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著,收獲著,思考著,成長著
這是一個忙碌的學期,太多有關“課改”,有關“校本教研”的訊息充塞著我的頭腦。這個全體上下齊動員的行動,讓我越來越清晰的認識到,這一次,怕是再也容不得我置身事外了。接下來的忙碌充分印證了這一點。學習文件,領會精神;參與討論,內(nèi)化精神;閱讀方案,找尋路徑;學習觀摩,淘寶取金。一番忙碌之后,先前模糊難辨的“校本教研”,不再是一個不速之客,生疏而又陌生。她姍姍走向我們,走進課堂,走進學生,走進辦公室。
我們開始為她的到來思考,不能只停留在學習上,得用實際行動和她融為一體。
于是分組討論,尋找問題,確定課題,制定方案,可謂是步步跟進。還記得第一次試著撰寫八年級組課題《作文的“米”從哪里來》的實施方案。沒有樣本,找不到參考,我只能憑著我先前對“校本教研”的理解,本著寫在紙上,就必須落實到行動中的樸素想法去構想課題實施的框架。盡管心中有些忐忑不安,但還是在心里為自己打氣:通向成功的路有千萬條,我們不盲從別人,走自己的路應該不會錯。
坐下來談一談(辦公室),走進去問一問(教室),調(diào)查表上填一填,聚在一起議一議,就在這忙碌著策劃、分析、嘗試的過程中,我有了新的感悟與發(fā)現(xiàn):
感悟:校本教研不在“高處不勝寒”的“瓊樓玉宇”,他走在教師學生中間,走在教育教學中間,告訴我們解決問題的辦法是“想辦法”,用可行的有效的行動去解決、去突破!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毙1窘萄芯褪前岩郧袄蠋焸兘(jīng)常頭疼的、困惑的、抱怨的一個個問題化作課題去“躬行”,從而得已換來一個又一個破解難題、教育教學得以轉變的新局面。
我做了,我也收獲了!
這是一個摸索向前的過程,難免會走彎路,碰墻壁,絆石子,遇荊棘。重視“自我反思”,在反思中改進、反省,然后繼續(xù)向前。我的概念中,反思不再是篇數(shù)、字數(shù),而是遇到問題或有新收獲時不由自主地提筆,記下育人中的案例與思考,寫下教學中的困境與難題。這樣一來,我抱怨的少了,思考的多了;閑聊的少了,讀寫的多了。就在這悄悄的變化中,我發(fā)覺我也進步了。
思考才能向前,不思才不進取!我想,校本教研的到來,真的會喚醒教育教學的春天,它讓我們學會了思考,學會做一個研究型、思考型的教師。
我發(fā)現(xiàn),與校本教研接觸半年,我的八年的教育教學生涯也才開始出現(xiàn)生機,它讓我初嘗當一個探索者的滋味,讓我拾起了荒廢多年的寫作的筆,讓我把遇到的問題從“口中”抱怨,放到腦中去思考,行動中去解決。今天,我的自我反思集也已經(jīng)有了教育系列:《教師也須角色置換》、《教師切莫化小為大》、《為弱者撐腰》,教學系列:《五分鐘,能給什么,給了什么》、《語文學習興趣該如何持久保持》、《教學中的“拴”與“放”》、《老師,在學生學習中起多大作用》。盡管許多問題還沒有找到答案,但接下來,我會帶著它們上路……
雖只是半年的起步,但我可以由衷地說:校本教研讓我忙碌著,收獲著,思考著,成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