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三歲女兒爆笑對話所引起的思考
傍晚從幼兒園接回家,路邊到看到一只小狗,于是引起了一段爆笑對話,但笑過之后又有深深的擔憂,現在的孩子,被鋼筋水泥包圍,被新衣玩具包圍,雖然有很多書可以選擇,但一些基本的常識卻缺失了,看來有機會一定要讓她多接觸自然,返璞歸真。對話如下:
:媽 媽,看那只小狗多可愛啊
我:是啊,很可愛。
:媽 媽,我想養一只小鳥或者一只小狗
我:可以啊
:真的?太好了
我:可以的,但是你得照顧它們。小狗可能會尿到你床上,也可能把粑粑拉倒你的鞋里,我覺得太臭了,你要自己打掃。
:我也覺得太臭了,還是不要養了。
我:我可以給你買只小雞,過些天市場就有賣的了。
:買?我不要。我要自己養。
我:怎么養?
:就那樣啊,我澆水,它長出來。
我:給土地澆水能長出來小雞?
:是啊。
我:暈,那小狗呢?
:也是澆水啊,然后就長出來了。
我:那還有什么這樣長?
:小豬、小鳥、牛、鴨子……
我:不是的,你不是看過書嗎?像小豬小狗它們都有肚臍,是它們的媽 媽生的它們。小鳥小雞都是蛋里孵出來的。
:不是不是不是,是澆水長出來的。
我……
晚上回來,又找出來科普書和看了一遍,其實這類書她早就看過,可是沒有親生經歷的印象就不會深刻,就像她以前一直說草莓長在樹上,怎么糾正都改不過來,可是采摘一次草莓之后,她就知道草莓是長在地上的。我在想,我們小時候,小狗滿街跑,家里的母雞每年都會孵小雞,也沒有人刻意教我它們是怎么出生的,也許我不知道原因,但也明白它們怎么出生,F在的孩子,條件比以前好千百倍,卻遺失了一些常識,以后有時間一定多帶她回老家看看,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會教會孩子們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