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色的沙灘上》教學反思
真通讀全文后,對課文內容有一個大致了解,初步了解課文中的主要人物之間的關系后用一句話談感受。二、讀中有所感悟
在整體閱讀課文的基礎上,我進一步將學生的讀引向探究、發現、感悟的層次上,引導學生速讀課文,找出“你最受感動的地方”。
學生在整體讀文的基礎上匯報出“天熱,老伯伯勸小姑娘回家,可她堅持不走,讓我感動……”“海水漲潮,小姑娘緊緊摟著衣服,一步步向后退,但始終等叔叔回來讓我感動……”“叔叔拾回來那么多美麗又讓小姑娘羨慕的貝殼,小姑娘卻沒要,讓人感動……”“就連掉在地上的貝殼,小姑娘仍然誠實地喊住畫家,讓人感動……”學生邊讀邊畫出相關的內容,在自學的基礎上,圍繞這一重點內容,小組交流,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談出自己的認識,并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動。
朗讀不止是見字讀音的直覺活動,更是朗讀者在理智和情感的作用下,將視覺訴諸聽覺,將文字轉換成聲情并茂的言語過程。如果能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所創設的特定情境中,那么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必定真切深刻,在教學本課時, 我努力為學生創設一種氛圍。讓他們愛讀,愛評,在評讀中提高自己的朗讀水平。
朗讀訓練要努力使課文中的藝術形象在心中活起來,心中有了形象,朗讀時才能再現文中的情境。朗讀不僅要眼看口讀,還要耳聽腦想努力再現課文所表達的情境,如在教學老伯伯勸小姑娘回家這一部分,通過指名讀,評讀,分角色讀等方法讓學生在頭腦中想像當時情影:烈日炎炎,太陽炙烤著大地,小姑娘頭上沁出了細細的汗珠,仍在焦急地等待,讓學生入情入境地想一想,入情入境地讀一讀,既讀出了小姑娘說到就得做到的堅定態度,也讀出了老伯伯的慈愛和對小姑娘的關心。
三、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我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大多數學生是“疑而不問”,那些不善于質疑的人,一般學習態度懶散,知識而狹窄,而樂于發問的人卻思維活躍,解決問題能力比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