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得:性格品質伴隨寶貝一生
每個媽媽十月懷胎過程中謹慎小心、分娩時受盡煎熬和痛苦,這才迎來我們健康可愛的寶貝,為每個家庭的真正建立畫上了完美的句號。接下來的時日里,爸爸媽媽們的悉心照料,寶貝們一天天長大,看著寶貝長了牙齒,學喊爸爸媽媽、公公婆婆、爺爺奶奶,會自己吃飯、上廁所、穿衣褲、鞋襪,學會看書、玩玩具,學會和家庭以外的人打交道,和小朋友一起游戲……這才越來越覺得寶貝每一天的成長經歷較之他們在媽媽肚子里的那十個月一樣重要:除了要讓寶貝吃飽穿暖不生病,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從每一天的生活中汲取到自然、快樂的源泉,漸漸形成自己獨特的性格品質,并讓這些品質伴隨寶貝一生。
在此將最先想到的四點心得和大家分享:
一、告訴寶貝,世上所有的物體都是有生命的,你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來愛你的家人、朋友,愛護比你弱小的生命。而前提條件是:你自己必須擁有健康的生命!
從寶貝開始學會伸出小手采路邊小野花的時候,我們便告訴她:小野花要是被采了下來,它便永遠地離開了它的媽媽,這樣小野花和它的媽媽都會異常傷心。寶貝聽了,伸出去的小手便會停下來。雖說有時候她還是會忍不住采下野花,但隨后的日子里,她能夠盡量克制自己不去采摘野花,只是用小手輕輕地撫摸那些花朵,對它們說:“你們不要害怕,我只是太喜歡你們啦,我想摸摸你們,你們要多多吃飯,這樣才會長得高哦!”有時寶貝還會勸告其他小朋友不要采小花,因為它們的媽媽會傷心的。
家里的玩具,寶貝也認為它們是有生命的。要是有玩具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寶貝會把它撿起來,用小手給它揉來揉去,怕它會疼。隨后還喜歡在一大推玩具中為它找一個“媽媽”,這樣玩具便不再疼痛得厲害了。
中秋節的晚上,我們帶寶貝從奶奶家回來。一路上,她望著車窗外又大又圓的月亮,驚奇地發現月亮一直跟著我們在走:車子開得快,月亮也跑得快;車子開得慢,月亮也跑得慢;車子停下來,月亮也呆在那里不動了。于是,寶貝對著月亮興奮地大喊大叫:“月亮啊,你今晚是不是專門出來找我玩的?你吃過月餅了嗎?”要是月亮消失在樓房后面,她便焦急地伸長了脖子四處張望,等待月亮再次出現。一直走到家門口,寶貝還在一步三回頭地望著月亮。最后,她開開心心地對著月亮擺手道:“月亮,我要回家了睡覺了,你也趕快回家吧,可不能貪玩哦!要記得喝了牛奶再睡覺!”而且,寶貝還要求我們也對月亮說再見,認真告訴我們,她認為月亮的媽媽就是太陽!
漸漸地,我們發現寶貝成了非常有愛心的人,她下雨的時候會擔心小螞蟻沒有傘;畫完畫后會自己將蠟筆裝回蠟筆盒,因為小蠟筆晚上要睡在蠟筆盒媽媽的懷里;在院子里玩,看到被別人連根拔起的小苗很是心疼,便和媽媽一起帶回家栽到了花盆里;甚至家里的垃圾收拾完,寶貝也急著提到樓下垃圾桶里扔掉,因為“小垃圾急著要去找垃圾桶媽媽了!”
由于需要自己去幫助和保護的對象太多,寶貝在吃飯、穿衣、睡覺、喝水、喝奶、洗漱這些日常事情上也就自然地能夠自己動手去做,因為爸爸媽媽一直告訴寶貝:“吃飽穿暖,多喝牛奶、干干凈凈的寶貝才有可能健健康康、開開心心地和你身邊的每一位‘朋友’相處。”同時,寶貝小小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也漸漸建立起來了。