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得:家有小女初長成
養一個孩子真是“痛并快樂”的事。應秦老師之邀寫篇育兒心得,心中不禁竊喜,看樣子貝貝在學校表現不錯。當我回到家中,正襟危坐打算洋洋灑灑的寫一篇的時候,看到瘦小的貝貝又把我的“威逼利誘”完全拋在腦后,天氣漸涼了還光著腳丫子在屋子里到處亂跑,外婆不辭辛勞地追著喂飯,她一邊跑一邊還振振有辭“我不吃,我不餓為什么要吃呀?”可我們都知道她臨睡前會餓得鬧著喝奶。看到別的小朋友比她年齡小卻比他高半頭,我就一陣心酸。心得談不上,檢討倒是可以寫一份。呵呵既然不得不寫,我就說說平時我和貝貝是如何相處的吧。
相信很多家長都和我一個感覺,現在的孩子太聰明了,“人小鬼大”,做出的事,說出的話往往讓我們出乎預料。在她比較聰明我比較笨的情況下我的戰略是:不把她當小孩,不把自己當大人。凡事多和她商量,該爭得爭,該搶的搶,沒有什么東西是她一個人的。
亂畫 小孩的天性,不擇地勢的到處亂涂亂畫。從墻上畫到地上,從地上畫到桌子、凳子、沙發上,再到自己臉上、手上……突然一只“小花貓”就竄到了我的面前,
“貝貝,你的臉畫成這樣很漂亮,和小花貓一模一樣,媽媽真擔心有一天把你和外面的小花貓弄混淆了,結果把你趕了出去,把小花貓當成貝貝抱回家了,那怎么辦呀?”
“不行的,不行的,我不要畫成小花貓了。”
“貝貝,墻上這幅畫畫的真不錯,我們把它保存下來吧,嗨吆嗨吆……我怎么揭不下來呀!那你下次往哪畫呀?”
“沒地方畫了。”
“那我幫你把畫紙貼在玻璃門上,你每次想畫畫就到這里畫好不好,還可以經常換紙呢!”
“好的,好的,謝謝媽媽!”
貪心 去超市或商店,“啊,媽媽,我要這個,啊,我要這個,啊……”如果她真的像小猴下山一樣最終只選擇一個那就罷了,可她是恨不得把超市搬回家的那種。于是在看巧虎節目的時候我不忘夸獎巧虎只買一種零食,當然,我也會問她:
“你覺得巧虎做得好不好?”
“好!棒棒的!”
“你要不要和巧虎一樣棒棒的”
“要的。”
“那和媽媽一起來唱《勾勾手指頭》好不好?”我知道他更感興趣的是唱這首歌和勾手指的動作。好的,故技重施,再去超市前一定要用上。
“貝貝,我們今天只買一種零食好嗎?”
“好的。”(心不在焉)
別以為進了超市會很順利,又來了,
“啊,媽媽,我要這個,啊……”
“別忘了我們的約定吆!”當她正要耍賴的時候,我馬上拍手唱了起來,
“貝貝和媽媽約定好,今天只買一種零食,說道就……勾勾小指來約定。”我邊唱邊勾起她的手指頭,
“說話要算數吆!你能做到嗎?”
“我能,”(斬釘截鐵)
“媽媽,這些零食我不要了。”
“那我們一起把它們送回家好嗎?”我得逞了,在把東西送回去的過程中練練她的記憶力和識別歸類的能力。
自私 不需要任何理由,她認為好吃的、好玩的都是她一個人的。當然,我也希望好東西都給她,她吃的越多越好!可有時候我發現,我們這么疼愛她,她怎么一點都不疼我們呢!不行,該行動了。于是在給她愛吃的、愛玩的東西之前,我開始賣關子了,再克扣一點糧草。
“啊,養樂多,看起來很好喝,媽媽今天辛辛苦苦上了一天的班,掙得錢就買了一瓶養樂多,真想嘗嘗它是什么味道的!”
“我都快凍僵了,如果你的奶糖可以給我半塊吃,我就會慢慢好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