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與我們同行——高一主題班會
一、班會背景分析:
當前,社會精神文明領域存在著一些令人堪憂的現象:一些人失去了責任意識,集體意識與利益的淡薄,只強調個人得失,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關系冷漠;社會的細胞——家庭風雨飄搖,親情劇減……由此產生很多與“責任”有關的社會問題。這些社會問題和不良風氣對學生有著嚴重的負面影響。
在學生生活的小環境中,責任意識也急待加強與提高。學生存在著種種不良的表現:攻擊性強,凡事以我為中心,一言不合,便謾罵甚至大打出手;對父母長輩沒有禮貌,對同學沒有熱情;遇事只求自己合適,很少考慮到他人和集體;對班級集體漠不關心,集體觀念不強,責任感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對自己生活的學校環境不愛護,破壞公物;對自己學習的要求不高,成就需求低,認知需求缺乏,紀律意識談薄,生活自強能力差,責任意識弱。
針對以上的現象和問題,我們特此召開了本次主題班會。力求強化學生的責任意識,教育學生盡快培養自己強烈的責任感。這不但是學生自身終生發展的迫切需要,同時也是國家、社會和全球發展的需要。
二、班會目的:
本次主題班會開展各種形式的主題教育活動,以此提高學生對責任問題的認識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加強同學們對責任的理解,加強對自己、對他人、對家庭、對社會與國家等的責任行為的反思,從責任的角度去理解校內外規章制度,從而更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行為,不妨害別人,不自私不虛榮。同時,主題班會提供讓學生展示自我的綜合舞臺,讓學生有機會來展示自己的閃光點,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為同學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創造條件和氛圍,促使學生最終成為一個有較強責任感和事業心的一代新人。
三、班會準備:
1、提前一周進行必要的動員,召開班委擴大會,研究制定活動方案。
2、把活動方案提交全體同學討論,共同制定一份完整的班會計劃,使各種準備活動有章可循,有據可依,按時完成。
3、對整個準備過程做具體而細致的安排,進行活動分工,盡量讓每個同學都能自愿承擔相關的分解任務,使他們都有自己的崗位職責。
4、通過民主形式確定主題班會策劃的總組長(男、女主持人各一人),總組長就整個班會過程進行更具體策劃。
5、參加節目的同學積極進行節目設計、技能訓練、器材服裝道具的準備;其他同學積極主動地為班會的準備出謀獻策,找(整理)發言資料,找(選擇)主題歌曲,制作多媒體課件,布置場所等等,盡其所能及之力。
四、預期目標:
1、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設計、比較、選擇、編導、組織、表演、思維、口頭表達、主持等方面的能力,并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合作、競爭的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
2、德育目標:
⑴此次活動為學生展示自我創設良好的成長氛圍和發展基礎,讓每個學生的個性和才能在這次活動中都得到發展。
⑵促使學生深刻理解肩負的責任,立足在平時學習、生活中努力實踐責任、履行責任,形成強大的學習上進動力,進一步促進班風學風良性發展。
⑶深化學生的責任意識,讓學生樹立對自己所涉及的每一件事、所說的每一句話負責任的觀念,努力學習,為自己一生的幸福奠基并造福于人類社會。
五、班會活動設計:
主題:責任與我們同行
班會協作者:陳惠萍(班主任)
班級:高一3班
主持人:朱云濤、高雅
資料組:第1組與第2組
節目組:第3組和第4組
主題班會目的:讓學生展示自我,進行自我教育,加深對責任的理解,
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活動計劃、步驟:
項目
活動內容
活動對象
活動過程
活動方式與方法
前期活動
1
查找資料,寫好主持人臺詞等
資料組
課外討論、上網、上圖書館
網上下載,圖書摘錄,報刊雜志查找等
2
節目排練
節目組
協作創作排練
分組排練、師生互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