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體驗式”人際交往班會課教案
“游戲——體驗式”人際交往班會課教案——朋友之間
[課題的選定]
班上絕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在人際交往中利己心較重,班上常有在同學交往中發生矛盾的現象。同學們普遍反映自己有朋友,但是據我觀察和“前測”中發現,他們對友誼的體驗是淺層面的,這正是他們在交往中容易產生矛盾而且缺乏解決矛盾的能力的關鍵。培養他們重視朋友之間的友情,增強人際交往能力,是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的;同時,從孩子們將來走向社會來看,也具有較強的時代性。
[關于“體驗式”]
毛主席曾經說過:“你若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必須親口嘗一嘗。”古語也有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都說明德育中說教的效果是不會很有效的,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去體驗,去感受,情感體驗才強烈,思想認識才深刻。況且小學生天性好動,喜愛游戲,以上兩點認識是我設計這堂“體驗式”人際交往班會課教案的思想認識基礎。本節課將以學生活動為主體,以多個游戲的構成為課堂的主干,讓學生在活動中去體驗,在體驗中感悟一些道理。
[關于行規導行中學生認知規律的思考]
“知——情——意——行”中“知”是基礎,所謂“知難行易”學生只有提高了認識水平,才會將行規訓導中的一些要求轉化成自覺的行動;“情”是關鍵。有很多情況,比如學生做錯了事不愿向同學道歉,不是他認識上的問題,而是情感上的問題,所以這節課上將學生置于一個特定的場合,制造特殊的氣氛來激發出學生的情感,這樣,后面的教學環節——“導行”就能順水推舟了。
[導行過程]
一、制造矛盾沖突情景。
在《找朋友》的歌曲中進場,10人黑布蒙眼,其他同學和他們找朋友結對子,帶他們坐到位子上。
二、啟發認知判斷。
人類社會的發展需要合作,每個人的成功都離不開朋友的幫助。
1、游戲1:蒙眼貼鼻子
(無人幫助;有朋友指點。)
學生交流游戲中的感悟體驗:一個真正的好朋友能使你少走彎路,是學習上、事業上的幫手。
(課件出示字幕——“互助”)
2、宣布調查結果:全班同學中與朋友發生矛盾的比例及原因。
3、讀學生中為一件小事發生矛盾的幾個片斷。
4、請同學們觀看朋友之間發生矛盾的課件。
(想想你和同學之間發生矛盾,是不是也是這些相似的原因呢?)
關鍵是什么?(電腦課件映出字幕:寬容、諒解。)
三、引導體驗珍愛。
1、老師講故事:在一艘海輪上,有一對水手曾經是最好的朋友,后來兩人因為一場誤會產生了很深的矛盾,見了面就像仇人,一場海難事故發生了,海輪沉沒,黑暗中兩人爬上了一條小船,都感覺到對面就是自己以前的朋友,現在的仇人,為了活命他們必須不停地、拼命地劃,他們誰都不肯說話,一齊和風浪搏斗,現在你就是他們中的一個,你會在大海中想到些什么,如果還可能會到岸上,你又會做些什么?
2、(全體起立,同座相互用黑布蒙眼。現在你就是他們中的一個了,感覺一下那個你以前的朋友。做好弓箭步,大浪就要來了,“嘿唑嘿唑!”準備——劃呀!)
3、游戲2:同舟共濟過汪洋。
游戲開始。
(師:看著你的同伴,他快堅持不住了,快用你的行動告訴他:“你能行的,堅持住!”)
……看著你的同伴,他快堅持不住了,你還不想和他說話嗎?……你是不是累了,你是不是準備放棄了?生活中你是不是也這樣放棄過珍貴友誼,放棄了你最好最好的那個朋友?就這么放棄了你最親愛的朋友呢?)
四、指導行為實踐。
師:經過了風風雨雨,讓我們靜靜地坐下來,閉上眼睛,想想你最好最好的那個朋友,他是誰?他是什么樣子的?想想他的個子,想想他的臉,想想他的眼睛……他的船靠岸了么?你還能再見到他么?當你在與風浪搏斗的時候,你是不是更深地體會到了什么是朋友?是那個在風浪中和你一起搏斗,互相依賴,互相關心的人哪!你還忍心為一件小事不理他,傷害他嗎?他是那么那么喜歡你,可你卻傷害了他,想想他當時請求你原諒的眼神,你為什么要拒絕他呢?如果你永遠永遠再也見不到你的朋友了,沒有了互相的幫助,沒有了在一起的歡樂,如果這一切都成了真的,你舍得嗎?你真的舍得么?此時此刻,你想說些什么?
生數人談感想。
導行1:與同伴互相致謝。
導行2:學會做錯事后請求原諒。
導行3:走到自己的朋友面前和好。
導行4:再次看課件,如果是你,當時會怎樣說,怎樣做?
(1)一天,你的好朋友沒做家庭作業,請求當組長的你替他向老師隱瞞,如果不隱瞞將有失去友誼的危險,你打算怎樣做?)
(2)那天我買了一輛四驅車,他搶過去玩,我也想玩了,說:“還給我!”他不耐煩地說:“再玩一會兒。”我搶了過來說:“不。”
(3)我看到好朋友和另兩個同學親親熱熱在一起跳橡皮筋,心里不舒服。過后我質問她,兩人就這樣鬧翻了。
(4)上微機課時,我和同學開玩笑,把他的鞋摞著放,我的朋友把這件事告訴了老師,害我挨了批評,這算什么好朋友?
(5)好朋友和人打架,我去勸架,反被他踢了一腳。為這,我十天沒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