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講講知錯就改的小故事?
給孩子講講知錯就改的小故事
在古代有這樣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
有個小孩在學堂里偷了同學一支毛筆,拿回家交給母親。母親不但沒有批評孩子,反而夸他有本領。第二次,孩子偷回家一個硯臺,交給母親。母親更加高興。隨著歲月的流逝,小孩長大了,便開始去偷比較貴重的東西。有一次,他偷東西的現場被抓住了,判為死刑。
臨刑時小偷說,他想和母親說句話。母親走過去,兒子卻用力地把母親的耳朵咬了下來。兒子哭道:“我初次將偷來的毛筆交給你時,假如你當時是打我罵我了,我何至于有今天這種悲慘的下場?”
大錯誤的源頭,都是無數的小錯誤積累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對孩子的小錯采取視而不見,更不要放縱孩子的錯誤。家長有必要讓孩子明白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不要怕孩子犯錯,任何人都會犯錯.大人也有犯錯的時候,但是犯了錯千萬不能給自己找借口,要勇于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
知錯就改,是男子漢寬闊胸襟的象征,廉頗向藺向如負荊請罪的故事才名流千古。家長如果想讓自己的男孩成為有責任感的男子漢,那么從小就要教育他有承擔責任的勇氣。家長不能守護他一生,教給他做人的道理才能讓他終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