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是否應該提前化呢?
性教育一直以來都是讓家長們感到難以開口的事情,而現在小孩子們的課程也往往缺少著這一方面的教材,但是針對現狀,教育專家認為有必要將孩子的性教育學提前,以下就來詳細的了解下吧!
小學教師劉婭軍試圖給11歲的學生講解人類生殖器官時,她發現自己很難開口。
當這位40多歲的老師還是個小女孩時,中國父母對孩子“我是從哪里來的”這一問題最常見的回答是:“你是從垃圾堆里撿來的。”
在中國傳統觀念中,性是不能公開討論的。通常在中學的生理衛生課上,老師才會給學生講授一些有關生殖器官和生理健康的知識。但還有很多老師讓學生自習這一部分。
包括劉婭軍任教的北醫附小在內的十多所北京小學正在嘗試突破性教育的禁區。
“我們在課堂上分別給男生和女生播放青春期知識的科教片。當給女生放時,男孩子們都好奇地趴在窗外偷看。孩子們真的非常想了解這些知識。”劉婭軍說。
在和平里一小的性教育課上,扮演精子的男孩互相競爭,通過各種障礙考驗后才能遇到扮演卵子的女孩。通過游戲,老師告訴他們卵子受精的過程。早教網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云曉說:“把性教育提前到小學階段是一個重要的進步。性教育在中國是最落后的教育,既缺少教材,又缺師資,更缺少現代的觀念。北京市的這種試驗在中國鳳毛麟角。”
專家說,由于營養改善,中國孩子的青春期已經大大提前。目前中國女孩進入青春期的平均年齡是9.2歲。
“性教育應在青春期發育之前進行,否則孩子不知如何保護自己。”孫云曉說。
然而,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性教育在中國幾乎是一片空白。而西方的性解放觀念卻傳入中國,導致很多不安全性行為、意外懷孕和性疾病的傳播。
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聯合國人口基金、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于2010年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1.64億15至24歲未婚青少年中22.4%曾有性行為,其中超過半數在首次性行為時未使用任何避孕方法。在有婚前性行為的女性青少年中,超過20%的人曾非意愿妊娠,而其中高達91%的非意愿妊娠訴諸流產。僅有4.4%的未婚青少年具有正確的生殖健康知識,僅有14.4%的未婚青少年具有正確的艾滋病預防知識。
北京青少年法律與心理咨詢服務中心主任、北京性教育協會理事宗春山說,撥打該中心熱線電話的人中有1/3是咨詢性問題的,在過去20年增加了25%。早期教育
“過去咨詢者的問題多為手淫等常識問題,現在更多的是關于兩性關系、懷孕、墮胎等問題。”宗春山說,“性教育缺失最大的影響是觀念上的,讓青少年認為性是骯臟的。如果性被壓抑,它就會以變態的方式出現,觀念的錯誤會導致生活的混亂。”
在中國,家長和學校更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卻常常忽視兒童的心理需求。然而,少女懷孕的數量在不斷增長。越來越多的教師和家長開始意識到,推動性教育勢在必行。
首師大性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張玫玫說,雖然在中國一些法規中有關于開展青春期教育的規定,但力度都非常小。學校里沒有師資,沒有課時,也沒有合適的教材去開展。“學校里就是出現問題去救火,辦一個講座或咨詢。平時性教育幾乎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