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班會課:植下“博愛”之樹
【班會時間】:4月12日
【班會地點】:六13班教室【班會目的】通過本次班會使學生認識孫中山先生提倡的“博愛”精神,通過回顧生活認識身邊有很多體現“博愛”精神的人和事,并主動思考今后愛的對象和方式。將“博愛”之樹植入學生的心中,并在今后的生活中踐行,做一個優秀的“中山傳人”。【班會準備】1、 體現博愛的圖片2、 孫中山的故事3、 詩歌《植下博愛之樹》4、 制作印有仿寫格式的“小樹苗”5、 在黑板上畫下植樹的山嶺【班會過程】一、 品讀故事——認識中山先生的博愛精神1、 導入 師:植樹節定在3月12日,是為了紀念一位偉人,大家知道這位偉人是誰嗎?生:……師: 3月12植樹節這天也是孫中山先生去世的日子。我們懷著綠化祖國保護環境的心愿,一面植下小樹苗,一面追思著偉人孫中山先生?,這就是我們今年植樹時拍下的照片。生:欣賞圖片師:我們植下的僅僅是一棵小樹苗嗎?生:植下的是……師:不同的人,都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植樹,植下的也是不同的種子。展示圖片:老師、親子、醫生引導學生說話:誰在哪里植樹?植下的是什么?師:孫中山先生也在植樹,他植下的是“博愛”之樹。2、認識孫中山的博愛師:“博愛”就是懷著一顆博大的胸懷去廣泛的愛。結合你所了解的孫中山的故事,說說他是如何植下博愛之樹的?學生閱讀印發的中山故事:1、砸毀神像;2、廢除纏足;3、棄醫從政……學生討論并匯報:師小結:因為有著對姐姐和被束縛近千年婦女的愛,他廢除了纏足;因為有著對母親和千千萬萬被迷信愚弄百姓的愛,所以他砸毀了神像;因為有著對被封建壓迫全國人民的愛,所以他棄醫從政,領導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的統治。同學們,中山先生 “博愛”的精神將他的名字刻在了每個人的記憶里,他曾說博愛是“人類寶筏,政治極則”。作為中山先生的傳人,我們要將“博愛”的精神傳承下去。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植下博愛之樹。(板書課題:植下博愛之樹) 二、 聯系生活——回顧身邊博愛的人和事1、老師回顧師:愛,是一杯熱茶,滋潤每個人的心房;愛是一縷陽光,照亮每個人的心窗。愛的瞬間,往往就是永恒的感動。翻開邱老師的記憶,總有那么一些愛的畫面在感動著我。照片一:鄰居阿姨在照相前幫我換上新衣裳——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照片二:朋友在陌生城市照顧我的父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照片三:父親在貧困山區教書幾十年——胸懷學子,獻身教育。2、 圖片調動學生生活素材師:在我們身邊,很多人都在事事處處踐行著“博愛”精神。你們看!(播放體現博愛的圖片組合,音樂《愛的奉獻》)3、學生回顧師:同學們,在你的記憶里,也一定遇到過或者聽說過很多令你感動的愛的瞬間,閉上你的眼睛回顧一下,有沒有過這樣的事?生匯報交流:…… 三、活動體驗——思考愛的對象和方式1、思考可以愛的對象師:現在我們是一名小學生,我們可以去愛誰?生:說自己想愛的對象,然后將愛的對象寫到黑板上。2、思考愛的方式師:面對著這么多愛的對象,我們可以從哪些點點滴滴去愛呢?請大家拿出老師發的小樹苗,將自己愛的方式寫在小樹上。生寫話:我對 的愛,是 ;我對 的愛,是 。3、植下博愛之樹師巡視指導,之后由學生匯報,并將“博愛樹”植在黑板上的“山坡”上。 四、詩化情感——誦讀“博愛”主題的詩歌師:一個進步的社會,文明的社會,更應該是博愛的社會,中山先生曾說:博愛是“吾人無窮之希望,最偉大之思想”。 師生分角色誦讀詩歌:《植下博愛之樹》愛,是一杯熱茶,滋潤每個人的心房;愛,是一縷陽光,照亮每個人的心窗; 愛父母,是父母給予我們生命;愛老師,是老師教給我們知識;愛弱者,弱者最需要關注的目光;愛祖國,祖國母親哺育我們成長;愛地球,地球給予我們生活的家園; 懷著博大的胸懷,愛我們可以去愛的一切,博愛,就在你我的身邊。植下博愛之樹、辛勤澆灌,我們是中山的子孫,我們是中山的傳人, 弘揚博愛精神,讓博愛之樹種滿五洲之土、四洋之濱。弘揚博愛精神,讓世界在博愛的綠蔭下更加美滿,更加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