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課外作業的收獲
一、變“老師要我做”為“我要做”。以前我在布置課外作業的時候,總是使用一種命令式的措辭,如“抄寫第21課生字兩遍!笨煽偸怯幸徊糠滞瑢W作業交不上來。針對這一情況,我改變了布置作業的形式:“今天,我要抄詞語( )遍。今天我要預習課文( ),讀了( )遍,認識了( )這幾個字,懂得了( )!
雖然看似只做了小小的改變,所體現的教學理念卻已完全不一樣了。前者是“老我做,”后者為“我要做!睆姆答伒那闆r看,學生非常喜歡這樣的形式,覺得給了他們自主選擇的權利,感覺到“學習是我的任務,我要學會,我能學好!
二、搜集資料是必須培養的一種能力。
學完《女媧補天》之后,我讓學生去搜集一些我國古代的神話故事去讀,也可以讓父母、爺爺、奶奶講講古代的神話故事。學生很高興地去做了,回到課堂上交流的時候,許多內容連我都沒聽說過。
在當今時代,搜集資料是必須掌握的一種本領。除了上網搜集,查閱書本,其實還可以到生活的大課堂中去尋訪,我還啟發學生:在生活中有許多看似很平常的事,只要我們多動腦筋想想,總能品出點什么,這樣你的生活將更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