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學生的注意力
一、引子注意力屬于心理學的范疇,是指人的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力和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是智力的五個基本因素。在智力結構中,注意力是智力活動的“組織者”和“維持者”。正是由于注意力的組織和維持,人們才能進行正常的學習活動。大量的實驗和教學實踐充分證明,學習成績好與成績差的學生之間最明顯的區別之一就是注意力能否集中,可以說,注意力是保證學生順利學習的前提條件。雖然說注意力是智力的組成部分,但它又是后天因素影響而形成的,經過系統的培養和矯正是可以改善的,所以關注和培養學生學習注意力就是面向全體學生大面積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
二、注意力的作用
人類對注意的作用的關注由來已久,早在十九世紀,馬克思根據自己的切身經歷提出了“天才就是集中注意力”的著名論斷,同時法國著名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也說“天才,首先是注意力”。意大利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曾經說過:“給人類帶來進步的偉大發現,與其說由于科學家們的教養或者他們的知識,毋寧說是由于完全聚精會神的能力。由于他們的智慧能夠埋頭于他們感到興趣的工作”。這都強調了注意力這一人類共同的心理現象在科學研究和日常工作學習中的重要作用。不僅如此,注意是人們認識世界獲得知識及運用經驗適應環境和改造世界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心理特征。古今中外的一些杰出人物的成功實例也證明了注意力在一個人的成功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王羲之寫字入了迷,竟把墨汁當蒜泥,用饅頭蘸著吃,牛頓做實驗時,把手表當雞蛋煮;居里夫人課間演算習題時,身旁被惡作劇的同學堆滿了凳子,竟絲毫沒有察覺;愛因斯坦在思考問題時,竟把和他一起乘車的小女兒忘記了;比爾•蓋茨童年曾癡迷計算機,數學家陳景潤童年癡迷看書、做題,昆蟲學家法布爾在童年觀察昆蟲習性,從早到晚伏在大石頭旁看螞蟻搬家。
2004年江蘇省高考學生總均分居全省第一的如東奔茶中學,在班級常規中,有一條就規定學生的“注目率”要為零。所謂“注目率”就是老師在上課或自習課時從教室門前、窗下走過,學生轉頭、抬頭情況。正是學校注重培養學生學習時專心致志的能力,才使得這所普通的農村中學以二流的生源,創出了一流的成績,全校637人參加高考,學生平均總分達593.55分,600分以上有306人,幾乎人人都達到一本的錄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