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筆記—用孩子的視角去思考問題
昨晚,多多爸對著電話狠狠地咆哮了一番。
起因是,晚上喝奶,媽媽告訴我,多多說幼兒園一個叫豆豆的小朋友咬了他的手指。
我過去一看,果然在多多的右手大拇指虎口處,有著一圈紫色的牙印。心疼得不行,于是和多多爸說起。結果多多爸看后,要求立馬給幼兒園老師打電話。
我覺得也有必要,因為多多也沒說清楚怎么一回事。看了下時間21:40,老師應該還沒有休息,于是拔通了多多主班老師文文的電話。
文文老師聽我問起多多手指被咬的情況后,她說今天多多確實是被豆豆咬了,事情的經過是中午吃飯的時候,豆豆和多多并排坐在一起,豆豆不吃飯,多多于是用手指著豆豆說“你要吃飯,小朋友都要吃飯,你不能不吃”。結果豆豆一把抓住多多的手就是一口咬了下去。
文文老師說到這兒,多多爸就說要把電話給他,其實現在回過頭來想,當時打電話過去,我也沒搞清楚自己的最終目的是什么,只是想著能夠了解一下多多被咬的情況。在文文老師說明了事件的經過后,我其實也不知道該怎么問下去,或者說應該怎么溝通下去了。剛好多多爸說要電話,于是我就把電話轉給了他爸爸,可沒想到多多爸掄起電話對著文文老師就是一頓子質疑與咆哮,并且接著又打電話給了園長。
我能理解先生的行為,可是他這種做法我確實不太贊同。
我勸多多爸叫他別說了,可他當時正在氣頭上,根本就聽不進去,我越勸他,他在電話這頭說的話就越過份。
多多這幾天有些感冒、咳嗽,睡覺老是因為鼻子不通,睡不安穩,老是一會兒醒來,一會兒又哼嘰哼嘰的,聽到我和他爸爸在房間這邊說話太大聲,于是哭得就更厲害了。我只好先過去陪多多睡覺,讓他爸爸繼續和老師宣泄他的不滿。
來到多多房間,我自己覺得我能稍微冷靜一點了,于是一邊給多多摸背,一邊把文文老師說的經過說給多多聽,“多多,是不是豆豆不吃飯,你用手指著他并且說了他,于是他就咬了你啊。”多多“嗯”了一下。我又問“你覺得豆豆為什么咬你啊?”,過了好長一會多多才回答“不知道。”我又接著問“如果你不用手指著他,豆豆是不是就咬不到你了啊?”多多很快的點了點頭。于是我又說“多多,下次豆豆再不吃飯,你看到了,是應該說他,因為豆豆不吃飯確實不對,但是你可以不用手指著他說,這樣,他是不是就不容易咬不到你的手啦?”多多又點了點頭。
安撫了多多,我開始考慮近段時間發生在他身上的一些變化,以及作為父母我們該如何處理對待這些變化。
一、多多的個性
3歲2個月的多多是一個特別有原則的小孩。有一次,文文老師在多多的成長手冊上寫道,說是上蒙氏課,老師先說把小手放在膝蓋上,結果后來再說的時候說成了請小朋友把手放在腿上。多多立馬就站起來說“你說錯了,小手放在膝蓋上,不是腿上。”這是一件事,另外平時,我也注意到,在對一個事物、一個事情的判斷上多多很是有原則,他認為不對就是不對,他不想吃的東西不吃就是不吃。
比如,對于吃的東西,他往往都是先用舌頭去感受一下,他認為能夠接受,他就吃,如果他接受不了,我們大人認為再好吃的東西他也不吃。在對待玩具上也一樣。一個新玩具,大人描述得再好玩,再有意思,多多也總是自己先觀察,與玩具保持一定的距離,先看先聽,然后再慢慢靠近去摸去抓,遇到他喜歡的再把它給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