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拿走了孩子的獨立性?
前兩天,同事帶著她的10歲的兒子過來我家吃飯。特別客氣,買了一堆的海鮮過來。我把蝦白灼了端上桌,立即說:“我來剝蝦給我兒子吃。”然后就停下筷子放下碗,再次去洗過手,認真地剝出蝦肉來給吃。
我看了就問:你家兒子吃蝦,全部是你剝給他吃?
說:剝好他還不吃呢!
我又問:你會剝蝦嗎?
沒回答,我同事先說了:他不會!
聽了媽 媽這樣說他,不服氣了:我會!誰說我不會的!
我說:嗯,我也相信十歲的男子漢剝蝦給自己吃肯定行!
就洗手去了。等他回來,我說:,這蝦的頭上有一點刺刺的,你得小心別被刺痛了。只要你不會被刺痛,你想怎么剝都行,能吃得上蝦肉就行。
開始自己剝蝦。沒想到,那個我以為是“本能”會的剝蝦動作,操作得挺費力。想拗下蝦頭,他用的勁不夠大;勁加大了點,又被汁水給濺到了;拗下了蝦頭了,他又發現蝦皮也不好剝,好一會才剝掉一圈。
不過可不想讓我和他媽 媽知道他真的不會剝蝦。而且我又在旁邊說:真不錯,開始自己剝蝦吃了!這樣就叫做獨立,你知道吧?你剝蝦的姿勢很對,剝第一個會難點,不過第二個你就會感覺輕松多了,再剝下去,你還可能成為剝蝦的專家哦!
說話間,剝出了他有生以來的第一顆蝦。他塞進嘴里,心滿意足。我又說:,你現在是電腦小專家,還是航模小專家,但你知道嗎?剝蝦也可能成為專家的!什么都可以學,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要自己做,自己當專家,好不好?
點頭表示認同。
帶著镕走后,我一個人感慨了一番。
現在的家長都知道讓孩子獨立的重要性?墒,我發現,正是很多家長,頻頻地低估著孩子的能力,不放手讓孩子學習和實踐,“拿走”了孩子的獨立性。
我的小侄兒和一樣大,同樣,10歲了的他,要喝水,他要大人倒給他喝;要吃方便面,更要大人泡給他吃;有一次我哥和我帶著他去餐廳吃飯,他想喝飲料,我哥讓他自己點,服務員在我們桌邊來回穿梭,他就是不敢開口。我哥打算幫他點,但我說:你可以自己點飲料喝了。要么你就自己點,要么就不喝了,行嗎?
我侄兒選擇了放棄喝飲料。因為我比較嚴肅的語言風格,后來我哥去點了飲料來他也拒絕喝。
是啊,我后來也想,獨立性不是一遭一夕就可以培養的,而應該是從小,從點滴開始的。讓從來沒有獨立的侄兒一下子獨立去點飲料來喝,這對他來說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對這個狀態下的他來說,是我苛求了他。
只是,原本,對一個10歲的孩子來說,剝蝦、點飲料、倒水喝、泡方便面,我覺得,實在不是做不好的事!70后們可能都記得,10歲了的我們,會干什么了?兩相對比一下,我們又會有怎樣的發現呢?難道還應該理直氣壯地說:那時候是逼的,現在的孩子有條件了,當然更寵一點呀!
問題是,這樣對孩子,不是愛,是害!
我更在想:我,是不是應該讓兩周五個月的兒子自己吃飯了呢?我知道他早就有這個能力了。至少,他可以自己吃個半飽,我們大人再喂幾口,達到“全飽”。
讓我們把獨立性還給我們的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