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教學隨筆(精選14篇)
《落花生》教學隨筆 篇1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想在課堂抓住學生,讓他們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當中去,教師除了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的聯系外,還應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程導入上下功夫,以多種方式去刺激和感染學生,是之對教學內容產生興趣。
作為四年級的語文老師,每天面對著渴望求知的學生們,如果每一篇語文課都要說,同學們今天我們上語文課學習課時,在孩子的眼中,絲毫看不出一丁點求知的欲望,為此備課時,我盡量精心設計每一節的開頭的開頭——“激情倒入”所學的內容,我發現學習效果很好。
在學習《落花生》一文時,我抓住了花生在生活中很常見、學生們都很了解的特點,首先就問學生們:“你們吃過花生嗎?”“你們知道花生有什么好處嗎?”這時候學生會暢所欲言積極回答。這時候我再問:“你們知道花生還有一種非?少F的品質嗎?”這時學生有點茫然,一雙雙眼睛盯著你,發出了求知的目光,然后我馬上說:“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落花生》!焙⒆觽兙蜁䦷е骄康男睦碚J真地閱讀課文了。
當然,激情導入大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手段不盡相同。但無論什么方法,目標是一致的。那就是,教師必須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給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落花生》教學隨筆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本課7個生字,讀準輕聲詞、多音字“便、種、空”,理解“居然”“體面”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分角色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哪些內容是詳寫的,哪些內容是略寫的,并初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過程與方法]:
1.學會抓住文中的關鍵詞句質疑、解疑,從而體會其含義及表達效果。
2.理解父親談論花生的話,領悟父親對孩子們的要求。
3.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學習作者由落花生領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寫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理解“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含義,培養學生懂得做人不能只講體面,而要對他人、對社會有用的。
2.了解作者“落花生”筆名的含義,對許地山用生命踐行理想感到欽佩。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學會抓住文中的關鍵詞句質疑、解疑,從而體會其含義及表達效果。
2.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學習作者由落花生領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寫法。
教學難點:
理解父親談論花生的話,領悟父親是通過談花生,希望我們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做樸實無華、默默奉獻的人。
教學工具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點出課題
1.出示蘋果、石榴、桃子的圖片,以引為“朋友”打招呼的方式
2.出示花生的圖片,介紹花生,了解為什么叫“落花生”。
3.引出許地山的散文名篇——《落花生》。板書課題。進入課文學習。
【設計意圖:以圖片的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質疑作者“落華生”筆名來歷,為課文學習做鋪墊!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教師檢查預習情況:讀兩組詞語:(1)辨字形愛慕(幕、墓、暮)茅亭(矛)指導書寫“矛”;
(2)辨字音便(piánbiàn)
空(kōngkòng)
種(zhǒngzhòng)
2.讀兩段話,把多音字放入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我說:“花生的價錢便宜,誰都可以買來吃,都喜歡吃。這就是它的好處!薄拔覀兗业暮髨@的有半畝空地。母親說:“讓它荒著怪可惜的,你們那么愛吃花生,就開辟出來種花生吧!蔽覀兘愕軒讉都很高興,買種,翻地,播種,澆水,沒過幾個月,居然收獲了。”
A考察“便、空、種”的讀音;檢驗是否掌握多音字在句中的正確讀音,預設“播種”一詞中“種”的讀音出錯。
B抓住“居然”一詞品讀。體會“居然”一詞的用法,指導朗讀句子,讀出“收獲花生”的喜悅之情。
C想一想:課文第一自然段圍繞著“花生”寫了什么事情?(種花生、收花生)板書。
【設計意圖:有幾個多音字不易讀準確,尤其“種”在“播種”一詞中的讀音,所以教師要適當的指導。另外,利用多音字的檢查情況自然導出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學習,為下面學習“詳略得當”寫法做鋪墊!
三、整體感知,梳理文脈
1.朗讀剩下的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同時思考:這篇課文圍繞“落花生”還寫了哪幾件事?
2.指名回答:吃花生、議花生。教師板書。
3、課文詳細寫了有關“花生”的哪件事情?為什么?(詳細寫了“議花生”,突出重點)板書:詳略得當。
【設計意圖:梳理文章的脈絡,了解本文的第一個寫作特點“詳略得當”。】
四、品詞析句,領會道理
1.小組合作學習。提示:
讀一讀小組內分角色朗讀父親與“我們”議花生的對話。
議一議小組內交流對父親的話的理解。
2.全班交流。
。1)小組表演朗讀。
(2)出示“父親的話”讀一讀,說說自己的理解。
A父親說“花生”什么“最可貴”?體會作者用“蘋果、桃子、石榴”與“花生”作比較
B你認為花生的可貴是什么?“父親”想告訴“我們”什么?出示:“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明白父親的良苦用心,點出“借物喻人”寫法,板書。引導學生發現:文章簡略處不簡單,樸實處卻深刻。
C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對比讀。
3.父親說“你們要像花生”,可不可以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我們來看看少年許地山是怎么理解父親的這句話的。出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睂W生討論,說真話,講理由。
A理解“體面”一詞:什么是“體面”?“講體面”不好嗎?
B理解“只講體面”——不可取
C不能“只講體面”,要做“有用的人”怎樣就是有用?舉例:在我們身邊有沒有像落花生那樣的人呢?他們具有什么樣的品質?用自己的話來說說。
D指導朗讀句子。
E課件展示我們身邊如“落花生”般的人們,升華學生情感,加深課文的理解。
【設計意圖:讓學生抓住關鍵字詞、語句進行品讀、交流。使學生學會閱讀,就是學會從文本中提取正確的意思。傾聽文本,細讀文本,真誠的與文本進行交流,讀出自己真實的感受!
五、拓展延伸,感悟情感
1了解父親的話對許地山的影響:
結合課文結尾及許地山生平,明白許地山為何以“落花生”為筆名以及這筆名對他做人的影響,產生敬佩之情。
2作業:
作者由落花生領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從身邊的事物中領悟到了什么?試著選擇一種事物寫一寫。
【設計意圖:拓展知識,目的讓學生真正理解課文中“父親的話”的含義,了解作者如“落花生”一般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對課文開始時對作者筆名來歷的質疑的解答!
六、推薦閱讀
茅盾的《白楊禮贊》、周敦頤的《愛蓮說》
【設計意圖:進一步擴大學生的閱讀面,深入理解及運用“借物喻人”的寫法!
《落花生》教學隨筆 篇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掌握六個生字;通過朗讀課文以及查資料、查字典了解詞語的意思。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重點句,正確抄寫第十自然段,會用“居然”造句。
3.抓住關鍵詞句,體會這些詞句的含義及表達效果,初步感悟“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表達手法,借以關注此類寫作方法的文章。
4.通過學習花生最可貴之處,領會作者從生活中得到的做人道理。學習感悟身邊的事物,從中得到一些啟示,嘗試著寫一寫。
過程與方法:
以讀為本,重感悟,悟其情、悟其意、悟其法;重實踐,在實踐中運用語言體會表達。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感悟身邊的事物,從中得到一些生活中的啟示,逐步培養邊觀察邊感悟的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通過學習花生最可貴之處,領會作者從生活中得到的做人道理。學習感悟身邊的事物,從中得到一些生活中的啟示,嘗試著寫一寫。
2.抓住關鍵詞句,體會這些詞句的含義及表達效果,初步感悟“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表達手法,借以關注此類寫作方法的文章。
教學難點:
1.通過學習花生最可貴之處,領會作者從生活中得到的做人道理。學習感悟身邊的事物,從中得到一些生活中的啟示,嘗試著寫一寫。
2.抓住關鍵詞句,體會這些詞句的含義及表達效果,初步感悟“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表達手法,借以關注此類寫作方法的文章。
三、教學策略
1.品讀與感悟相結合,在讀中悟,悟后促讀。
2.自主學習與集體交流相結合,通過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悟其情、悟其意、悟其法。
3.設置不同角度的問題,激發學生多向思維。引導、鼓勵學生大膽交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口頭表達能力。
4.結合生活實際學習多種表達手法,學會觀察即生活、思考即表達。
四、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初步感知
1.啟發談話:同學們,大家都吃過花生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寫花生的課文!奥浠ㄉ本褪俏覀兤綍r常見常吃的花生,可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我們來聽聽這個謎語:“根根胡須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開花不結果,地下結果不開花!笔欠裾f出了其中的原因。課前同學們都查閱了資料,誰來談一談?我們了解一下它是如何“落花生”的。
2.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閱讀資料袋了解許地山,帶著問題學習課文后大家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落花生”的含義。出示課件:有關許地山照片及篩選整理的情況資料。
3.過渡:課文圍繞花生講了一些什么事?同學們讀讀課文就知道了。
【設計意圖】激趣導入,在初步感知的基礎上了解作者與“落花生”的聯系,進而繼續學習。
(二)整體感知,把握內容
1.在預習的基礎上,同桌互讀互查,糾正讀錯或讀破句的地方。
2.用生字詞卡片檢查認讀生字詞情況,可指名讀、齊讀、分行、分組比賽讀;檢查學生讀課文情況,指名讀,評議讀的情況。
3.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哪些事?
、俜N花生、收花生。
②準備收獲節。
③嘗花生和議花生。
按照課文講的這三件事,我們把課文分成三部分來理解。我們家的后園有半畝空地,在母親的建議下,我們開辟出來種花生。經過買種,翻地,播種,澆水,沒過幾個月,居然收獲了。一天晚上,母親把花生做成了好幾樣食品,叫上父親辦了個收獲節。我們一邊品嘗花生,一邊討論花生的可貴之處。最后,父親說到讓我們要像花生,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出示課件:全家人過收獲節的圖片。
4.默讀第一、二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5.細讀課文時,同學們哪些想一起深入探討的問題。
預設:為什么要拿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較呢?桃子、石榴、蘋果不是也挺好吃的,為什么讓他的孩子們要像花生一樣?為什么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當年爸爸的教誨,給許地山后來的影響是什么?他是如何勉勵自己做一個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這篇文章為什么這樣安排詳略,有什么好處?什么是借物喻人的寫法?同學們的主要問題集中在第三部分的內容,那就讓我們仔細品味。
【設計意圖】在學生初讀的基礎上教師適時點撥,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結構,了解課文大意,培養學生概括能力。
。ㄈ┥钊肫肺,感悟表達
1.默讀課文,想一想“議花生”這部分內容講了幾層意思?
講了兩層意思,第一層(三至十一自然段)議論花生的好處;第二層(十二至十五自然段)從談花生到論做人。
2.自讀課文,畫出父親說的話,談談你的理解,體會文中對花生好處的議論以及怎樣從談花生到論做人的。
3.小組討論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師引導。
。1)體會第一層意思。(重點理解父親的話。)
、僬n件出示父親的話。
②指名讀父親的話,然后完成師生對讀的填空。
、圩x讀父親的話,學生討論有關的問題,教師點撥。
a.“愛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愛慕之心”?
b.誰能讀讀描寫桃子、石榴和蘋果的句子,表達出“愛慕之心”。
c.父親認為花生的哪一樣最可貴?為什么是“最可貴”的呢?
引導學生理解蘋果、桃子、石榴高掛枝頭,愛炫耀;而花生踏踏實實、默默無聞地奉獻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
d.對比著讀一讀,再次感受花生的可貴之處。
、芡瑢W們之前提出的問題,查看一下解決了嗎?
原來父親把花生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就果實是否露在外面這一點來比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獻的品格。
、萆钪杏袥]有具有花生品質的其他事物呢?大家觀察過嗎?
。2)體會第二層意思。
過渡:父親給我們指出了花生有別于桃子、石榴、蘋果的可貴之處,我們都知道這不僅僅是在說花生,而是要說到做人,父親是怎樣說的?
、賹W生自讀,談理解。
父親引導孩子談花生的目的是為了論做人,他贊美花生默默奉獻的品格也是為了說明應該做這樣人;父親教育孩子們要學習花生的優秀品格,不炫耀自己,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對別人有用的人。
、诮處煟簩τ诟赣H的話,孩子們聽明白了嗎?從哪兒看出來?
、劾斫狻拔摇闭f的話。
a.齊讀。
b.討論交流!绑w面”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講體面”?什么是“有用的人”?“有用的人”和花生有什么聯系?
c.你身邊有沒有這種默默奉獻的人?請說一說。
d.我們要做什么樣的人,師生對讀。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第三部分,感受借物喻人的表達手法。
由于落花生的特點就是“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這跟社會上那些甘于寂寞、默默無聞的人有著內在精神的契合。作者許地山就是巧妙地抓住了這一點,從落花生的可貴之處延伸到做人的品格,從而揭示了一個耐人尋味的做人道理,這種表達的手法顯而易見,特點鮮明,值得學習。
今天向大家推薦此類表達手法的文章,有袁鷹的《白楊》;茅盾的《白楊禮贊》;楊朔的《荔枝蜜》。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作者從生活中得到的做人道理。進一步學習感悟身邊的人和事,從中得到生活中的啟示,在反復回讀中,領悟文章的表達方式和表達效果。
。ㄋ模┎季种\篇,突出中心
1.按課文敘述的順序填空,再說說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
種花生→( )→( )→( )
2.思考:從種花生到收花生經歷了多少時間,在課文中占了多少篇幅?從吃花生到談花生、從談花生到論做人又經歷了多少時間,在課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安排?這樣詳略得當的安排,就是為了重點突出作者最想表達的內容學習落花生的品格。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作者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表達觀點的方法。
。ㄎ澹┛偨Y全文,延伸拓展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習了這篇課文,大家的問題都解決了嗎?談談你的收獲。
3.總結:課文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的經過,通過收獲節上對花生好處的談論,教導子女要做對別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課文在講述的時候詳略得當。正是由于主次分明,所以文章篇幅雖短,卻給人以清晰鮮明的印象,使人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尋味的哲理。今后我們在寫文章的時候也要注意詳略得當,突出中心。
4.延伸拓展。
(1)人們常常從某種事物的特點上,體會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些常見的事物為例,說說你得到的啟示嗎?
。2)許地山當年真的記住了父親的話,讀讀文章的結尾部分。
出示課件:許地山生平簡介。
后人的評價:許地山是“五四”新文學運動時期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作家,他在抗日戰爭時期為抗日救國事業奔走呼號,因勞累過度而病逝。在許地山的文字當中走一個來回,就是和一個高尚的人在談話。
5.讓我們一起記住許地山的話,齊讀。
【設計意圖】一是幫助學生了解課文詳略得當的描寫方法以及這樣表達的目的。二是學以致用,學習感悟身邊的事物,把學到的借物喻人和托物言志的表達方法運用到學生的習作中,培養學生關注此類寫作方法的文章。
6.布置作業。
小練筆:作者由落花生領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從身邊的事物中領悟到了什么?試著選擇一種事物寫一寫。
《落花生》教學隨筆 篇4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7個生字。能正確抄寫第10自然段,會用“居然”造句。
2、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重點句。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哪些內容是詳寫的,哪些內容是略寫的,并初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能學習作者由落花生領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寫法,試著選擇一種事物寫一寫。
教學難點:
1、從花生的品格領悟出做人應該不求虛名、默默奉獻;
2、了解并能運用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閱讀材料等——許地山的報道、以物喻人的短文章(泥土、小草、蠟燭等) 、
小練筆(仙人掌)
課前互動:
一、回顧感知,認知詳略——
范讀課文,認真傾聽,關注幻燈片的這幾個字的字音(幻燈出示詞語),用心想想,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哪些內容?
1、讀一讀
燈片出示:吩咐、嘗嘗、便宜、石榴。
問:從我的朗讀中,你聽出了什么變化嗎?(輕聲)是的,你愿意來試試嗎?(生讀)我們大家一起來試試。(齊讀)
小結:今天的學習,同學們已經做到了“口到”,下面誰愿意來回答我的第二個問題?再回答問題之前,老師允許你們再次快速的瀏覽課文,想一想,來完成這個填一填。
2、填一填.,填一填圍繞著落花生講了哪些內容。浚ㄉ答仯
燈片出示:——(種)花生——(收)花生——(議)花生——(嘗)花生。
3、讀“種花生”
打開書p65第一自然,找一找,哪幾個詞告訴我們種花生的過程,讀一讀(燈片出示)
買種,翻地,播種,澆水,(動+名、標點——其實啊標點符號的使用是根據語言表達的需要產生的。)
4、品“收花生”
居然收獲了(意料之外、驚喜)、說話訓練
這里的嘗花生都是寥寥幾筆,而議花生呢,用了那么多的筆墨,作者為什么要這么寫呢?這是這篇著名散文的第一個特點,大家已經看出來了,真厲害,這就叫主次分明(詳略得當)板書。那我問問大家,這樣的寫法對大家平時的寫作文有什么啟發沒有?
5、認識父親
實在很難得,猜猜這是為什么呀?
材料補充——許南英是一位清末官員,他曾率領中國臺灣人民堅決抵抗日本鬼子的入侵,并將自己多年的積蓄全部充作軍餉。后來清政府把中國臺灣割讓給日本,許南英不愿做亡國奴,攜家人落戶于福建。在任廣東三水縣縣令時,他為國為民,不計名利,一直在外奔波。所以很難跟家人在一起團聚,而那天晚上天色還不大好,父親也(來了)所以說,(實在很難得)
二、直奔重點,精心品讀
1、直奔“議花生”
直奔重點,看看那天晚上父親和我在一起都發生和討論了些什么?請小組合作讀課文的3—15自然段,全家人是如何議花生的?
分角色朗讀。
“議花生”這一部分也是有詳有略的,你發現了嗎?
2、說說花生最可貴的是什么?和同桌交流交流。
3、你除了讀懂了花生的可貴之處,還讀懂了什么。
1、誰來讀一讀?揣摩一下父親說話時,他的語氣是怎樣的?(和藹可親地說、嚴肅地說、語重心長地說?)
4、我們能不能體會著父親的這種用意來讀一讀這段話啊
這篇課文,作者寫于上個世紀的20年代,距離現在已經有90多年的時間了。
填空
對比讀句子,說說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你體會到了什么?
1、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2、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是啊,作者牢牢地記住了這句話。大家看,這是許地山的一段資料,你來讀一讀,看看,你能不能對這個“印”字有更深入的理解。
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超越文本,深度思索——
“我要像落花生一樣,踏踏實實地做一個淳樸的人,有用的人,我要為中華而生,為中華而貢獻!
了解作者——許地山:寂寞落花生
三、讀寫訓練,借物喻人——
我愛花生,它的好處很多,它雖然沒有,但可貴的是。
在我們的周圍也有許多像花生一樣的人和事,讓我們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的深刻道理。你能舉出例子來說一說嗎?如,貌不驚人的鉛筆、像皮;默默無聞的環衛工人、郵遞員?
我愛,雖然,但。拓展閱讀——推薦材料,用波浪線畫中心句。
小練筆設計:(課堂上沒時間就做作業)
有一種植物,叫仙人掌。它的生命力很頑強,生長在干燥少雨的.地方,大部分仙人掌都有粗大的莖干和尖細的刺。你知道仙人掌粗大的莖干和尖細的刺都有什么功能嗎?而且把其
他植物嫁接在仙人掌上,仙人掌還會無私地把自身的營養貢獻出來。請你找出它的一個特點,依照《落花生》的寫法,借物喻人,講明一個道理。
板書設計
落花生
許地山
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
。ㄔ敚
詳略得當以物喻人
《落花生》教學隨筆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榴”等6個這個生字,會寫“畝、播”等8個生字,認識多音字“便”,理解“播種、澆水”等詞語。
2、閱讀課文,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提升學生的概括能力:訓練學生抓重點的閱讀方法。
3、通過品味父親的話和重點句子來把握落花生的品格,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含義并從中受到啟發。
教學重難點:
1、分角色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學習對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2、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樸實無華,默默奉獻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謎語導入:
麻屋子,紅帳子,里面住著個白胖子。(打一物)
同學們,你們知道是什么嗎?生猜謎語
2.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板書:落花生)
3.作者簡介:許地山,(1894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名贊堃(kūn),字地山,筆名落華生(古時“華”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籍貫廣東揭陽。生于中國臺灣一個愛國志士家庭。許地山是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五四”時期新文學運動先驅者之一。
主要著作有《危巢墜簡》《空山靈雨》《道教史》《達衷集》《印度文學》;譯著有《二十夜問》《太陽底下降》《孟加拉民間故事》等
4.“落花生”就是我們平時常見常吃的花生,可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課前同學們都查閱了資料,誰來談一談?(出示課件2)
5.過渡:課文圍繞花生講了一些什么事呢?同學們讀讀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標出自然段序號。
2.同桌互讀課文,互相檢查,糾正讀錯或讀破句的地方。
3.借助多媒體檢查認讀生字詞情況(可指名讀、齊讀、分行、分組比賽讀)。
4.檢查學生讀課文情況,指名讀指定的段落,評議讀的情況。
5.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花生講了哪些事?
(①種花生、收花生。②母親提議過一個收獲節,并為收獲節做了準備。③吃花生時的議論。)
教師:按照課文講的這三件事,我們把課文分成三部分來理解。
生討論,并回答,師總結:
第一部分(1)寫“我們”按照母親的吩咐開辟空地種花生,居然收獲了。
第二部分(2)寫母親提議過一個收獲節,并定下過節的地點。
第三部分(3—15)寫“我們”和父親吃花生、議花生的過程。
三、學習課文的第一、二部分(出示課件5)
1.默讀第一、二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匯報交流。
。1)說一說你都讀懂了什么?
。2)質疑、解疑。
、佟伴_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不說“開發”出一塊空地?
、凇熬尤弧币辉~怎么理解?你能找一個和它意思相近的詞嗎?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布置作業
1.會寫課后10個生字。
2.熟讀課文。
3.預習課文的第三部分。
《落花生》教學隨筆 篇6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教學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堵浠ㄉ芬晃恼锹鋵嵾@一教學理念的范本,因此,本教案設計引導學生充分閱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了解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在反復的朗讀中,重點體會父親的話的含義,使學生受到情感熏陶,懂得做人的道理。在感悟課文內容的時候,注意體會文章詳略得當、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1.搜集花生的圖片,搜集關于作者許地山的資料。
2.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
1.熟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自學生字、詞語。
2.搜集關于花生的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謎語導入,激趣入課
1.導入:(多媒體出示謎語)同學們,你們都很喜歡猜謎語吧?現在就請大家聽聽老師的這則謎語:“根根胡須入泥沙,自造房子自安家。地上開花不結果,地下結果不開花。”誰能告訴老師這是什么植物?
2.解題:花生又叫落花生,因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鉆到土里長成花生莢,所以叫落花生。
3.簡介作者:(PPT出示作者照片及資料)這篇課文的作者許地山是現代小說家、散文家。因為小時候其父關于落花生的一番話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他決心要像花生那樣,做一個對別人有用的人,因而常用筆名“落華生”。那么,關于花生,他的父親談了些什么,是怎樣談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篇課文去看一看。(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開篇以趣味謎語引入新課,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對花生的特點有了一定的了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簡介作者,暗示課文主題,使學生產生探索的欲望。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多媒體出示學習要求,組織學生自主學習生字、詞語。
(1)會讀、會認生字。
(2)理解字義、詞義,不理解的查工具書。
(3)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通順。
2.師生交流,并檢測學習情況。
(1)引導學生小組交流,區別掌握易錯的字音、字形。
便:多音字,有pián和biàn兩個讀音。通過組詞區分讀音。
榨:讀翹舌音zhà,不要讀成zhá。
矮:讀ǎi,不讀nǎi。
(2)借助工具書并結合課文內容理解詞語。
、僦笇W生解釋詞語時,要依據“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原則,聯系上下文準確地理解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思。
、趯W生聯系課文具體語言環境理解“播種、吩咐、榨油、愛慕”等詞語的意思。
3.朗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通順。
設計意圖:提出要求,讓學生自主學習生字、詞語,教師適時點撥學習詞語的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
三、細讀課文,感知內容
1.引導學生快速讀一遍課文,思考文章圍繞“花生”寫了哪些事情。(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
2.再次讀課文,思考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記敘的。劃分全文的段落,討論每一部分的具體內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種花生、收花生。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寫母親提議過收獲節。
第三部分(第3~15自然段):寫過收獲節時吃花生、議花生。
設計意圖:細讀課文,把握文章主要內容,在此基礎上,理清文章結構,培養學生分析、理解、概括的能力。
四、再讀課文,分清主次
1.快速掃讀課文,了解文章重點內容。
2.引導學生小結:同學們,課文題目是“落花生”,你們認為課文著重描寫的是什么?你們從課文內容中發現了什么?圖片 引導學生發現:從種花生到收花生要經歷幾個月的時間,作者卻只用幾個詞語一筆帶過,而過收獲節只是一個晚上的事,作者卻用了大量篇幅,可見過收獲節時對花生的議論是重點。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對全文進行總結,培養學生的總結、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五、教師示范,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本課會寫字,播放書寫動漫,讓學生觀察。
2.教師強調書寫要點。
澆:右下不是“元”。
慕:下面是“小”的右側多一點。
矮:右下“女”的橫較長。
3.教師范寫“播、榨、慕”。
4.學生練寫,互相評價。
設計意圖:寫字既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又是鞏固識字的一種手段,是學生學習功課的必備技能。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引入新課
1.提問: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哪些事?重點寫了什么?
2.導入:普普通通的花生引出了一家人的許多話題,父親的一席話,使我們對花生也生出了幾分敬佩之情。帶著這份敬佩之情,我們來學習課文。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課文重點內容,理清文章脈絡,為深入學習課文做好鋪墊。
二、學習課文,品讀理解
1.自由讀“種花生、收花生”的部分,理解內容。
(1)多媒體出示第1自然段,啟發學生思考:這個自然段先寫什么,再寫什么?(先寫種花生,再寫收花生。)
(2)課文中哪些詞語是寫“種花生”的經過的?這些詞語能顛倒位置嗎?為什么?(買種、翻地、播種、澆水。這些詞語是按種花生的順序排列的,不能顛倒位置。)
(3)“居然”寫出了什么?在這里起什么作用?(“居然”寫出了種花生的結果,也寫出了收獲時大家出乎意料的高興的心情。因為大家沒有種花生的經驗,又是在荒地上種的,對能否收獲沒有把握。沒過幾個月收獲了,真是喜出望外。“居然”一詞寫出了大家那種驚喜的心情。)
(4)練習用“居然”說一句話。(注意:寫句子時要有出乎意料的意思。)
2.分角色朗讀議花生部分,思考:課文中一家人是怎樣議論花生的好處的?(姐姐說味兒美,哥哥說可以榨油,“我”說便宜,大家都喜歡吃,父親說花生最可貴之處是它的果實埋在地里,它雖不好看,但很有用。)
3.哥哥、姐姐和“我”所說的花生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父親指出的卻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視的一個特點。父親對花生進行了幾次議論?這幾次議論有什么不同?(兩次。第一次把花生與桃子、石榴、蘋果作比較,第二次由花生的特點說明做人的道理。)
(1)多媒體出示父親的第一次議論。
圖片①父親是怎樣通過比較說明花生的可貴之處的?(父親把花生和桃子、石榴、
蘋果相比較。通過對果實的樣子、果實結出時的
位置的比較說明花生的可貴之處。)
②教師幫助學生抓住關鍵詞語“埋在地里”“鮮紅嫩綠”“高高地掛在枝上”“矮矮地長在地上”等進行分析,體會花生的默默無聞、樸實無華。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體會花生的特點。
、倩ㄉ墓麑嶉L在泥土里,桃子、石榴、蘋果將果實掛在枝上,是不是花生故意鉆進土里不讓人知道,桃子、石榴、蘋果故意炫耀自己?(不是的。)為什么?(這是由它們各自的生長特點決定的。)
②桃子、石榴、蘋果鮮紅嫩綠,惹人喜愛,而花生卻將成熟的果實埋進泥土,等待人們來挖掘、利用。由此,你體會到花生可貴的品質是什么?(不求虛名、默默奉獻、樸實無華。)
(3)多媒體出示父親的第二次議論,引導學生思考:父親借花生來教育孩子們做什么樣的人?(謙虛樸實、不計名利、不炫耀自己、對別人有用的人。)
4.通過品讀,體會句子的含義。
(1)多媒體出示填空題:
人要做__________的人,不要做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你對作者的話理解了嗎?什么叫“有用的人”?什么是“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引導學生結合實際,舉例說明。
(3)小結:作者受父親的啟發所說的這段話是全文的中心。父親的教導深深地印在作者的心上,“落花生”的精神貫徹在作者一生的做人、寫作和教學之中。
(4)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對突出文章主題起了什么作用?(第一句講過收獲節的談話一直到深夜,交代了時間,把整件事敘述完整了。第二句說明父親的話給“我”的印象之深,說明了作者在收獲節上的收獲之大,可見母親安排這一活動的用意和父親參加這一活動的目的。這樣的結尾深化了主題。)
5.分角色朗讀課文第12~15自然段。
6.練習根據課文的主題,分清主次。
圖片(1)結合“我”的一段話,概括課文的主題。(課文通過收獲節上一家人對花生好處的議論,說明人要做對別人有用的人,
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2)從種花生到收花生經歷了多長時間,在課文中占了多少篇幅?從吃花生到談花生,從談花生到論人生經歷了多長時間,在課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為什么這樣安排?(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可以使學生對文章的主次有具體的感受,對文章主次與主題的關系有比較具體的認識。)
(3)小結:這篇課文重點敘述的是過收獲節、議花生,著重寫了父親的議論,這樣可以突出文章的主題。其他內容對文章的主題起說明交代的作用,略寫。我們在習作時也要確定重點,做到重點突出,主次分明。
設計意圖:加強文本閱讀,從語言文字中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是《語文課程標準》對高年級閱讀教學提出的具體要求。以上設計就是通過對語言文字的認真揣摩,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通過每一個環節的教學,層層深入,讓學生理解父親的話的含義,體會作者的表達意圖。
三、總結寫法,感悟道理
這篇課文借寫花生,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種寫法就叫“借物喻人”。在我們的周圍也有許多事物能給我們以啟迪,讓我們懂得做人的道理。如:竹子、梅花、蜜蜂、路燈等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事物,都會讓我們想到那些默默作貢獻的人。
設計意圖:及時進行讀寫結合,能夠幫助學生學習作者借物喻人、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四、課外延伸,妙筆生花
1.花生會讓我們想到那些默默無聞作貢獻的人。看到竹子、梅花、蜜蜂、路燈等事物,你會想到身邊哪些人?讓我們學習借物喻人的寫法,試著選擇其中一個,寫一段話。
2.學生練寫。
設計意圖:結合生活實際,進行課后練筆,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
在教學中,我從內容入手,引導學生了解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哪幾件事。思考主要寫了哪件事,課文中他們是怎樣議論花生的。找出他們對花生的.議論,看看父親是怎么議論花生的,重點從父親說的這幾句話中領悟到做人要做具有花生這種品格的人的道理。這樣使得本節課教學條理清晰、主次分明。
《落花生》教學隨筆 篇7
教學目標:
1、 學會7個生字,正確讀寫“居然、榨油、便宜、愛慕、體面、吩咐、分辨”等詞語。
2、 理解父親的話的含義,明白花生最可貴的品質,懂得做人應該做一個對他人有好處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只求外表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課前準備:學生搜集作者和有關落花生的資料,制作桃子、石榴、蘋果、花生的頭飾。
教師準備一塊小黑板,上面抄寫好重點句。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1、 每個人都有名字,很多名字都有一定的含義,或寄托了父母的期望,或寄托了自己的理想,誰能告訴我你的名字有什么含義?
2、 這篇文章的作者許地山給自己取了個筆名叫落華生(板書:落華生)他為什么要取這樣的筆名呢?這個名字有什么含義呢,學完了課文《落花生》之后相信你會解開這個謎的?(板書:落花生)
3、 根據你們課前查閱的有關資料,誰能告訴我花生為什么叫“落花生”?
生答:
師答:花生的特點就是落花入土而生果所以植物學上叫它“落花生”。
二、抓住重點,自學課文:
過渡:在課前老師發現同學們預習得很認真,誰能告訴老師自學了課文后給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生答:父親的一段話……
師答:非常好。
1、 出示小黑板,生齊讀一遍。
2、 生拿出準備好的表格,對桃子、石榴、蘋果、花生進行比較,抓住重點填寫。
花生確實和桃子、石榴、蘋果不一樣,從這種對比中我們看出花生有什么品質?(默默無聞、不炫耀自己、樸實無華)(板書:不炫耀自己、樸實無華)
3、 接下來進入下一個環節:桃子、石榴、蘋果、花生都來參加選美大賽了。同學們觀看完比賽告訴我,你欣賞誰,為什么?
4、 四位學生上場,進行自我介紹。
桃子:我是桃子,你們看我皮膚多好,白里透紅,百里挑一,你要是嘗一口呀,準會甜到心里頭,老人小孩都喜歡我。
石榴:這次選美,你們可要選我當冠軍,因為我長得極新鮮,紅彤彤的,人們見了我都喜歡我,都想接近我,而且我有助于人體健康。
蘋果:要說比美,應該是我第一,先別說我的營養價值有多高,光是我那一身鮮艷的紅衣裳,不管往哪兒一站,都是焦點。
落花生:其實這次選美我原本不想來,因為我只想做一個實實在在的人,只想對別人有好處,可不想跟別人比美。
5、 學生發表意見。
6、 難點的升華:我們應該做一個怎樣的人?生答,出示小黑板(重點句),齊讀一遍。
什么是體面?
什么是只講體面?
7、 在現實生活中,有哪些人也像花生一樣默默奉獻在自己的崗位上?
生各抒己見。(清潔工、郵遞員、教師等)
8、 師總結:
9、 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通過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
居然 柞油 便宜 愛慕 體面 吩咐 分辨
《落花生》教學隨筆 篇8
一、教材分析:
1.分析教材資料
《落花生》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三課。第四單元的學習主題是生活中的啟示。本單元的每篇課文都包含著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情節性強,語言質樸簡潔,含義深刻。《落花生》這篇課文著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的狀況。透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要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的主旨,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四部分資料。恰當巧妙地詳略安排,更好地突出了作者的寫作意圖。
2.分析學生狀況:
五年級孩子思維活躍、求知欲強、樂于表達、愿意交流。他們已具有了必須的學習潛力,掌握了一些學習方法,但是還需要教師的進一步引導。教師要用文本為學生架起通向生活的橋梁,讓學生在學習中生活,在生活中學習。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資料,新課標要求,以及小學五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潛力目標:掌握本課的生字“畝、嘗、吩、咐、茅、榨、榴”7個生字,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語的意思。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透過創設情境、抓住重點、精讀領悟、讀悟結合,讓學生掌握深入理解課文資料的方法。
2.體會課文詳略恰當地寫法,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三、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父親贊美花生話的深刻含義,從中體會做人的道理。
教學難點:了解文章表達上詳略分明,以物喻人的特點。
四、教學方法:
根據以上的教學目標以及新課標對中年級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要求,我將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
2.主角美讀法
3.多媒體教學法
五、教學過程:
那么,如何將以上的各種教學思路,恰如其分的融入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呢?在那里,我將分為以下幾個階段來完成我的教學過程。
。ㄒ唬﹦撛O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這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種十分好吃的食物,大家想想,會是什么呢?“根根胡須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開花不結果,地下結果不開花。”同學們,瞧,就是它----【課件(出示花生課件)】花生,它呀,還有一個名子,就是“落花生”。這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課文《落花生》。{板書}
(二)整體閱讀,理清思路
首先,教師出示生字串,讓學生自己讀,在讀中找出不明白的詞語重點指導。然后引導學生共同討論: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哪些資料?讓學生一齊帶著這個問題,去閱讀課文,并理解,課文是按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來寫的,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這樣的過程。
在這一環節中,透過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文,來理清課文的思路,為下面精讀課文做好準備。
(三)抓住重點,精讀領悟
下面,由教師進行配樂范讀,讓學生思考:落花生和石榴、蘋果、桃子有哪些不同?(教師進行配樂范讀)
教師范讀后,引導學生抓住“矮矮的”和“高高的”,“埋在地里”和“掛在枝頭”等詞做比較,明確火紅的石榴、紅彤彤的蘋果、紛紛的桃子是露在外面的,色彩動人,引人注目。而花生沒有漂亮的外表,華貴的氣質,但是,它內涵而不外漏,默默無聞,無私奉獻。正如作者感悟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边@句話是作者的心聲,其實也是同學們的感悟,這樣,學生就和文本以及作者產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
然后引導學生細細品味父親說的話對不對?為什么呢?你還有什話么要說?鼓勵學生質疑,發表見解。語文新課標指出“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理解,對于這個問題學生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學生會說:我要做一個像花生一樣默默奉獻的人;有的同學也會說:社會也需要像蘋果、桃子那樣既張揚個性又對社會有更多貢獻的人。對于多元化的解讀我會及時肯定,發展他們的個性,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
之后,師生小節:是!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鮮花是美的,蘋果是美的,可那長在地下的花生也是美的。只要我們做個有益于他人的人,我們就都是美的。讓老師和你們共同努力,我們都做一個美麗的人!最后,讓學生透過做練習題來加深理解課文所要表達的思想:1.花生都有哪些好處?2.我們要學習花生的哪些品格?
。ㄋ模┗貧w整體,分清詳略。
巧妙的詳略安排是本文的特點,我想這樣引導學生來體會:
首先,讓學生建立學習小組,有學習小組來一齊學習這課文。能夠由一名同學讀,其他同學認真聽,找出課文中略寫的部分以及詳寫的部分,課文略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詳寫了議花生。然后教師引導學生:“課文為什么要分詳略來寫呢?”這是因為課文主要是透過他們一家人議花生來說明做人的道理的,而不是強調怎樣種花生、收花生的。這樣寫的目的是為了突出文章的重點,這就叫詳略得當。今后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也就應這樣,重要的部分詳寫,次要的部分略寫。
在這一環節中,透過讓學生建立學習小組,以及相互之間進行討論,來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潛力和語言交際潛力。
。ㄎ澹┩卣寡由焐A情感
在學生理解這篇課文后,我引導學生:同學們,在我們的周圍,還有很多很多像花生一樣的人、一樣的物,比如煤炭工人,為了萬家居民能夠在寒冷的冬日里感受到那份暖暖的春意,他們毅然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不辭辛勞的工作著,只為了那猶如春天一般溫暖的氣息能夠圍繞在我們身邊。他們和落花生一樣,都是有著奉獻精神的人,讓我們向他們致敬,讓我們向他們學習,一齊來做一個猶如落花生一樣,有著奉獻精神的人吧。úシ鸥枨对蹅児と擞辛α俊返桨鍟Y束)
六、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種很重要的教學手段,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成功的板書設計,能夠突出知識的重點與關鍵,給學生以啟迪和美的享受,從板書中發現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的途徑。
七、說板書設計:
落花生
好處多:味兒美、榨油、價錢便宜
(物)最可貴:不圖虛名、默默奉獻(春蠶、蠟燭……)
↓(借物喻人)
。ㄈ耍┳罡呱校簩崒嵲谠、無私奉獻(清潔工、老師……)
這一板書設計突出文本線索,簡潔明了,抓住本文重點,利于幫忙學生理解課文。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資料是第十二冊第四板塊中的一篇敘事散文《落花生》。本板塊的學習專題是“生活中的啟示”!堵浠ㄉ愤@篇課文是板塊中的第一篇文章。是現代著名散文家許地山先生很有影響的一篇文章。課文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的情形,透過對花生好處的談論,說明要做對別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本文圍繞“落花生”展開敘述,略寫種花生、收花生,再寫吃花生、議花生。議花生作為主要資料,寫得較詳細。從花生的品格領悟出做人就應不求虛名、默默奉獻。文章主次分明,條理清楚。篇幅雖短,卻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耐人尋味的道理。文章樸實無華,但主題深刻;小中見大,且富有生活情趣。在結構剪裁上,作者獨具匠心,敘事完整,詳略得當,有力地突出了中心。在語言表達上,簡潔明白,鞭辟入里,借物抒情,由物及人,以物喻人,耐人尋味。編者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會發現、思考、積累,從中感悟生活的哲理,獲得人生的啟迪。同時,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句段,聯系生活實際,領悟文章蘊涵的道理,并不斷積累語言,增強語感。引導學生在把握課文主要資料的基礎上,體會作者表達感悟的不同方法。
二、說課標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讓學生能夠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內涵,體會其表達效果。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決定。要引導學生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學會讀書,
三、說學情
六年級學生語文知識、生活經驗都有了必須的積累,但是本篇課文中父親說的話含義深刻,理解起來稍有難度,所以要引導學生走進文本,為文本中的人和事所感動,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重點要學習以物喻人的寫法。另外,六年級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和價值觀構成的最佳時期,應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從花生的品格中領悟出做人就應默默無聞、無私奉獻,引導他們樹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四、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居然”、“愛慕”、“體面”、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思想資料,感受作者的表達方式,體會主次分明的好處。
3、抓住重點句段,聯系生活實際,領悟文章蘊涵的道理。
教學重點:
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從中體會做人的道理。
教學難點:
文章表達上詳略分明,以物喻人的特點。
五、說教法
在教學時,把父親所說的話作為學習該文的突破口,深入理解父親話的含義,從而抓住課文的重點段,深入理解課文資料,領會全文思想感情。另外,為了突破本課教學難點,引導學生聯系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把花生的品格與做人的道理聯系起來,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
六、說學法
《課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币虼,在教學中,我還主體地位于學生,引導學生充分閱讀自主學習,用心思考,合作探究,討論交流。在教學過程中,我將采取“以讀為主,讀中感悟”的學習方式,讀、思、議結合,讓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反復品讀、感悟。少講精讀,讀中感悟,課中明理,情感熏陶,感悟人生。
七、教學流程:
一、設疑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這是什么?你們喜歡吃嗎?它為什么又叫落花生呢?
2、多媒體出示花生的生長過程,讓學生直觀了解落花生的由來。
普普通通的花生居然能引出了一家人的許多話題,使我們對花生也生出了幾分敬佩之心,帶著這份敬佩之情,我們來學習課文。
二、讀中感悟、突破難點
(一)找重點。
1.本文圍繞題目落花生,寫了哪些資料?
。ǚN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哪個是重點?(議花生)
2、有哪些人議花生?怎樣談的?誰談的重要?
(我們談、父親談)
3.指名讀,父親的談話資料。思考:父親的話有幾方面意思?
。ㄙ澔ㄉ、學花生)哪方面是重點?(學花生)
4、先讓學生自主閱讀,畫出覺得印象最深的重點句體會花生的可貴之處。然后在小組里合作學習,邊讀邊議、感悟體會。
。ǘ┳x重點。
采用多種方式:如師生對讀、小組齊讀、分主角朗讀、默讀等多種形式反復朗讀重點句。
設計意圖:讀,是語文實踐活動中最重要的一環。教者在教學活動中,不但做到了在做上教,還做到了學生在做上學。讓學生抓住關鍵詞去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品味,在讀中生情,在讀中培養語感。
(三)品重點。
1、讀父親的話,然后體會:“花生的好處很多”。都有什么?
引導學生讀出花生顯而易見,盡人皆知的好處:美味、榨油、便宜。
2、進一步品味:花生的好處很多,它最可貴的地方是什么?
(出示花生與桃子、蘋果、石榴的投影片)
3、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在哪一點上贊美了花生?
明確花生的果實埋在地里,桃子、蘋果、石榴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的掛在枝頭上,體會父親這樣相比,突出花生最可貴的地方是默默無聞,無私奉獻。讓學生將自己覺得父親話中最能表現花生品質的詞讀出來,教給學生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要抓住關鍵詞的方法。努力思考應讀好哪個詞,很容易地就明白了父親在那里贊花生的品格。
4、“我”在父親的啟發教育下說“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什么叫有用?(有真才實學。)對誰有用?(別人、社會、國家。)體面什么意思?概括這句話的意思。
。ㄗ霾磺筇撁,默默奉獻的人。)齊讀這句話
5、在我們的身邊,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不求虛名的人有很多,他們就是落花生那樣的人。在我們身邊有沒有像落花生那樣的人呢?舉例說明。
設計意圖:由淺入深地設計問題,引導學生結合課文資料,聯系生活實際對課文的重點難點資料深入透徹地理解,學懂文章,學習做人。
三、總結全文,深化主題
這篇課文以議花生的可貴之處,來說明做人的道理,是什么道理?
。ū疚母嬖V我們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作者許地山始終沒有忘記他父親的教誨和期望,之后就以“落花生”作為自己的筆名,時刻激勵自己,做一個有用的人,最后成為一個著名作家。
四、總結寫法、課外拓展
1、這篇課文的重點是議花生,父親的議論是著重寫的,這樣能夠突出文章的中心,其它資料略寫,但它為文章的主要資料起說明交待的作用,不能不寫。我們在寫作時也要確定重點,做到重點突出,主次分明。
2、課文運用“借物喻理”的寫法,借寫花生,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在我們的周圍也有許多事物能給我們以啟迪,讓我們懂得深刻的道理。你能舉出例子來說一說嗎?(如:粉筆這個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東西,為了讓同學們獲得知識,不惜犧牲自己;蠟燭,照亮了別人而毀滅了自己……)然后結合課后的“小練筆”,寫一寫
設計意圖:教學有法,貴在授法,把課文的閱讀與寫作的指導有機地結合起來了,讓閱讀更好地為寫作服務,加深這一知識點的內化,從而以讀促寫,提高學生語文水平。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句話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心上,也印在了我們大家的心上,期望同學們好好學習,要有真才實學,有本領,將來做一個對別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棟梁之才!
八、板書設計:
結合課文資料,為了突出重點,突出中心。設計板書如下:
種收吃
落花生,我們談
議花生,贊花生
父親談,默默奉獻、不求虛名
學花生
九、說反思
透過教學,學生了解了課文的思想資料,能抓住重點句段,聯系生活實際,較好地領悟文章蘊涵的道理。體會主次分明寫作的好處。
教學時,學生可能產生這樣的疑問:課文中的三種水果桃子、石榴、蘋果,并不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際用處,它們既好看,又實用,課文中與花生作比較恰當嗎?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不同體驗,允許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去體會,用不同方式表述自己的見解。這要引導學生,父親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蘋果比較,是僅就果實是否露在外面這一點,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獻的品格,來談論人生,并不是說那三種水果外表好看,而不實用。
《落花生》教學隨筆 篇9
教學目標
1、初步懂得做人不應只講體面,應該做有真才實學,對人民有用的人。
2、學會5個生學,正確選擇本課中多音字的讀音;理解19個新詞語。
3、初步學會抓住重點段深入理解課文的閱讀方法。
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找出重點段,并抓住重點段深入理解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內容。
教學難點 :使學生初步學會通過理解重點段來深入理解全文的閱讀方法。
教具:投影片 課文錄音
教學過程 :
第1課時
一、揭示課題
1、假如你拿到了這樣一個題目,你覺得可以寫些什么?
2、學生交流。
二、聽課文錄音,了解落花生。
1、聽錄音后回答:
這篇課文的內容是:
(1)介紹一種物品( )
(2)記一件事 ( )
(3)寫一處景物 ( )
(4)描寫幾個人物( )
2、教師簡介:課文雖然以落花生為題,但并不是一篇以狀物為主的文章,而是作者回憶了小時候所受的家教。本文的作者許地山是現代散文家、小說家。他的散文以樸實洗練、清新自然的筆墨,寫自己對社會、對人生的感觸,常常寓深邃的哲理和優美的情思,為讀者所喜歡。落花生是他的筆名。為什么他會對落花生有如此深刻的印象,我們可以從課文中找到答案。
三、初讀課文
1、把課文讀正確、通順。
2、按第一單元的要求自學課文,鞏固第一單元訓練重點。
四、交流學習成果
1、自由地找小伙伴交流。
2、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3、集體交流典型的幾個問題。
五、按提示分段
1、出示投影,按下面的意思給課文分段:
(1)種花生,收花生。
(2)嘗花生,談花生。
(3)父親的話牢記心上。
2、結合課文插圖,分段提示,理清課文內容。
六、作業 :
1、完成《作業 本》第2、4。
2、繪制花生的生長過程。
第2課時
一、復習回顧課文脈絡,學習學習提示。
1、想想課文是分哪幾部分寫的?哪一部分是重點寫的?怎樣學習重點段?
2、學習學習提示。
(1)默讀提示,劃出你認為重要的詞句。
(2)從學習提示中,你學懂了什么?
、俦磉_課文主要內容的段落叫重點段。
、趯W習重點段,理清寫哪些內容;細讀細想,弄清作者要表達的意思。
③聯系其余各段和課題,理解全文和思想感情。
(3)根據學習提示,找出課文的重點段。
二、研讀重點段
1、學生自由讀重點段,結合問題討論學習這一段可以分幾個部分來研究?
2、結合課后練習2、3題獨立學習重點段,教師巡視,輔優補差。
3、匯報交流學習情況:
(1)說說今晚過收獲節,與以往有什么不一樣?(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親也來了,實在很難得。)當時作者的父親在廣東做縣官,平時公務忙,很少參加家里的活動。這次他來,是專為吃花生來的嗎?說明什么?
(2)一家人是怎樣談花生的好處的?圈出有關詞語。
(3)可貴是什么意思?父親認為花生最可貴之處是什么?(投影出示第10自然段)你是怎樣理解父親說的這段話的?
、俑赣H是拿花和玫什么進行對比?為什么要這樣比?結合回答課后練3。
②父親是拿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比,其實是贊美了花生的什么可貴之處?(藏而不露)
(4)父親為什么要對我們這樣說?理解課文第12自然段。
(5)我有沒有體會到父親的話的含義?(讀第13自然段)
有用的人應該是怎樣的人?體面是什么意思?什么樣的人是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4、學了這一段,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作業 。
《作業 本》第4、5題。
第3課時
一、復習回顧
1、聽記:開辟居然、價錢、榨油、可貴、愛慕、體面
2、自查、訂正
3、用上這些詞說說課文內容。
二、研讀第一段
1、引入:我們一家人過收獲節的花生是怎樣來的呢?
2、自由朗讀第一段,討論:這段話為什么不詳寫?可不可以不寫?
3、體會:課文內容要前后連貫。
三、研讀第三段
1、引入:父親的話對我的一生為人有影響嗎?從哪里看出來?簡介作者生平:作者許地山,筆名落華生,曾留學美國,抗日戰爭前后,在香港從事進步文化活動和抗日救亡運動,1941年病逝于香港。
2、作者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文章為什么要用落花生做題目?(作者寫這篇文章是為了回憶父親的教導,更嚴格地要求自己按照父親的像花生那樣踏踏實實、不求虛榮地去做人。因為父親的話是由花生引出的,又用花生的特點比喻做人的美德,希望子女像花生一樣做人,所以用這個題目。)
有感情地朗讀:個別準備、同座互練、指名讀知道點評。
四、總結體會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聯系生活實際,談談讀書體會。
設計意圖:通過說、辯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思想上有一個升華。
五、作業
1、完成《作業 本》中剩余的作業 。
2、把讀了課文后的體會寫成一段話。
《落花生》教學隨筆 篇10
一、背景知識
1、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三單元有一篇課文《落花生》,它是一篇現代優秀散文,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小時候所受的家教。作者許地山,現代小說家、散文家,他的散文作品以樸實洗煉、清新自然的筆墨,寫自己對社會人生的感觸,常寄寓深邃的哲理和優美的情思于字里行間。
2、這篇精讀課文著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的經過,通過對花生的好處的談論揭示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表達了作者不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會的人生理想。這是一篇敘事散文,在表達上頗具匠心,所以文章篇幅雖短,卻給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尋味的道理。
二、設計理念
1、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二)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我認為語文閱讀教學只是示例教學。課堂上對課文內容的處理不要面面俱到,要抓住重點句子,引導學生加深理解,讓學生學得充分,學得深刻。就如《落花生》這篇課文我認為教師應抓住父親所說的這幾句話,作為學習該文的突破口,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教師要善于質疑,設置懸念,讓學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思考和解決問題,才能培養學生求異性思維。這篇文章的寫作特點是借物喻人,教師可設置幾個問題讓學生回答。作者借助落花生比喻哪一類人?也就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一類人具備著落花生的這種精神。同時,新課程理念(二)提到的關于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問題。我認為《落花生》這篇課文體現的是一種奉獻精神。當然我們在評析時要賦予落花生以一種主體性,或者說它是主體精神的某種體現!澳銈兣既豢匆娨豢没ㄉs地長在地上,不能立刻辨出它有沒有果實,非得等到你接觸它才能知道。”落花生沒有努力去炫耀自己,而是默默地生長,在地下結果。炫耀自己是一種自我欲望的滿足,而把果子埋在地下,卻是十足的貢獻。蘋果在生長的同時由于其顏色、芳香吸引了羨慕的目光,也就炫耀了自己,在生長和死亡的過程中滿足了自我的欲望。但它畢竟還是有果實的。那些只炫耀自己,只滿足自己,沒有果實,絲毫不貢獻的主兒,大概許地山連提也不愿提到它們。也許,落花生的默默奉獻并沒有要以此貶低別的什么,甚至由此引起紛爭、斗爭,它也許只要我們品嘗它,而不要我們去拿它跟別的植物比較。所以我們如果把這種奉獻擴展到人際關系的斗爭、社會的貢獻,甚至到增加許多道德、倫理的內容進去,那就違背了作者的原意!堵浠ㄉ窙]有要我們把它的哲學當作工具,而只是講了一種人生的意義,傳達一種極高尚的價值觀,而這種價值觀又是那么一種極普遍的植物--花生,那么一塊極普通的閑地,普通的父親母親,普通的故事所產生出來的。一切都是那么通俗。課文重點是在深入理解文章說的幾句話上由落花生的特點進而闡明做人的道理。落花生外表不好看,但它有用,有益于人類,有著內在的美,有一種默默奉獻的精神。文章否定的是那種“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這種“東西”只會炫耀自己,嘩眾取寵,而無真才實學,外表好看心靈卻不美,對別人、對社會沒有好處,甚至有害,那絕不是美的、有價值的東西。
2、我認為在學習該篇課文時,應該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全面提高語文素養。
三、設計思路
我在設計這堂課時,把父親所說的這幾句話作為學習該文的突破口,深入理解父親話的含義,從而抓住課文的重點段,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領會全文思想感情。另外,為了突破本課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聯系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把花生的品格與做人的道理聯系起來,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具體步驟如下:
(1)、課前,讓學生了解花生的生長特點及有關花生的常識。(學生可通過查找相關資料獲知,課堂上教師可利用課本P48頁插圖,讓學生了解花生的生長特點。)
(2)、課堂教學中從內容入手,引導學生了解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哪幾件事。重點從父親說的這幾句話中領悟到做人要做具有花生這種品格的人。
(3)、本文語言淺顯,但所說明的道理深刻,富有教育意義。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所說明的做人道理的問題上,教師要注意三點:一要保證學生個體進行充分閱讀、思考和小組進行交流討論的時間。二要注重引導學生聯系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把花生的品格與做人的道理聯系起來,突破本課教學難點 ,要對作者的立意有所了解,取得認同。三要尊重學生的不同體驗,允許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去體會,用不同方式表述自己的見解。
。4)、“分清文章的主次”是本組的重點訓練項目,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之一。
(5)、比喻手法所能體現的總是事物的某一方面,而不是事物的所有方面,所以有句名言說:“比喻總是跛足的!北容^也是一樣。本課中父親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是僅僅就果實是否露在外面這一點來比較,以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獻的品格,并非說那三種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際用處。要引導學生正確理解父親說那段話的目的,不曲解課文的本意。
四、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課文主要講一家人議論花生的好處,教育學生懂得不要只講體面,只求外表美,應該做一個有真才實學,對人民有用的人。
2.初步學會抓住重點段深入理解課文的閱讀方法。
3.培養學生借助具體事例來理解句子含義的能力。
4.學會生字新詞句。
5.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分角色朗讀課文,了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從中體會出做人的道理。
教學難點 :
使學生初步學會通過理解重點段來深入理解全文的閱讀方法。
教學時間:3課時
板書設計
種花生:買、翻、播、澆
收花生:居然
議花生:姐弟說——花生的好處(直接敘述)
父親說——花生的可貴(對比)
做有用的人(引申)
作業 設計:
課內:抄寫詞語、做作業 本上的作業
課外: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教案實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通讀課文,自學生字、詞,結合課文理解詞義。
2.朗讀課文,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完成作業 本第1、3、5題。
教學過程 :
一、揭示課題,了解背景知識。
二、簡介落花生
通過課本P48頁插圖讓學生知道落花生的生長特點及課題的意思。
三、質疑回答
學生回答后,教師設懸念,引導學生讀書:這篇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
四、自學生字、詞,讀準多音字。
1.學生按一定的自學方法自學生字、詞。
2.檢查學生掌握情況。
五、指名讀課文,分段,把握段意。
六、練習朗讀課文。
七、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完成作業 本第1、3、5題
3、朗讀課文
學生學習方案:
1、通過教師的介紹,了解課文的背景知識。
2、課前了解了花生的生長特點及有關花生的常識。
3、知道課文按“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談花生”的順序寫的。
4、通過自學掌握生字、新詞。
5、知道這篇課文的分段情況,把握段落大意。
6、練習朗讀課文。
7、完成相關作業 。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明確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找出重點段。
2、細讀、理解重點段,理解父親的話。
3、進行朗讀訓練。
教學過程 :
一、引入本課時,激發興趣
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學懂了什么?(讓學生回答)
二、抓重點段,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學習“單元提示”,找出本課的重點段。
三、分析重點段
(一)自己大聲讀“過收獲節”一段。
1.思考:有誰來參加我們的收獲節?這個收獲節是怎么過的?哪個是重點?
2.學生回答以上問題。
(二)默讀第二段,劃出:有哪些人談花生?怎么談的?誰談的重要?(板書:我們談,父親談)
1、回答前兩個問題后,分角色朗讀。(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
2、回答誰談的重要?(父親談)
3、指名讀父親的談話內容。思考:父親的話有幾方面意思?(贊花生、學花生)哪方面是重點?(學花生)
4、贊美花生的什么?學花生的什么?
自己讀父親兩次說的話,思考以上問題。
5.指名分別讀父親第一、二次說的話,回答:花生的好處很多,它最可貴的地方是什么?父親將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在哪一點上贊美了花生?(同桌討論)
板書:藏而不露
6.指名讀父親第二次說的話,做填空練習:所以你們要像,它雖然,可是,不是好看而沒有的東西。多讀(2遍),體會花生的可貴之處。
(三)這時,“我”在父親的啟發教育下說……齊讀一遍,分析這句話的意義,字面意思抓“只”。在句中理解“只”的意思。概括這句話的意思。(做有用的人。)
問:什么叫有用?(有真才實學。)對誰有用?(別人、社會、國家。)
誰來舉例談一談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你認為哪些人具備了像花生一樣品格的人(四人小組討論)(像解放軍叔叔、醫院的醫生、護士、科學家等等)
師小結:正因為這些人都具備了落花生的這一特點,所以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
齊讀,體會其中的含義。
。ㄋ模、學習句子
通過剛才的學習后,我們再看書上的這句話“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親也來了,實在很難得”你是怎么理解的?抓重點詞語談體會。
(“天色不大好”、“難得”,體會到父親對我們的關心和愛。①肯定我們的勞動成果,分享勞動的快樂;②借這個機會教育我們。)
四、總結全文。
這篇課文以議花生的可貴之處,來說明做人的道理,是什么道理?學生說道理。
。ū疚母嬖V我們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五、總結深化
這篇課文借“落花生”來喻做人的道理——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作者許地山始終沒有忘記他父親的教誨和希望,后來就以“落花生”作為自己的筆名,時刻激勵自己,做一個有用的人,終于成為一個著名作家。
六、作業
完成作業 本第6題
學生學習方案:
1、通過教師的提問,學生可能回答到:我知道落花生是一種怎樣的植物。了解到課文是按照事情發展順序寫的。知道了分段情況和段意等等。
2、朗讀之后,知道父親也來參加我們的收獲節,并知道這個收獲節我們是這么過的(一邊吃花生,一邊談論花生的好處)并了解到談花生是重點,也是本課的重點句。
3、默讀第二段,通過劃找知道我們兄妹三個和父親談論花生的好處,并認為父親的談話內容重要。
4、通過對重點段的學習知道了父親用花生的特點來比喻做人的道理,我也知道了我們可愛的解放軍叔叔、醫院的醫生、護士,為我國作出過貢獻的科學家,對別人有幫助的人他們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第三課時
學習目標:
1、以重點段理解為基礎,理解其余兩段。
2、讀課文,談體會。
3、完成作業 本第2、4、7題。
教學過程
1、復習溫故
。1)、課文第2段講了花生的什么可貴之處?
。2)、花生的這一特點與全文的思想內容有何關系?
。3)、齊讀第13自然段。
2、學習第1段。
(1)“我們”一家人過收獲節的花生是怎樣來的呢?請讀課本第一段。
(2)這段主要寫什么?
(3)為什么不詳寫?可不可以不寫?
3、學習第3段。
。1)、父親的話對“我”的一生為人有影響嗎?請讀課文第3段。(齊讀)
。2)、這段能略去嗎?為什么?
。3)、小結:
父親的話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心上,也印在了我們大家的心上,希望同學們好好學習,要有真才實學,有本領,將來做一個對別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棟梁之才!
4、齊讀全文,談體會。
學生有感情地通讀全文,談談學習本文后的體會。
5、完成作業 本第2、4、7題。◆
《落花生》教學隨筆 篇11
一、說教材內容
《落花生》是小學語文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三篇課文。本單元的學習主題是“生活中的啟示”,每篇課文都包含著如何做人的哲理,語言質樸簡潔,含義深刻!堵浠ㄉ肥莾善x課文中的一篇,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四部分內容,著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的情況,恰當巧妙地詳略安排,更好地突出了作者的寫作意圖。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的主旨,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初次接觸這篇課文,我就被課文平實質樸的語言中所蕰含的深刻道理深深吸引,課文中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夸張的比喻、深奧的說法、激蕩起伏的情感,但是樸實、自然、親切的行文,卻給人留下了深刻清晰的印象,使人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耐人尋味的道理,就像文章中父親說的話一樣“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是進一步引導學生走入文本、感受情感、領悟生活哲理的好文章。
二、分析學生情況
我們班的孩子思維活躍、求知欲強、樂于表達、愿意交流。五年級的孩子已不是低年級的小學生,想法開始更加獨特,對生活有所體驗與感悟,思想也開始向成熟發展,正是引導他們明事理、辨是非,培養人文素養,提高語文能力的關鍵期。學習上,他們也具有一些學習能力,掌握了一些學習方法,但是這就更需要教師的進一步引導,循循善誘,關注每名學生的個性體驗。用文本為學生架起通向生活的一道橋梁,讓學生在學習中生活,生活中學習,會學習,會生活。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課的內容及特點,學生的情況,緊緊圍繞本單元的訓練重點,確定以下教學目標,重點學難點。
1.教學目標
。1)通過預習自主掌握本課的生字,課文中的重點詞語的意思。
。2)抓住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3)體會課文詳略恰當地寫法,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以上目標分兩課進行教學。
2.教學重點
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從中體會做人的道理。
3.教學難點
文章表達上詳略分明,以物喻人的特點。
四、說教法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本課教學中,我將努力關注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每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
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創設和諧、融洽、歡快的人文氛圍,讓學生自主地學,在學習中展現個性、表現個性、培養個性、塑造個性。
五、說學法
采取“以讀為主,讀中感悟”的學習方式,讀、思、議結合,用抓住重點詞句的反復朗讀,對重點內容進行感悟,突破難點。讓學生在讀中積累語言,感悟語言,體驗情感,用讀來表達感受,交流感受。
六、說教學過程
本課我想分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檢查預習,掌握字詞。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課文第一部分。第二課時深入理解父親的話深刻含義,體會文章詳略得當,借物喻人的寫法。
下面我就分課時來談談自己的教學設計和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第一課時分以下四個環節進行學習:一、課前布置預習,二、課上交流預習成果,三整體閱讀,概括大意,四、自主學習第一段。
(一)課前布置預習
古人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習也不例外。葉圣陶先生也曾說過:“練習閱讀的最主要階段是預習!焙玫念A習,有利于培養和提高自學能力,聽課效率,鞏固所學的知識。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對學生說是終身受益的事情,特別是五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已有所加強,自己有能力獨自進行課前預習,這樣不僅可以很好的掌握所學知識,而且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所學的知識才會更加牢固。
基于以上認識,我在學習本課前布置了以下預習任務:
1.我會學字詞。(要求學生自主學習本課生字、詞語,并以小問卷形式呈現。)
2.我會讀課文。
3.我會搜集。通過各種途徑查閱關于本課的作者、落花生的知識等等一切自己想了解的內容。
4.我想問。預習中有什么問題,及時記錄下來。
四道題設計由淺入深,讓學生明確預習任務與要求,有的放矢,預習起來不盲目,不流于形式。
。ǘ┱n上交流預習成果
上課后,學生出示預習作業,在小組內交流預習成果,展示自主預習的內容,與同學分享預習的快樂,然后在全班展示。
本次課程改革評價方式的轉變是重要內容之一。在這個環節中,我讓學生在小組內對同學預習的情況進行評價。五年級孩子的思想日趨成熟,他們不再輕信吹捧,“你真棒!”“好極了!”等教師評語已不能滿足他們,他們從心理更渴望得到同伴的肯定和認可。所以在同學評價環節中,激發了學生的競爭意識與積極性。
。ㄈ┱w閱讀,概括大意
在學生充分閱讀的基礎上,我和孩子們一起共同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哪些內容?讀完后,再次默讀思考,并與同伴交流意見,最后共同明確:全文按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教師板書)
。ㄋ模┳灾鲗W習第一段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一自然段,說一說,第一段中應抓住哪個詞,重點讀好?
指導學生抓住“居然”一詞讀出一家人收獲花生時喜悅的心情。抓住文中的關鍵詞理解整段內容,我想詞語的理解不是孤立的,而是與整句、整段、整篇課文相聯系的。所以在教學這段時主要按以下步驟:①讀整段,抓住關鍵詞。②用聯系上下文,替換近義詞等多種方式理解“居然”的意思。③再把“居然”放在整段中品味喜悅之情。④最后自己用“居然”說一句話。
四個環節設計,由表到里,由理解到應用,體現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同時也符合孩子的認知規律。
第二課時
第二課時,是本課教學的關鍵,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主陣地。在這一課時,我將用多種閱讀方式,抓住重點句來進行教學,努力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創設寬松的學習情境,讓學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探究。
。ㄒ唬⿵土晫,質疑激趣
在這一環節中,我設計用以下方法: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開始學習了《落花生》這一課,下面請你邊默讀課文邊回憶上節課的內容,同時思考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提出來我們共同解決。
學生默讀,提出自己的問題,進而讓學生帶著在課文中尋找答案的期待走入課文。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說:“創造始于問題”。問題是思維的起點,興趣是求知的動力,通過學生自主提問,營造了和諧的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同時還回憶了上節課的學習內容,幫助孩子理清了學習思路,為下面精讀課文做好準備。
。ǘ┳プ≈攸c,細讀品味
本環節中我想這樣設計
1.找重點。由學習小組合作讀課文的吃花生、議花生部分。一名同學讀,其他同學畫出覺得印象最深的重點句,讀給小組同學聽,將學生內容引到重點上來。全班交流時將重點句呈現出來。(10段、12段、13段)
2.讀重點。采用多種方式:如師生對讀、小組齊讀、分角色朗讀、默讀等多種形式反復朗讀重點句。
3.品重點。個性展示朗讀三段中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師適合點撥,如:喜歡10段的同學朗讀后,可以提問:父親說:“花生的好處很多”。課文中哪里寫了?引導學生讀出花生顯而易見,盡人皆知的好處:美味、榨油、便宜。進一步問:“父親說花生有什么好處呢?”怎樣表現出來的?讓學生通過對比朗讀,體會父親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表現花生內在的可貴之處,在這里,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小游戲叫“朗讀代表我的心”。讓學生先自己朗讀,將自己覺得父親話中最能表現花生品質的詞讀出來,其他同學認真聽,猜猜這名同學想突出哪個詞,誰猜對了,誰有權讀自己的體會。這個小環節,看起來很簡單,其實我是想教給學生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要抓住關鍵詞的方法,同時又是培養學生學會傾聽,尊重他人的好機會。誰猜對了,就有權讀,也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朗讀積極性,努力思考應讀好哪個詞,很容易地就明白了父親在這里贊花生的藏而不露的品質。
“那么,父親特別指出花生的可貴之處,目的是什么呢?”齊讀12、13段,抓住“不好看”,“很有用”,“體面”等關鍵詞,深入理解父親教育的目的,在學生充分交流后,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讀出父親教育我們時的語氣。
4.悟重點。全班齊讀重點句,說說你在學習中有什么收獲?父親的話給你什么啟示?進而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生活中有沒有像花生那樣的物或人?我們又要像這些人學習什么?通過再次交流學習,理解借物喻人的寫法。語文學習與生活密切相關,在教學中,要力求做到從生活中來,回到生活中去,所以在這里我將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回憶生活中像落花生一樣的人或物,交流歸納他們身上具有的優秀的品質,最后,完成以下練習:
我愛花生,因為它。
我也愛,因為它。
(三)再次感知,分清詳略
巧妙的詳略安排是本文的特點,我想這樣引導學生來體會:
首先,用最直觀的方法,分部分朗讀課文,分別找四個計時員對四部分進行計時。從朗讀時間上直接感受,課文略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詳寫了議花生。再次,通過小組討論,從本文的寫作意圖,中心思想、板書等各方面理解這樣安排的好處。
采用計時法,直觀、形象地將課文的詳略呈現出來,再進一步理解,將難以理解的內容化為直觀、生動、形象、學生樂于接受的形式,讓學生易理解,樂接受,突破了本文教學上的難點。
四、課堂總結。在總結課文時首先對課文的寫作特點進行總結。課文詳略得當的選材、對比的說明方法、借物喻人的表現手法必須提醒學生注意,為后面的小練筆打好基礎。其次是根據板書進行總結,讓學生知道要做對社會有用的人,突破課文的重難點。
七、說板書
板書是一種很重要的教學手段,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成功的板書設計,可以突出知識的重點與關鍵,給學生以啟迪和美的享受,從板書中發現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的途徑。
本課的板書設計是為落實教學目標服務的。板書的主體由課文主要內容組成,最后化為“學”字,深化主題,既代表了父親的
《落花生》教學隨筆 篇12
下面我將與各位分享一下我對課文《落花生》的教學設想。
一、說教材
《落花生》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4單元的第三篇課文,這個單元的主題是生活中的啟示,這個單元的課文都包含著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情節性比較強,語言質樸簡潔,含義深刻。
《落花生》是兩篇精讀課文當中的一篇,課文主要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的情節,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二、說學情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教師授課的依據與出發點。我所面對的學生是這樣的,五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強,樂于表達,愿意交流,他們已不是低年級的小學生,想法開始更加獨特,對生活有所體驗和感悟,思想也逐步的走向成熟。正是引導他們明事理,知是非,培養人文素養,提高語文能力的關鍵時期。
在學習上,他們也有了一定的學習能力,掌握了一定的語文學習方法,但是就這篇課文而言,需要老師進一步的循循善誘,關注學生的個性體驗,用文本架起學生學習跟生活之間的橋梁,讓學生們在閱讀課文的同時,學會體會生活當中蘊含的哲理。
三、說教學目標
因此,基于教材和學情,我從課程標準中“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出發,設計了以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賞析文中重點字詞,掌握本詞的煉字藝術。
2、過程與方法:通過誦讀,品味關鍵詞語,把握詞中描繪的意象,分析景中寓情、情中顯志的特點;提高鑒賞詩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這首詞的思想感情和“以天下為己任”的偉大抱負。
基于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立,體會花生的可貴之處,感悟課文蘊含的道理為我的教學重點,體會文章詳略分明,借物喻人的寫作特點則為我本堂課的教學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中我采用品讀法、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法。
那么接下來我將著重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核心的環節。
五、說教學過程
。ㄒ唬﹦撛O情境,導入新課
著名特級教師于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被诖宋业膶朐O計為:出示有關花生的謎語,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提問:花生有什么樣的作用?激發起學生的興趣。之后播放花生生長過程的視頻,引導學生理解本文問題為“落花生”的原因。之后以作者筆名設疑,旨在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本篇課文。
。ǘ┱b讀訓練,初步感知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闭b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法,加強誦讀習慣的培養,對領悟作者感情,品味文章語言,增強文章語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課伊始我將從指導誦讀入手引導學生初步感知課文。首先我會進行示范朗讀,然后通過自讀、齊讀、指名讀、競賽讀等各種手段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進行朗讀。
在學生聽和讀之前,我會給學生設置以下問題:
1、課文圍繞花生講了幾件事情?分別是什么?
2、四件事情分配筆墨是同樣的么?看看這四件事情分別在哪些段落?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帶著問題去聽和讀,既提高了學生聽和讀的能力,又為理解本文作者想表明的道理做鋪墊。
(三)合作學習,重點感悟
從某種意義上講,教與學的過程就是面對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些問題可能是不被了解的現象,可能是前后認知的矛盾,還可能是需要挑戰的困境。提出的好的問題具有雙重意義。
第一,問題解決的過程是學生學有所獲的過程,是教學目標實現的標志。
第二,問題本身就是教學的線索,它是牽引,它是驅動教學的重要力量。
為此,在這一環節,我將用大屏幕展示出這樣幾個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的問題放手給學生,學生分組討論、合作探究,力求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1、學生分角色讀文,指名匯報:談到花生的好處,兄妹們是怎樣認為的?(并在大屏幕上出示姐姐、哥哥、“我”談花生的畫面)
2、父親認為花生最可貴的是什么?談花生,為什么要說到桃子、石榴、蘋果上去呢?
。ㄟ@兩個問題設置,能夠鍛煉學生歸納概括信息的能力,并為下文體會做人的道理做鋪墊。)
接下來我會自然的過渡說:課文讀到這,同學們,父親僅僅是在談花生嗎?哪句話明確告訴我們?說說你們是怎樣理解的?
(通過這一問題的設置,引導學生體會做花生一樣的人,領悟做人的道理)
為了回扣導入時懸而未決的問題,我會繼續追問學生:少年許地山是否理解了父親所說的話呢?哪句話能體現出來呢?此時學生們是否理解許地山為何要起這樣一個筆名了?通過一堂課的學習,學生能夠理解許地山起“落花生”筆名的緣由。
并縱覽全文發現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完成本堂課的教學難點部分。
(四)小結作業,鞏固提高
課堂小結是對本堂課所學知識的鞏固,我會提問學生本堂課都有哪些收獲,了解學生對于本堂課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
課后作業是教與學的交匯點,是與課堂學習內容的對話。我希望通過作業的布置,強化學生對本文的理解,并能夠實現知識的遷移。
基于此,我設計了開放式的作業:試著以你周圍的一種事物來說明一種道理。達到“課雖下,味還在,趣仍濃”的目的。
《落花生》教學隨筆 篇13
一、教材理解:
對于教材,我談談自己的理解。
《落花生》是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三課。第四單元的學習主題是生活中的啟示。這單元的每篇課文都包含著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含義深刻。《落花生》這是一篇優美的敘事散文,他真實的記錄了作者小時候的一次家庭活動和所受到的教育。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他能使孩子從落花生的品格中受到人格和價值觀教育,使孩子終生受益。
二、目標設計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睂τ谀繕说脑O計,我在認真解讀《課程標準》的基礎上,遵循孩子們的認知規律和水平,用文本為學生架起通向生活的一道橋梁,讓學生在學習中生活,生活中學習,會學習,會生活。
根據本課的內容及特點,學生的情況,課標的要求,緊緊圍繞本單元的訓練重點,確定以下教學目標,重點學難點。
教學目標:
結合教材和學生特點,我把這課的學習目標確定為以下幾方面: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自讀,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詳略得當的寫法,初步感知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3、抓住重點詞句,理解文章主旨,領悟“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深刻含義,引導學生感受生活,在生活中悟情明理。
重點難點有兩方面:
1、理解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偉大、體面的人”。
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學習作者由落花生領悟到做人的道理
三、目標達成策略與方法
為了更好的有效的完成教學目標,我將提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后復習融于一體。將整個的教學過程分成六個大的環節:引,讀,理,議,印,寫。采取以讀為主的策略,多形式反復讀,另外就是讀中感悟的學習策略,讀、思、議結合,讓學生在讀中積累語言,感悟語言,體驗情感,用讀來表達感受,交流感受。
四、重點目標達成的詳細設計的:
為了更好的完美的完成重點目標,我把教學過程詳細的呈現給大家
(一)謎語激趣引花生
1、我給孩子們課件展示一個喜聞樂見的謎語:麻屋子,紅帳子,里邊住著個白胖子。根根胡須入泥土,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開花不結果,地下結果不開花。兩個謎語分別是側重于花生的外形和生長過程。立刻會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共鳴。(花生),水到渠成的引入課題《落花生》
2、有的孩子可能就會對題目產生疑問問,它為什么不直接叫花生,而叫落花生呢?所以我提前布置了預習任務,搜索花生的生長過程。鼓勵孩子們說出自己搜索的結果。一邊探討一邊交流。
3、接下來我讓學生閱讀資料袋,簡單的了解文章的作者許地山。并引導學生質疑:作者徐地山為什么筆名叫落華生?落華生為什么寫《落花生》,帶著這些問題,吸引著孩子們認真的讀下去,并提示孩子們要自己學會探尋到答案。順其自然的就進入了第二個環節
。ǘ┱粲星樽x花生。
古人說:葉圣陶先生也曾說過:“練習閱讀的最主要階段是預習。”我布置預習的第二個任務就是,正確流利的通讀課文。
我采用了開火車的讀書方法,一人一段。在學生讀課文的過程中重點檢察并強調幾個特殊字的讀音,錯誤的及時糾正,如播種應怎樣讀,這個考察的是多音字,另外就是吩咐,石榴等輕音,最后就是幾個生字,檢查孩子在預習的過程中是否解決了攔路虎的問題。有放有收,有布置,有檢查。讀同時為了更好的悟,在孩子們讀通讀順的基礎上,我又給孩子們進行了范讀,并提出問題和要求: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哪幾件事?理清文章的脈絡,并自己概括出來。順理成章的進入第三個環節
。ㄈ┱w感知理花生
語文課堂中最重要的要培養孩子的概括能力,這就需教師引導孩子抓關鍵詞,這關鍵詞也許是文本里的,有的可能是是需要自己概括的。孩子們可以通過默讀,小組交流討論,并分享交流的結果: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教師并隨機歸納板書。梳理完文章的結構后,再引導學生通過對比:作者在寫種花生、收花生以及吃花生、議花生的內容時有什么不同?(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從段落和字體的多與少入手)通過剛才的跳讀,學生可以很清楚的發現:議花生是文章的主要內容,作者寫得詳細一些,而種花生、收花生是次要內容,寫得簡略些。這樣學生也就領悟了文章這種主次分明、詳略得當的表達方法,突破了課文的重難點。隨機板書“詳略得當”。既然議花生是文章的重點,本文是怎樣議論花生的,水到渠成的進入了本篇文章的重點部分——重點探究議花生
。ㄋ模┲攸c探究議花生
對于這部分,我設計了三步走的行文過程
第一步,圖文并茂:發揮學生的感官能動性,讓學生仔細看課文插圖,并提示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文中找相應段落和句子,并圈點勾畫出來。(課文插圖以多媒體課件或教學掛圖的形式呈現)以圖引文,激發情感。
第二步,聲情并茂:抓住關鍵詞句,理解文章主旨。
我先讓學生分角色朗讀作者兄妹三人對花生好處談論的相關段落,再齊讀父親的話,以此進行對比,引導學生質疑,比如說:父親的看法與“我”們有什么不同呢?(通過探究交流,可以讓學生對花生的認識由外在膚淺的好吃,可以榨油,便宜,深入到內在的樸實無華,默默無聞了)。并通過再讀父親的話,使學生認識到花生最可貴的特點,雖然長得不好看,但很有用。帶著對花生深入的認識,我讓學生分組探討,領悟父親給予我們期望的那段文字,也就是我所說的那句話接下來說的話:“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并啟發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談談什么是“體面,有用,沒有好處”,再抓住關鍵詞“只”、“……要……不要……”從正反兩反面引導學生學會判斷,學會選擇。學生對重點語句的理解就有單純的文字就走向自己的生活實踐了。重點語句重點讀,重點語句重點悟。我再讓孩子們齊讀我的話,達到熟讀成誦。并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文章題目是落花生,但為什么又寫人了呢?自然就就進入三步走的最后一步:寫法大全。
第三步:寫法大全。
那么老師要相機啟發他們這種寫法叫做“借物喻人”,并隨機板書。同時啟發學生總結借什么物,喻什么樣的人。并開啟孩子們生活的大門,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老師提問“生活中有哪些具有像花生一樣的品質的人或物?”(孩子們可能會想到很多人,比如清潔工,郵遞員,老師,警察。或許就是身邊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吹降模氲降,親身感受到的。并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理由,搜集身邊的所有的正能量)深化了借物喻人的寫法。
父親的話確實意味深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師相機提問:文章那些文字能夠寫出這一點呢?順情順理的到下一個環節:銘記深思印花生
。ㄎ澹┿懹浬钏加』ㄉ
學生大聲齊讀最后一段文字,并提問那個字說明印象更深,這個很容易。(印字)。教師再深入提問:你能不能在實踐中找到印字的足跡呢?啟發學生從作者的筆名,以及落華生為什么寫《落花生》入手。與開頭的問題遙相呼應。也許孩子的理解也只到此為止。所以我又給孩子補充了作者的座右銘(課件展示)——“我要做花生一樣淳樸的人,有用的人,我要為中華而付出,為中華而奉獻!辈⒃僖淮蜗驅W生隆重的介紹了作者平凡而偉大的一生。印之深,印之切,印之實。
確實“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倍诂F實生活中總有一些,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針對這一現象,水到渠成就進入了這堂課的最后一個環節
六、拓展延伸寫花生
也就是這堂課的作業環節。我先給孩子講一個身邊的真實的故事。我以生活中一個真實的事情為切入點,我原來曾經教過的一個學生,現在已經是大學生了,他和一個非常優秀的男談戀愛了。有一次,這個女孩的媽媽到學校去看望他,居于各種因素,向同學們介紹說這是他家的親戚,而不是以母親的身份,我讓孩子們圍繞這個事情,就今天所學的內容給大學生寫封信,表達自己的觀點。題目就是:“大姐姐,我想對你說”,既體現了聽說讀寫中的寫,小練筆,又在實踐中加深了對重點語句的理解!叭艘鲇杏玫娜,不要做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七、板書設計
這就是我設計的《落花生》一課,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還請大家多多指教。謝謝
《落花生》教學隨筆 篇14
記得有這樣一位父親:他以落花生做比,教育子女要腳踏實地,不求虛榮。要像落花生一樣,做個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人。今天我說課的題目就是《落花生》。
我的說課設計由以下六部分組成:教材分析、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
一、教材分析:
1.分析教材內容
《落花生》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三課。第四單元的學習主題是生活中的啟示。本單元的每篇課文都包含著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情節性強,語言質樸簡潔,含義深刻。《落花生》這篇課文著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的情況。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要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的主旨,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四部分內容。恰當巧妙地詳略安排,更好地突出了作者的寫作意圖。
2.分析學生情況:
五年級孩子思維活躍、求知欲強、樂于表達、愿意交流。他們已具有了一定的學習能力,掌握了一些學習方法,但是還需要教師的進一步引導。教師要用文本為學生架起通向生活的橋梁,讓學生在學習中生活,在生活中學習。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內容,新課標要求,以及小學五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掌握本課的生字“畝、嘗、吩、咐、茅、榨、榴”7個生字,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語的意思。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創設情境、抓住重點、精讀領悟、讀悟結合,讓學生掌握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方法。
2.體會課文詳略恰當地寫法,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三、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父親贊美花生話的深刻含義,從中體會做人的道理。
教學難點:了解文章表達上詳略分明,以物喻人的特點。
四、教學方法:
根據以上的教學目標以及新課標對中年級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要求,我將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
2.角色美讀法
3.多媒體教學法
五、教學過程:
那么,如何將以上的各種教學思路,恰如其分的融入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呢?在這里,我將分為以下幾個階段來完成我的教學過程。
。ㄒ唬﹦撛O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種非常好吃的食物,大家想想,會是什么呢?“根根胡須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開花不結果,地下結果不開花!蓖瑢W們,瞧,就是它————花生,它呀,還有一個名子,就是“落花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課文《落花生》。
。ǘ┱w閱讀,理清思路
首先,教師出示生字串,讓學生自己讀,在讀中找出不明白的詞語重點指導。然后引導學生共同討論: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哪些內容?讓學生一起帶著這個問題,去閱讀課文,并理解,課文是按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來寫的,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這樣的過程。
在這一環節中,通過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文,來理清課文的思路,為下面精讀課文做好準備。
。ㄈ┳プ≈攸c,精讀領悟
下面,由教師進行配樂范讀,讓學生思考:落花生和石榴、蘋果、桃子有哪些不同?(教師進行配樂范讀)
教師范讀后,引導學生抓住“矮矮的”和“高高的”,“埋在地里”和“掛在枝頭”等詞做對比,明確火紅的石榴、紅彤彤的蘋果、紛紛的桃子是露在外面的,色彩動人,引人注目。而花生沒有漂亮的外表,華貴的氣質,但是,它內涵而不外漏,默默無聞,無私奉獻。正如作者感悟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边@句話是作者的心聲,其實也是同學們的感悟,這樣,學生就和文本以及作者產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
然后引導學生細細品味父親說的話對不對?為什么呢?你還有什話么要說?鼓勵學生質疑,發表見解。語文新課標指出“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理解,對于這個問題學生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學生會說:我要做一個像花生一樣默默奉獻的人;有的同學也會說:社會也需要像蘋果、桃子那樣既張揚個性又對社會有更多貢獻的人。對于多元化的解讀我會及時肯定,發展他們的個性,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
接著,師生小節:是。∪艘鲇杏玫娜耍灰鲋恢v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鮮花是美的,蘋果是美的,可那長在地下的花生也是美的。只要我們做個有益于他人的人,我們就都是美的。讓老師和你們共同努力,我們都做一個美麗的人!
最后,讓學生通過做練習題來加深理解課文所要表達的思想:
1.花生都有哪些好處?
2.我們要學習花生的哪些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