量,調節機體平衡);
向他人傾訴(向朋友或家人、老師訴說心中的痛苦,從而達到調節情緒的作用,因為“一份快樂兩人分享就是兩份快樂。一份痛苦兩人承擔,就是半份痛苦);
進行劇烈運動(情緒低落時,人不愿意動,如果持續時間長,會有大影響,這時跑步、急走等劇烈比較好);
高聲唱歌、大聲喊叫(這樣可以使內心積壓的不痛快發泄出來)。
(3)主動控制情緒
自我暗示、自我激勵(告訴自己“我能行”、“我是最棒的”,用這類語言暗示自己,增強自信心);
心理換位(思考問題時,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對放的角度思考問題);
學會升華(學會將消極情緒轉化為積極情緒)。
(六)問題解決
1、如果有個同學少了東西,他懷疑你,你很氣憤,并想揍他一頓。這時你該怎么控制自己的怒氣?
2、如果你在考試中遇到難題而非常緊張,這時你該如何消除這種焦慮感?
3、一向活潑開朗的小陽,這段時間一下子沉默了許多。上課時無精打采,平常總是悶悶不樂,學習成績也直線下降。她在周記中寫道:這些日子以來,我覺得家庭的溫暖,父母的疼愛已遠離我而去。他們整天在鬧,吵著離婚,留給我的只有悲傷與煩惱。我好羨慕身邊那些有父母關心、疼愛的同學,我真想離開這個令人傷心的家。
(七) 活動小結(故事總結)
釘釘子的故事
從前,有個脾氣很壞的小男孩,常常愛發脾氣。一天,他父親給了他一大包釘子,要求他每發一次脾氣就必須用鐵錘在他家后院的柵欄上釘一個釘子。第一天,小男孩共在柵欄上釘了37顆釘子。過了幾個星期,由于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憤怒,小男孩每天在柵欄上釘釘子的數目逐漸減少了。他發現控制自己的壞脾氣比往柵欄上釘釘子要容易得多了……
最后,小男孩變得不愛發脾氣了。他把自己的轉變告訴了父親,他父親又建議說:“如果你能堅持一整天不發脾氣,就從柵欄上拔下一個釘子。”經過一段時間,小男孩終于把柵欄上的所有的釘子都拔完了。父親拉著小男孩的手來到柵欄邊,對他說:“兒子,你做得很好。但是,你看一看那些釘子在柵欄上留下的那么多小孔,柵欄再也不是原來的樣子了。當你向別人發過脾氣之后,你的言語就像這些釘孔一樣,會在人們的心靈里留下傷痕,無論你說多少次對不起,那些傷口都會永遠存在。其實,口頭上對人們造成的傷害與傷害人們的肉體沒有什么兩樣啊!
這一天,男孩終于懂得管理情緒的重要性了。
班會
反饋
今天的學習使大家認識到,在豐富多彩的人生中,情緒就像一個多變的萬花筒,展現在我們豐富的內心世界。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們要學會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情緒,做一個快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