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東西你會如何處理?
自出生后,原本60平米的小家就變得更加緊湊了,半天不收拾屋子就感覺沒有下腳之地,有孩子了,東西真不少,真不知道這一個小人的出生,竟然會攜帶這么多東東!大件像嬰兒床、浴盆、推車、餐椅、爬爬墊等……小件如毛巾、奶瓶、紙尿褲、被褥、衣服、玩具等……從臥室到客廳再到廚房,哪哪都有東西,隨著漸漸長大,有些東西就會失去用武之地,不知大家都是如何處理的呢?針對東西,我是這樣安排的:
1、選擇性的留做紀念
出生時,姥姥給買了一對銀手鐲,寢室大姐給買了一個小銀鎖,對于而言,這是人生的第一份禮物。之所以珍貴,并非是其價值有多昂貴,而是具有特殊的含義。我也將精心保管好,給成長留下小小的紀念……
2、貼身衣物取其精華送親友
衣服由姥姥提供,拿來的時候都是成捆成捆的,七七八八加一起好幾十套。雖說不是自己掏腰包,但咱也不能挨套禍禍。每個階段給拿出2-3套替換穿,我把在家穿的和外出玩時穿的衣服單獨分開,這樣平時在家總穿的衣服,洗來洗去也不像樣子,穿小了就直接當抹布了;而外出時常穿的衣服小了,我會把它保存起來,送給不介意的親戚朋友;再選出幾個代表性的衣物給留做紀念,等她長大的時候給她看,小時候還穿過這么小的衣服,一定很有趣兒~
3、同城二手物品出售或置換
在許多大中型城市,很多媽 媽會通過微博、論壇及qq群的形式來置換或出售寶寶的二手物品,不僅價格便宜還使雙方都受益。但這項交易只停留在熟悉、信任、可靠的基礎上,寶寶用的東西,誰又能馬虎呢?所以對于我們這個小縣城而言,著實有些難度。前段時間加入一個本地的新手媽 媽群,人數極少不說,平時也不聊天,我發出一條全新奶瓶出售或置換的信息,大家還持著可疑的態度以為我是某某商家……假若真的可以做到同城二手物品出售或置換,那該有多好。既省錢不說,還可以為環保貢獻一點點小力量。
4、愛心捐助
人之初,性本善。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顆善良的種子,能夠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乃一大幸福的事情。爸不只一次地說過,將來長大了,帶她到貧困山區看看,幫助小學生回歸課堂,一個小學生一年只需幾百元就夠了……到時候全家人一同做件有意義的事情,一定會感慨頗多!
截止目前,所閑置的物品還在繼續自己存在的價值,全新的東東送給了身邊的寶媽們,這頂小帽子和兩個小肚兜打算給她一直留做紀念,其余穿小的衣服當了抹布,剩下的還在家里各司其職~我們要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節約光榮!浪費可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