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象》第二課時及反思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掌握曹沖稱象的具體方法和步驟。初步懂得在句子中恰當地加上一些詞語,可以把話說的更具體形象。2、理解“直”的意思。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朗讀能力,語言表達能及動手能力。3、養成認真仔細觀察、積極動腦思考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曹沖稱象的具體方法和步驟。
教學難點:
曹沖稱象的科學道理。
教學過程:
(一)回憶舊知,引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第6課《稱象》掌握了生字詞,重點學習了一、二自然段,請同學們回憶一下,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都知道了什么?(學生回答。教師隨機板書:曹沖、曹操、官員。)是啊,象這么大究竟有多重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繼續學習課文,和曹沖一起去找稱象的辦法。
(二)按自然段學習,理解課文內容
復習出示閱讀方法:讀一讀、畫一畫、說一說、讀一讀。
1、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按學習方法,自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地方,說一說每句話什么意思。
(2)匯報自學內容(師板書:造秤、宰象)
(3)學生質疑,教師對學生所提問題隨機處理。
(4)比較句子:
曹操聽了搖頭。 板書:搖頭)
曹操聽了直搖頭。
(5)輕聲自讀,讀出曹操的態度,評讀、齊讀。
2、學習第四自然段
(1)學生按學習方法自讀課文,畫一畫不理解的地方,說一說曹沖稱象的辦法。
(2)匯報自學內容,理解稱象方法和步驟,隨機進行思想教育。(師板書:船、石頭)
(3)引讀:這就是曹沖稱象的辦法,先……再……然后……最后……。
(4)生質疑,師隨機處理,留下與課文內容有關有利于突破難點的問題。
(5)實驗釋疑,突破難點。按小組說出觀察到了什么。(引導學生用上因為……所以……,根據實驗的結果,說出為什么石頭的重量等于象的重量。)
(6)朗讀課文,鞏固理解。(板書:點頭)
3、學習第五自然段
(1)齊讀弄清結果,理解“果然”一詞。
(2)再讀,讀出稱象的結果。
(三)總結
這節課,我們細讀了課文后3個自然段,通過眼看、心想、耳聽、手做跟曹沖一同找到了稱象的辦法,并且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希望同學們遇到困難時也能象曹沖一樣多觀察、多動腦、多思考,找到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
(四)板書設計
5.稱象
造秤——船
官員 曹沖
宰象——石頭
搖頭——曹操——點頭
反思:
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實踐,自己去思考,學生掌握課文內容的效果還是不錯的。下面是教后的幾點反思:
一、我能把《新課程》的新理念在課堂上得以充分的體現,打破原有的教學方式,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對話關系,真正把主體地位還給學生。例如:在學生讀課文時,學生喜歡怎樣讀就怎樣讀。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趣味中學習,享受到成功的喜悅。班上有個叫俞克飛的同學下課說:“這樣上課真有趣!”
二、課堂上我盡可能的把更多的時間歸還給學生,把我提出的問題作為誘餌,引導學生去思考和探索,并給予適時的引導,協助學生歸納總結。比如我提問學生:“曹沖是用什么辦法稱得起這頭大象的重量呢? ”讓學生通過討論,去理解課文內容。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師在教學中是引導者、合作者、組織者。讓學生自由地說,發現問題時讓其他的同學幫忙,或者是師生一起解決。課堂上學生學習熱情高漲,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大家的努力下一起學習新知,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四、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本課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去做實驗,這時,學生動手又動腦,興趣極濃,思維正處于活躍狀態,學生才能夠真正弄懂大象的重量是怎樣稱出來的。只有這樣,學生的主體意識才能得到真正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