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孩子的耐心與毅力》理解與反思
說到耐心,我在周圍人的眼里應該說是很有耐心的,在工作上不急不躁,有原則,單位的同事都很信服,但回到家里,面對孩子的時候卻不一樣,失去了原有的耐心,有時自認為很簡單的一件事,為什么怎么教孩子,孩子都不會呢,或都一句很簡單的話,怎么說孩子都聽不懂,總認為其實孩子是懂的,只不過有時候開玩笑說不懂。通過學習后,看清了自己,也看清了孩子,原來孩子是真的不懂,當你一遍遍對她講時,看著大人著急的樣子,孩子也會著急,這樣矛盾就產生了,這是我們成人經常會犯的錯誤,經常用成人的觀點來看待孩子,對待孩子太想當然了,為什么我們會的、我們懂的孩子就一定會、一定懂呢,我們沒有用孩子能聽懂的語言對孩子說,沒有按照步驟去教給孩子,孩子自然不會也不懂,這樣的矛盾也是我們自己造成的。看到老師的一篇博文,關于對一位青春期少年的丟三落四的引導,看來老師是那么耐心的,一步一步的進行階段性引導,一個簡單的復述練習,就細化了五個階段,而我呢,能做到嗎?我反問自己,我的內心一直在有個聲音在說“不能”,那么我學習的目地是什么,學習不就是為了更好的應用嗎,把學到的知道融會貫通,變成自己的內容,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把孩子教育成好孩子啊,那么沒有了耐心,沒有了毅力還談什么學習呢,遇到孩子有問題時,自己先慌了,只想一下子就把孩子改正過來,沒有了條理性、步驟性、耐心拿什么去引導孩子呢。如果就一件事情,一步步的教孩子,有充分的耐心,不要怕時間長,只要有信心,堅持自己,就總會看到變化的,就像老師說的相信孩子能做到,就像相信你的眼睛一樣,同時也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堅持,對孩子多些寬容與理解,接納孩子的不足,讓我們一起靜待花開。
一直做事就沒有耐心,這也與性格有關系,做什么都急,為了這個我特意在假期的時候買了一個拼圖,是一個動畫圖案的,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興趣就被帶動了起來,一開始是幾十塊的小拼圖,用不了多少時間就拼完了,拼了幾個后,開始不滿足于小拼圖了,想要嘗試大一些的,正好與我的想法一致,于是開始嘗試多一些的三百塊的拼圖,聽著塊數多,但看著不多,就一小包拼圖,但還是因為有些難度,拼了一會就想放棄了,于是我開始教她,拿到拼圖后第一步,進行顏色分類;第二步,進行形狀分類,因邊上的形狀與從不同;第三步,進行圖案分類。分好三大類后,找出最容易分辨的顏色也就是主要的部分進行拼接,當主體拼接完后,整個人數或動物就拼好了,當孩子看到成果后,非常高興,也就有了往下拼的意愿,通過不斷的鼓勵,時而進行比賽,隨著拼好的圖案越來越大,孩子也越來越興奮,通過共同的努力圖案拼接成功,不僅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也讓孩子知道付出與回報是成正比的,只有堅持不懈,勝利就在眼前。
鍛煉孩子的耐心,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就拿孩子早上起床后,整理床鋪這件事,一直不太愿意做,因為身高的原因,在鋪床時不能一次鋪到里面,得上到床上去鋪,這樣就會踩亂被子,導致時間會很長,而且效果也不好。一天晚上,我們專門在睡前練習了鋪床,先把床鋪打亂,然后教給她怎樣鋪被子,然后用同樣的辦法再鋪上床單,做完講解與示范后,重新打亂,讓試著鋪,就這樣,打亂了幾次,已經能鋪得不錯了,通過那次的練習,現在每天早晨都能很快、很好的鋪好床了,而且越練越順了。
毅力,則是耐心的延伸,在有耐心的基礎上,所能夠堅持的時間。說到毅力很慚愧,從小到大做事就沒有長性,什么事情都是半途而廢,有時要做事情之前,是下好決心的,不料隨著時間的推移,沒有了當初的興趣,慢慢的就把事情放下了,孩子當然也受到了影響,什么事一但放后,就不愿再提起了。就拿學習家庭教育來說,一開始媽 媽們都很有沖勁,每天都在學習,寫著自己的育兒心得及學習日志,尤其是一開始接觸家庭教育時,當按照老師的方法,在孩子們身上得以體現后,那種成就感大大的鼓勵媽 媽們的信心,學習的勁頭更足了,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每天都在出現不同程度的問題時,我們有時會感到很棘手,就會感到很失敗,那種挫敗感同時也打擊著媽 媽們的信心,有時會懷疑,為什么學習了反而問題多了,這時正是考驗我們的耐心與毅力的時候,如果堅持下去,邁過去就會看到燦爛的陽光,相反,則什么也沒有,而且恐怕會越來越糟,所以一定要堅持對的,并且有耐心堅持走下去,不管周圍的人說什么、做什么,堅持自己的理想,同時也是給孩子樹立榜樣,早晚有一天,你會看到,你所精心呵護的花朵,正在悄然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